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學歷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學歷問題

不得不說,西廠番子做事還是相當專業的,滿滿當當十七八頁紙。

這份報告裡,十分詳細的將方唐鏡當日的所有作為如同是文字還原一般,一點一滴地展現在成化天子面前。

“‘災後重建懇談會’,這募捐的名目倒也新穎,可見是用了心思的。”成化皇帝點頭,名正則言順嘛。

一開始就是方唐鏡整治裘員外,方唐鏡借用成祖皇帝的遺訓,輕輕巧巧就將裘員外治得服服帖帖,喜得成化天子眉開眼笑。

還有什麼比別人歌頌自己祖宗德行更讓後世子孫得意的事呢!

“這般為富不仁之輩,換了別人,還未必有辦法治他,難得這位主持募捐的老學究熟讀我《實錄寶訓》,這才能尋章摘句,有理有據地治服此奸人。”

畢竟裘員外那廝表現在太過囂張,分明就是專門與朝廷對著幹一般。

可大明現在對讀書人比較寬鬆,你總不能因為別人說幾句不中聽的話就治人之罪吧?

偏偏主持此事的師爺是個飽讀皇家經典的,隨隨便便就從祖訓裡找出了懲治此人的方法,這讓成化皇帝感同身受,彷彿是為自己狠狠出了一口氣一般,整個人都爽了。

因此成化天子對方唐鏡的觀感也不是極不錯,覺得此人也算是個人才,加上之前那份奏摺是多有提及皇家典故,於是便有此一說。

天子爽了,汪直也爽了,這說明自己辦事還是相當得力的。

只是皇帝的話他沒法接,若是能接上就完美了。

這些什麼尋章摘句的玩意實在太深奧了好不好。

想到了這裡,汪直就暗地裡深深地發誓,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頭懸梁錐刺股,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好學生,這才能跟上皇爺的思路嘛。

自覺找到了人生目標的汪直打了雞血般鬥志昂揚。

成化天子看完一頁,懷恩就接過來看了起來。

越看越覺得古怪,世上讀書人都是玩了命的鑽研四書五經博取功名,哪有誰去鑽研《實錄寶訓》這種大本頭的,還能從中信手拈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簡直就是個怪胎。

不過再一想,此人怕是屢試不第,已經絕了仕途進取的念頭,立志專心當一個好師爺,正所謂行行出狀元,能出這樣一個怪才為朝廷出力,也還是不錯的。

於是懷恩也出言附合道:

“皇上聖明,這般人才實是不多見,依奴才判斷,此人至少在《實錄寶訓》上有十四五年的苦功,便是咱們翰林院國史館裡的清流們也不過如此了,如此人材竟然屢試不第,實是時也命也,造化弄人。”

所謂的《實錄寶訓》實際上是兩本書的合稱,即《實錄》和《寶訓》。

專門記載明史和歷代皇帝的事蹟以及政令語錄。

每一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實錄部份,可以說就是兩本大明的編年體史記,由於相輔相成,每每要用時都會相互印證,所以一般都會合稱《實錄寶訓》。

這兩本書要到嘉靖帝十三年的時候才會合二為一,組織重新撰寫,形成了新的《明實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汪直聽了,忍不住說道:“稟懷恩公公的話,這位主持會議的方唐鏡,實是年未及弱冠,年方十七的翩翩少年郎。”

之前皇爺這般認為,汪直就想出言,只是皇帝怎麼可能出錯呢,所以汪直想說又不敢說,一直十分糾結,這下好了,懷恩公公跟著附和,自己有了說話的餘地。

什麼?成化皇帝和懷恩公公都是頓了一頓,看向汪直。

汪直不明就裡,他本身文化不高,只是個掃盲班勉強畢業的水平,看到兩人的眼神,頓時就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實錄寶訓》很難麼?

別人不知道這《實錄寶訓》的浩如煙海,成化皇帝和懷恩公公可是知道的。

成化皇帝從小進學,講官們在教授的四書五經倒不是很多,但《春秋》《資治通鑑》《實錄》《寶訓》這些卻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讓儲君明白治國的道理。

《實錄》《寶訓》最難,長篇累牘兩百多萬字的學習,有些經典還要背誦,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情。

而懷恩公公乃是內書房的學霸,這些史料是必讀必記的,而且優先順序更在四書五經之上,畢竟他們沒有什麼考功名一說,浩瀚的文字實是讓人痛不欲生的事情,豈會不知道其中的難處。

而且懷恩自入司禮監治事以來,也是時常引用裡面的典故治事的,此時大有同感。

成化皇帝和懷恩的判斷其實是相當準確的,方唐鏡的上一世,在這上面下的功夫差不多也有八年左右。

不過他學習的是後人重新考訂過的《明史》,加上網際網路的輔助,內容比《實錄寶訓》還要準確詳細。

由於考研事關身家前途,所以方唐鏡上一世還是頗為用功的,加上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綜合起來算,比常人十六七年的功夫還要多一些。

但放在這一世,別人聽到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竟然精通《實錄寶訓》,實在是驚掉了下巴的一件事。

“噗嗤”,有人實在忍不住笑了,是梁芳。

梁芳也是內書房裡的高材生,便是他也沒有全看過的,只能在講官的指導下學過一些重要的部份,他實在不信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就能如此精通《實錄寶訓》。

於是便帶了譏諷的口吻笑道:

“汪公公可知這《實錄寶訓》有文字幾何?

沒有一百萬也有兩百萬。

光是《太祖高皇帝實錄》就有二百五十七卷。

其下《太宗文皇帝實錄》一百三十卷。

《仁宗昭皇帝實錄》十卷。

《宣宗章皇帝》一百一十五卷。

《英宗睿皇帝》三百六十一卷。

合計八百七十三卷。

這還是指《實錄》,若加上對應的《寶訓》,就有一千七百四十六卷。

就算是一天看十卷也要半年,這還是指粗讀,若是精讀,沒有一年半載是看不完的。”

汪直大吃一驚,頭皮發麻,這尼瑪還是人做的事嗎?

原本還想著進內書房回爐的念頭頓時煙消雲散。

光看目錄就要九死一生了吧?真要學起來豈不是十死無生!

不過話還是要說的,汪直硬著頭皮答道:

“千真萬確,奴才還專門查了此人的黃冊,當真是剛滿十七歲的少年郎。”

這世上果然是有神童的!

知道汪直不會說謊,成化天子和懷恩都是感慨不已。

“可惜了,居然是個訟棍世家子。”唯有梁芳不屑,假意感嘆一聲。

沒錯,只有家傳的訟棍才能有如此本事,眾人又感慨。

所謂訟棍,指專門幫人打官司的行當,乃是胥吏把持的一種營生。

這等人專以幫人訴訟為生,鑽法律的漏洞,往往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顛倒黑白,又與衙門裡的貪官汙吏沆瀣一氣,吃了原告吃被告,相當可惡。

而且這種營生往往還是世代相襲,祖傳父,父傳子,所以人稱訟棍世家子。

專業有專精,這些人對於《大明律》《實錄》《寶訓》這些典籍的精通程度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

有道是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指的就是這類人了。

聽梁芳這麼一說,成化皇帝和懷恩總算是釋然了。

然而對於方唐鏡的好感也一下子無影無蹤了。

梁芳倒是跟方唐鏡無冤無仇,不過他對汪直實是相當不滿。

在梁芳看來,這西廠的位子本來應該是自己的。

自己跟隨皇爺十幾年,忠心耿耿才混到御馬監掌印太監的位置,憑什麼就讓這無名小卒火箭般的躥到了自己前面?

本來在太監的排位中,司禮監掌印太監是絕對的第一。

接下來排名第二的到底是御馬監還是東廠就看誰更得皇上的信任了。

一般大抵是東廠掌印太監更高一點,不過也不是絕對。

可現在平空多出了一個西廠,還在皇帝面前極其得寵。

排位上一下子就壓過了御馬監和東廠,這怎麼能不讓“上進心”極強的梁芳心中不滿?

此時梁芳打擊方唐鏡就相當於是在說汪直識人不明,盡結交些無良匪類。

說到方唐鏡的學歷問題,汪直彷彿沒聽出梁芳的諷刺,忽然笑出了聲道:

“皇爺,這方唐鏡倒是個妙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