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香江當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三章 金門大廈交易完成(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三章 金門大廈交易完成(二合一)

回到香江的林佰誠,聯絡了新華社的王義平和李福全兩位社長,和他們兩個說了下他母親趙慧蘭以及他本人希望能去內地探望親人這事,希望官方能夠給以安排。

王義平和李福全聽後立馬應下,這事他們已經得到上頭的允許,根本就不需要再彙報。

在兩位社長應下後,林佰誠和他們說了下前往內地探親的時間,他希望能在中秋前過去,今年中秋能在那邊過節。既然過去了,最好能一起過個節日,特別是中秋這種家人團圓性質的節日。

當然,時間上不是非要中秋不可,今年中秋正好是國慶之後沒幾天,要是時間不方便或者別的原因,時間上看官方安排,林佰誠不勉強。

王義平和李福全兩人表示會和國內溝通,儘量把林佰誠他們去內地探親的時間安排在中秋臨近的時候,一旦國內那邊把可以過去的時間定下來後,他們會第一時間通知林佰誠。

林佰誠自然是一番感謝,然後告辭離開。

和記黃埔,林佰誠去了公司那邊,把韋理叫到他的辦公室。

“韋理,和佳寧集團談的怎麼樣了?”

因為這次確定過幾天就會回香江來的關係,林佰誠讓韋理他們先不用彙報沒事,先談著,不要馬上做出決定。

韋理說道:“目前價格談到了10.3億港幣,之後佳寧集團就不肯讓步了,如果公司願意花時間繼續談的話,價格有可能再增加1000萬港幣左右。不過,匯豐的沈大班表示佳寧集團已經非常有誠意了,希望公司也拿出誠意來,意思是希望公司能夠以10.3億港幣的價格完成交易。”

“這樣啊?”

林佰誠點點頭,問道:“那麼,對佳寧集團的估值是多少?”

韋理回道:“因為公司還沒有和佳寧集團達成交易的關係,所以沒辦法派人深入調查,只能跟隨匯豐的工作人員盡調,目前對佳寧集團市值的初步估值在3.5億港幣左右。”

“3.5億港幣?這麼看來,佳寧集團發展的還不錯嘛。”

林佰誠有些意外,佳寧集團估值3.5億港幣,就算有財務造假,其真實估值怎麼也有一億港幣左右吧,如今說來陳崧青將這家公司發展的不錯了。

韋理輕輕搖頭:“佳寧集團之所以能有3.5億港幣的估值,那是因為其公司賬戶上有著1.5億港幣的現金,其集團下屬的公司規模並不大。”

“按照目前10.3億港幣的成交價來算,佳寧集團支付5億港幣的現金,剩下5.3億港幣轉換成佳寧集團的股份,佳寧集團的估值暫時先按照3.5億港幣來計算好了,併入金門大廈後其公司估值也不過是13.8億港幣而已,公司的5.3億港幣佔佳寧集團38.4%股份,這會不會太多了?”

林佰誠計算了下,發現按照支付5億港幣現金剩下轉換成股份的方式進行交易的話,和記黃埔將持有佳寧集團超過三分之一的股份,數量有些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點我和陳生提過了,陳生表示匯豐會投資佳寧集團一億港幣,等於交易完成後公司能夠收到6億港幣的現金,剩下的4.3億港幣則轉換成佳寧集團的31.16%股份。”

“這樣也好。”

林佰誠面帶異色,也不知道陳崧青是怎麼對沈粥忽悠的,沒想到沈粥在貸款給佳寧集團的情況下,還拿錢進行投資,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在佳寧事件爆發前跑掉。

林佰誠巴不得匯豐銀行在佳寧集團身上跌一個跟頭,因此他不反對匯豐投資一億港幣,如果匯豐願意的話,他不介意把手上所有的佳寧集團股份都轉讓給匯豐銀行。

只可惜這種事林佰誠不能主動,沈粥也不傻,不可能一次性就投資佳寧集團那麼多錢。

“金門大廈的價格,就按照10.3億港幣出售給佳寧集團吧,倒是佳寧集團的估值,可以稍稍壓一壓,能壓下多少就壓下多少。不過一切以交易正常完成為主,實在是壓不下估值,那就算了,不勉強。”

“一旦我們願意讓步,我想在估值上,佳寧集團應該也會有所讓步才對。不過林總,佳寧集團的估值本身就3.5億港幣而已,就算有所讓步,讓步的幅度也不會太大。”

“這我知道,不過就算對佳寧集團的估值只減少100萬港幣,和黃也能多賺30萬港幣左右,所以能壓下多少是多少,你說是不是?”

“嗯,我會為公司爭取最大利益的。”

韋理點頭表示明白,他本人也持有和記黃埔股份,儘管不是很多,但有和沒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林佰誠說了句:“交易的事還是交給你們管理層了。”

“是,林總!”

韋理應了一聲。

在得到林佰誠的指令之後,韋理安排人和佳寧集團繼續談判,匯豐還是作為第三方促進兩邊的交易,當匯豐和佳寧集團得知和記黃埔接受以10.3億港幣出售金門大廈後,都很高興。

至於和記黃埔隨後提出的佳寧集團的高估問題,在匯豐的努力下,佳寧集團的陳崧青還是答應了降低一些公司的估值,佳寧集團估值3.45億港幣。

到了這裡,雙方就金門大廈的價格交易達成了一致。

和記黃埔以10.3億港幣的價格將金門大廈出售給佳寧集團,佳寧集團支付5億港幣的現金給和記黃埔,匯豐出資一億港幣入股佳寧集團,這筆錢同樣支付給和記黃埔,然後和記黃埔以剩下的4.3億港幣入股拿到金門大廈的佳寧集團,持有佳寧集團31.27%股份。

要是和記黃埔、佳寧集團和匯豐銀行三方以談好的順利交易,那麼和記黃埔和匯豐銀行加起來持有佳寧集團將近40%的股份,佳寧集團原股東則是剩下一共六成多一點的股份,公司控制權還在手上。

三方口頭談妥之後,並沒有馬上進行交易,因為和記黃埔還要對佳寧集團進行深入的盡調評估。

對此,陳崧青沒有任何的阻止行為,大大方方的讓和記黃埔進行盡調評估。他要是擔心這個的話,前面根本就沒辦法獲得匯豐銀行的數億港幣貸款,更沒辦法讓匯豐拿出一億港幣投資佳寧集團。

所以,陳崧青根本就不認為和記黃埔能夠查出那些賬務之間有問題。

林佰誠在得知和記黃埔派人對佳寧集團進行盡調評估後,並沒有指示什麼,他倒也挺好奇自家公司能不能查出佳寧集團有財務造假。他不怕和記黃埔真查出來,反正查出來對和記黃埔也沒有損失,無非就是這次的交易沒有成功,以及今後失去對佳寧集團做空賺一筆的機會罷了。

和記黃埔的盡調並沒有發現佳寧集團的財務有問題,調研結果和匯豐銀行差不多,認可了佳寧集團3.45億港幣的估值。

林佰誠得知後不由暗暗搖頭,卻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批准了和佳寧集團的交易,一切按照談判的來。

8月10日的星期五上午,和記黃埔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林佰誠和陳崧青兩人在媒體的注視下各自在合同上簽字。其實正式合同已經在新聞發佈會之前就簽過了,如今只是做樣子給媒體看的而已。

10.3億港幣,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因此媒體得知這個交易價格後,很是震動。

“林生,和黃在金門大廈的物業轉讓中獲利4.2億港幣,請問公司手上持有的其它物業是否會繼續出售?”

“林生,和黃突然出售物業,是不是不看好物業的後市行情?”

“林生,和黃出售金門大廈獲得的10.3億港幣,不知將用於何處?”

“林生...”

媒體記者們鬧哄哄的一連串向林佰誠詢問。

司儀見狀當即道:“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請有序的進行提問,林總會一一回答你們的問題。”

“針對各位記者的提問,本人將進行針對性的回答。”

林佰誠對著麥克風說道:“和黃看好物業甚至整個香江地產業的後市發展,地產業一直都是和黃的主要業務,因此除非和黃急缺資金,否則一年內不會再出售手中的物業。”

“有關出售金門大廈獲得的資金,公司將會召開董事會,將其中的一部分資金用作今年的分紅,具體分紅的金額在經過董事會討論之後,自會對外公佈。”

“佳寧集團的陳生作為交易的另一方,大家要是有什麼疑問的話,可以向陳生詢問。”

聽了林佰誠最後的那句話,因為被記者忽視而有點鬱悶的陳崧青,心情損失好了許多,面帶笑臉的迎向眾記者。

“陳生,金門大廈售價10.3億港幣,價格會不會太高了?”

這一次,記者們就有序多了。

“不會,一點也不高。”

陳崧青正色道:“我和林生的看法一樣,非常看好香江地產業的後市,我認為等到了明年,金門大廈將為佳寧集團帶來不低於30%的利潤,到明年末甚至能有50%的利潤。”

記者們聞言不由交頭接耳的議論起來,10.3億港幣的成交價,明年3億-5億港幣的利潤,總感覺太誇張了。

陳崧青卻不以為意,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旦他明年透過做賬方式把金門大廈以15億港幣甚至更高的價格轉讓出去,到時必然再次造成轟動,那時已經上市的佳寧集團的股價必然會被拉昇起來。

有記者詢問:“陳生,佳寧集團此前在香江並沒有多大的名氣,貴公司又是哪來的10億港幣跟和記黃埔進行交易?”

“佳寧集團的資本來自海外,公司有馬來西亞和美國華爾街等地的資本,實力雄厚,這次能夠以10.3億港幣的價格從和黃手上買下金門大廈就是證明。”

把佳寧集團包裝成實力雄厚的公司本來就是陳崧青的目的,如今自然是趁機大肆宣傳。

“陳生...”

此前沒多少名聲的佳寧集團以10.3億港幣的價格從和記黃埔那裡買下金門大廈,這件事造成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記者們不斷詢問,想要瞭解更多關於佳寧集團以及陳崧青本人的事情。

而面對記者們的詢問,陳崧青都一一回答,他很是包裝了他本人和佳寧集團,給外界他本人和佳寧集團的實力都非常強的印象。

在這場新聞發佈會中,林佰誠雖然沒有淪為看客,但風光卻被陳崧青蓋過不少,好在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自然不會因此感到鬱悶了。

新聞發佈會還沒結束的時候,香江股市就已經對相關情況做出了反應,和記黃埔的股價開始放量上漲。

只不過,這次的漲幅並不大,因為離岸公司金羊毛在不斷的賣出手上的和記黃埔股票,同時匯豐也在高位賣出手上的股票。

雖然匯豐還在和三得利株式會社談對和記黃埔股票的委託收購事宜,但三得利株式會社只要1200萬股,而匯豐手上卻持有2170萬股,剩餘的970萬股還要想辦法賣出才行。

此前和記黃埔傳出要出售金門大廈的時候,對股市就形成了利好刺激,如今利好落地實現,在旁觀的資金自然是進場購買股票了。要不是有兩個大資金在賣出手上的股票,光是這個利好,必然能讓和記黃埔的股價大漲一波。

這次的新聞發佈會,其實還有一個利好,只不過這個利好不是很大而已。

相關利好就是林佰誠說的分紅了,會把出售金門大廈獲得的資金拿出一部分作為今年的分紅。去年和記黃埔分紅6億港幣,今年和記黃埔的一季報二季報都很漂亮,市場自然而然就認為今年分紅的數額不會低於6億港幣。

只不過,就算按照6億港幣的分紅來算,以和記黃埔總股本的4億股來計算,每股只能分到1.5港幣,買一手分到150港幣的現金。而以和記黃埔如今的股價,購買一手需要6300多港幣,為了分紅購買股票實在是不怎麼划算。

所以,對於短期的股價波動來說,相關分紅談不上多大的利好,主要還是和記黃埔當前的市值太高了。不過,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如果和記黃埔每年的分紅都能穩定,且都不低於6億港幣,那和記黃埔還是值得投資買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