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本閒涼最新章節列表 > 83、第083章 匈奴使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3、第083章 匈奴使臣

這還是陸錦惜第一次見到慶安帝蕭徹。

黑色的龍袍加身, 金線繡成的五爪金龍圖紋更為他添了幾分尊貴, 頭上戴著的是威嚴的十二旒冠冕。

這一位已登基十三年的皇帝, 正值青壯。

長眉入鬢, 目中有慧光閃爍,神情中卻帶著幾分和善。

在眾人跪拜之下,他大步走到了安放在殿前的龍椅前面坐下,只平和地一擺手:“眾卿平身,都請入座吧。”

於是, 文武百官這才起身,落了座。

文官在左, 武官再右,一眼看過去便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陸錦惜起身的時候, 朝著那邊遠遠看了一眼,便發現了劉進坐在武官之中的前列;顧承謙則在文官中第一位, 衛秉乾次之。

至於顧覺非,卻是只能陪於末座。

他們父子兩個,坐得實在是遠極了,相互之間也根本不看對方一眼,各自目不斜視, 簡直像是不認識的陌路人。

陸錦惜忍不住挑了一下眉, 起身後便坐了回去。

她旁邊的永寧長公主起身後,卻是朝著文武百官所在的方向走了兩步,站在那邊不遠不近地看著。

她們觀禮的位置,在皇帝之下之側, 卻要比文武百官的高上一些。

所以,以永寧長公主此刻所在的位置,可以輕而易舉地看清楚下面的情況。

百官落座之後,宮門外便來了一隊儀仗。

幾名禁軍侍衛當先開道,朝著太和殿前面逶迤而來。走在最前面的那男子一身冷硬,上前便跪拜在那長長的臺階上。

“啟稟皇上,匈奴議和使臣覲見!”

“宣!”

蕭徹的眼神,頓時明亮了一些,朗聲道。

身邊的周德全,立刻高揚了嗓門,拉長了聲音,讓這大夏朝最尊貴之人的聲音,迴盪在整個宮禁之中。

“宣——匈奴使臣覲見!”

於是,那緊隨在禁軍侍衛們身後的一行人,便走了出來。

一共八人,皆是成年的青壯男子。

其穿著打扮,大異於中原。厚實的衣料上基本都鑲嵌著幾片皮毛,戴著結實的皮帽,胸前則掛著長長的瑪瑙串,腳下蹬著的則是利落地皮靴。

典型的遊牧民族打扮。

他們的身形,看上去都比中原人要高大魁梧一些。

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那個。

下巴上留了一把亂糟糟的黑色鬍鬚,皮膚黝黑,臉上還留下了一道疤痕,一雙眼睛隱隱透出幾分銳利來。

這是個習武的人。

陸錦惜一眼看過去,就發現了這個人腰間垂著的一段銀鏈。這銀鏈應該是平日用來掛配刀的,但現在空著。

應該是入宮不能佩刀,所以取下來了。

這魁梧的男人走上前來,便將左手抬起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深深地鞠了一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霍爾頓奉冒稚單于之命,率匈奴使團,拜見大夏皇帝!”

他身後眾人,亦隨之行禮躬身。

這一瞬間,滿朝文武都聳動了起來,有那遵循守舊的文臣立刻沒忍住:“這群匈奴人,見了皇上竟然不下跪?豈有此理!”

“哎,不必在意,匈奴的禮節有別於我大夏罷了。”

出乎意料的是,蕭徹自己卻不介意,甚至臉上都看不到幾分驚訝,似乎早就知道這種事了一般。

他笑著擺手道:“霍爾頓將軍竟然都被老單于派來議和,可見匈奴誠意十足了。諸位使臣,快快請起。”

那名為霍爾頓的匈奴人,這才直起了身來。

他身後另一名瘦一些的、留著兩撇捲曲小鬍子的匈奴官員,便上前一步,捧出了一張卷起來的羊皮卷軸,雙手高舉過頭頂奉上。

霍爾頓道:“啟奏大夏皇帝,此乃我匈奴冒稚單于親手所寫之和書,另獻牛羊各千,貂裘熊皮三百,上好東珠十斛。願祈匈奴大夏,從此交好,兩國百姓安康,永不相犯!”

“好!”

蕭徹頓時就大笑了起來,人在皇帝寶座上高坐,俯視著文武百官,也俯視著下方的匈奴使臣,胸中竟也生出幾分豪氣來。

“周德全,取匈奴和書,宣讀於百官。”

“是。”

周德全比他徒弟孫久要乾瘦一些,一張已經布著皺紋的臉卻是長長掛著笑意,被宮裡人稱作是“蜜裡刀”。

但在走上去從那小鬍子匈奴使臣手中取走和書時,卻是真心實意。

他帶著幾分小心地將和書卷軸慢慢開啟,暗暗清了清嗓子,便站在蕭徹的身邊,朗聲宣讀起和書來。

“大夏皇帝敬啟,匈奴自古居含山關外,地候苦寒,逐水向草而居……”

事涉兩國議和之大事,這和書自然寫得很詳細。

只是陸錦惜才聽了幾句,心裡便有些奇怪起來,不由得微微蹙了眉頭。

永寧長公主對這匈奴寫來的和書也並不在意,只看著朝中幾個武官包括劉進在內,都沒有什麼過激的反應,心也就放了下來。

她轉身走回來,便瞧見了陸錦惜這般神情。

“你怎麼了?”

“不,侄媳沒什麼事,只是有些意外。”

陸錦惜搖了搖頭,只是目光從那宣讀和書的太監大總管周德全身上掃過,又落到了那匈奴使臣霍爾頓的身上,眼底疑惑不減。

“向來只聽說大夏匈奴交戰已久,兩國風俗大有迥異之處,可約莫是侄媳孤陋寡聞,竟不知匈奴單于對大夏知之甚詳。這和書,措辭用典,和我大夏的文書,很有幾分相似之處。”

“原來你是奇怪這個。”

永寧長公主笑了一笑,卻沒露出什麼奇怪的表情。

“匈奴的事情,天高地遠,不怪你不知道。這和書說是匈奴單于親自寫下,可冒稚今年都有六十多歲了,且窮兵黷武,僅認得字能寫罷了。這和書,不是他所作。”

“不是?”

陸錦惜頓時意外了。

永寧長公主道:“傳聞老單于有五子一女,自其長子伊坤太子死在戰場之後,其他幾個王子都扶不起來。反倒是他小女兒蘭渠公主智慧聰穎,果敢剛毅,且對我大夏漢學頗有些興趣。具體後來學成什麼樣不知道,不過看這和書,多半是這位公主的手筆吧。”

蘭渠公主?

原來如此。

陸錦惜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只道:“這名字倒是挺好聽的。”

“這名字也是她後來自己改的,匈奴哪裡來這般雅緻的說法?”

永寧長公主也沒當一回事,她更關注的是匈奴那邊的形勢。

“兄長們都不怎麼扶得起來,單這小妮子厲害,匈奴如今議和,也不知是不是與這情況有關了。”

必然是有些關係的。

只不過,即便有種種的外因,可和平才是天下之大勢,而戰亂終歸不會長久。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便是這道理。

陸錦惜是沒有永寧長公主那麼多的疑問,方才那小小的疑問得到永寧長公主耐心解答之後,便繼續安靜地聽了下去。

很快,那一封來自匈奴的和書便宣讀完畢。

於是大夏這邊也取出了早先就由禮部官員起草出的和書,進行了又一輪的宣讀,並且也賞賜了大量的金銀布匹絲綢,聊表心意。

整個過程中,太和殿前除了那宣讀之聲,都是一片的安靜。

左上首的顧承謙聽著,臉色格外地灰敗。

周德全每念那和書一句,他眼前便會閃過一幅染血的畫面,耳邊便會響起一聲崢嶸的鼓角。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數年征戰,糧草調派。將士們領命出征,將鮮血灑在邊關冰凍開裂的土地上,染紅了添上飄下來的雪,也染紅了那飄揚的旌旗。

顧承謙無法不想起薛況。

想起他第一次自年輕的皇帝手中接過虎符時的鄭重與肅然,想起他每一次凱旋還朝時注視著將士們時的那隱約染著複雜笑意的眼神,更想起他最後一次出征時,他站在城樓上望見的背影……

披風高揚,鐵甲光寒。

千秋萬載的功業啊。

都敵不過此時此刻周德全手中那薄薄的一卷和書。

周德全宣讀的聲音,還在繼續。

但顧承謙只覺得那些字句雖然熟悉,可從耳邊飄過的時候都化成了毫無意義的筆畫。

他握緊了手,終於還是慢慢閉上了眼睛。

顧覺非就在後面看著。

雖然看不到顧承謙的正臉,只能看見那一道背影,可他知道,這個老煳塗又想起薛況了。

那顫抖雖然很輕微,但他看得實在是太清楚了。

於是,在這舉國歡慶,誰也不會注意到的時候,顧覺非的唇邊,便掛了幾分嘲諷的冷笑。

最終,不還是他贏了嗎?

徹徹底底。

那曾經的武威震國大將軍薛況,就從此埋葬在這一紙和書之下好了。記得他的人總會慢慢地忘卻,因為人們的記性並不好。而他的時間,還有很長,很長……

湛藍的天幕上,難得找不到一絲雲,乾淨極了。

燦爛的日光照著紫禁城每一座宮殿上蓋著的琉璃瓦,一片耀目的金光,氣勢恢宏。

宮門前面。

方少行隨意而散漫地坐在地面上,背靠著宮牆。耳邊還能聽到從太和殿上傳來的洪亮聲音,眼睛卻抬了起來,看著那一片與邊關截然不同的天幕,神情有些恍惚。

那一杆明顯不是金吾衛所配的銀槍,此刻就斜斜地靠在旁邊,似乎隨時都要倒下。

他一隻手搭著膝蓋,一隻手卻拎著一隻小酒罈。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麼,便忽然笑了一聲,舉了酒罈,便喝了一口酒。

一旁另一個守宮門的金吾衛卻是有些好奇地看著他,聽著裡面宣讀和書的聲音,卻是終於沒憋住,帶著幾分小心地開口詢問。

“方大人,聽人說這一次匈奴來議和的使臣裡,領頭的那個也是一位將軍,叫什麼霍爾頓,當初也上戰場打過仗。我兄弟們之前說,好像還跟您交過手呢!”

霍爾頓?

方少行眉毛一揚,撇過視線來,便斜睨了那金吾衛一眼,一時間眉目裡滿是邪氣。

“不過酒囊飯袋一個,也敢稱將軍?”

當年他們的確是交過手的。

只是,並沒有勝負。

因為那時候的他只不過是薛況麾下一員小將,眼看著就要贏了,傳來的卻是退兵的號角。

這就是方少行怎麼都不喜歡薛況的原因所在。

打仗就酣暢淋漓地打,那一戰又不是不能贏。可那一位大將軍卻選擇了先行撤併,再迂迴進攻。

所以,那霍爾頓才能從他手底下撿了一條狗命走。

想到這裡,方少行便是一聲冷笑。

就這蠢貨,剛才打宮門口過去,都沒認出他來呢。不過也好,待他帶著的匈奴使臣離開的時候,正好給個“驚喜”。

“咕嘟……”

小酒壇子又舉了起來,醇厚的酒香四溢開去,有一種格外酷烈的味道。

那旁邊站得端端正正的金吾衛聞見,都不由得吞了吞口水。

但他熟知方少行是個誰也不搭理、任性而為的人,且如今還是守在宮門前,即便再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蹭一口酒喝。

不過,說到守宮門這事兒……

那金吾衛有些奇怪:“說起來,方大人不是都不用來守宮門了嗎?今天大人卻來了,是統領安排的嗎?”

方少行吊兒郎當地靠著宮牆,眼角下那一道疤痕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地顯眼。

勾著酒壇子,他笑得灑脫又恣意,只眯著眼睛道:“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