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太平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章 落難天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章 落難天子

豐哥兒是太子的乳名,這普天之下能喊此名者,除了宮裡的王太后,王皇後,和一幫宮監大伴外,就屬那位人稱“逃跑皇帝”的永歷帝了。

此人正是大明末帝朱由榔,也是歷史上最後一位漢族皇帝,要說他的本事無有其他,最擅長跑路,其跑路的本事在中國古代所有的皇帝中名列前茅,少說也位列三甲。

從GD跑到GX再跑到HN接著又從HN跑到GD再從GD跑到GX而後又從GX跑到雲-貴,最後過YN直奔緬甸去了,十幾年間輾轉幾萬裡,只怕那南宋皇帝趙構見了也要遜色三分。

而眼下,朱由榔再也跑不動了,在緬人的鷹爪下過著囚徒一般的生活。

人雖是庸主,但要說他有無一兩人恢復之心,恐怕也有些,至少是有活命之心,誰都看得出緬人越發窮兇極惡,派重兵監控永歷帝一等,擺明了就是拿他們當擋箭牌,再和清廷滿韃做交易,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放手一搏,要不然他也不會讓自己的愛子一個人北上,穿過莽莽叢林,尋那滇南李定國去。

但此刻他卻對當初的決定懊悔不已,一想起太子的悽慘身世,永歷帝就越發心疼起來,其膝下本有七子,長子朱慈爝,次子朱慈?皆在逃亡的過程中散佚民間,至今音信全無,而四子,五子,六子,七子未成年就以早殤,獨朱慈煊這個老三他疼愛的不得了,所以起名叫“豐哥兒”,寄意身體豐健,但眼瞧著關山難越,太子未死未卜,他越發憂心忡忡起來。

莫不是讓緬人抓住?拉到暗地...永歷帝心口劇痛。

這副模樣,自然盡入旁人眼簾,一位緋袍翼冠樣式的太監,就立在不遠處,他便是永曆朝掌璽太監李國泰,他深知“帝王心中愁,宦臣解憂時”的不二道理,趕忙上前。

“皇爺在掛叨著太子?”

這句話自然戳中了永歷帝的心坎,後者發出了長長的嘆息:“是朕昏了頭,竟叫豐哥兒一個人北上,太子憂心國事,諸臣哪有一人能比得上?”

此話卻是明顯的遷怒了,李國泰心知肚明,這是在暗示馬吉翔等人執意讓永歷帝南下入緬,對那李定國汙衊再三,現在好了,出也出不去,進也進不得,反倒陷眾人於如此險惡的地方。

兩人互為援引,朋比為奸,自然不能讓一方受皇帝的嫌惡,李國泰眼珠灰溜溜一轉,當下心中便有了計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爺莫急,以奴婢看,太子必定無事,說不定他已經帶著大軍救皇爺來了。”他能爬到了內侍第一人的位置,絕非庸人,除了嘴上本事外,對皇帝的脾氣也近乎瞭如指掌,要不然也不會將永歷帝朝臣誆的團團轉。

“哦?何以見得?”永歷帝不大相信,知道天家近侍都喜歡撿好聽的說。

李國泰卻信心滿滿地道:“太子有天主保佑,天主神通廣大,宇照大明,自然不會讓太子有什麼大礙。”

“天主?”永歷帝一愣,當即反應過來,太子受過天主教洗禮,乃是正式教徒,李國泰也是教徒,更是弗朗機人委派的一方教首,受他的影響,宮女太監也大多加入了天主教。

永歷帝雖未全信,也半信半疑,一來二去,心裡反覆嘀咕道,也不知這天主靈不靈?能不能保太子順利返回?

李定國眼光毒辣,一眼就能瞧出皇帝心中所想,馬上又道:“皇爺須知,天主耳目眾多,無處不在,弗朗機神甫曾言,只有心裡篤信,虔誠奉主,才能得天主保佑,心若不虔,那...”其言外之意,便是將太子遲遲未歸的原因,歸咎於皇帝的不虔誠。

無聲勝有聲,永歷帝被嚇得一乍,神色頓時驟降了下來,也是,他當初之所以率全家入天主教,無非是想得到弗朗機人的槍炮人馬,以及西方羅馬教皇的兵力支援,助他北上復國,現在想來,莫非真的是心不虔誠?

此念頭一出,永歷帝渾身顫抖,如果是因為自己隕了豐哥兒命,那真是要不得,當下,腦門上的細汗流的更快了。

“只要能保豐哥兒順利返回,從明日起,朕就焚香禱告,日夜不停。”

李國泰見皇帝果真著了道,心中暗笑,臉上自是一本正經,“‘豐哥兒’不合適了,皇爺應叫‘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永歷帝想起了來,這是太子的教名,嘴裡遂開始唸叨開,看也不看其他人。

“太子生死未卜,奴婢也去拜求天主了。”

李國泰磕頭告退,瞧著皇帝已入股掌之中,心中油然大興,快步轉過了幾間茅草屋後,來到另一人面前。

“你可瞧到了?”李國泰盛氣凌人,捻指撥衣,那口吻更是跋扈的沒邊。

奈何眼前的人更無節操,嘿嘿迎笑,兩邊的鬍鬚一抖一抖,好像見到了自己的老師前輩一樣。

“公公果真妙手段!”他伸出大拇指,對李國泰一陣誇耀,一身大紅麒麟朝服,再配上滿臉的諂媚之色,令人格格不入,更是深覺分外刺眼。

“馬本兵可學會了?”

“公公笑話了,您的錦囊袋,逾無邊,我只取萬分之一便已受用,何須全會?”

一段話惹得兩人都是大笑,那位被呼作“本兵”的朝臣,不是別人,正是南明四大奸佞之一的馬吉翔,馬吉翔在南明史上聲名狼藉,之所以有名,一非文韜,二非武略,乃是因為拍馬有術,攀附有道,他既非科舉稱身,亦戰功累加,三兩句讒言媚語,便扶搖直上,一路坐到南明兵部尚書的位置,手下還有一幫呼延小將,佐五傍六,替其吆喝。

二人苟合一處,南明頓時暗了半邊天。

.......

阿瓦城外,河流頗多,船隻遍佈,原有中國商客,自北而來,一口氣便是乘幾百條大船南下,到這裡做生意,當時的盛況真是非凡,如今中土大亂,滇緬邊境戰事頻繁,所以往日的熱鬧程度也驟然稀疏了許多。

西北不遠處便是勃固山脈,樹木茂盛,雨水也足,都是清一色的熱帶植物,此山一直連到中國境內,朱慈煊一行人正是從這裡北上。

山中忽然傳來“簌簌”的響動,十二個人正飛奔而來,拂枝越蔓,如履平地,樹林雖密,卻一點也沒有阻擋他們的步伐,個個都是身手矯健的好手,而打頭正是斥候校尉熊逸飛。

他們日夜不斷,向南趕來,靠的只是一張存於腦海的地圖和幾雙藤木草靴,三天來,一行人已經逐漸逼近了阿瓦城周圍。

“啾啾..啾啾...”

熊逸飛嘴裡發出了幾道鳥鳴聲,手指在另一個拳頭上勾勾畫畫,見狀,其他人陸續停下腳步,這是斥候隊特有的手勢和暗號。

之後,又是幾聲強調獨特的“鳥鳴”,眾人相互靠攏,集合一處,隱秘在山崖邊的一塊草叢裡。

從這裡往下望去,阿瓦城盡收眼底。

“校尉,要不要到近處?”有人低聲語道。

熊逸飛就啐道:“別喊!”

這裡雖然能看見緬都,但距離還是太遠,隔著七八裡地,任他們目力再好,人眼也只能看個大概,至於城池守備,人員佈防什麼都觀察不到。

眾人不明白,熊校尉為何不靠得再近一些?他們確有這本事。

再一看,只見他不慌不忙摘下背上的竹筒,取出一杆長鏡模樣的東西,那東西兩側都貼著琉璃片,校尉把一邊靠在眼睛上,遠遠地向阿瓦城方向望去。

“嘿!太子小爺這玩意兒真是好使兒。”

片刻後,熊逸飛摘下西洋鏡,嘴裡嘖嘖稱奇。

——————————————————————————————

(注:阿瓦城即今曼德勒,緬甸第二大城市,舊朝王都,至今華人華僑仍叫其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