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誰是我親爹最新章節列表 > 22、第二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第二十二章

林風幾乎同手同腳走出書房,一路飄回自己院子。

嗚嗚,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

在自己院子裡恍惚了半天,林風終於回過神來,忙回想自己剛才有沒有不小心透漏什麼。

結果悲催的發現,他幾乎啥都說了。

但可喜的是,因為他真的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他其實啥也沒說出來。

一時間,林風都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該心塞。

緩了一會,林風開始尋思這件事。

他本意是想去找馮相打聽一下銀槍和李叔的事,可雖然打聽到了,卻是最壞的結果,那就是李叔可能是當初反叛的銀槍效節都的一員,也難怪當初馮相看到他的銀槍是這個反應。

想到李叔可能是反賊餘孽,林風有些慌,這要是真的,李叔可怎麼辦?

不過話說銀槍效節軍雖然叛亂,可不是扶持當今皇帝登基了,按照當今皇帝的身份,這銀槍效節軍也算有功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怎麼聽意思反被清算了。

而且當初十七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銀槍效節軍為什麼會突然反叛?

林風只覺頭大,這事怎麼越問牽扯越多了,而且好像怎麼都繞不過十七年的那場兵變。

看來要想弄清事情真相,就必須問清楚十七年前那場兵變。

可找誰問,他新認的爹馮相肯定知道,可經過剛才書房那一出,現在他看到馮相就腿軟,哪怕馮相願意說,他也不敢再去問。

林風撓撓頭,深恨自己上輩子學什麼it,他當初就該報刑偵,要單有點刑偵能力,別說十七年前的事,親爹都找到了。

果然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大學報志願真的很重要!

正糾結著,突然,林風一拍腦袋。

等等,他好像想岔了,十七年前那場兵變,真的能算秘密麼?

因為周圍的人都對十七年前的事一語帶過,或者忌諱不言,讓林風對十七年前那場兵變有種神神秘秘的感覺。

可十七年前是兵變啊!

是先帝去世,當今皇帝登基的大事,是國家大事啊!

國家大事有秘密麼?

鴉片戰爭、七七事變,這種上百年的大事,後世書上都記載的清清楚楚,就連玄武門事變,大家還不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歷史大事,本身就不是秘密,因為見證的人太多!

所以十七年的事,壓根不是秘密,畢竟整個朝堂的朝臣都親身經歷。

至於大家都不願意說,更大的可能並不是因為他是秘密,而是因為事關當今皇帝,大家怕說多了犯忌諱。

所以乾脆閉口不言。

林風眼睛一亮,所以十七年的事,他找任何一個朝臣,其實都能說個七七八八,只是越位高權重的,知道的可能越清楚。

想到這,林風豁然開朗,簡直想給自己的機智點個贊。

所以他現在只要找個其他的朝臣打聽一下就行了。

不過,這事找誰問呢,得敢告訴,還不能把這事當回事,省得他被追根刨地。

林風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孔循。

……

“哈哈哈,賢侄你怎麼有空請我喝酒啊!”孔循搖著扇子,一身富貴閒人打扮的走進來。

林風忙起身,殷勤得走過去,扶著孔循坐到桌上,“之前在滄州,多勞孔伯您照應,如今小侄已回家,於情於理都得請您一頓感謝一下,略備薄酒,還望孔伯不要嫌棄。”

“你這孩子有心,我這做叔伯的哪有嫌棄的道理,”孔循笑著拍拍林風,“行啊,小子,會來事,是個知好歹的。”

林風和孔循一起坐下,林風給孔循斟上酒,“這第一杯酒,多謝孔叔讓小侄去您那避風頭,要是當初直接回京,還不知道別人怎麼說呢,哪裡有如今回來這般安寧。”

“哎呀,這事可不敢居功,這是你爹的安排,對了,回來一切都好吧,在相府住的可還適應,”孔循湊進林風,小聲問:“馮夫人可好相處?”

林風忙點點頭,“夫人待我很好,一應和大郎他們都一樣,我本來沒見夫人也很忐忑,怕被說道,誰想見了,夫人很溫和,什麼都沒說。”

孔循摸摸下巴,“想不到馮夫人還是個賢惠人,馮相好福氣。”

林風嘴角抽抽,他算看出來了,這孔循就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資深八卦愛好者。

你說你一個節度使,還曾做過樞密副使的,這麼關心同事老婆賢不賢惠,同事家宅安寧不安寧幹什麼。

這事和你有毛關係啊!

孔循話一出口,可能也覺得有些不妥,忙一把攬過林風,“大侄子,我這不是擔心你麼,你看你這個可憐的娃,一個人進相府,馮夫人要是個善妒的,你日子以後多難過,如今知道馮夫人是個賢惠的,大伯也替你放心了。”

林風呵呵兩聲,你能自圓其說就好。

不過林風隨及就故作哀愁地嘆了一口氣,“嫡母待我很好,可是……”

“怎麼了?”孔循忙問,“你那些兄弟欺負你?”

林風搖搖頭,“平兒他們還小,哪能欺負我,只是我好像惹父親生氣了。”

“啊?”孔循眨眨眼,“你惹你爹生氣了,你爹那種好脾氣,你還能惹他生氣。”

林風心道馮相脾氣好麼,他怎麼沒看出來。

孔循看著林風悶悶不樂的表情很詫異,“你真惹你爹生氣了,你幹了什麼,你弟弟當年跑皇宮彈琵琶,把皇帝都從宮裡嚇出來,你爹也不過風輕雲淡拎回來,關門揍了一頓。”

“彈琵琶?”林風眨眨眼。

“就二郎那小子,一丁點大,你嫡母當時帶著別的孩子外出,你爹在家看孩子,恰好陛下有事相招,你爹就帶著孩子去了,結果你爹和陛下說事了,二郎那小子偷偷溜到旁邊偏殿,正好看到一西域進貢的琵琶,拿起就是一陣狂彈,那琵琶弦是牛筋做的,你應該知道效果了吧,整個端明殿的人都被你二弟那震耳欲聾的魔音嚇出來。

而且更要命的是,你二弟自此喜歡上了琵琶,還喜歡上了牛筋做琵琶弦的琵琶,有好一段時間,整個相府一條街都深受其害,最後你爹忍無可忍,嚴禁你二弟學琵琶,並且嚴令你二弟碰任何一把琵琶。”

林風目瞪口呆,二郎,厲害啊!

孔循笑著對林風說:“你看你二弟闖了這麼大的禍,你爹都沒生氣,你也別多心,父子之間,哪有什麼生氣不生氣。”

林風嘆了一口氣,“可我好像真惹他生氣了,當時他臉色很難看。”

“你到底幹什麼了?”孔循好奇心真被吊起來了。

林風糾結了一下,“也沒幹什麼,那天不是和孔伯母一起進宮麼,去拜見皇后,也不知怎麼的,皇后看著我居然想起過世大殿下,我有些不安,就問我爹,我爹就給我簡單的說了說,正好說了點十七年前的宮變,我挺好奇地,就多問了兩句,結果我爹突然就不高興,這兩日也不大理我,我這心裡很忐忑,你說我是不是惹我爹生氣了。”

孔循看著林風,“你特地請我喝酒,不會就是想問這個事吧?”

林風小心翼翼地問:“你說我是不是問了什麼不該問的了,才惹我爹生氣。”

孔循看到林風的樣子,頓時憐愛之心大起,直接說,“哎呀,你這孩子,胡思亂想什麼,你爹生氣就讓他生氣去,你別管他,十七年前那事又不是什麼秘密,天下皆知的事,就他自己過不去心裡那個坎,居然還嚇唬孩子,真是的。”

林風眨眨眼,“十七年前兵變,到底是怎麼回事?”

孔循回憶了一下,“那件事,怎麼說呢,簡單的說,就是陰差陽錯,造化弄人。”

“啊?陰差陽錯,造化弄人?”

孔循撓撓頭,“先帝二十二歲繼承老晉王王位,以一城之地,百戰而得天下,當初登基後,簡直是威名顯赫,再加上有爹和一群武將,大家都以為他會是曠世明君,唐太宗再世,可誰想到,他做皇帝三年就死於兵變。

說起這場兵變,其實還得從兩年的旱災說起,先帝剛登基時,剛開國麼,挺混亂的,朝中秩序都不清楚,不過好在你爹馮相挺能幹的,朝中大小事,你爹都能一一理順,可惜沒多久,你爺爺突然病逝,你爹就回去守孝了,你爹一走,朝中諸事就落到當時兩個宰相身上,當時那兩個宰相,雖然出身世家,也很有名氣,可打理朝政的本事真不敢恭維,你爹走沒多久,河北河南就相繼出現大旱,如果你爹在,肯定忙著賑災,安撫百姓,可那兩個宰相,正忙著爭權奪利呢,哪管這點小事,結果誰曾想,第二年又是大旱。

這一下,真是傷筋動骨了,本來朝廷就新建,國庫就不豐,這一下,國庫直接赤字了。

當時朝臣的俸祿和軍隊的軍餉都發不起了。

先帝這才知道壞事了,就責令兩個宰相想辦法。

可兩個宰相爭權奪利在行,打理天下可不在行,兩位宰相除了請罪,什麼主意也拿不出。

先帝只好自己想辦法,先帝是武力得天下,想的自然是武力的方法,當時西蜀國鉅富,老國王剛死,新王是個天天玩女人的昏君,先帝就瞅上了西蜀的國庫。

於是,當初西征就開始了。

當時陛下已經登基,不適合御駕親征,西蜀又是小國,以先帝的兵力攻下不是很難,所以就抽調自己大部分兵馬,去攻打西蜀。”

“西蜀打下來了嗎?”林風好奇地問。

“當然打下來了,當時去的都是先帝精銳,兩個月西蜀國就滅了。”

林風聽了很是震驚,想不到當年先帝這麼強。

“當時西蜀一滅,滿朝歡呼,都覺得這下沒事了,國庫有著落了,可徵西大軍回來的很慢,因為當時徵西大軍主要是為了帶回西蜀的國庫,就是這一慢,出事了,當時契丹也遇到大旱,就南下劫掠,先帝就派當今皇帝去抵禦契丹,當今皇帝當時不僅是先帝兄長,還是先帝座下數一數二的大將,所以沒用一個月,就打退了契丹,然後進京報捷領賞,結果當今皇帝剛回京,河北魏博又因為旱災發生了民亂,於是一事不煩二主,先帝又派陛下去平亂,但當時陛下的軍隊還在邊關防著契丹呢,陛下是自己回來領賞的,於是先帝大手一揮,就把自己剩下的兵馬給了陛下,還給了自己的精銳銀槍效節軍。”

林風精神一震,終於來重點了。

“可先帝和陛下忘了一點,銀槍效節軍大多數人,就來自魏博,而魏博人,出了名的護短,結果陛下領著先帝的銀槍效節軍和軍隊剛到魏博城下,還沒開打,銀槍效節軍就反了,陛下身為主將,直接被包了餃子,成了階下囚。”

“那後來陛下後來怎麼當皇帝了?”

“魏博那群兵想造反,可造反是誅九族的,這些人怕萬一不成,就想頂個鍋在前面,就像當初漢朝蕭何一群人想造反,把家世最差的劉邦頂在前面一樣,魏博那群人就選了陛下,不過好像最開始選得不是陛下,是一個指揮使,結果那個指揮使直接嚇暈了,就選了官更大的陛下。”

林風張張嘴,“這都行?”

“造反麼,哪那麼多講究,叛軍一路裹挾著陛下向京城,當然開始是裹挾,後來別管陛下是不是被脅迫,反正反叛已經成了事實,陛下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最後也真反了。”孔循攤手,“所以有時過程不重要,結果是一樣的。”

“那最後先帝和陛下決戰了?”

“沒有,陛下當時的軍隊還剛到汴京,離京城洛陽還三四百裡呢。

宮裡不是還有一些御林軍麼,他們本來就和銀槍效節軍關係密切,銀槍效節軍一反,他們心虛怕被先帝清算,突然反了,這就是當年的宮變。先帝和當年一眾皇子甚至包括當今陛下的長子,都死於這場宮變。”

“陛下的長子,就是那天在皇后娘娘宮裡皇后娘娘哭得長子?”

“是啊,就是這位大殿下,這位大殿下也是可惜,他本來能活的,當初當今皇帝起兵造反,他卻在京中任御林軍金槍指揮使,本來先帝完全可以抓著他威脅一下當今陛下,畢竟當今陛下就這一個嫡子,可先帝偏偏是那種很傲氣的人,又很疼這個孩子,就對他說:“我和你父王的事,和你無關,你回你父王那去吧!”

這位大殿下這時是能走的,可偏偏兩方敵對,各地都有兵把手,先帝那一方將領怕沒了這個肉票,攔著不讓他走,於是他走了一半,過不去關,只好又帶人回去了,先帝居然沒失望,反而高興的說:“等我和你父王分出勝負,誰勝了你做誰兒子好了。”結果誰想到,這位殿下沒死於先帝之手,反而陪先帝死於宮變。”

林風張張嘴,這位先帝,聽著也是個性情中人。

孔循摸摸林風的頭,“就是因為這一系列陰差陽錯造化弄人,才弄出一場誰都沒想到結局的結局,當然,我們這些朝臣其實沒什麼感覺,就你爹,肯定接受不了,所以這事,你以後還是別在他跟前提了。”

林風點點頭,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

他現在跑回去救李叔,還來得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