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象形文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9章: 象形文字

裘大愚說,先說那幅巖畫,巖畫上畫了一個人,雙手合十跪在那裡,距離此人頭頂不遠處畫了一個圓,就這麼簡單的一張圖,插圖的署名為《拜日圖》。

聽裘大愚描述了之後,馬大寬對這幅圖也有點兒印象了,似乎在教科書上的確看到過這麼一張圖,但是很快,他就想起了前不久跟胡哥一起看到的那古墓中的巨大壁畫,雖然從人數上不同,似乎從構圖上,尤其是最上面都有一個圓圈……

難道說,這兩幅圖之間有什麼聯絡嗎?!

如果真有聯絡,那麼馬大寬這次來見這位精神病裘大愚,還是大有收穫的啊!

想到此處,馬大寬緊張的問裘大愚說:“《拜日圖》有什麼問題嗎?”

裘大愚回答道:“在古代的文字和巖畫中,古人的確常常用一個圓圈代表太陽,所不同的是,代表太陽的圓圈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圓圈那麼簡單,就目前發現的巖畫來看,表示太陽的圖案形式有三種。”

馬大寬覺得裘大愚開始說到重點了,他的話,倒是跟當時師行剪說得有些類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馬大寬反問:“哪三種?”

裘大愚說:“一種是圓圈中有一個圓點,表示太陽黑子;一種是圓圈四周有放射狀的條紋,用來表示太陽的光芒;最複雜的一種是圓圈中還畫了一隻小鳥,這只小鳥統稱為太陽鳥,這三種表現形式基本可以概括太陽圖案的全部。”

馬大寬是學畫畫的出身,對圖案比裘大愚的感受更直接,拿兒童畫來說,兒童在沒有經過任何美術思維的教育之前,他們畫出的形象更直接,也就是說,兒童看到什麼之後就會很形象的把所看到的事物畫出來。

比如畫一隻盛滿熱水的杯子,孩子們常常會在杯子上面畫一些倒立的水波紋代表熱氣,如果是空杯子,孩子是絕不會畫水波紋的。

如此會發現,老師只是讓孩子畫杯子,孩子卻把杯子和杯子裡面的水全息的記錄在了畫紙上,所以說孩子的繪畫更多的是形象思維,感受到了什麼就畫出什麼。

現實世界裡的太陽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球體,太陽是會發光發熱的,人類很難用眼睛直視太陽,這些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感受。

如果把生活在巖洞裡的原始人比作德智體沒有完全發展的孩子,原始人要是想把太陽的形象記錄在巖壁上,他們是不可能只畫一個圓圈代表太陽的。

因為太陽更重要的不是形狀,而是是發光發熱,絕對不是形狀,這才是所要表達的重點,只畫一個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圓圈並不能去代表太陽的主要特點。

想到這裡馬大寬說,自言自語地道:“那幅巖畫沒有畫出太陽的特殊標誌,圓圈絕不可能是太陽,因此,歷史書上對《拜日圖》的解釋是不正確的,是沒有經過考證的對嗎?”

裘大愚點點頭:“接著說另一張插圖,那是一個字,從甲骨上面描摹下來的一個象形文字,那個文字看起來也像是一幅畫,形象更加簡易而已,一個平舉雙臂的人,頭頂上有一個圓圈,學者認為這個字代表了‘天’,這就是‘天’這個字的雛形。但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這個字所要表達的重點是上面的圓圈,而不是下面的人形,如果這個甲骨文真的指的是‘天’字,似乎在甲骨上刻字的古人所想表達的意思是,人頭頂上的一個圓形物體,才是重點……”

馬大寬思索著說:“可是剛才我們已經明白了,只靠一個圓圈是無法代表太陽的,如果不是代表太陽的話,只是一個簡單的圓圈又代表了什麼呢?”

裘大愚說,人類智力的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在智力低下的早期,形象思維佔了主導地位,而抽象思維卻不發達,這一點在原始的巖畫中可以得到了證實。

巖畫的內容基本上描述的都是原始人的基本生活,比如如何射殺一頭鹿或一隻羊,如何對抗老虎獅子等猛獸……

那麼,如果古時候,天空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天空,虛無的天空,天空能對原始人的生活能產生什麼影響呢?

是啊,天空無形無體,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不會使人產生任何聯想的,這就好比,魚感受不到水的存在,人也感受不到空氣的存在。

難道說,原始的古人把虛無的天空這種概念抽象了出來,用一個圓圈代表抽象的天空,在巖壁上,如同印象派大師畢加索一樣,畫了一幅抽象的繪畫作品不成?

馬大寬搖搖頭又點點頭:“這不可能,形象思維來自於直接的視覺刺激,而動態性的東西往往比靜態的東西更能引人注目,比如具有強烈動感閃電雷鳴等,相反,虛無的天空是絕對靜止的,甚至連想象都想象不出來,根本不具備吸引古人注目的動態特徵。”

裘大愚露出了滿意的微笑,說:“嗯,很對,因此,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古代的‘天’的概念與我們現在的‘天空’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完全的不一樣的,‘天’不是一個無形的虛天,而是一個有形有體的物質的‘天’,‘天’的形狀是圓形的,表面光滑,不會發光也不會發熱,這才是原始人眼中的——‘天’。”

“天”就是指古人頭頂上的圓形球體,‘天’是有形有質的實體,那個圓形的球體距離古人生活的地面很近很近,所以,古人只要一仰頭就能夠看見實體的‘天’。

馬大寬用低低的聲音說:“‘天’有形,真是駭人聽聞!!!”

是啊,比如黑色的石頭埋在地下無數年,直到人類認識了黑色的石頭可以燃燒,黑色的石頭才變成了煤球和蜂窩煤,才發揮的煤的價值。

其實,有很多東西並不都是那麼簡簡單單的存在的,只不過人類沒有去關注,或者說沒有意識到那些東西真正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拋開甲骨文,即便是現在通用的“天”字,“天”這個簡化字每天都會出現在各種地方,人們只是認為“天”指的就是抬頭可見的“天空”,卻極少有人意識到“天”背後藏著的秘密……

想到這裡,馬大寬心裡說:“難道這個一直被用了至少5000年的漢字,也有特別的意義存在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