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日之小兵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二百七十一章節——廖齡奇的故事(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百七十一章節——廖齡奇的故事(上

確認是第五十八師的那位學長帶兵來救後。胡剛在心中的感動,說沒有是假的。更讓他想不明白的是,在南京時,與這位學長也只是點頭之交。

難道就因為當時有血戰之誼。自己在南京只是擔任了後衛部隊。給五十八師的支援有限。而現在他的行動,弄的不好,是賠進整個五十八師啊!

自己敢呆在這裡,是因有著所謂歷史的先知,小B一定會先退。而不是久撐,要不然怎敢來搶功,說來是有著投機的成分。而這名學長,現在做出的是,無視自己生命。

正因為這樣,胡剛感動了,也在心中決定,到二年後,要改變自己師兄的命運,一個把自己當兄弟學長的命。此際,又不由憶及這位學長成長的經歷——

說起廖齡奇其人,他的教育背景和作戰經歷都與張靈甫十分相似。廖齡奇畢業於黃埔四期政治科。

入黃埔軍校之前也讀過大學,只是他比張靈甫多了一樣學歷,他在黃埔畢業後曾經到英國參謀學校留過學,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回國後他加入第88師,在當時的師長俞濟時手下任職。

88師是當時中央軍中少有的德械師,屬於嫡系中的精銳。197年8月,88師64旅旅長黃梅興在淞滬會戰中陣亡,繼任旅長高致嵩又在南京保衛戰中戰死,廖齡奇遞升該旅旅長。

半年後,繼任的88師師長龍慕韓因蘭封失守被蔣介石下令槍斃,廖齡奇到74軍投奔老上司俞濟時,在萬家嶺戰役前不久,他接替邱維達擔任58師17旅旅長,次年升任副師長,所以若論私人交情,俞濟時與廖齡奇的關係比與張靈甫更早更親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來俞濟時和老資格的原58師正副師長相繼調離,廖齡奇便順理成章當上了師長。由於自恃學歷高戰功強,與王耀武素無淵源的廖齡奇,對頂頭上司的態度相當傲慢。廖齡奇是一員勇敢的戰將,他曾經多次負傷,身上疤痕累累,右臂在北伐中受傷致殘。他認為王耀武沒什麼真本事,只不過機遇好罷了,以致善處人事的王耀武也覺得與廖齡奇不好相處。

驕傲的廖齡奇無論如何沒有想到,他不是作為抗日英雄光榮地倒在殺敵的戰場上,而是以“永安市附近戰鬥,不能掌握部隊,予敵打擊,且離隊至祁陽,致陷該師於散亂之境”的罪名結束了生命。

1941年9月17日,第二次湘北會戰開始。此時,廖齡奇正請假去吉安結婚,乘便轉回老家祁陽省親。副師長張靈甫率部隊從江西新餘,經萬載徒步趕往長沙,不意日寇已於17日分五處強渡新牆河,58師陷入極端不利形勢中。廖齡奇聞訊由祁陽驅車於途中趕上部隊,遵令退守醴陵待命,而原駐防新牆河一線的部隊,則按薛嶽的部署早已向長沙東南撤退,日軍乘虛直入,佔領長沙。

1941年9月6日上午,廖齡奇與張靈甫一起率58師趕抵戰場,原以為有友軍在原地留守與58師換防,卻是蹤影全無,廖齡奇只得下令全師在永安市,東林寺,春華山一帶展開,鞏固長沙-平江大道地區,正面迎戰由路口畲南進的日軍。

74軍軍長王耀武則執行戰區長官部的命令,命51師與軍直屬部隊繼續向黃花市推進。在此之前,74軍的先頭部隊57師一部已於5日午時許到達春華山附近,佔領春華山到赤石河(春華山西北十公里)一線陣地,該師其餘部分於二十六日黎明前後到達,58師的蔡仁傑17團也隨57師參戰。

春華山距黃花市約九公里,離長沙市區以東約三十公裡。最先與74軍遭遇的,是日軍的第師團花谷先遣隊。據日軍戰史稱,第師團原本並不擔當圍殲74軍的作戰任務,它是奉命經上沙市向金潭附近追擊,並在該地渡過瀏陽河向長沙南側地區繼續追擊中方的潰軍,它的行進路線是由北向南。當74軍自東向西向長沙以東的黃花,永安地區挺進時,南下的第師團恰好斜刺裡撞上了74軍的右側,雙方在春華山意外遭遇。

6日上午9時,正在春華山展開陣勢的57師發現花谷旅團的一個先遣大隊到達春華山附近,準備南進搶佔金潭渡河點,便立即發動截擊。日軍起初還以為是潰散的中國殘兵偷襲,當遭到重機槍連續猛烈攻擊後,發現對方的抵抗意外強韌,才判斷是遇到了中國軍隊的主力,先遣大隊隊長池邊不敢戀戰,乘守軍尚未完全展開,伺機尋找薄弱處向西迂迴南下。

接踵而至的花谷旅團主力就沒那麼幸運了,當他們在正午前到達時,57師和58師正在春華山,永安市一線搶佔要點,雖然是倉促應戰,一旦開打,74軍還是抖出了王牌軍的威風,南下的第師團遇到了強有力的抗擊,雙方首先在春華山展開激烈的爭奪戰。敵花谷先遣隊和隨後趕到的第6聯隊先後向春華山東西兩側向74軍進攻,遭到57師和58師第17團的猛烈反擊。

74軍在6日爭奪春華山的戰鬥中雖然有所斬獲,戰局在傍晚卻不幸開始惡化,受命截擊74軍的敵第6師團在連綿的山地晝夜急行軍,於當天傍晚到達撈刀河畔,主力集結於大橋市-北盛倉附近準備攻擊撈刀河左岸,與此同時,敵第11軍軍部再命第40師團進入北盛倉附近,準備參加永安市方面的戰鬥。74軍腹背受敵,陷於敵人將近三個師團的圍攻之中,雙方陣地犬牙交錯。

58師的三個團的位置,蔡仁傑17團在春華山北與敵激戰,在敵機的劇烈轟炸下,該團第1營,第營連長傷亡殆盡,17團和174團在永安市,伍家渡等一線,其中以17團在永安與敵第師團石井信的第18聯隊的戰鬥尤為激烈。

6日下午15時左右,永安遭到日軍急襲,58師從西面迅猛反攻,將突向撈刀河橋樑的一個日軍大隊與其師團主力斬斷,可是敵第18聯隊的主力很快趕到,入夜,敵第師團的戰鬥指揮所也進入永安市。

日軍意圖乘58師態勢尚未完備之際將其擊滅,雙方在永安南方約一公里的147高地一帶徹夜激戰。廖齡奇和張靈甫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指揮部隊頑強抵抗。

凌晨二時許,淒厲的衝鋒號在黑夜中驟然吹響,58師竭盡全力向敵軍連續發動三次猛烈反攻,敵人的攻勢頓挫,敵森脅大隊的兩名中隊長也戰死。黑夜裡,永安在燃燒,熊熊的火光在二三十裡外也清晰可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