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巔峰大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1章: 月球的起源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1章: 月球的起源問題

馬大寬似乎明白了一些,他低下頭,一邊思索一邊說:“是的,這些話我記得很深刻,你該不會是想說,古人所理解的‘天’就是……就是現在的月亮吧?!”

裘大愚笑眯眯地看了看馬大寬,站起身,對他說:“呵呵,時間不早了,我得回去工作了。”

馬大寬也站起來想要攔阻裘大愚,低聲對他說:“裘老師,可你還並沒有告訴我關於……關於你被綁架的有關情節,你說那麼多科學暢想,該不會是想要告訴我,那次綁架,是被月亮裡的什麼東西給綁架了吧?!”

裘大愚一邊走,一邊說:“很多事情連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是實話,我更不知道如何對別人說……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你問我,呵呵,讓我怎麼回答你呢?”

裘大愚就這麼走了,進了教學樓,不知道幹什麼去了。

操場裡,只剩下馬大寬一個人,他低頭看了看裘大愚種的胡蘿蔔,搖搖頭,只能離開。

就這麼,離開裘大愚的學校,在路上,馬大寬發覺自己幾乎已經崩潰了,當然,他是指的大腦裡一切的知識結構徹底顛覆了,簡直是三觀盡毀的節奏啊!!!

可以說,馬大寬是暈暈乎乎地回到了作璞軒的。

不過,那個裘大愚說得這一套理論,似乎還是可以自圓其說的,裘大愚這人,說的那些問題,確實很有意思。

馬大寬就想到,人們總是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就是:人在做天在看。

這句話其實簡單理解為,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所顧忌,不能一意孤行,但是深入思考一下,天在看,是什麼意思?

天怎麼才能看,難道說是天上住著的神仙在看人類的活動嗎?!

如果“天”真的只是現在我們抬頭看到的一片“天空”,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存在,那麼那句話是不是應該改為:人在做,神在看,更為準確呢?

各位看官和讀者,你們說是不是這個意思呢?

很多古時候傳下來的話語和句子,“天”這個詞,都站了很強烈的比重。

比如還有一句話,前不久電視劇裡特別流行,那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在熱播電視劇裡,幾乎天天都在說,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其實大致意思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的意思。

那麼“天”只是指的空虛的天空嗎?

感覺不是很對,應該指的是,比較實在的東西才對嗎?

如果根據裘大愚關於“天”的理論,那麼“天”其實就是指的是月亮,“地”指的是地球。

那麼剛才那句話,人在做,天在看,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我們在地球上做的任何事情,月亮懸掛在我們的頭頂上,無時無刻都在觀察著我們人類的一舉一動……

難道,我們上小學然後又上中學,學到的所有關於宇宙知識都是不準確的。

要知道,自古以來,古代帝王每年都會祭天是啊!

如果“天”只是我們現在認為的天空,那麼又有什麼必要去祭拜呢?

因為根本就沒什麼實體的東西,連雲彩都是虛無的水汽,如果你說天是宇宙,那麼宇宙就更大更虛無,更加沒有實體。

回想裘大愚的理論,天就是月亮,祭天,就是祭拜月亮,祭地,就是祭拜地球。

地球是人類的衣食父母,我們當然需要祭拜,天上有神靈,我也需要祭拜,這樣想,似乎就對了。

而且,月亮對於很多教派的修行者的重要性,不用多提,不只是在中國,在國外,很多神秘文化裡,都有涉及月亮。

比如狼人在月圓之夜才能獲得巨大的力量,女巫也是在月圓那一晚能力超強,金字塔裡面的木乃伊,每天晚上都能有月光巧妙地從通氣孔中投射進來等等,這都說明月亮的的確確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衛星……

哎呀呀,實在是太奇異了。

也許是為了攻擊裘大愚理論的荒謬性,馬大寬開啟了電腦,想要在這個現代科學的產物上,藉助網際網路,找到一些關於月亮也就是月球的概念和猜想。

為了進一步瞭解月亮,那就要先從月亮的起源開始,網上有很多關於月亮起源問題的猜測,注意,也只能是猜測,要知道,科學家眼中月亮的起源,那不是最後的定論,只是一個科學的假設而已。

沒想到,這麼一看,馬大寬更迷惑了。

因為關於月亮的起源,一直是科學領域爭論的熱點話題,可惜很多年過去了,科學界的爭論不但沒有統一,反而分歧那是越來越大了。

最為被人認可的,關於月球的起源的問題,科學家總共提出了三種假說:

一種是,月球被捕獲說;

二種是,地月同源說;

三種是,地球分裂說。

第一種,所謂的月球被捕獲說,指的是地球引力從宇宙中將月球吸引了過來,使月球從一顆宇宙塵埃團聚成了一顆小小的行星變成了地球的衛星。

問題是,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對月球的引力更大,單從引力的角度而言,月球被太陽抓過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地球。

可月球偏偏心甘情願地被地球抓住,成了地球的衛星,這不是很奇怪嗎?

由於月球的體積巨大,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以地球的質量和相應的引力,地球捕獲月球作為自己的衛星的可能性極小,甚至完全無此可能。

第二種,所謂地月同源說,主要是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產生的。

在大爆炸宇宙物質擴散中,最早形成了太陽系宇宙塵埃團,團狀物體圍繞一個中心高速旋轉,中心周圍的物質凝聚成了一個恆星,太陽從此產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太陽周圍的物質繼續旋轉,漸漸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地球和月球就是這樣形成的。

第三種,所謂地球分裂說,地球在形成的初期,十分不穩定,曾經發生過反覆的分裂和爆炸。

地球在一次巨大的爆炸過程中,地球內部的一些物質被拋向了高空,也就是說,一部分地球被炸飛到了宇宙中去,於是,形成了月球。

這種說法還指出,太平洋的面積與月球的面積差不多,故而有人認為,地球在擠出一部分物質後,那塊物質沒有了,就形成了如今的太平洋。

月球被捕獲說存在荒誕的因素,然而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也不十分完善。

後兩種假設存在一處共同點,那就是月球與地球的表面物質的年齡應該相同,物質構成也必須一致的,對不對?

事實上,月球和地球表面的物質,卻完全的不一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