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郅玄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大火燒了兩天兩夜,整座西都城陷入火海,流經城外的河流都被烤乾。

城牆以夯土打造,也禁不住高溫烈火。到第三天,兩面城牆禁不住焚燒,先後開始垮塌,破碎的泥塊大片坍塌,掀起漫天塵土,短暫壓滅火勢,遇到一陣熱風,又起滔天熱浪。

逃出城的眾人回望身後,無不心有餘悸。如果他們慢了一步,被困在城內,怕是早就葬身火海,屍骨無存。

到第三天,隊伍已經距城很遠,不會被飄散的濃煙波及。

郅玄下令紮營,讓眾人好生休息,同時召集卿大夫商議災後重建諸事。

昏迷的西原侯由羊夫人和桑醫一同照顧,眾人心知肚明,國君已經回天乏術,如今不過是拖日子罷了。

公子康暫時押在隊伍中,火滅後回城再施以繯首刑。

密武叛亂,依律車裂。等到抓回密紀,兄弟倆將一同受刑。密氏主幹和旁支都無法逃脫,粟虎等人早已派出軍隊,無需多久,押送的隊伍就將返回。

紮營時,隊伍中出現短暫混亂,有數人意圖鬧事。遇到巡邏的甲士,幾個帶頭鬧事的被抓出,嘈雜聲迅速減小,很快全部消失。

甲長和佐官互相配合,各自帶領一批甲士,從隊伍中挑選青壯清掃營地,搭建帳篷。帳篷數量不夠,由卒伍率人伐木,臨時搭建草棚,點燃驅蚊的草藥,也能勉強應付。

出城的氏族均有車輛,搶救出的糧食和金絹不在少數。國人和庶人先是忙著救火,後又倉促奔逃,大多兩手空空。更不用說失去一切的奴隸。

在這場大火中,奴隸坊損失最為慘重,能活著逃出城的大多年輕力壯,體弱年幼的很多都沒能離開火場。

搭建營盤時,部分氏族找上郅玄,要求重選營地,不願意同庶人奴隸比鄰。

郅玄沒有點頭,強硬告知他們,西都城遇火,全城受災嚴重,穩定人心是重中之重。搭建營盤是權宜之計,不可能事事照顧周全。

“營地有間隔,也有柵欄,我同中軍將能住,爾等不行?”郅玄的確仁厚,可若是覺得他事事好說話,那就大錯特錯。合理的要求可以考慮,吹毛求疵哪裡涼快哪裡去,少來浪費他的時間。

找上門的氏族面面相覷,心知世子不會讓步,只能灰溜溜告辭。

他們暗中慶幸郅玄還願意給自己面子,只是話說得強硬,沒有其他動作。若是一點面子不給,大可以將他們轟出來。畢竟如郅玄所說,目前情況特殊,郅玄本人和六卿尚未如何,他們卻在斤斤計較,純屬於出頭的椽子,削平也沒人同情,只會拍手稱快。

幾名氏族鎩羽而歸,其餘人看在眼中,心中各有思量。接下來,沒有人再挑刺,營盤的搭建速度隨之增快。

不到傍晚,成片帳篷和草棚拔地而起,以柵欄隔開,形成不同的區域。雖然不如城內涇渭分明,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解決住宿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吃飯。

氏族手上有糧,家丁護衛也可狩獵,自然不愁餓肚子。國人可以領軍糧,也能狩獵,互相勻一勻,家人也能吃上飯。庶人和奴隸是個難題,大多只能挖草根摘野果充飢。

“如此下去不是辦法。”郅玄知曉情況,深思熟慮,決定同氏族買糧。

不是徵收,而是購買。

氏族各有封地,西都城內的財產付之一炬,並不能傷其根本。如粟虎和範緒這樣的大氏族,封地才是他們的根基。

按照氏族的習慣,必定會在封地內儲存糧食,用來應付戰爭和其他突發狀況。

西都城目前缺糧,地裡的作物也沒成熟,不想釀成民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附近的氏族封地調糧。扛過這一波,他就可以透過商隊從鄰國購糧。再不行,還可以到草原上去搶。

西原國北接狄戎,胡人部落不種糧,但有牛羊,以安穩邊界出兵,也算是師出有名。

不過,道理總歸是道理,具體如何實施還要進一步謀劃。

“來人!”

打定主意和氏族購糧,郅玄命人去請粟虎等人。

由於密紀一直沒能抓到,連續派出幾支甲兵都未能立功,這讓粟虎很是惱火。這些天一直壓著火氣,連範緒看到他都要繞路。

唯獨郅玄不以為意,看到黑著臉的中軍將依舊談笑自如。卿大夫們對他觀感甚佳,評價也是更高。

粟虎等人入帳後,郅玄開門見山,直接提到糧食。

“世子要借糧?”粟虎詫異道。

“不是借,是買。”郅玄糾正道。

此刻,郅玄帳內坐了十餘人,都是西原國大氏族家主,手握大片封地,絕對不會缺糧。

“如何買?”欒會開口道。

諸侯國的政治形態十分特殊,氏族支援國君不假,但君權和臣權也是天然對立,既相輔相成,也存在此消彼長。

聽起來十分矛盾,可也是這種矛盾支撐各國,讓國君和氏族得以生存發展。

在郅玄成為世子一事上,帳內的氏族都是支持者。但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支援歸支援,郅玄開口要糧,那就必須問個清楚明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借糧需要慎重考慮,換成買,那就完全可以商量。

“以土地購買,如何?”

此言一出,可謂石破天驚,帳中眾人呼吸一滯,連粟虎都繃直脊背目露精光。

“世子可否詳言?”

他們很想知道郅玄口中的“土地”在哪裡,值不值得付出大批糧食。

雖然各國的情況都是地廣人稀,但不代表隨便一塊土地就能佔下。諸侯國是人王分封,氏族想要合法擁有更多封地,同樣需要國君下旨。

破壞規矩的下場,往往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各家都引以為鑑,教育未來掌家的大子,有些規矩可以無視,有些必須遵守。

看出眾人的急切,郅玄沒打算賣關子,直接展開一張地圖,點出上面兩處,告知帳內眾人,交換的土地就在該處。

“世子,這裡應是草原。”一名氏族道。

“然。”郅玄頷首,目光掃過眾人,道,“我同公子顥成婚,有意在該地建城。日後派兵駐守,周圍土地盡可取。”

氏族們沒有出聲。

實事求是的講,草原對他們的吸引力實在不大。相比之下,他們更喜歡中原的土地。

看出眾人的遲疑,郅玄並不感到意外。

對中原氏族來說,草原和不毛之地沒什麼區別。若不是狄戎太煩人,隔三差五就要發兵掃胡,估計他們根本不會踏足半步。

郅玄卻不這麼想。

事在人為,之前不感興趣,不代表之後不感興趣。

何必將目光侷限在一畝三分地,廣闊天地需要開闢,北邊那麼多的豐富資源,趁著沒人都去佔下來不香嗎?

狄戎?

不好意思,在如今的諸侯國眼中,這些部落還真歸不到人的範疇。

原本郅玄就在考慮北上,如今計劃不變,只是細節稍做更改,吸引進更多的力量,更加方便開發。

他不擔心土地被氏族佔據。

一來,北面地盤大得超出想象,別說一個西原國,就是人王把各國氏族都調動起來也未必能全部佔下。

二來,肉要爛到鍋裡,中原氏族北上符合最根本的利益。延續到後世,那就是“自古以來”,蹦高反駁都沒用。

當然,郅玄不可能以此說服粟虎等人,在以家族利益為先的時代,沒人能理解他的想法,或許還會認為他腦子有問題。

他必須採用另外的辦法,例如礦產,大片可耕種的土地,漫山遍野的野人,全都能讓氏族心動。

“我聽聞這些野人身強力壯,常年居於山林,抓到盡可為奴。”

“世子所言確實?”氏族們眼睛亮了。

說大道理,他們昏昏欲睡。提到漫山遍野的野人,他們可就不困了。

“自然。”投靠郅玄的商隊中,有一支曾去過北邊,還抓到十幾個長相迥異中原人,和狄戎也有不同的野人。

這些野人不會說話,只會吱哇亂叫,但各個身體強壯,力大如牛,幹力氣活一個頂兩三個。

見眾人心動,郅玄繼續大力鼓吹,只要給出糧食,就能去北邊圈地。到時候,土地是他們的,種出來的糧食是他們的,挖出來的礦是他們的,抓到的奴隸統統都是他們的!

對封建奴隸主來說,還有比這更讓人心動的條件嗎?

對氏族們來說,奴隸是重要的勞動力,必然是越多越好。但中原人口數量有限,各諸侯國都有嚴律,不得以國人和庶人為奴,違者重罪。想要補充奴隸數量,抓野人是最快的辦法。可野人中時常混雜著逃犯,很不純天然,這就很傷腦筋。

狄戎倒是可以抓也很好抓。可他們幹活偷奸耍滑,還會逃跑,不小心就會造成損失,實在讓人心煩。

郅玄提出的這些野人無比令人心動,如果話中屬實,用一批糧食交換北邊的土地的確不虧。

氏族們陷入思考,都有些意動。

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郅玄對接下來的計劃更有信心。

用草原的土地交易糧食,引導氏族出兵鞏固城防,消除周邊隱患,再用抓來的野人屯田放牧,進一步穩固城池。

一整套操作下來,頗有些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粟虎等人未必沒發現這點,卻無一人提出異議,全因他們看到其中好處,順便也是給郅玄賣個好。

尤其是有意問鼎卿之位的幾家氏族,更是先一步做出決定。

密武和密紀空出來的位置需要添補,他們都是當仁不讓。別說郅玄提出的交易條件十分可行,就是不可行,他們也會拿出糧食。

比起卿的位置,一批糧食而已,又能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