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四十八章節——關麟徵(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百四十八章節——關麟徵(下

沉默於將軍成長故事的胡剛,沒有去看已經要到十五集團軍司令部門口。現在他想的是用自身成長與將軍對比,盡力改正身上的不足之處。湘北之戰。守備師二團與三團的流的血,讓他的心痛著。很痛。

所以呢?在空隙的時間段,一定得學習先輩的知識,特別是現實中能夠認識的,那更是重要,可以觀其一言一行,去學習。這樣加大改錯的步子。人無完人是沒有錯,犯小錯誤可以,但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有時不能情緒化,與過於自信。

湘北之戰的一個節奏,與第六師團戰鬥。胡剛就認為有些自大了。沒有想過手下的士兵,訓練成績很不錯,也在山林中血戰過,但那與現實中人的戰鬥是大不同。因為反省,他唯有從將要見到的關將軍身上找到一些學習的影子——

19年6月,蔣介石對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第四次“圍剿”,進攻鄂豫皖蘇區,關麟徵任第四師獨立旅旅長,奉命隨徐庭瑤第四師進攻鄂豫皖,與鄺繼勳率領的紅二十五軍激戰於霍丘縣城。

關旅在進攻中已經潰散,全靠4團杜聿明團拼死突入城內才轉敗為勝,的同年7月,他又率部西攻,在磚佛寺遭到黃埔同學徐向前、蔡申熙、陳賡率領的紅軍萬多人伏擊,前衛團被紅軍小部隊一擊即散,關麟徵以獨立旅長、前衛指揮官之尊,高呼“跟我衝鋒”連續數十次衝擊,號稱十蕩十絕,遂破圍而出,四方面軍總參謀長蔡申熙此役戰死[1]。關麟徵憑此戰勝利擴編獨立旅為5師(千里駒師)兩個旅長為杜聿明和張耀明。

19年月,關麟徵奉命率5師隨17軍軍長徐廷瑤北上,參加長城戰役。月9日,部隊開到古北口前線,佔領二線陣地,因一線守陣地的東北軍王以哲部張廷樞旅一觸即潰,他親率一團猛烈反擊日軍。雙方短兵相接,戰鬥慘烈。關麟徵被槍榴彈炸傷五處,成為血人,身旁官兵十餘人全部戰死,他仍毫不動搖,從容指揮部隊英勇殺敵,終於擊退了敵人佔領了高地,強佔潮河支流北岸(乾溝)高地。在師長的帶動下,5師在古北口和日軍西義一的第八師團血戰三天,傷亡4000餘人。關麟徵因此獲得青天白日勳章。《大公報》主筆張季鸞親自撰寫社論“愛國男兒,血灑疆場”,以賀其功。

19年5月,二十五師奉命開到北平北郊休整,關麟徵在離開密雲時,見當地群眾怕部隊撤走後日軍再來騷擾,十分惶恐,不禁感嘆流淚說:“政府不顧人民安危,下令撤軍,實在對不起老百姓!”部隊到達北平後,因為關麟徵部隊在古北口英勇抗日,北平一些大、中學校學生慕名而來,請他演講,介紹抗日殺敵事蹟。關麟徵看到平津一帶群眾抗日情緒高昂,一些大、中學生紛紛請纓殺敵,因而是年暑假,在北平郊區二十五師兵營,開辦5000人的大、中學生軍事訓練班,派參謀作軍事知識講座,派營連長對學生進行軍事*練,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抗日戰爭進行了準備。

195年7月,何應欽被迫與日方簽訂《何梅協定》,其中條文規定:國民黨中央部隊和憲兵要撤出北平和河北省。關麟徵得知這個訊息後,親往北平拜謁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懇切陳詞:“如果部隊不戰而退出北平和河北省,黨國將喪失民心!”他還積極建議何應欽加強軍備與日軍作戰。與此同時,他還向南京蔣介石發出電報,並且命令二十五師全體官兵立即在北平城郊構築工事,準備與日軍作戰。可惜關麟徵的這些積極建議都沒有被當時國民黨掌權者採納。

195年秋天,二十五師奉命開赴洛陽休整,部隊在長辛店集中準備南開時,一些曾參加過軍訓的學校師生專程到長辛店為二十五師將士送行,關麟徵為群眾的熱情所感動,他痛切地對送行的師生表示:部隊不得已奉命南開,沒有盡到繼續抗擊日軍侵略的責任,有負北平同胞的期望。相信政府和全國軍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終究會團結起來共同抗日。

195年華北事變,整個華北面臨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危險,為挽救民族危亡,剛剛到達陝北的中國抗日紅軍,於196年月渡河東征,閻錫山引入國民黨10個師的兵力到山西向紅軍進攻。月,關麟徵不顧穩紮穩打的訓令,率二十五師先急襲林彪的紅一軍團於昕水河畔的午城鎮。又與徐海東的紅十五軍團作戰於隰縣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完美達成各個擊破,在大批國民黨軍隊的追擊堵截下,紅軍不得不退回陝北。不久第二十五師也因“兩廣事變”調出山西。

196年秋紅軍賀龍、徐向前兩部經過兩萬五千裡長徵,到達陝甘地帶,蔣介石又調派大軍進剿,關將軍奉令後,集合全師下命令,他以磅礴的氣概,斬釘截鐵般的語言,要求部下嚴守紀律,奮勇作戰,一定要完成任務。那態勢給人們的感覺,好像紅軍是不堪一擊的。

這時候關將軍不過三十歲左右,少年得志,勇於自信,蔑視一切,他既受命剿共,主觀上是恨不能把紅軍一口吃掉,當然是全力以赴,不留餘地。這時他是認真對付共產黨,毫不動搖的。

奉命率本師及王耀武、李及蘭、沈九成共四個師的兵力由洛陽出發,經天水開進甘肅境內堵截紅四方面軍,在西蘭大道割斷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的聯絡,使紅二方面二軍團幾乎丟了一半人馬。又約胡宗南一起壓迫共軍於黃河南岸而殲滅,胡持重不從,關遂單獨連續突擊與超越追擊,與紅四方面軍激戰於黃河南岸的靖遠,打拉池地區,割斷了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的聯絡。當胡宗南部在山城堡被伏擊時,他冷笑一聲:當進不進,不當進反而冒進,胡宗南決非善戰者。

197年,關麟徵升任五十二軍軍長,轄第二師(師長鄭洞國),第二十五師(師長張耀明),投入抗日戰爭。這年秋冬,他率部隊在平漢鐵路從事抗日鬥爭。9月,他參加了保定戰役。除指揮本部兩個師外,還指揮趙壽山的17師和曾萬鍾第三軍個師,防廣兵單,被日第一軍香月清司部迅速突破,這是他打的最窩心的一仗。10月,日軍第十四師團及第六、十六師團各一部在冀南由肥鄉、成安、臨漳等縣進犯漳河,他率五十二軍在漳河南岸與日軍土肥原賢二的十四師團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攻防戰。

雙方發生白刃肉搏戰,幾次退而復進,失而復得,雙方傷亡慘重。由於關軍奮勇殺敵,終於使日軍向漳河北岸邯鄲、武安一帶敗退。關麟徵從偵察員報告中得知口軍在邯鄲城外建有飛機場和汽油庫,便立即從二十五師中抽調營長梁智偉,讓他率一營部隊夜襲機場,燒燬日本飛機10餘架,繳獲大批槍械彈藥,受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電令嘉獎。

漳河戰役後的這年冬天,五十二軍開赴河南漯河一帶進行休整補充。在休整中。關麟徵總結了自古北口抗戰以來的經驗教訓,加強了部隊的戰術教育和射擊訓練,並且對全軍將士進行了抗擊日本侵略,維護中華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教育。全軍校尉也進行了指揮作戰的戰略戰術學習。關麟徵自己也利用訓練閒暇和夜晚,學習陸軍大學課本《戰鬥綱要》、《戰術作業》和《孫子兵法》等。

關麟徵及其五十二軍參加平漢鐵路戰鬥後又轉戰河南、山東。198年春關率部參加臺兒莊會戰。月4日,關麟徵指揮部隊向盤踞在津浦鐵路臺棗支線的日軍第10師團瀨谷旅團發起進攻。關麟徵發現日軍白天戰鬥活躍,晚上龜縮不動,就採用夜戰火攻戰術,命令部隊晝伏夜出,消滅敵人。月1下午,由臨沂南下的日軍坂垣徵四郎的第五師團沂州支隊四千人,突然襲擊五十二軍指揮部。當時,關麟徵身邊只有一個警衛營的兵力約三百人。他沉著冷靜,命令警衛連在離指揮部千米以外的地方展開佯攻,以迷惑敵人。及至黃昏,援軍趕到,他立即指揮部隊對日軍突然實行反包圍。敵軍倉卒應戰,傷亡眾多,其騎兵部隊全部被殲。4月初,關部加速對臺兒莊日軍的攻擊,白天或槍炮轟擊,或白刃肉搏,晚上攀屋放火,乘亂追殺,使敵人日夜不寧,從臺兒莊北面完成對日軍的包圍。4月下旬,關部奉令開至嶧縣以東、邳縣以北防守,將日軍國崎支隊包圍在碼頭鎮西的北澇溝,給敵以重創,僅日軍四一、四二聯隊傷亡就達一千四百多人。

臺兒莊大捷後,關麟徵升任第軍團長。蔣介石聲稱:“中國軍隊如都象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時人則稱臺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徵為“孫鋼頭”和“關鐵拳”。

徐州會戰結束後,關麟徵三十二軍團經徐州以北向歸德(商丘)撤退。關軍行至豫皖兩省交界處碭山與楊集之間,欲透過一座橋時遇到了困難。因為橋西已被日軍佔領,敵人用八挺重機槍封鎖橋上通道。五十二軍幾次組織兵力衝鋒都未能突破敵人封鎖線。關麟徵勃然大怒,遂將從蒙古定遠營中得來的良馬16匹集中起來,並挑選勇敢機智的士兵駕馭,他一馬當先,率領戰騎突然向西面橋頭飛馳而去,橋頭敵人的機槍尚未開火,16匹戰騎已經衝到,機槍手倉皇失措,棄槍而逃,五十二軍後續部隊全部衝過橋去,到達歸德。關麟徵勇猛戰鬥的佳話傳遍國民黨軍界,從此他獲得了“關猛”的雅號。

將軍的故事太多,特別是在抗戰中的故事。平行時空的將軍有感人的事蹟,在湘北之戰的平行空間,將軍創下的大勝,還有可能嗎?站在十五集團軍司令部的門前,胡剛邁著堅定的步子走了進去,他相信,下面的戰鬥,在將軍的指揮下,會取得再一次大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