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這世界居然沒人知道摩爾定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這世界居然沒人知道摩爾定律

“你們的演習,證明了無人機在技術上確實具備可行性……”一號首長說道,“不過,這次的演習所用的核心裝置,包括最重要的電信基站和晶片,都是你們帶過來的。需要多久,才能實現國產化?”

“國產化並不困難,實際上,半導體芯片做大一點,重量稍重一點,也是可以用的。基站所用的無線電天線等等技術,這個世界已經具備,吃透技術,國產化難度不大。問題是——無人機戰術採取機海戰術,需要海量的基站!”李鋒表示說道,“每個地面的基站製造成本和建設成本十萬元計,確保全國,以及對周邊地區作戰訊號無死角,至少要架設1000萬個基站,那麼,基站的總投入不低於1萬億元人民幣。”

“這麼貴?至少都夠生產二十萬架f-8了!”聶元帥聞言,不由皺眉說道,“況且,比我們現在的GDP總額還要高,上哪找那麼多資金去?”

李鋒笑了笑說道:“聶老總,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這些真不是問題。我們那邊,共和國的GDP,早就破百萬億人民幣了,總GDP早就爆掉美國了。在我們眼裡,國內的經濟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國內的移動通訊消費市場興起之後,用消費者支付的電話費,即可建設和養活這張龐大的通訊網路。非戰爭地區,可以民用。戰爭爆發地區,可以徵用基站設備,供無人機使用!”

“GDP百萬億人民幣?跟美元比匯率多少?”聶元帥問道。

“六七塊錢換1美元吧。”李鋒說道。

一號首長點了點頭,笑道:“看來,我們這邊的世界,給其他平行世界的共和國拉低了平均GDP了!”

“沒呀!”李鋒說道,“這邊環境使然,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要知道,這邊全世界的人口,現在只有0多億了。而且,還在持續的降低中,到1世紀初,也就剩下10億人口了。

共和國在抗擊BETA第一陣營,未來的人口佔全球人口比例,卻沒有出現下降。反而,佔據全球總人口的比例,還是增加了。由此可見,對比歐亞大陸的諸國,共和國已經是最成功的一家了。

當然了,這也跟BETA西進有關。BETA大量的向西面推進,一隻推平了歐洲之後,西面沒有發展空間之後,肯定還會回頭向東面推進。

因此,現在的歐洲諸國,給共和國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抓住這個時間視窗努力發展,才不會辜負那些無意幫中國爭取時間的諸國家的美意!

等到穿越者提供給中國的很多技術轉化為了生產力和戰爭潛力之後,地球上的BETA,也就那回事了……

當然了,這個世界的聯合國比較殘腦,阻止各國單獨進攻和消滅BETA巢穴,認為主動進攻,會引發BETA的正對性的進化。

其實,這都是地球人的誤會,BETA不是生物,也不存在進化。

其他的世界線上,某BETA的重頭腦級自己說了,自己是自律礦工,幕後創造它們的矽基造物主,在它們眼裡,才算是生命。自然不是生命,也就不存在進化之說。

實際上,BETA主要的用途是挖礦,有鑽地的能力,有切割的能力,或者搬運的能力。這些能力,兼職用來對付人類,所以,戰爭其實很業餘,讓人類可以找到破綻。唯一無解的是BETA的數量!

實際上BETA根本沒有專門針對人類,任何一種礦工單位,都是為挖礦而設計的。兼職用來消滅人類,僅僅是為了佔領礦區,避免挖礦時在於礦難(人類抵抗BETA侵略而反抗,殺傷BETA的行為。)而造成損失。

每當一個礦區中BETA數量飽和,BETA就會派遣多餘的礦工單位,向其他地區擴張開分礦。

開分礦之間,要排除礦難和自然災害,也就是把分礦所在地的人類給消滅掉。

人類自然要拼命抵抗了——BETA又佔據我家園,又雞犬不留,嗯,甚至動物和植物都被BETA消滅掉了。人類為了生存,不反抗才怪!

總之,BETA和人類的戰爭是無解的!

人類一直屈居下風,主要也是因為BETA源源不斷的數量。也既是人類在爆產能方面,一隻輸給BETA!

而人類想要取勝,必須要在生產力方面,不輸給BETA!

“目前,這種無人機量產和應用於實戰,最迫切的是需要什麼?”一號首長說道。

李鋒驀然想起了本源世界的歷史上,199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訪問烏克蘭,烏克蘭的官員陪同,詢問繼續完工航母,並且,交付俄羅斯海軍的可能性。當時,黑海船廠的船長,馬卡洛夫向大家報告說:“‘瓦良格’號不可能再完工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當時,俄軍海軍官員不甘心,問道:“如何才能完成它?”

馬卡洛夫的回答是:“需要有,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只有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但這個國家,已經不復存在!”

而這個世界的我兔一號領導人,詢問李鋒需要什麼的時候。

李鋒想了想回答說:“具體需要什麼,我也不清楚……請問龍小光同志吧,他是負責技術的!”

接下來,首長自然又找龍小光問話。

龍小光的回答是:“集中大量的各學科的專家,吸收消化我提供的技術資料。然後,科研單位和工業生產單位攻關,最快速度把通訊基站給造出來。至於晶片方面,一開始落後一點沒關係,但是,一定要以比摩爾定律更快的速度發展!”

“摩爾定律?”首長愕然。

“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叫摩爾的工程師,提出摩爾定律嗎?”龍小光奇怪的詢問,“我們那邊,幾乎是全世界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常識。”

接下來,一號首長開始問身邊技術專家,結果……沒有一個人聽說過摩爾。甚至,英特爾公司,那是什麼鬼?

這邊德州儀器、IBM、貝爾實驗室倒是大名鼎鼎。後來崛起的英特爾、微軟之類的,都沒有發展起來。畢竟,英特爾和微軟想要發展起來,也是時也命也,微型計算機的普及,讓這類公司,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這個世界,計算機主要還是大型機為主,連英特爾都沒發展起來,自然大名鼎鼎的摩爾定律也無人知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