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黑暗課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電力技術攻關(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電力技術攻關(一)

1981年7月。

李鋒回來的時候。

鳳巢基地正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最大的推動引擎!

其中,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專案,成為了組織人力物力,攻關的重點項目。因為,這個專案經濟效益太明顯了,光是節約的煤炭資源,降低了發電成本,就等於是極大的增強了共和國的國力。

一開始,國家領導還未意識到這邊的火力發電機組,跟本源位面的差距。

當電力專家告訴領導:“目前我國的火電站,發電一度,平均煤耗419克!”

一號首長沉默了良久,說道:“煤耗太高了!”

這個水平,別說超臨界、超超臨界了,即使是亞臨界,肯定也沒有達到。

然後,這個世界的火力發電也沒聽說過超臨界機組和超超臨界機組。

火電機組劃分主要是大型機組、中型機組和小型機組為主。大型機組效率更高,更節省煤炭資源,這倒是常識。然而,大型機組還未朝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機組方向去發展。

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平,發達國家的水平,比中國領先一點,但也高達80克煤炭一度電。

而亞臨界機組正常水平,也應該是0克煤炭一度電,甚至00克煤炭一度電也不是不可以,有些設計水平更高的亞臨界機組,幾乎跟超臨界機組差不多。

正常的超臨界機組,基本都可以做到發一度電的煤耗00克。

然後呢,超超臨界為主的機組,正常情況下,一度電耗煤在80克以下。

想象一下,這個技術有多重要,稍微有點進步,哪怕是一度電少耗媒100克,全國目前每年發電量000億度電是透過火力發電完成計,一年就節省000萬噸標準煤。每噸煤炭開採成本和運輸成本總計每噸0元計,一年就可以節約6億元人民幣。

而且,隨著未來工業產能和消費市場的提升,發電量肯定是會不斷增長。而且,未來煤炭是會漲價的,電力需求也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長遠來看,超超臨界火電技術,每年有節約上億噸煤炭的潛力!

而且,僅算節約煤炭的成本,還沒有計算多增的發電量,給國家帶來的生產力的增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這個技術太有必要了!

京城集中了大量的電力專家,正在吸收消化超臨界、超超臨界火電技術相關的資料。

本源世界,在80年代這都屬於高科技。

這邊的世界,科技和工業基礎很有問題,比如,火電站就沒有朝超超臨界方向發展。

所以說……表面上來看,這邊世界黑科技很炫酷,實際上,科技和生產力水平,整體上,真的不如本源世界。

正是因為生產力不發達,才幹不過BETA!

科學技術可以解決任何難題,如果解決不了,只能說明科學技術還不夠先進,需要進一步提升科技水平。

這個世界的人類,不知道是因為科技樹點歪了的原因,在某些材料和動力方面,不亞於本源位面00年的水平。航天和宇宙方面的技術,甚至比00年的本源位面還要發達一些。

然而……有點技術確實差不像話!

就拿核工業而言,MUV世界美國七十年代用戰略核彈頭炸掉加拿大境內的BETA降落單位,使得BETA在北美建立巢穴的計劃落空。這個代價呢,則是汙染了半個加拿大,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加拿大的境內一半以上的土地,依然被汙染,不能住人。

任何知道這個訊息的穿越者,都驚呆了,又不是核電站,而是核彈頭啊。正常核彈頭轟炸之後,幾年過去了,輻射已經大大的降低,二三十年過去了,跟正常的地區,沒有多大區別。

所以,MUV世界汙染了半個加拿大的所謂核武器,經過推測,那絕壁不是真正的核武器。別說氫彈,就是原子彈的水平都沒達到,這貨分明就是——髒彈!

同樣,不僅僅是核武器有問題,火力發電也有問題。超臨界電站並沒有出現,更別說超超臨界火電站。

為什麼要搞超超臨界火電站呢?一方面,這是比較高科技,效率比較高的發電方式。

另外,超超臨界火電站,從某種程度來講,是核電站的前置技能。

能造核電站的電力設備公司,除非是不想造,或者是成本問題,利潤不夠,否則,多半是有能力造超超臨界火電站的。

而能造超超臨界火電站的裝置公司,其實已經具備了造核電站的基礎。

要知道,這個世界的中東等等擁有大量石油儲備的地區,被BETA佔領之後,石油供應就出了大問題。石油出了問題之後,肯定是影響全球其他的工業和製造業的產能。

某種意義上講,這個世界不爆傳統工業產能,倒不是不想爆,更主要是因素的能源供應不足吧!

……

1981年7月初。

京城。

全國幾十所大學、研究所和電力公司抽掉過來的電力技術專家匯聚一堂,他們卻像是小學生一般,在聽一名年紀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講課。

“火電廠超臨界機組和超超臨界機組指的是鍋爐內工質的壓力。鍋爐內的工質都是水,水的臨界壓力是:.115MPa,臨界溫度是74.15℃;在這個壓力和溫度時,水和蒸汽的密度是相同的,就叫水的臨界點,爐內工質壓力低於這個壓力就叫亞臨界鍋爐,大於這個壓力就是超臨界鍋爐,爐內蒸汽溫度不低於59℃或蒸汽壓力不低於1MPa被稱為超超臨界。”

“按照我們的劃分,火電廠機組分為以下幾種——低溫低壓電廠(1.4MPa,50度),中溫中壓發電廠(.9MPa,450度),高溫高壓發電廠(9.9MPa,540度),超高壓發電廠(1.8MPa,540度),亞臨界壓力發電廠(16.77MPa,540度),超臨界壓力發電廠(.11MPa,550度);超超臨界壓力發電廠(1MPa,600度)!”

“火電站達到亞臨界、超臨界和超超臨界,有什麼好處呢?首先,自然是效率極大的提升了,每度電消耗的煤炭更少了。原本400多克煤炭,逐漸因為發電機組的改進,而提升到了50克、0克、00克、80克,甚至可以達到50克。也就是說,一噸標準煤炭,挖掘火電機組的技術潛力是可以做到發電4000度!現在因為我們技術水平不夠,大量的煤炭被白白浪費掉了,而且,由於燃燒不夠充分,汙染也比較嚴重。更先進的機組,燃燒更充分,對大氣的汙染也會減輕。”

“基本上,我國目前很多小火電站,甚至還有低溫低壓、中溫中壓。這些除非是工廠利用餘熱發電,否則,應該立馬淘汰掉。”

“未來的計劃是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的機組為主。當然了,現在亞臨界還未能做到……首先,我們第一步,把亞臨界機組儘快搞出來!”

臨時抱佛腳,充當火電方面技術大拿的張小平,負責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的攻關。實際上,他也不是火電權威,只不過,拿著平行世界的資料照本宣科,並且,向在場的專家們發放資料。

在場專家,基本是國內各大電廠,以及電力研究機構的權威大拿,他們才是技術攻關的主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