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推廣經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1章 推廣經濟

令無數人輾轉難眠的漫漫長夜終於過去。

在天剛亮的時候,王富貴那邊傳來一個不算好也不算壞的訊息。

椰汁療法似乎起到了效果,老兵沒死,可也沒有脫離危險,仍然昏迷之中,生死未卜。

沒死就表示還有希望,方唐鏡洗漱過後又去拜見了王恕,還特意送了一套剛送來的牙刷牙膏和肥皂香皂。

這套東西格物研究所已經開始量產,就在昨天連夜送來了不少,方便方唐鏡送禮兼廣告。

牙膏牙刷是方唐鏡親自畫的圖樣製作的,肥皂香皂直接口述了一個粗糙的配方,讓格物院自己摸索最合適的配比。

肥皂其實就是豬油融化後加鹼水反覆攪拌,便會產生皂化反應,除了濃度配比之外主要就是溫度要控制得好,掌握好這兩點就能生產出來。

當然,品控什麼的就全憑工人的熟練程度和經驗把控了。

有了肥皂,香皂就簡單了,在配方里加一些絞碎的鮮花或且草本藥材,比如茉莉,月季,菊花,兩面針,硫磺,既能藥用,用過之後還會帶上淡淡的香氣。

方唐鏡給王恕準備的的香皂是菊花和茉莉兩種型的,君子如菊,茉莉就純粹是給女眷用的。

這些東西惠而不費,全部加起來都不到一兩銀子的售價,當得知便用的方法和作用之後,老王當場試用,立即便大為讚歎,相當開心。

“賢侄關心國計民生,經世濟用,實是大有可為。”

“小侄不敢居功,這乃是‘松江府格物研究院’研製,‘救災扶貧基金會’出資辦的作坊生產出來的第一批樣品,送到小侄這裡讓小侄幫他們推而廣之,做一個市場調研,好以此確定下一批的產量,然後以此為基礎擴大產能和規格。

還有,現在作坊急缺鹼粉,松江府那邊也讓小侄想辦法呢。”

“松江府格物研究院”和兩個詞一下子就吸引了王恕的注意。

“何為格物研究院?”王恕對於新鮮事物,好奇乃是必然。

“小侄認為,格物致知乃是聖人的教誨,卻非聖人本意,聖人本意乃是讓我輩讀書人格物致知後為民之所用,利國利民,方是聖人之大願矣。”方唐鏡先是借用了聖人理論,然後才揭開真面目,道:

“故而這格物研究院主要是以研究有利於民生,改善民生生存狀況為目的,同時也要促進民生經濟的種種技術,利國利民是最根本的目的。

比如研究院研製出來的‘水力大紡車’一臺就可以提高十倍的紡織效能,老叔你想想,這一年能創造多少財富?

又比如這‘生活四件套’,不要小看全套下來只要一兩銀子,可咱大明家庭若是十戶裡有一戶用上它,又將會產生多大的財富效應?

最關鍵的是,這些都是消耗品,用完了就要補充的,豈不是源源不斷的財源?

可以這麼說,只要研究所研究出有利民生的技術,‘救災扶貧基金會’就會將之變成現實,不但有利於民,還能源源不斷地為自己創收,源源不斷地給國家上繳利稅.

一個有技術,一個有資金,豈不是天作之合?

當然,小侄認為,一個人富裕是沒有用的,一小撮人富裕對國家的作用也不大,要整個底層都富裕起來,咱們大明才能水漲船高。

小侄能力有限,只能讓松江府先行試點,效果還不錯。現在有一個專案,小侄想跟老叔你合作。

只要老叔你一聲令下,整個南直隸民眾都會因此受益。”

道理很簡單,大家都有錢了,朝廷才能有稅賦來收,不然收什麼,收空氣麼?

這才是方唐鏡的主要目的,要推廣他那一套“蛋糕做大之法”,最重要的還是要先改變人的觀念。

之前方唐鏡提出的嶽王觀旅遊和房地產,這些都是賺富人的錢,對於民生並沒有多大改善,王恕雖然頗為看好,卻並不十分重視,但這次就不一樣了,這關係到朝廷大局。

比如方唐鏡剛才提到的“水力大紡車”,竟能提高十倍的生產效率,這就讓人驚掉了下巴。

王恕知識淵博,又多年在地方歷練,當然知道南宋和元朝時就有了這種“水力大紡車”,且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在他想來,能得高半倍到一倍就不錯了,但也必然有相當的弊端,否則也不會失傳。

所以當他聽到十倍的效率之後,真真是大驚失色。

還有那“救災扶貧基金會”,朝廷在多地災區已經推廣,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可大多數地方都將之視為臨時性的產物,災情過後也就解散了,並沒有拿它當回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顯然不是這麼個玩法的,不但將兩者結合起來,還搞出了效益和規模,這就讓王恕不和不重視了。

現在整個江南都面臨著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一方面朝廷稅賦半出於江南,民眾肩頭的負擔之沉重可想而知。

而另一方面,長期的重稅,江南民怨漸多,以至於許多不穩定因勢已悄然滋生,一旦有風吹草動便會野蠻生長,稍有不慎便會成燎原之勢,比如前幾個月的地震,許多地方便出現不穩的跡象,因此朝野呼籲給江南減負休養生息的呼聲層出不窮。

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江南官田居多,佔了總面積的七成,國家的糧食就大多著落在這些土地上面,因此官田的稅收納糧達到了驚人的五成,加上各種雜稅,合起來能有六七成。

但與此同時,民間私田的稅賦則只有三成。

官田私田稅賦如此懸殊,於是造成大量佃戶逃亡,勞動力流向私田,民間閒散人員又不願租種官田,官田的勞動力就需要承擔相應更重的勞動任務。

如何在上繳稅賦不減少的情況下為官田減賦,一直是王恕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當然,他可以動用權力強行加徵私田的稅賦,但民間同樣承擔著沉重的商業稅賦,他這一加,民間勢必要將勞動力轉移到商業活動中去彌補農業這一塊的損失,同樣還是得不償失。

當真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決定。

所以當方唐鏡給他提出一個有利於民的專案時,他不可能不心動。

不過王恕還是有疑慮,便問了出來:“司馬文正公曾言,‘天地所生貨財百物,皆為定數’。此漲則彼消,賢侄所說的專案會不會此處得利而彼處害民?”

“小侄以為此論似是而非,乃是偷換概念之法耳。”方唐鏡並不是第一次面對這個說法,下意識地反駁道。

王恕臉一沉,少年人意氣風發,藏否古今,然而司馬光乃是士大夫們心裡的一道標杆,王恕頓時就想開口呵斥。

文正公司馬光在很多人眼裡是道德完人,是士大夫追求的楷模。

他博古通今,文章等身,真知灼見,所著的《資治通鑑》更是帝王治國的教材。

這樣一個人,說的話縱然會有小錯,但他千錘百煉的的理論一定不會錯的……吧?

王恕還是猶豫了,因為據他接觸以來,方唐鏡雖有些飛揚,卻絕非跋扈的性格,所作所為雖是常常出人意料,卻無有不中,不會無的放矢,於是深吸一口氣,強忍下怒氣,聽他怎麼說先。

“老叔,您博古通今,小侄若是說錯了話,您請包涵。”方唐鏡察覺出了王恕的表情變化,先打了一支預防針。

王恕一怔,這才發覺自己竟然已經動氣,不由一笑道:

“小子滑頭,老叔豈能如此沒有肚量,連你們年輕的兩句逆耳之言都聽不進去,今天你我叔侄暢所欲言,言無不盡,作君子之爭如何?”

“這可是你說的,可不能耍賴。”方唐鏡眨了眨眼睛,假裝幼稚,相當有欺騙性。

“好好好,便如此說定了。”王恕哈哈一笑,作為一個以公正聞名的人,他還是能做到兼聽則明的。

“老叔,其實小侄一直強調的‘蛋糕做大之法’不僅針對這個問題,而且做得好了,還可以‘民不加賦而歲入倍增’?”

什麼玩意?說你胖還就喘上了?

“民不加賦而歲入倍增”,你咋不上天呢,真當老夫好忽悠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