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回到古代開書院最新章節列表 > 23.集市傳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3.集市傳言

熱門推薦:、 、 、 、 、 、 、

第二十三章

冬日的夜要長一些,過了卯時,整個長安城還是漆黑一片。

又過了一個時辰,天才開始矇矇亮起來,但徹寒的冬日,街道上空無一人。

老張駕著馬車路過東街,來到平日裡最熱鬧的集市,天太早,集市上還沒人,不過老張還是仔細地探查了一番,確保沒人看見後,他把那白痴潑皮趕下馬車,讓他坐在集市的一塊石板上。

那潑皮只顧著嘿嘿傻笑,坐在石板上不動,老張跳上馬車,一勒馬韁,揚長而去。

等到日上三竿的時候,東街的集市已經熙熙攘攘全是人,貴人府上的主事、小家小戶管家的婆娘,都趁著這個時候出來買些新鮮的吃食。

沒有了往日討價還價的聲音,大家此時都圍著王虎看熱鬧。

王虎,東街上最無恥的潑皮無賴,但凡來過這個集市買東西的人,有誰不知道這油痞子?素日裡最喜歡恐嚇買菜的老太婆收取保護費,恐嚇不得就硬搶,最不濟的時候,連拿個破碗討口飯吃的老乞丐他也搶,搶得的錢喜歡喝口小酒,到賭場賭上幾把。

聽說前天晚上他手氣不錯,贏了幾把,昨日還有人看到他在酒樓裡吃了三斤牛肉,後來又在破廟裡搞了小娘子,真真是風流。

怎麼今日就成了這副熊模樣?

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如今這副痴痴呆呆的熊模樣總比他以前那副欺負弱小的狗模樣要好。幾個被他欺負過的老太太,一把老骨頭了,吃力砸了他一大籃子的爛菜葉子,啐了他一臉的口水。

王虎只知道咧嘴嘿嘿傻笑,他似乎想起了什麼,支支吾吾好像在說話,只不過周圍太吵鬧了,聽不大清楚。

眾人瞬時很有默契地安靜下來,只聞:“勤王府有鬼……勤王府有鬼……”如此反覆不停。

片刻的沉默後,集市炸開了鍋!

“想必是王虎想錢想瘋了,跑到勤王府想偷些值錢的東西,結果碰上了惡鬼,活生生被抽了七魂六魄,成了這副模樣。”

“皇家陽氣重,怎會有惡鬼呢?”

一個書生模樣的人嗤之以鼻,道:“怎會有惡鬼?難道你們還不知道勤王府昨日發生了什麼事?居然還能問出這樣的問題!”

一些訊息還不靈通的人,紛紛搖頭,好奇地等待那人繼續說。

書生憤慨道:“昨日勤王府世子百日宴上,一丫頭把平王妃的罪行給抖露了出來。勤王妃飛揚跋扈,心狠手辣,打死丫鬟,迫害下人,才嫁過來一年,柴房裡就死了十數個下人,等到這些下人的家裡知道訊息的時候,只剩一堆骨頭,你們說說,這樣陰氣怨氣重的地方,能不出惡鬼嗎?”

又一個書生站出來道:“我也聽說了,不僅如此,勤王還意圖謀害同足,幸虧靖王妃天資聰明,一首《詠豆羹》才化解了危機。”

“是不是那首‘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正是!”

“依我之見,這勤王府裡,最最毒惡的惡鬼,就是這勤王夫婦。”

“噓,兄臺小聲點,被人聽到可是要掉腦袋的。”

集市上的人還在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著昨日和今日發生的事情,勤王府之中有惡鬼似乎成為了不爭的事實。

沒有人懷疑其中的真假。

……

……

集市的東邊,一輛素靜的馬車停靠在邊上,一個書童模樣的肉糰子刺溜刺溜地跑回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老先生,老先生,我打聽到啦!”

門簾撩開,只見一個鶴髮長鬍的老人家,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嚴肅正直,一絲不苟,老人家年紀已過六十甲子,身子卻還很硬朗,目光炯炯有神。

“到馬車上來,慢點說,說清楚了。”老先生說道。

那肉糰子爬上馬車坐下,老先生就問道:“阿曠,寫出那兩首詩的是何人?”

被稱為阿曠的肉糰子很肯定地答道:“靖王妃唐小詩。”

老先生吃了一驚,思忖了片刻後又自言自語笑道:“一個女子竟能寫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這樣的詩句,誰說我大楚的女子無才!有意思,有意思,直接了當,言簡易懂,此女與老夫甚是同道。”

老先生昨夜受好友之邀,在品詩會上聽到了這兩首詩,一開始還有人批判這兩首詩根本不算詩,用詞遣句太不華麗了,可仔細品讀後又覺得意味深長。

尤其是老先生,他從來都不主張華麗而無用的詩詞,所以這兩首詩很符合他的口味,他甚至能想到,若能和作者暢談一番,必定痛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回到家後,心裡反反覆覆念的都是這兩首詩,只可惜他忘了問友人這兩首詩出自何處,心裡癢癢了一整晚,所以一大早他就帶著阿曠出來了,想不到路過集市就打聽到了。

老先生又急問:“靖王府在何處?”

阿曠說道:“老先生若是要去拜訪靖王妃,恐怕要去北莊的三味書院。”

“為何?”

阿曠答道:“學生還打聽了,靖王妃在北莊三味書院教書,不住在靖王府。”

“教書?”老先生好奇了。在楚朝,富貴家的女子讀書並不少見,可這女子教書,還是第一回聽說。

世人偏見,總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覺得女子只能幹些家長裡短的雜事,如何能擔負教書育人的大任。

“她門下的學生是哪家貴族子弟?”老先生問道。

“沒有貴族子弟,都是莊上農家的孩子,還有撿回來孤兒。”阿曠答道。

老先生再次震撼,片刻之後又哈哈大笑,能寫出那樣驚世駭俗的詩句的女子,又怎會是普通女子呢?看來她這個人就如她的詩句風格一樣,簡單大膽,不拘一格,不懼世俗偏見。

“阿曠,世人都道,讀書看血統,看傳承,祖上書香門第更容易出奇才,因為一脈相傳積累了深厚的學識。如今靖王妃收下的學生都是些土娃子,祖上大字不識一個,你覺得她能把這些土娃子培育成棟梁之才嗎?”

阿曠認真思考,恭恭敬敬回答道:“學生不敢妄言,不過學生記得老先生教過學生,事在人為,天道酬勤。”

老先生點點頭。

是呀,事在人為,人人都有個腦袋,誰說土娃子就不能讀書呢?誰說土娃子就比貴族差?

“走!去北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