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8章: 驚天大秘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8章: 驚天大秘密

裘大愚突然說,他失蹤的原因,是被天綁架了,可是,天上什麼也沒有,到底是什麼東西綁架了裘大愚呢?

馬大寬更加困惑地問:“啊,你被……天……綁架了?!”

裘大愚點點頭承認道:“是的,那一晚我就是被‘天’綁架了,只不過所謂的綁架,都是我自願的……”

於是馬大寬指了指頭頂,大聲問裘大愚:“你說的‘天’是‘天空’的意思嗎?”

問了之後,馬大寬立刻覺得,應該不是這麼簡單。

裘大愚說的“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馬大寬立刻又說:“天是虛無縹緲的,或者說只是包裹在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天怎麼能夠綁架人,裘大愚又怎麼能到天上去呢?!”

裘大愚反駁道:“你認為天是虛無縹緲的對嗎?”

馬大寬說:“是啊,天空上面除了鳥類、飛機、雲彩這些,日月星辰都不屬於天空,那些東西距離地球不知道有多遠,所以天空什麼都沒有,是空的,要不怎麼叫‘天空’呢?”

裘大愚很認真地否定了馬大寬的觀點:“請注意,我說的是‘天’,而你說的是‘天空’,所以我們所指的並不是同一種,同一種存在……”

“……啊???”

“你所謂的天空,指的就是我們抬頭可以輕鬆望見的天空,你知道為什麼叫天空嗎?”

“為什麼?!”

“因為‘天’離開了地球,原來的位置‘空’了出來,人類的始祖看到這種現象之後,才發明了‘天空’這樣一個衍生詞,用於表明目前這種狀態的我們所能看見的空無一物的天空……”

馬大寬的頭腦開始發脹,感到與對面這個古怪的人辯論,腦中儲備的知識太有限了。

裘大愚剛才那些話似乎是說,“天空”之所以叫做“天空”,本意是“天被空了出來”,變得空無一物,原來的“天”不見了,“天”空了,因此看到這種現象的古人才發明了“天空”這樣一個詞。

好像“天空”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或形容詞。

“天空”的說法從字面上理解,似乎還挺合理的。

根據這些話,馬大寬不得不去想,“天”和“天空”既然是兩種概念,那麼裘大愚口中所指的“天”究竟去了哪裡呢?

只聽裘大愚又說道:“你認為的‘天’是空的,什麼也沒有,如果所有人都跟你的想法一樣,古人今人都保持著統一的看法和觀點,那麼古代的帝王為什麼還要去祭天呢?”

裘大愚提出的新問題馬大寬更加沒辦法接話,比如天壇就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幾乎任何一座古都城都修建了天壇。

天壇一般都是修築的很高的高臺上,古代的君王會登上高臺用各種祭品祭祀老天,似乎高臺越高越能代表虔誠,後來發展成到泰山頂上去祭天,因為泰山高聳,這也是一種佐證。

如果說“天”只是空無一物的一種概念,那麼古人為什麼要費盡周折去祭天呢?這豈不是形式主義嗎?

無論古人還是今人,都是生活在大地上,也就是地球,大地承載著我們,大地給我們帶來衣服和食物,大地對於我們來說更加重要,可是古人為什麼不去祭祀大地,而偏偏要去祭祀空無一物的“天”呢?

難道“天”真的不是簡單的“天空”這麼一種概念?

裘大愚頓了頓,談話的思維跳躍到了另一個問題上,他盯著馬大寬好一會兒,才問馬大寬說:“你對中國的神話傳說有所瞭解嗎?”

馬大寬回答說:“略知一二吧。”

裘大愚說,古代神話中,有許多神話都是與天有關的,有些學者將其稱為‘天崇拜神話’,如果神話中的‘天’也是一個無形無體的虛空,那麼‘天崇拜神話’如何還能形成呢?

人類為什麼要崇拜,崇拜神仙,崇拜文學家,崇拜電影明星……說白了崇拜的物件都是比自身能力強的人,沒有人會崇拜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因此可以看出,人類崇拜的不只是某一個人,而是能力,崇拜別人具有而自身不具備的能力。

馬大寬同意裘大愚的說法,人在骨子裡從來就不相信什麼神,也從來就不崇拜什麼神,而只相信自己,只崇拜自己,人是私心很重很勢利的動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舊社會,沒有哪一個老百姓會給玉皇大帝燒香磕頭,而灶王爺、龍王爺或送子娘娘等等,類似這樣的小神卻香火不斷,為什麼呢?

因為玉皇大帝不管小事,而灶王爺之類的小神卻與老百姓關係密切,龍王爺管下雨,土地爺管莊家,送子娘娘能栓娃娃,所以,使人類能夠發生崇拜的關鍵點是能力。

如果基督耶穌當年沒有劈開紅海,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如果太上老君煉丹爐中出來的不是長生不老的金丹,而是爆米花的話,崇拜甚至宗教都很難產生。

裘大愚說:“從中國神話中可以推測出,中國民間最有影響的古代宗教是‘天崇拜’,但這個‘天’又是什麼呢?神話中有雨神,有雷神,有風神,有火神……似乎天空一下子被架空了,成了沒有實權的空頭司令,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還要去崇拜虛無飄渺的天空呢?”

馬大寬問:“是啊,為什麼呢?!”

裘大愚說:“小學的歷史課本上經常收錄很多插圖,一些是照片,也有一些是根據實物描摹下來的,有一次我看到了兩張插圖,其實那兩張插圖很常見的,只不過以前沒有注意到,怎麼說呢,有些事情本來暗藏深意,卻沒有人能夠獲得,就像是埋在地下的煤,千萬年來就埋在地底下,當人類知道黑色的石頭可以產生熱能之後才被利用……”

話扯遠了,馬大寬必須把話題拉回來:“裘老師,接著說歷史課本上的兩幅插圖吧?”

裘大愚點點頭,接著說:“一張是描摹出來的甲骨文的‘天’字,另一張是照片,某一個山洞裡的遠古巖畫,如果你讀書時足夠細心,肯定也看到過這兩張插圖。”

馬大寬意識到了這兩幅圖的重要性,催促裘大愚說:“從這兩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