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4章 賀禮與賀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034章 賀禮與賀禮

這是一聲很低很低的呢喃,幾乎只有陸錦惜能聽到。

也只有她,能明白當中的含義:同類,總是相互能嗅到一點點感覺的。不過,有時候有沒有感覺,也看道行深不深了……

眉梢微微挑了挑,陸錦惜的目光,卻沒有從樓下移開。

這時候,顧覺非已斂去了內心所有的波動,將怒意和質問,都藏到了心底的最深處,只一派平和地躬身下拜。

“不孝子覺非,拜父親大人安。”

寬大的袖袍,隨著他手臂的抬起而舉起。

兩手交疊在身前,是一個挑不出半點錯誤的禮。

顧承謙坐在他面前,受了這一禮。

隔得這麼近,他能看見他明顯成熟起來的輪廓,如果說當年似乎還有些少年青澀。如今,這一股青澀,退了個乾淨。

現在的顧覺非,是一個昂藏的男人。

他比原來更內斂,更溫潤。

顧承謙曾教了他十幾年,在那六年之前,曾當過他二十三年的父親,對他的一切幾乎瞭如指掌。

所以這樣的變化,他幾乎第一時間感覺到了。

可同時浮現在他心上的,竟然是上一次的見面……

也是那二十三年裡,最後的一次見面。

那一夜,老太爺去世。

天上下著瓢潑的大雨,他因為接到宮中有緊要的事情要處理,所以並未能及時回去,見老太爺最後一面。

等他回來的時候,老太爺的身子,都已經冷了。

那個時候,顧覺非跪在老太爺的床前,沒有對他行半個禮,只問他,在宮裡忙什麼……

一切的決裂,便是從那一句話開始的。

顧承謙至今還無法忘記,顧覺非身上沾著的寒氣,臉上籠著的冷霜,還有眼底那近乎要將他整個人吞沒的反憤怒……

也許,還有失望吧?

只是這一切,在眼前的顧覺非身上,都看不見了。

好似六年前的決裂,不曾發生。

他還是那個對父親滿心孺慕的顧覺非。

顧承謙隱約覺得眼底有些溼潤的痕跡,只能眨了眨眼,笑裡面,又帶著一股難言的複雜意味,只有些哽咽道:“回來好,趕緊入席吧。”

眾人只道父子情濃,反而話少。

誰都看得出來,六年沒見,父子間應該多了很多東西,於是都沒有說話,更沒有對他們這樣簡單的交流,發表什麼意見。

顧覺非聞言,已起了身。

一旁有小廝,連忙將一把椅子,擺到了顧太師的長案邊——這是以往太師府的規矩,顧覺非在這麼一個位置上。

隱約間,還是當年的感覺。

顧覺非默不作聲地坐了下來,在顧承謙的身邊,自然也有人添了杯盞盤碗。

永寧長公主看了這父子兩人一眼,當然看出了當中無聲湧動著的那一股暗流……

只是,她一個外人,又能說什麼呢?

當下,眼見著影竹樓內的氣氛,似乎有些詭異的尷尬,永寧長公主直接擺了擺袖子,笑了起來:“今日也算是有雙喜臨門了,諸位可都別愣著了。戲臺子上的,還不唱戲,這是準備不要今兒的賞錢了嗎?”

臺上的戲班子眾人一聽,立時知道:他們這是撞了大運了!

太師府那一位傳說中大公子回來了,可不是大喜事嗎?

聽著長公主這話的意思,一會兒肯定要封個大的紅包啊!

一時之間,眾人都喜上眉梢,連連謝過了恩典,這才趕緊地把剛才斷了的戲給續上。

“噹啷噹啷……”

眨眼又是鑼鼓齊鳴,笙簫再起。

響板敲打起來更比先前有勁兒了幾分,一出《景陽岡》竟然演的是風生水起,一派熱鬧!

顧承謙喝了一杯酒,酒盞便空了。

一旁放著酒壺。

顧覺非便順手拎了過來,修長的手指,壓著壺蓋,慢慢又給斟了七分滿,才將酒壺放到了一旁。

那一瞬間,顧承謙眼底險些流出淚來。

他盯著這一盞酒,二十三年的父子情分,又打心底裡流淌了過去,讓他無法言語……

臺上唱的是什麼,他已經不知道了。

他只是聽見了自己心底的聲音:只要他悔改,只要他肯悔改,便是他有千般萬般的錯,他也是願意原諒的。

伸出手去,他顫顫地端了這一盞酒,到底還是喝了。

旁邊的永寧長公主,心底已是微微嘆氣。

同時,打量的目光,也落在了顧覺非的身上:這六年來,他到底變成什麼樣了呢?也不急,很快會知道了。

這麼想著,永寧長公主思索著近日來朝堂上的局勢,又迴歸到那微醺的狀態裡,慵慵懶懶。

樓上,陸錦惜的目光,已經在那三個人之間,來回了許多次。

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一個一個的細節,拼湊起來,竟好似比臺上那一出《景陽岡》還要精彩上千百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下面已經有不少人,跑過去,藉著給顧老太師拜壽的機會,也敬顧覺非。

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已經去了有三撥。

好像顧覺非一出現,整個影竹樓裡的中心,便已經有了隱隱的偏移:從顧老太師的身上,朝著顧覺非挪了一點……

這個趨勢,雖然不很明顯,可落在陸錦惜的眼中,便變得格外有深意。

她看出的東西不少。

第一,父子之間,隔閡頗深;

第二,顧老太師的心腸,似乎不是特別硬。在朝上她不知道,但對顧覺非這個兒子,到底軟乎;

第三,永寧長公主深不可測,她知道的,只怕已經不能用“不少”來形容;

第四,在“騙人”,也是“經營人脈”這一點上,顧覺非是個妖孽。

手指依舊撐著額頭,陸錦惜歪著頭看著下面,唇邊的笑弧已經深了不少。

這個時候,當然也有人上來跟唐氏敬酒:“大公子可算是回來了,也恭喜太師夫人您了,看看太師大人多高興呀。”

唐氏的面色,隱隱便有些繃不住。

顧覺非並非她親生,從頭到尾也跟她沒有半點關係,更何況她膝下的兩兒一女,幾乎時時刻刻活在這一位“長兄”的陰影之中!

即便是顧覺非那個一母同胞的弟弟顧以漸,即便二十三歲成了舉人,眼見著要參加會試,同樣出色得不得了。

可又怎樣?

人人提起他,都是“有乃兄風範”!

只要一日越不過顧覺非,便一日活在他陰影下!

可要越過顧覺非去,又是多艱難的一件事?

唐氏心中只有滿滿的苦意。

眼見著這一位上來巴結,卻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的貴婦人,她有種一杯酒給她潑到臉上去的衝動!

只是,到底還是忍了。

唐氏乾笑了一聲:“是啊,太師開心好。”

說完了,也略喝了一杯。

那貴婦人又旁敲側擊打聽了些情況,唐氏只一句“婚娶之事,想必太師回頭會有主意的”,把人給打發了。

旁邊的陸錦惜,早聽了一耳朵。

她對這一位唐氏,倒是理解的,看她面上似乎有些酒意上頭,便笑道:“您看上去不勝酒力,還是少喝一些吧。”

唐氏沒想到,陸錦惜竟主動跟自己說話。

一時微怔。

可也只是一眨眼,她明白了陸錦惜的意思,甚至一瞬間想起了當初京城赫赫有名的那件事——

大將軍夫人的膝下,不也養了個不是親生的嗎?

且是個小妾生的。

這勉強也算是“同病相憐”了。

唐氏心底嘆了一口氣,忽然覺得陸錦惜的心性與人品,竟比她外表的相貌,還要討人喜歡。

她慢慢便笑了起來:“是嗎?是我看上去有些上頭了?”

“有一些的。”

陸錦惜聲音和軟,目光也柔軟。

“喝酒傷身,您還是少喝一些,叫丫鬟扶您出去吹吹風吧。一會兒還要主持晚宴呢。”

“也是。”

唐氏抬了手指頭,按著自己的額頭,輕嘆了一聲,“您說得也對,我是得去吹吹風了。來呀,扶我一把吧……”

春柳秋雨兩個丫鬟,連忙過來扶她。

唐氏這才對眾人道:“我這也是上了年紀了,倒險些被你們給灌醉,這會兒得去吹吹風,喝兩碗醒酒湯,失陪一會兒,還要諸位見諒了。”

離得近的,都聽見陸錦惜與唐氏這一番對話了,個個都沒表示異議,還都叫唐氏少喝一些。

唐氏於是吩咐了丫鬟們好好伺候著,這才出了去。

陸錦惜身邊的塗氏,早把原委看了個清清楚楚,不由道:“你心腸倒是個善的……”

“都不容易。”

陸錦惜知道塗氏是看出剛才那一出了。

在大公子回來這當口上,唐氏若貿然退出,即便是她自己聲稱自己不勝酒力,回頭也會陷於他人的言語揣度,覺得她這個當繼母的哪裡不對。

可若有個人來開口,事情簡單多了。

又不是她要歇的,實在是旁人都看不下去罷了。

想想原來的陸氏。

以陸錦惜如今的眼光來判斷,薛府那一位庶出的大公子,也斷斷不是什麼平庸之輩。

她不知道陸氏是不是曾關注過薛廷之的一切。

若是沒有,那也還好,只當薛廷之不存在。

可若是有,得知這胡姬生的孩子這樣優秀,除了瘸腿跛足之外,找不到什麼缺點,心情又會比唐氏好到哪裡去?

陸錦惜這,也勉強算是推己及人。

她回望了塗氏一眼。

塗氏則是笑了起來,只拍了拍她放在扶手上的手掌,慢慢道:“放寬心,放寬心……”

陸錦惜笑了起來。

她半點也不需要放寬心,因為這心沒窄過:陸氏的人生,是陸氏自己的。她不參與,也不願置評。如今頂了她的殼子,可她還是她自己。

如今也不過只是習慣性地,釋放善意罷了。

當下,陸錦惜沒有再說話,只與塗氏一道安靜地看戲。

樓下觥籌交錯,樓上暗香浮動。

這一看,便看到了日頭西斜。

影竹樓外的竹影,投落在開著的幾扇雕窗上,一時竟雅緻得像是文人雅士的卷軸上的水墨畫。

先才出去醒酒的唐氏,這時候才踩著點回來,安排人排了晚宴上來。

這便是今日壽宴的最後一項了。

陸錦惜上午聽眾人嘮了半天的嗑,下午又看了半天的“好戲”,眼見著最後一場晚宴排開,心裡都松了一口氣。

沒穿之前,為了公司的上市計劃忙得要死要活;穿來之後,病中都是勞碌命,要豎起耳朵來聽;病好後,又是府裡的一堆事情。

像今天這種一整天都閒著沒事陪聊的日子,她竟然很不習慣。

感覺自己渾身都要長毛了。

因為下午已經用過不少的茶點,她晚宴上也沒怎麼動筷子。

約莫吃到酉時二刻,眾人便也差不多了。

這個時辰,剛剛好。

天還沒黑,適合大家回家。

樓下的官僚們個個身上都帶著酒氣,許是因為老太師壽宴上,顧覺非回來了,所以喝得都很盡興。

永寧長公主一副醉醺醺的模樣,被人扶著;

老太師則是拱手送別眾人,身後跟著顧覺非;

至於先前說宴後散了要見的陸九齡,這會兒竟然沒了影子。

陸錦惜走的時候沒看見人,便打發人去問。

沒想到,回話竟說:“陸老大人不知怎地,今日興致奇高,喝得高興。剛才要散那一會兒,強拉了二公子去,說是要指點他功課。二公子喝得也不少,倆人一起去了書房。”

陸錦惜頓時冷汗淋漓!

她幾乎瞬間想起了之前陸九齡那一聲嘀咕:也不算很多……

指點功課?

千萬別指點到別的地方才好。

而且,這一大把年紀了,千萬別喝出什麼事來。

心裡一時擔心憂慮,又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

她抬手壓了壓自己的額頭,客客氣氣對那傳話的丫頭道:“還請你去二公子那邊通傳一聲,便說我在門外候著陸老大人,請他早些出來。”

“是。”

丫鬟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當下便應了,去那邊通傳。

陸錦惜看了兩眼,這會兒樓裡人也走得差不多了,連顧太師,似乎也因為喝得太多,早早被顧覺非帶著人送了回去。

她因為派人去打探訊息,反倒落在最後。

唐氏剛送走了一撥人,回頭來瞧見她,便笑:“今日多勞夫人解圍,我是要親自送送你的。”

“不過是看夫人的確不勝酒力罷了。”

陸錦惜也沒拒絕,知道這是主人家的善意。

一個當朝太師夫人,一個將軍夫人,便這麼相攜著,一路出了圓門。

到了這裡,唐氏方才止步,目送著陸錦惜離開。

西垂的落日,隱在黃雲裡面。

四下裡,一片昏昏。

大部分的車馬已經離開了,只有零星的幾輛,還在門口候著。

陸錦惜扶著白鷺的手,一走出顧府大門,瞧見了正中停著的那一輛兩馬並駕的豪華馬車。

這車她今早來時坐過。

永寧長公主的。

車在這裡……

那人呢?

腦子裡這個念頭,才冒了出來,陸錦惜聽到背後有笑聲傳來:“到底還是你有良心,還知道扶著本宮……”

她頓時一個激靈,回頭一看。

來時的那個侍衛,自是一早回去了。

這一回,永寧長公主醉態妖嬈,眯縫著一雙眼,那一隻尊貴的手,便搭在了一個文質彬彬的白衣青年掌心,腳下一搖一晃地,從府門口走了出來。

那白衣青年,作儒生打扮。

頭上戴著方巾,可並沒有酸儒的氣息,面如傅粉,純若點朱,一副風流姿態。

聽得永寧長公主這一聲笑,他亦笑起來:“您當心,腳下臺階。”

“絆不倒。誰敢絆本宮?”

永寧長公主真是醉了,說話的聲音,也有些飄。

她一步一步下來了,走到了最後一級臺階,才發現陸錦惜站在下面,給自己行了禮。

不過眼神麼,好像有點詭異?

永寧長公主忍不住又笑起來:“今晚這程,本宮便不載你了。回頭有空,來本宮府裡坐坐。”

再給你細細看看人選。

剩下的半截話沒說。

但陸錦惜想起今早在車上談的那些話,自動意會了,回道:“侄媳謹記。”

於是永寧長公主點了頭,便從她身邊過去了。

侍從們給她墊了踏腳的矮凳,那個白衣的青年儒生,便扶著她上去了,但永寧長公主沒放手,勾勾手指,把他也拉了進去。

“噠噠……”

隨後,便是馬蹄聲起,留下一地的灰塵。

陸錦惜人在原地,差點沒回過神,隔了好久,才慢慢品出那一句“今晚本宮不載你了”的味道來……

“口味有些雜呀,嫩草也有……”

她忍不住唸叨了一聲。

身後白鷺跟青雀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場面,這會兒都有些傻。

聽見陸錦惜這一聲,都沒聽清:“您說什麼?”

“沒什麼,叫人把馬車牽過來吧。咱們在這裡,等等父親,估摸著一會兒人送出來了。”

陸錦惜當然不解釋自己到底在念什麼,只隨意吩咐。

長街上,人已經不多。

微涼的風,隨著暮色^降臨,慢慢地吹起來。角落裡,那滿地的狼藉裡頭,幾張染汙了的紙頁,被風吹起來一角,將飛不飛的。

太師府的正院的書房裡,燈已經點了起來,照得四下裡一片通明。

顧承謙被扶著坐在了書案的後頭,下人們已經端好了一盞醒酒湯,放在他面前。

他年紀大了,酒意也不很扛得住。

當下抬眼一看,顧覺非站在那晃悠悠的燈影裡,越發顯得身影頎長,只是他竟不很看得清他的表情,當下只道:“你坐吧。其他人都出去,院子裡一個人也別留。”

“是。”

丫鬟僕役們,都知道這一對久別的父子,該有話要說,全都無聲地退了出去,還將房門掩好。

屋子裡燒著地龍,暖烘烘的一片。

顧覺非覺得身上暖暖的,可心裡沒有半點溫度。

他的酒意,也被燻了上來,兩頰有些泛紅,一雙眼睛也好似在瓊漿裡浸過,這麼注視著顧太師。

卻並未坐下。

屋內靜謐到了極點。

窗紙上,漏著外面海棠的影子,自有一種暖春的味道顯出來。

顧覺非看了出去,瞧了幾眼,又慢慢收回了目光。

顧承謙的書案上,一應文房四寶,接排放整齊。

唯有一隻錦盒,半開著,壓著幾折沒用過的空白奏摺,天南星葉形狀的銅鎖,便掛在上頭。

他沒坐下。

顧承謙看見了,卻沒有再開口叫他坐,只把錦盒向他面前一推,聲音裡滿是疲憊:“將軍府送來的壽禮,不想看看嗎?”(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