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5章 六年反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5章 六年反目

將軍府的壽禮……

在目光落到那一把銅鎖上的時候,顧覺非已經認出它的來歷了,甚至,一下想起了他從回生堂求了藥離開時候,那夫妻兩個古怪的面色……

原來,是早有人求過藥了嗎?

顧覺非忽然很想笑,卻不是因為想起鬼手張在他離開時候那古怪的表情,只是因為,顧承謙將這錦盒,推到了自己的面前。

看看?

還有什麼好看的?

在聽見顧承謙這一句話的時候,他心底那最後一絲渺茫的希望,便如同燈芯上最後一點火星般,被掐滅,再也沒有復燃的可能。

這個老糊塗,六年了,並未想通。

“啪嗒。”

他抬手,將錦盒掀開,便看見了裡面躺著的藥材和藥方。

儘管藥方上是謄抄過後的字跡,可上面所寫的每一味藥材,不管是書寫順序,還是兩數錢數,都與他先前從鬼手張那邊拿到的,分毫不差。

心底,忽然生出了莫大的諷刺。

可顧覺非的臉上,平平靜靜,只隨意地一鬆手,任由盒蓋“啪”地一聲落了回去,淡淡道:“到底還是將軍府的面子大,恭喜太師大人了。”

平直到了極點的聲線。

根本聽不出半點的“恭喜”。

甚至……

還有這一句生疏的“太師大人”!

顧承謙滿布著皺紋的手掌,忽然顫抖了一下。

他只能看見他始終不動如山的表情,沒有半點起伏和波瀾,也沒有他所希望的,那本該有的……

一點點愧疚。

蒼老的聲音,一下含了濃濃的失望:“只是這樣?”

顧覺非隨手將椅子拉了過來,慢慢地坐下了,在顧承謙的對面,平視著他:“不然,太師大人,想我怎樣?”

“怎樣?”

顧承謙按住扶手的手,一下用力起來,以至於手背上都突出了幾條青筋!

可唯有如此,他才能壓抑住那忽然掀起的怒意!

“六年了……”

“顧覺非,六年過去了!”

顧承謙的聲音,隱約有些嘶啞,他睜大了眼睛,彷彿要徹底將眼前這個兒子給看透!

“你的心裡,沒有一點點的愧疚嗎?”

“愧疚?”

顧覺非一聲嗤笑,好似聽見了什麼荒謬的胡話。

“我顧覺非,內不愧心,俯不愧人,仰不愧天,沒有什麼好愧疚的。”

“好,好一個沒有什麼好愧疚的,好一個內不愧心,俯不愧人,仰不愧天!”

這一次,顧承謙整個身子都顫抖了起來。

他整張臉,緊緊地繃著,在明亮燭光的影子下面,竟然染上了幾分痛心,幾分痛恨。

“我曾以為,天下的人,能分三種。”

“後來才知道,是天下殺人的人,能分三種……”

而他顧覺非,便是裡面最可怕的!

身是刀劍之人,殺人光明正大;心懷利刃之人,殺人有跡可循;半點看不出刀槍劍戟的血肉之軀,殺人卻在悄無聲息之間,兵不血刃!

若非那一日偶然撞破,他豈能知道這個兒子可憎可恨的真面目!

“我教了你詩書禮儀,教了你為人處世,教了你安邦定國……”

“你在大昭寺整整六年。”

“他的牌位,也在大昭寺供了整整六年!”

“你與你親手殘害的忠臣良將,同在一處,午夜夢迴時,你都不會做噩夢嗎?你的良心,便從來不跟你作對嗎?”

顧承謙的質問,一聲比一聲高。

可是……

“忠臣良將?”

顧覺非都快不認識這四個字了。

時隔六年,他竟然還能從顧承謙的嘴裡聽見這個詞……

下午在高牆下駐足時聽見的那一聲“十大功勞誤宰臣”,又在耳邊,不斷迴響,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傻子!

“忠臣良將……”

“堂堂戰神,百戰不殆,未吃敗仗。那耶扎一個有勇無謀的廢物,卻在他手下死裡逃生六次,屢屢捲土重來。”

“邊關匈奴,一打五年。”

“國庫撥軍餉,五年來從未斷過。滿朝文武,再能開源節流,都能被他掏個乾乾淨淨!”

“換來的是什麼?”

“五年前,山東的蝗災;六年前,江南的旱災;七年前淮河的水災……數十萬的災民,飢腸轆轆,張著嘴等朝廷賑災,可錢呢?糧呢?!”

昔日遊學所見的那慘狀,又在他眼前回放……

城牆內外皆餓殍,婦女孩童盡悲楚!

林子裡已找不到一塊好樹皮,甚至連山上的觀音土,都被人挖盡了。可那個時候,人的眼睛,尤其是小孩子的眼睛,會變得格外明亮……

亮得他至今想起來,都會做噩夢!

顧覺非眼底忽然有些酸脹。

他眨了眨眼,抬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似乎想要將什麼東西強壓下去。

可他發現,壓不住!

顧承謙竟然還質問他會不會做噩夢……

薛況這等有心謀反的亂臣賊子,也配讓他做噩夢嗎?!

抬眸望著顧承謙,他聲音平靜得好似不流淌的深井,卻蘊蓄著一股震駭的驚心動魄。

“太師大人,你掌管半個朝廷,國庫內帑,你一清二楚。不妨回答我——”

“國庫的銀子,賑災的銀子,都哪兒去了?”

顧承謙說不出話來,慢慢閉上了眼睛。

顧覺非笑了出來。

他真不願放過這個老糊塗。

話,一句比一句殘忍,句句都冒著血腥氣兒!

“你不記得了是嗎?”

“水災前一個月,邊關來了戰報大將軍薛況又要打仗了。你跟那個姓衛的老不死,架著蕭徹,把國庫裡最後的幾分銀子,撥給了忠臣良將!”

“每一筆銀子,都從賬上過。”

“當時從你們手裡,流出去多少銀錢,一個月後,江南死了多少人……”

“太師大人,你來告訴我:到底是誰,沾了滿手的血腥?!”

“後來賑災的錢糧,是你籌的?是衛太傅籌的?還是那個響噹噹的大英雄、大將軍薛況籌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才是質問!

一聲比一聲更厲!

一句比一句更像刀劍!

顧承謙身子都顫抖了起來。

明滅的光影,落在他的臉上,劃分出了一道痛苦的界限: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當年那些報上來的東西。也比任何人都清楚,最終賑災的錢糧,是哪裡來的……

顧覺非卻覺得自己連笑的力氣都沒有了。

“衢州城裡,百姓易子而食,白骨堆成高山;黃沙場上,薛況十萬大軍,鐵甲光寒,旌旗招展……”

“這是你們要的英雄。”

“這是你們要的忠臣良將。”

屋裡,一時安靜。

白日將盡了,外面的斜陽,竟才從雲層裡鑽出來,照得那雪白的窗紙,有一片金紅的顏色,像極了鮮血。

顧覺非看著,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顧承謙才睜開了眼睛,將一切的一切,都強壓了下去,才能重新來,注視著這個鋒芒畢露的兒子。

這,才是他的真性情。

他為官太多太多年了。

很多事情,已經清楚明了。

是非善惡,在這種利益交錯的場合裡,並沒有那樣分明。這一點,他清楚;抄過大半個滄州官場充國庫的顧覺非,也清楚。

可這不代表他們有資格,背後暗下毒手!

“薛家一門的忠良,打從薛老將軍開始,我便認識。”

“這朝野上下,水至清則無魚。你說薛況以戰養兵,我信。”

“可撥餉銀的時候,誰能預料一個月後的事?”

“薛況若能預料,他寧願全軍上下餓死,也絕不會向朝廷開口!”

“若沒薛況,何來大夏如今的安寧?”

“他在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你跟蕭徹,卻在背後暗下毒手,要害他性命!”

顧承謙終於還是紅了眼眶。

薛況他是看著的。

每每還朝,總要促膝長談,他是什麼人,他再清楚不過!

可是六年前,他們竟然詬誣他謀反!

還要算計他死!

而他向來引以為驕傲的兒子,便是幕後謀劃之人!

從來都是待人接物,無有錯漏;風度怡然,翩翩君子;運籌帷幄,天衣無縫……

可那都是畫皮!

“二十三年……”

“你裝了二十三年,也沽名釣譽了二十三年……”

“處心積慮地,詬誣他侵佔軍餉、虛報賬目,陷害他暗中養兵,還要找人捏造他與外族勾結,有心謀反的證據!”

“你當我不知道嗎?”

“若非你裡通匈奴,他們哪裡來的本事,能圍殺薛況?!”

“薛家一門忠烈,留人孤兒寡母,你們怎麼下得去手?!”

熱淚一滾,終究還是從這個當朝老太師的眼底掉了下來。

他一把年紀,竟忍不住老淚縱橫!

一聲一聲,都是控訴,最後又生出一種絕望:“我怎麼會教出你這麼個可怕的兒子……”

父子倆人,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坐在書案的兩頭,彷彿分庭抗禮,又似乎針鋒相對……

顧覺非坐著,聽著,也看著。

臉上的嘲諷不見了,憤怒消失了,只有眼底,流露出一種深切的悲愴。

他發現,顧承謙竟是真心實意地,相信著薛況,覺得證據都是偽造,還為他惋惜。

甚至因他的死,恨了他這個“殘害忠良”的兒子,整整六年……

彷彿他的詩書禮儀,不是他所傳;待人接物,不是他所求;步步謀劃,也不是他所教。

彷彿他不曾因他的天衣無縫,而讚賞驕傲。

沽名釣譽,二十三載!

多好的八個字啊。

“所以,在太師大人看來,‘心’比‘跡’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

“薛況即便是數度放過匈奴大將那耶扎,以戰養兵,掏空國庫,背上江南數萬人命,養兵造反證據確鑿,也是他無心之失。”

“他照樣是個英雄”

“我這等陰險狡詐、手段惡毒的小人,便是救過成千上萬的人,也是沽名釣譽的偽君子……”

顧覺非的聲音,很慢,很緩,似乎需要很用力。

他想起了六年前的那個雨夜。

他拿著那封從邊關截回的密信,質問他,為什麼要給薛況通風報信。

可換來的是什麼?

換來的是逐出家門!

旁人都道,他顧覺非是天上神明;

顧承謙以為,他是披著畫皮的怪物;

可只有他,信以為真,剖開了自己血肉之軀,才看清楚:裡面瑟縮著的,不過一隻可憐蟲,一條喪家犬!

唇邊,終於還是慢慢地掛上了一分笑。

顧覺非覺得自己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人傳薛況被亂刀分屍,屍骨無存。可我如今,竟前所未有地希望,他還活著。在某個地方,等著捲土重來,起兵造反。好叫你個老糊塗,睜大眼睛,看個清楚明白。”

他的聲音,縹緲得像是飛過的風,不在天,也不在地,更不帶半分煙火氣。

可在他話音落地的那一刻,顧承謙終於忍無可忍,抄起了案前的湯碗,便向著他砸去!

“逆子!”

“啪!”

一聲炸響!

那湯碗落在顧覺非的身上,又因為力道太猛,順著捧在了他身後紫檀靠背的雕花上。

稀里嘩啦,頓時粉碎!

醒酒湯澆了一身。

左側脖頸,被鋒銳的碎瓷片劃出了一條淺淺的血痕。

顧覺非坐著沒動,也沒躲過。

他望著站在對面,胸膛起伏,已經氣得說不出話來的老太師,忽然發現他兩鬢真的白了。

雪似的。

一時想起十日以來,發生過的種種。

心裡有一千句一萬句話,可最終也都沒有說。

顧覺非無言地起身,踩過了滿地的碎瓷片,向著外面走去。

書房的門一開,便有“呼啦”一陣冷風灌了進來,吹起他的青袍與鶴氅,寬大的袖袍好似玄鶴的兩翼,展翅欲飛。

他出了門,一步也不曾回頭。

決絕,一如六年之前,那個瓢潑的雨夜——

冒著寒雨,一路上了大昭寺,隱居在雪翠頂。

一住六載,也一寂六載!

上山時,他還初負盛名,是個弱冠少年;下山時,盛名依舊在,可他已年將而立……

六年啊……

有幾個六年可以等?

六年前,他可以逐他出家門。

六年後,他還想撐起顧氏一門,除了他,再無第二個選擇!

可是為什麼……

回來要問薛況的事?

難道他以為,六年過去,他會悔過嗎?

不曾有“過”,何處來“悔”?

顧覺非忽然覺得自己很累,也很天真:早在立在高牆下,聽見那一齣戲的時候,他應該掐滅對顧承謙最後的一點幻想。

裂縫,如鴻溝天塹,早已不可彌合。

臥山居在前面不遠處。

顧覺非一眼能看見,還能看見裡面徘徊的人影,可現在他竟然半點也不想回去,乾脆轉了身,一徑向西去。

——他怕自己留在府中,一個想不開,把那老糊塗掐死!

西角門很快到了。

這會兒筵席剛散不久,府裡都忙著,也沒個丫鬟僕役在附近,顧覺非嘴唇緊抿,一腳踹了門去。

“砰。”

虛掩著的兩扇門,一下開啟了。

門外。

陸錦惜剛剛彎腰,將地上那一頁染著髒汙的藥方,撿起來,拿在手中,還未來得及細看。

她原本在前門等陸九齡的。

只是剛才一陣風,吹了頁紙來,她瞧見那字跡實在眼熟,便沒忍住,出來檢視。

這門開得毫無防備。

她聽見動靜,嚇了一跳,回頭看去。

這一刻,顧覺非甚至還來不及收起那滿心狼藉的情緒,眼底也只有一片的冷寂,便已與她的視線,撞在一起。

薛況的,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