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太平洋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練兵之權(第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五章 練兵之權(第三更)

“皇兒快快起來!”永歷帝親自上前,將朱慈煊一把攙扶起。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讓我看看,那些東籲蠻子傷到皇兒了沒有?”永歷帝沒用“朕”自稱,自是一種親近的說法,他撫著朱慈煊的手臂,上上下下,看來看去,良久,方才順下心來,笑呵呵的說道:“吾家孩兒又長高了,就是臉色黝黑了些,也好也好,男兒嘛,總不比女子。”

看著永歷帝溫潤的笑容,朱慈煊這下倒不好意思了,他此行可是有別的目的,沒辦法,只能先擋過去這一陣,等沒人了再和永歷帝細細詳談。

“父皇,孩兒從阿瓦城內帶來了一點東西,您先瞧瞧。”當著這麼多人,朱慈煊只能先拿禮物開道了。

“周凜,抬上來。”

朱慈煊擺了擺手,周凜立刻把十幾個箱子搬到了大殿內,開啟之後,眾人立即把目光望了過去,裡面都是一些基本生活物品,大到火爐,毛毯,桌椅,小到瓷盆,碗筷,衣物,無所不包,最重要是幾頂牛皮帳篷,用於替代現在的茅草屋,有了它之後,以前那種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窘迫狀況就可以大大改觀了。

“太子殿下果然仁孝!”

看準時機,馬吉翔首先賀道,緊接著,眾人也開始紛紛效仿,不由分說地開始讚頌起太子的孺慕之情,又言“大明後繼有人,主上洪福齊天”,這馬屁拍的也是恰到好處,朱慈煊也不禁砸了咂嘴。

“好好好,皇兒真是孝順!”

永歷帝早就笑的合不攏嘴了,他把朱慈煊拉到了身旁,兩宮太後都靠了過來,四個人拉起了家常,問這問那,朱慈煊專門撿了些有趣的事給她們聽,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其他人都湊上前來,小小的屋子裡,倒是擠的滿騰騰的。

太子的變化太大了,莫非真是像外面傳的那樣,受了神明保佑?

“皇爺,皇爺。”

這時候,李國泰上前扯了扯永歷帝的衣角,在耳邊小聲說道:“太子既然到了,那些人還等在外面,皇爺何時召見他們?”

永歷帝一愣神,旋即道:“朕差點忘了,叫他們進來。”

李國泰一拍手,幾個人從殿外走了上來,乍一看,真是奇了怪了,五六個人碧眼藍睛,鼻樑高挺,服飾怪異,生的居然是一副佛郎機人的面孔。

朱慈煊也轉頭瞧了瞧,個個胸前配著十字架,心道這幾人難道是傳教士嗎?

“豐哥兒,這幾人是神甫,從極西之地來的天主教門徒。”永歷帝解釋道。

“宣神甫近前!”李國泰長聲喝道。

幾人上前來,單膝跪地,抱著胸口,道:“皇帝陛下安康”,一張口卻是漢話。

朱慈煊隱隱約約記得見過他們。

為首叫皮耶耳,葡萄牙人,從澳門來,現任永曆朝廷內的傳教士,曾經跟隨永歷帝輾轉多地,當年,正是他們給永歷帝一家洗的禮,靠著粗通漢語的優勢,他們在四川滇緬等地積極傳教,宮內的信徒大多叫他“皮教士”。

他們的到來,大臣們見怪不怪,明朝宮廷內有傳教士也早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自從萬曆時期開始,西方傳教士就湧向了明朝宮廷,天啟皇帝曾經還捐助他們建立寺廟,設立駐錫之地,允許他們在直隸一帶傳教,前有利瑪竇,後有湯若望(注1),藉著大航海時代帶來的東風,他們從澳門登陸奔向了古老的東方心臟,百年來,北京教區一直是天主教派在遠東的重要傳教地,前後更有徐光啟這樣漢人大學士皈依了天主教,與此同時,他們也帶來了西方的文明與科學,《幾何原本》,《數物代算》等著作就在這一時期傳進的中國,當然,也包括先進的實用武器,例如“紅衣大炮”,“弗朗機”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永曆小朝廷來說,這些人更是被當成了座上賓,深受禮遇,幾年前,皮耶耳還專門派人乘船趕往歐洲,送信請求教皇的援兵,幫助明朝抗清,明朝還透過他們從澳門港,購買了幾百杆火繩槍。

“皮教士替朕看看,太子身體如何?”永歷帝招呼皮耶耳上前,並且對朱慈煊小聲說道:“這位弗朗機教士不但學富五車,而且精通西洋醫術,皇兒一路奔波,又在東籲人的城池裡待過,未免沾染了異族的兇魂邪氣,身子骨可不能出了岔子,且由他看看。”

朱慈煊一開始還以為,他這個便宜老爹是讓人給自己做體檢的,弄了白天居然是“驅鬼伐邪”這類怪力亂神的事,想想也是哭笑不得,看來,永歷帝中的“毒”不淺。

牛鬼蛇神什麼的,朱慈煊自然不信,不過,讓人檢查一下身體倒也無妨,這些天忙上忙下確實有些乏累,對於這個時期遠涉重洋,到地球另一端傳教的傳教士,他還要有一兩分好感的,只要不說什麼“放血療法”,朱慈煊都能坦然接受。

得到允許,皮耶耳上前來,瞧了瞧舌苔,看了看眼球,絮絮叨叨問了幾句話,沒什麼問題,然後向永歷帝稟報:“殿下的身體非常健康!”

“太子身上沒有異象?”永歷帝卻問了一個別的問題。

“異象?”皮耶耳愣了愣,明顯對這個詞不大理解,看了看李國泰,後者稀裡糊塗地向他解釋了半天,他才回過味兒來。

皮耶耳心道有異象不都是女巫嗎?他自不知道中國有“祥瑞”這回事。

李國泰那管這皮教士理解不理解,不理解更好,順著說下去就好了,就是這位“忠心耿耿”的李大監,天天鼓吹什麼天主下凡,太子驚人,為的就是讓永歷帝對這一說法篤信不疑,好受他的擺佈,算盤打得甚是響亮,西方的宗教和東方的神話胡亂糅合在一起,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我並沒有發現殿下身上什麼異象。”皮耶耳實話實說。

聽聞,永歷帝略微有些失望,李國泰也心道這佛郎機人怎麼不開竅,眼珠轉了轉,馬上又道:“皇爺,古來異象中最尊者,在內,而不在外,太子身上雖無異象,心中卻有異象,要不然,區區十五,不及弱冠,怎會殺得那東籲人片甲不留?這是神人才能做出的事啊,奴婢記得,古書上把這叫做‘神瑩內斂’。”說完,一個勁的笑道:“恭喜皇爺,賀喜皇爺!”

永歷帝想了想,也轉憂為喜,緩緩露出了笑容。

望著李國泰畢露的醜態,朱慈煊冷冷發笑,殺伐之意更盛,莊子他老人家若是知道自己的語錄被一個閹人這般糟蹋,不知道會不會跳起來咬棺材板,相比之下,這個名叫皮耶耳的傳教士倒是誠實得多。

弗朗機人麼?

朱慈煊格外留意了起來。

......

入夜時分,朱慈煊單獨面見永歷帝,就連那位李大監,也被喊了出去。

“皇兒聰穎,居然把那些東籲蠻子治的服服帖帖,朕也沒想到啊。”永歷帝由衷地誇耀,眼裡已經不拿朱慈煊當“正常人”看了,“朕聽說緬人素來蠻橫,不通情理,皇兒想必下了不少的心血吧?”

“回父皇的話,緬人不是不通情理,而是風俗習性與我們不同,只要用對了辦法,就能統治有方,父皇想,即便是牛馬,給它套上了繩索,也能任人趨使。”朱慈煊低聲道。

“好一個套上繩索,任人趨使!”永歷帝哈哈笑道:“皇兒,這些都是誰交給你的?”

朱慈煊自然不會把天主那一套搬出來忽悠,而是道:“白文選,李定國,此二人文武雙全,足智多謀,孩兒在他們身邊大有裨益,請父皇多加親近。”

“鞏昌王和晉王是大明的股肱之臣,朕是知道的。”永歷帝提了提,沒再多說。

“皇兒不是有事要談嗎?”

朱慈煊心裡稍稍嘆了口氣,聽見永歷帝問話,就說道:“吳三桂屯兵雲南,清廷步步緊逼,隨時可能南下,咱們雖在阿瓦,卻也不是什麼安穩之地。”

“皇兒的意思是?”

“整軍備戰,以抗賊師。”朱慈煊沉聲道。

“確實應當如此”永歷帝想了想後,點點頭。

“還有一事,想請父皇恩準...”朱慈煊看了永歷帝一眼,忽然單膝跪地,面容恭敬,然後抱拳說道:“由孩兒親自督師練兵!”

“朕準了”

想都沒怎麼想,永歷帝便回覆道,不光如此,他還接著補充了一句,“錦衣衛也交由你統領,人雖不多,卻也可用。”

經歷了白天的詢問,永歷帝更加認定太子不凡,督師練兵,或許就是上天的旨意,又有何不可?

永歷帝如此乾脆,倒讓朱慈煊楞了一下,反應過來後,趕緊謝恩,稀裡糊塗間,他就得了練兵之權,儘管錦衣衛沒剩下多少人,但這個結果卻比之前預料的好上太多了。

“有了這個基礎,接下來,是時候培養一支屬於自己的兵馬了。”朱慈煊心裡默默道。

————————————————————————————

注1:湯若望(1592-1666):神聖羅馬帝國人,耶穌會傳教士,在中國傳教47年,深受明朝官員賞識,清軍入關後,繼續留任宮廷,康熙封其為“光祿大夫”,官居正一品,死後葬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