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成為冥鋪刻碑人之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七章 金佛血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七章 金佛血淚

生平結束,碑林圖消失,陸言退出來。

所謂後世的那首詩,其實就是墓碑上原本的碑文。

陸言望著修復完整的墓碑,碑上的字蒼勁有力,一看就是行家出手。

說的也是,公主的情人,請來的銘刻碑文的必然不會是無名之輩。

“唉,果然還是封建時代啊!”

其實這事放在大宣,公主和和尚通姦,下場比辯濟也好不到哪去。

畢竟不是前世的藍星華夏了,擁有婚姻法保護,每個人的婚戀都是自由的,老衲也能還俗。

一番感慨,陸言再瞧這次刻碑的獎勵,一部經文。

精品九等,六根清淨。

佛語有云,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

而六根清淨,即是斷除摒棄上面這六根所引起的慾念、慾望。

簡單來講,就是無欲無求。

如果這經書真的會讓陸言無欲無求,那他寧可不要這個獎勵,但是腦海中的解釋屬實讓他松了口氣。

陸言暢讀整本經書之後,書本迎風化為飛灰。

這裡的六根清淨,指的是一種狀態,使人心神通達、思維敏捷,讓人具有佛性。

簡而言之,就是進入六根清淨的狀態之後,能讓一個人憑空提高對於佛法的悟性。

陸言如今會的東西實在太多,要是這些技能都能考證,那他必然都成全能高手考證王了。

有了那麼好些技能,這佛法佛性,也就可有可無,反正他感覺沒啥作用。

瞥了眼窗外,已是東方既白,天要亮了。

他得趕緊把修復完整的碑,給殯葬司那邊送去。

......

今天一大早,護國寺就謝絕所有香客。

一眾僧人夾道相迎,老主持也站在寺門外,一手佛禮,一手捻著念珠,默誦佛號。

不多時,就見著遠處鳳鸞龍帳,身前一眾大臣開道,中間簇擁著一名方臉八字鬍中年,正是歷皇。

“阿彌陀佛,老衲見過陛下,陛下萬福!”

老主持誦佛號見禮,一眾僧人也紛紛合十彎腰,這是規矩,佛門拜見皇帝,不需下跪。

“呵呵,大師快快免禮!”

歷皇笑著道,隨後大步跨入寺院,身後一群人跟上。

“大師啊,寡人有些日子沒見你了,不知一切可還安好?”

護國寺這種皇家寺院的主持,乃是得道高僧,哪怕是皇帝,也要給幾分薄面,噓寒問暖一番。

“託陛下的洪福,老衲一切安好,寺裡一切安好!”

“好,好,那就好!”

歷皇與主持談笑著,來到大雄寶殿跟前,先行參拜。

完事了,便是直奔寺院後方的六和塔,登塔點燃天燈,祈願國泰民安。

說起這六和塔,也算是有一段歷史了。

具體的修建時間已經無從考證,反正只知道在前朝那會,這塔就已經存在了,並為人所知。

其中“六和”,也叫“六合”,取的是天地八方之意,本意是佛語之中“六和敬”的意思,後來為歷代帝王曲解為掃清六合、席捲八方之意,也就時常來此參拜。

整座六和塔,塔身藉著一尊巨大的鎏金佛像為基礎支柱,共分六層,環繞佛像螺旋而上,直達佛頂。

若是叫陸言進去瞧了,必然會頻頻皺眉,這塔順著佛像修建不錯,可塔頂也位於佛頂之上,你這站在塔頂祈福,豈不是踩在佛的腦袋上?

也不知這護國寺的人怎麼想的。

這邊歷皇參拜完大雄寶殿裡的佛陀佛主,就準備登臨六和塔。

“這六和塔修建時間已久,樓梯都有些鬆動了!”

歷皇一踩上去,就感覺這木製樓梯有些晃動。

“阿彌陀佛,是老衲和弟子們疏忽了,常年打掃此塔,卻沒及時更換此間木梯,慚愧!”

“呵呵,大師不必自責,回頭我叫工部的人過來換了就是!”

歷皇擺了擺手,繼續登塔,期間又低聲開口:“大師,佛門可有延年益壽的妙法麼?”

這話從一位帝王口中說出來,非常反常。

但是主持也沒在意,實話實說:“阿彌陀佛,陛下,我佛講求此世積功德,彼世還因果,生老病死,人之根本,沒有什麼延壽之法。”

歷皇聽完這話,明顯有些失望,但也沒辦法,佛家確實講究來世,道家講求現世,這些他都明白,但是心想著主持是有的高僧,說不準會有什麼獨門的佛門對於長壽的感悟,結果沒有。

如此說來,要想解決那件事,還得請一趟龍虎山的那位。

正當歷皇思索之時,忽然聽到身旁的小太監喊了起來。

“怎麼回事?成何體統?”

他眉頭一皺,循著眾人的目光也望過去,大吃一驚。

只見一旁的佛像眼角處,淌落下來一滴滴血紅色的水漬,瘮人得很!

“陛下,這金佛,流出血淚了!”

......

陸言今天早上把碑親自送去殯葬司,結果被主簿硬生生留下喝酒。

如今殯葬司跟他還算熟的幾人,基本都知道他跟朱王爺關係不淺,這邊也不敢怠慢,儘可能的示好。

陸言也是實在拗不過人家的熱情,陪著喝酒喝到下午日落,這才往回走。

回來的時候,他聽人議論,今天京城發生了一件大事,護國寺的金佛像,炸了。

陸言詢問是不是大雄寶殿那座,人家告訴他不是,是六和塔裡面那座,連帶著整個塔身,炸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幸陛下等人是早上過去正午離開,佛像是午後才炸,不然炸了陛下,那這亂子可大了!”

陸言又瞭解到,今天皇帝去了護國寺,登臨六和塔。

你說好好的大佛像,怎麼會炸呢?

反正和陸言無關,他懶得管,這些都是工部的事。

回到刻碑鋪,藉著四象之法納了會氣,修為又有所精進。

到了晚上,老吏目醉醺醺地把碑文送來了,看來這酒還沒完全醒轉。

陸言細細一瞧碑文,是一位書院的先生。

說是這位先生,自江南而來,來到京城訪友,結果不慎落水淹死。

人被撈起來之後,就送去了殯葬司。

陸言點火上燈,待到燈焰燒的差不多了,開始刻碑。

三下五除二,一面墓碑就刻好了,畢竟刻碑是吃飯的技巧,那必然是越來越純熟。

碑刻好,碑林圖現,生平啟。

這位先生,是來自書院不錯,也確實是來自江南。

關鍵在於,這個書院不是別的名不見經傳的小書院,正是大名鼎鼎。

東霖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