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偽君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2章 死物活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2章 死物活用

方唐鏡渭然長嘆道:

“‘天地所生貨財百物,皆為定數’.

此論看似有理,實則將物品本身與價值兩者混為一談,實是大繆。

何也?小侄試論之。

天地所生百物或許皆為定數,這個小侄不想多說。小侄只想說這些定數的價值。

小侄認為,萬物的價值乃是因時因地不同而有所不同,故而財富絕不是有定數的。

天上的白雲飛鳥陽光雨露,有價值乎?

小侄認為,對人們有用的便有價值,白白浪費掉的則毫無價值。

又比如深山中的石頭,確實是天生之物,然其用幾何?

可採石鋪路,但路遠且長,成本太高,於人何益哉?

只能置之不用,豈非與沒有無異?

可若煅之燒之,成了石灰,用途甚多,其價格數倍於石,成本便不是問題,於是此石為人所用,價值與價格皆倍增矣。

故而民生之用不在於此消彼漲,而在於能否為我所用,能為我所用者,便有了價值,則廢亦為寶矣。否則便是將滿車金銀給一個沙漠裡即將渴死的旅人,又有何用?

在小侄看來,北宋之亡,實亡於王荊公變法之失敗。

而變法之所以失敗,此理論亦起到推波助瀾之作用也!”

方唐鏡的話說得很明白了,就算天生萬物有定數,可若不能變現,又有何用?

最重要的是變現,百姓口袋裡有錢了,官府也就有錢了,朝廷也就有錢了。

“小侄竊以為,合理地將死物活用,‘將蛋糕做大’,正是民不加賦而財富倍增之法也!”

沉默,沉悶無比的沉默。

王恕實在難以接受方唐鏡的話。

數次張口,卻又不知說些什麼好。

這哪裡是什麼叔侄辯論,簡直就是單方面的碾壓好不好。

方唐鏡僅僅用了一個很淺白的石頭與石灰的價值論,就將王恕壓制得啞口無言。

是啊,就算一塊毫不起眼的石頭,就算它是天生定數裡的一員,用不了的,對百姓有用麼?

只有變成百姓的財物,才是有用的。

推而廣之,天下萬物莫不如此,有用的才能算是有價值的,不然便是廢物無異。

方唐鏡眼見王恕的臉皮慢慢就紅,立即就識趣地轉移話題道:

“這次小侄想跟老叔合作的專案,就是一項變廢為寶,惠及底層百姓的大專案。”

王恕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理論的東西可以先放一邊,在實踐中慢慢論證也不遲,反正方唐鏡也跑不了。

“賢侄想合作什麼專案?莫非就是你說的這個‘生活四件套’?”王恕緩了一口氣,挼著半白半黑的鬍鬚,只要有利於民生,他都是相當贊同的。

“老叔你也太小看小侄了,這些都只是附帶而已,小侄想與老叔合作生產製造肥皂香皂的原料——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鹼!?

是這玩意?

王恕身子一震,鬍子都扯斷了幾根,失聲道:“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方唐鏡平靜地回答道。

“有多少要多少?”王恕簡直不敢相信。

“有多少要多少!”方唐鏡肯定地回答道。

王恕虎軀體再震,鬍子又扯斷了十幾根,渾然不知。

不能怪王恕激動到忘我的地步,這當真是惠及廣大百姓的福政。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明,可沒有什麼科學,更沒有什麼化工制鹼,全都是土法制鹼。

所謂的土法制鹼,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鹽鹼地裡熬製出來的鹼水分離提純,然後曬乾,這種方法比較專業,需要專業的作坊。

另一種就是純民間土法,用稻草灰草木灰之類的東西過濾出的鹼水曬乾而成,工藝粗糙,但也相對簡單,易上手,農民幾乎家家可以製作,不需要什麼額外的工具。

王恕和方唐鏡他們只需要收購這些半成品進行深加工,就可以生產出純度頗高的鹼粉。

王恕現在知道,鹼粉這玩意不但肥皂香皂需要,麵食也是相當需要,北方地區用量很大,可以說是完全不愁銷路的一項產業。

當然,鹼粉的作用遠不止此,方唐鏡還準備將之用了印染,初步的化工實驗等等。

而且草木灰這些過濾出鹼水之後,也並不影響當作肥料用,不會造成副作用,這就是典型的變廢為寶,使得物品的價值倍增。

王恕又是感慨又是激動,開發新產業,這正是方唐鏡“把蛋糕做大”的理論實踐,實在比“天下財貨有定數”明顯更為實用。

王恕來回踱步,盤算著種種好處。

辦作坊得來的利潤不論是投入到賦稅之中還是投入到再生產,朝廷都是多了一個進項。

如此一來,田稅方面也可相應減少一些,而農民本身亦會得利,兩兩相加,壓在廣大農民身上的負擔起碼得以減輕一半。

收入增加了,稅賦減少了,流失的勞力便會迴流,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好處。

當然,土法制鹼效率十分低下,但這有什麼關係呢?現階段人力的數量完全可以彌補不足。

所以方唐鏡才會說“有多少要多少”。

在化學方法沒有發明出來之前,利用人數上的優勢也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嘛。

“小侄倒是怕百姓不願從事這些活計,畢竟大家見又多了一項徭役,心存顧慮。”

“賢侄完全是多慮了,老叔可以下政令推廣,凡交一定量鹼粉者,可以減免相應的糧食稅賦,不愁百姓不踴躍。”談到具體的政令實施,王恕還是很有一套的,瞬間就給出了支援的政策。

這不就是後世的補貼嗎?方唐鏡也是對這位老叔刮目相看。

對於百姓而言,基本不用增加投入,只要付出辛勤,便可以得到雙重的回報,實是善政!王恕諾大的名聲,絕非浪得虛名。

原料問題得到解決,產能就不是問題,隨著“生活四件套”的推廣,大批的空白市場等著他們進入,並且還是完全沒有竟爭者的壟斷性開發,又一個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專案就這樣敲定。

到了這個時候,王恕已經把“天地所生貨財百物,皆為定數”這個理論拋到了九宵雲外,還是那什麼麵餅加蛋做大理論好,百姓人人都能吃上一口,很好。

最妙的是,這加蛋的麵餅不用從士紳們嘴裡奪食,也就沒有了非議和壓力,推行必快,見效也必然是極快的。

王恕興致大增,拉著方唐鏡就開始討論選址,建作坊事宜,渾知忘記了此時身處貢院,兩人談得盡興,門外數度有事稟告,話還沒說出口,便被王恕直制打發到一邊去了。

王恕身為巡撫,天大地大,什麼事也沒有事關一省民生的大事更大。

親兵們見兩人談得手舞足蹈,口沫噴出數尺長,都知趣地不敢打擾。

一直到院外響起一道憤怒的罵聲:“滾,你們誰敢攔我!”

這聲音似乎是……方唐鏡一個激靈,終於從工作狀態中清醒了過來,拉了拉王恕道:

“老叔,似乎是白御史憲臺大人的聲音。”

“管他是什麼白御史黑御史,老夫,啊,你說是誰?”

話還未說完,白御史已氣沖沖地闖進院子裡,這裡習慣性地也稱之為中軍帥帳,當然是沒有帳篷的。

方唐鏡連忙哧溜一聲溜到一旁低眉順眼地站著,好在他還算謹慎,來的時候仍是穿著親兵的服飾,不怕老眼暈花的白大人認了出來。

實際上他想多了,白大人一進門就埋怨道:“宗貫兄,你怎的還能坐得住,出大事了!”

“白老弟,何事如此驚慌?”能出什麼大事?王恕心裡想的還是鹼廠的事。

“於明學死了!”

方唐鏡和王恕頓時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秋闈副主考於明學死了?怎麼死的?

“怎麼死的?”王恕急問。

“服毒自盡而死,死前還留下了遺書,上書,‘方唐鏡害我,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