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香江當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8億分紅!(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四章 8億分紅!(二合一)

事關和記黃埔高達十億港幣的交易,持有和記黃埔不少股份,作為和記黃埔董事的郭賀年,在交易的時候也來到了和記黃埔公司。

因此,在新聞發佈會之後,林佰誠將韋理叫到他的辦公室的同時,請郭賀年到他的辦公室說話。

林佰誠先是跟郭賀年客套了幾句,然後才說正事。

“郭生,我請你過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下有關和黃今年分紅這事。”

“這件事林生你決定就可以了。”

郭賀年聽了說道,他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和記黃埔的控制權在林佰誠的手上,他就算不同意林佰誠的某些意見也沒用,頂多給林佰誠找些小麻煩,但那樣做對他可沒有絲毫好處。

“郭生也是和黃的董事,有關和黃的重大決定,還是要和郭生知會一聲的。”

林佰誠笑了笑,郭賀年有自知之明,林佰誠當然也會給郭賀年這個董事幾分薄面,除了像黃金期貨投資這種重大機密,有關公司發展的其它決定就沒有必要對郭賀年隱瞞了。

以分紅這件事舉例,林佰誠沒有一言堂的做出決定,而是同郭賀年商量,儘管他本人的意見最為重要,但他這麼做是尊重郭賀年這個董事,大家互相給面子。

“關於分紅這事,我本人沒有任何意見。”

郭賀年當然不會有意見,甚至他巴不得分紅的資金越多越好。以他如今持有的和記黃埔8.1%股份舉例,如果分紅6億港幣的話,那就是將近5000萬港幣,不少了。

說來郭賀年當初買入和記黃埔的股份是因為看重屈臣氏的渠道,為他的白糖、食用油等商品開闢新渠道,可如今光是股份市值的變化就讓他大賺特賺了。

郭賀年當時花了將近8億港幣買下8.1%的和記黃埔股份,如今這些股份市值超過20億港幣,賬面利潤超過了12億港幣。

林佰誠對著兩人說道:“我之所以將郭生還有韋理叫來,是想和你們商量一下今年和黃具體分紅的資金多少比較合適。”

郭賀年笑著說道:“我對和黃肯定沒有林生和韋理大班瞭解,所以這事兩位商量著決定就好,我旁聽就可以了。”

韋理聞言看了眼郭賀年,然後道:“我就說說我的觀點吧,去年公司分紅的資金是6億港幣,今年公司的發展可以說比去年還要好,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年分紅的資金儘量不要低於6億港幣。一旦分紅低於6億港幣,外界說不定會有不好聯想,懷疑公司資金緊缺什麼的。”

林佰誠聽後點點頭,對韋理問道:“韋理,公司現在要是拿出8億港幣的資金,會不會對公司的發展造成影響?”

“不會的。”

韋理搖頭:“公司出售的金門大廈即將入賬6億港幣,如果公司的分紅是8億港幣的話,公司只需要額外拿出2億港幣就可以了。以公司目前賬戶上的資金,拿出2億港幣並不算什麼。”

林佰誠看向郭賀年:“郭生,8億港幣的分紅,你覺得怎麼樣?”

“只要林生和韋理大班認為不會影響到和黃的發展,我沒有任何問題。”

郭賀年笑了笑,心中默算了下,發現分紅的8億港幣中他可以分到6480萬港幣,不算少了。

“既然兩位都沒有意見,那就這麼決定了,今年的分紅資金就是8億港幣。”

見郭賀年沒有反對,林佰誠便拍板做出決定。他算了下,8億港幣他可以分到3.992億港幣,差80萬港幣就是4億港幣了,加上去年分紅到的2.994億港幣,總計分紅到將近7億港幣。

林佰誠當初花了15億港幣出頭買下49.9%的和記黃埔股份,如今光是分紅就分到了將近7億港幣,回本了將近一半。

而以和記黃埔目前的市值,林佰誠在這家公司的回報率已經達到了15倍,只不過這是賬面回報率,要是現在賣出股份肯定賣不到120億港幣那麼高的價格就是了。

和記黃埔今年分紅8億港幣就這麼定了下來,郭賀年跟韋理都沒有意見。

見兩人都表示贊同後,林佰誠對韋理道:“韋理,分紅這事在下週的董事會中,你提一下,等董事會透過之後,就馬上執行吧。”既然決定了分紅金額,那錢就沒有必要放在和記黃埔的賬戶上了,還是落袋為安的好。

“好的,林總。”

韋理出聲應下。

郭賀年這時對林佰誠問道:“林生,和黃的分紅可是每年都會有?”

“只要和黃還在我的控制下,只要和黃當年的業績不差,那麼和黃那一年就肯定會進行分紅。至於分紅的具體數額,就要看和黃當年的業績,以及有沒有需要大量用到資金的地方了。”

分紅不用交稅,因為企業分紅的資金本身就已經交了稅,所以除非和記黃埔在某一年很困難,否則林佰誠會每年堅持分紅,這樣他每年就可以分到一筆不用交稅的資金了。

郭賀年不由說道:“要是和黃年年都有分紅,且分紅的資金不低,那麼和黃的股票今後肯定會更受一些資金的青睞。”

“我比較注重和黃的長期發展,只要股民們長期持有和黃的股票,他們自然就能享受到和黃發展帶來的紅利。”

林佰誠微笑著點頭,不過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在必要的時候,他還是會適當的減持一些手上的股票,等股價跌落到一定程度後買回,做個短差。

郭賀年突然道:“林生,有件事我想問你一下。”

“請說。”

林佰誠伸手示意。

郭賀年:“公司的和黃大酒店再過幾個月就要建成營業了,我想問一下,和黃可是要大舉進入酒店行業?”

“郭生問這個,不會是擔心和黃大酒店影響到香格裡拉酒店吧?和黃大酒店還沒建成,而香格裡拉酒店卻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就算有競爭,和黃大酒店也競爭不過香格裡拉酒店。”

林佰誠聞言不由笑了起來,知道郭賀年名下有香格裡拉酒店集團的他,下意識的就想到了這些。

“意思倒也差不多。”

郭賀年笑著說道:“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和黃大酒店還會擴張的話,我希望兩家酒店不要建在一起。別說亞洲了,光是香江就不小,兩家酒店沒有必要建在一起,哪一方要在哪裡建酒店的時候說一聲,互相避開,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這麼說倒也是。”

林佰誠贊同的點了點頭:“和黃大酒店以後肯定還會擴張的,不過和黃的主營業務是地產、零售和醫藥,因此酒店的擴張不會那麼快。”

“不過郭生說的倒也不差,如果今後和黃大酒店有擴張意圖的話,會和香格裡拉酒店商量著來,大家避免正面競爭。”

這對雙方都有好處,所以林佰誠並不反對。

“聽林生這麼說,那我就放心了。”

香格裡拉酒店集團是郭賀年名下極為重要的一個產業,他非常重視,儘管他不怕跟和黃大酒店競爭,可如果能避免正面競爭的話,還是避免比較好。

片刻後,郭賀年和韋理兩人從林佰誠的辦公室離開。

…………

“乾杯!”“乾杯!”

佳寧集團的董事長辦公室中,陳崧青和鍾政文兩人正喝著紅酒慶祝。

和記黃埔那邊的新聞發佈會結束後,陳崧青回到佳寧集團,而鍾政文已經在他的辦公室等他了,等他回來慶祝。

喝了酒,鍾政文很是激動的道:“這次能從和記黃埔那邊買下金門大廈,公司馬上就要迎來騰飛了。”

“是啊!”

陳崧青同樣也很激動:“買下了金門大廈,我們原本計劃好的兩條路已經完成了一半,另一條借殼上市也可以開始行動了。”

“資金方面?”

鍾政文略有擔憂。

陳崧青一甩手:“資金你不用擔心,我已經想到了怎麼籌集,如今公司從和記黃埔那裡買下金門大廈,在香江必然引起巨大震動,公司能夠貸款到的資金只會更多,所以不用擔心資金方面的問題。”

“我知道以你的能力這些都不是問題。”

聽到陳崧青這麼說,鍾政文頓時放下心來。他當然知道陳崧青在做假賬,甚至公司中不止他一個人知道,但大家是利益集合體,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讓他難以放手。

陳崧青道:“接下來還需要你的配合才行。”

“你說怎麼做吧,我會配合好你的。”

鍾政文點頭應下,這本來就是他要做的。

“嗯!”

陳崧青點了點頭,然後道:“這次我們買下金門大廈不僅達到了揚名香江的目的,甚至還和匯豐搭上了線,不僅讓匯豐給公司幾億貸款,還讓匯豐投資了一億港幣。今後我們一定要抱緊匯豐這根大腿,只要有了匯豐的支援,我們甚至不用做假賬就可以將佳寧集團發展成為香江巨頭之一。”

鍾政文贊同的道:“做假賬無法持久,如果能夠透過匯豐將公司發展起來的話,那就最好不過了,那樣一來我們也就沒有了風險。”

抿了口酒,陳崧青道:“不僅是匯豐銀行,還有我們的香江首富林佰誠,不管是他本人的名氣還是他名下的星河銀行,都是我們可以借力的地方。”

“香江首富?還不是被我們耍的團團轉!”

鍾政文聞言冷哼了聲,要說他對林佰誠這個香江首富沒有妒忌,那是不可能的,誰讓林佰誠只用兩年時間就有了如今的身家財富。

“不要大意。”

陳崧青見狀鄭重的道:“林佰誠雖然年輕,但他能夠擁有現如今的身家財富,和記黃埔也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說明他不是幸運兒那麼簡單,自有他的過人之處。我們在做的事本身就有很大風險,所以一定要慎重,大意不得,你應該知道一旦出事我們將有什麼樣的下場。”

“你說的是,我會小心的。”

雖然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但鍾政文還是鄭重的表示明白,他很清楚他和陳崧青的所作所為是絕對不能出事的,否則等待他的不會有好下場,就算是鍾家也保不住他。

“嗯,說點高興的事吧。”

見狀,陳崧青笑著說道:“我已經計算過了,一旦我們的計劃順利,等佳寧集團上市之後,公司市值必然能超過20億港幣,那時你我二人輕易就能擁有數億港幣的身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數億港幣啊!”

鍾政文聽了不由雙眼放光,他如今的身家都沒有數億港幣那麼多,而佳寧集團一番操作下來就能讓他輕輕鬆鬆擁有那麼多身家,當初選擇同陳崧青合作果然是對的。

陳崧青:“等到公司上市後,我們還要把業績做的漂亮一些,儘量圈住和記黃埔和匯豐,不然這兩家不斷減持公司股票的話,對我們可就不利了。”

“和記黃埔持有公司超過30%的股份,想要不讓和記黃埔減持股份,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這我也知道,能讓和記黃埔不減持股份最好,不行也沒辦法,和記黃埔少減持一些也是好的。”

“你說的是,反正你安排吧,我聽你的。”

“好,先預祝我們合作成功吧!”

陳崧青和鍾政文兩人再次碰杯,鍾政文能夠清楚自己的定位,這讓陳崧青放下心來,他就怕鍾政文的雙眼被迷住,看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他爭奪掌控權,真要是那樣可就麻煩了。

接下來的幾天中,佳寧集團從和記黃埔那裡以超過10億港幣的價格收購金門大廈這個新聞,可以說是震動了整個香江,很多人都在討論,佳寧集團的名聲也跟著傳播。

陳崧青在這幾天中很是高調,頻頻見報,宣傳著他自己和佳寧集團。

在這幾天中,陳崧青幾次約林佰誠見面,可都被林佰誠婉拒了,因為林佰誠不想和陳崧青有太大的糾葛,讓陳崧青很是失望。

好在陳崧青也不是沒有收穫,那就是他和沈粥見了幾次,雙方的關係在靠近當中。主要是在沈粥看來佳寧集團是個處於上升期的優質客戶,因此當然不介意和陳崧青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