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雄霸天下之光緒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國突然翻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九章 俄國突然翻臉

這是最悲慘的年代,極目所及,到處是荒村蕭寺,殘垣斷瓦,腐爛的屍體,隱約出沒的野狗,遠處孤兒淒厲的哭聲彷彿尖銳的猿啼,簡直不像是人間。

這裡是1884年9月初的日本關東地區,戰亂後的整個大地只剩下一片片廢墟。曾經人煙稠密,市井繁華的宇都宮,大宮,浦和,神奈川等地,都在戰火中淪為空巷瓦礫。

這真是最淒涼的年代,福澤諭吉在自己詩中慨嘆:

戰火紛飛連幾重,

斜傾旌旭燃不終。

只嘆峰雪硝煙路,

焰襯櫻花別樣紅。

但是悲劇卻還在高潮中,日本政府軍經過剿撫並用,已經將一度號稱數十萬之眾的“天道軍”,分化得支離破碎,一股股相繼被殲滅,剩下三股主力最後也分道揚鑣了:高岸善吉一軍向政府軍投降,大井憲太郎一軍則被兒玉源太郎圍殲,只剩下田代榮助一軍苦苦支撐,眼看用不了多久,整個關東地區都會被平定,

此時,鬥爭意志最堅決,發誓要推翻天皇政權的“自由軍”,出於唇亡齒寒之憂,同時又想一舉攻佔東京,竟然傾巢出動,從東北地區衝了下來,與田代榮助軍會合,向政府軍發起反攻。

最終在9月4日,於東京北方兩百公裡處的白根山,政府軍與叛軍開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會戰。

這是日本內戰爆發以來真正決定日本命運,決定天皇集團生死存亡的大決戰,兒玉源太郎調動了三個師團,而叛軍也集結了所有的精銳力量。雙方兵力相當,總數超過了十萬。

叛軍高舉著紅白藍三色旗,視死如歸般衝向政府軍。紅色代表博愛,白色代表平等,藍色代表自由,這是模仿西方共和國的理念,他們認為只有推翻封建專制的天皇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新政府,才能拯救存亡之秋的日本。

政府軍則是揮舞著旭日旗,吶喊著"天皇萬歲!",以最大的獻身精神英勇作戰。他們同樣認為自己在挽救這個國家,內憂外患,生死關頭,不能有半步後退。如果他們輸了,天皇就完了,國家的凝聚力就沒了,大和民族也就散了。

雙方都認為自己代表正確的一方,都是為正義而戰,因此戰況也格外的慘烈,戰場上到處是雙方將士同歸於盡的場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激烈的戰鬥一直持續了好幾天,雙方在白根山兩側來回衝殺,雙方力量相當,對峙不下。

這個時候,政府軍的戰術素養和戰術紀律展現出了很大的優勢,不斷地調動、策應、掩護、迂迴、機動,以各種戰術動作來消耗叛軍。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政府軍在後勤供應方面的正規化優勢也顯露無遺。

政府規定每人每天兵糧準備一升米、一撮鹽,還有味噌5勺。具體到兵糧運輸和調配工作的執行,政府軍是利用馱馬隊,稱作“小荷馱”。“小荷馱”在軍隊戰鬥之前負責將一天所需軍糧分發到每個士兵的手中。在隊伍出發之後,“小荷馱隊”就尾隨在軍隊後面,直到第二天戰鬥之前,又一次分發軍糧,週而復始,直到戰爭結束。

領到軍糧的士兵要把食物掛在腰間,因而這種軍糧被稱之為“腰兵糧”。通常情況下,“腰兵糧”裡面放的是煮熟曬乾的乾飯、炒米、山芋和味噌等。士兵吃飯時,只需把這些冬西放進用清水煮開的味噌湯裡,再加鹽一攪和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軍糧每天更新,相對政府軍方面的戰場飲食更新鮮,更營養,口感更好,對士兵們的士氣和體力都大有好處。

而在叛軍方面,並沒有一套完整的軍糧排程體系和制度,只能依靠各地方自己徵集排程軍糧。因為運輸能力不足,所以飯糰就成了叛軍軍糧的主要形式。

飯糰最大的優點的是便於攜帶,食用的時候也方便,用不著什麼容器和筷子,拿著就能

吃。製作飯糰也很簡單,就是將大米用手團成團,在手心裡反覆壓實就可以。裡面還要放上一小粒梅子,更高階的外面則要用切成小塊的海苔包起來。

這些飯糰都是用長條的乾糧布包裹起來,按照一個飯糰管一頓飯的標準,用繩子在乾糧包外面打上結,最後斜系在士兵肩上,需要食用時,只要拉開繩結,就可取出食用,這種攜帶兵糧的布袋名為“腰便”。

叛軍從東北出發,打到現在糧食早已所剩無幾,而且時日長久,殘留的飯糰很多都已經餿壞了,哪裡比得上政府軍每日飲食新鮮健康。

隨著軍糧吃盡,叛軍們只好把各種樹的內皮、根和各種草的根、莖葉加入鹽再煮沸後食用充飢。

戰鬥打到後來,叛軍各方面的都已經非常疲憊了,精力無以為繼,士氣也大受影響。到了9月8日,叛軍各部已經堅持不住了,內部也出現爭論,有的認為應該暫退北方,徐圖再來,有的認為決戰如果失利,後退就是等死。

最後到了9月9日,叛軍終於戰敗了,除了宇田成一率領一部分北撤,其餘的一部分死戰到底,全軍覆沒,還有一部分潰散了,田代榮助和河野廣體都死在了亂軍中。

整個戰役叛軍七千人撤退,將近兩萬人戰死,兩萬多人潰散。而政府軍方面也有一萬多人戰死,彈藥也幾乎消耗殆盡了,可以說是慘勝。

白根山戰役決定了日本內戰的結果,雖然北方還未平定,但叛軍主力盡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蔓延全國的軍事叛亂終於走向了尾聲。

到了這個時候,東京面臨的軍事威脅終於全面解除了,政府軍的戰略獲得了成功。鑑於兒玉源太郎對整個戰爭的卓越指揮,日本政府除了將他升為陸軍中將,還特意加封為男爵。

要知道日本人對爵位是很吝惜的,軍人們即使升到了大將也很難得到華族的地位,兒玉源還只是中將就貴為華族,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了。同時被加封的還有伊藤博文,這兩人成為了天皇集團重振帝國的希望。

根據伊藤博文的計劃,政府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要儘快於9月中旬進行北伐,在10月底之前鎮壓自由軍剩餘部隊,在十一月徹底平定全國各地的叛亂殘餘,提前實現"年底前結束內戰"的宏願。

日本國內形勢的劇變,也引起了歐美各國的注意,之前幾乎所有的西方媒體,都認為日本在中日大戰慘敗之後,既面臨鉅額賠款,又經歷著大規模的內戰,整個國家墜入了無底的深淵,已經沒希望再爬上來了。

沒想到短短半年,日本國內的局勢居然穩定了下來,天皇政權依然穩固,讓所有的政治評論者跌破了眼鏡。

因此,英法德美等國對日本的態度,明顯有了改善,從之前的不聞不問,到現在的噓寒問暖,在9月10日和11日,日本外相青木周藏相繼收到歐美各國的外交照會,希望能加強彼此之間的經貿合作等等。

這些突如其來的善意,讓天皇和新成立的伊藤內閣萬分驚喜,所謂世人熙熙攘攘,都是勢利眼。看日本要完蛋了,就懶得搭理,現在發現居然還有培養前途和利用價值,馬上就換了一副面孔。日本政府感覺一下子就冰冷徹骨的寒冬,進入了溫暖舒適的春天,似乎已經預見到大筆外國貸款即將滾滾而來了。

這些微妙的變化,迅速被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傳回了國內。

9月12日晚,丁雲桐看著報告,不禁皺起了眉頭。他事實上對這樣的變化不能說意外,但感覺來得有些快。因為隨著中國崛起,在亞洲事務中日益活躍,歐美各國自然會漸生疑慮,“中國威脅論”,“黃禍論”,已經開始在西方的媒體上出現。

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列強自然會樂於在中國的旁邊,去扶植一個中國的敵人作為牽制。以前之所以沒這樣做,因為畢竟是在戰爭期間,難免直接激怒中國,像那個不了了之的“五國調解團”就是明證,而且日本輸得太慘,讓國際上覺得沒什麼扶植的價值。

但現在日本在國內表現不錯,雖然關東和東北地區還處於戰爭,南方的許多地區卻已經開始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了,表現出驚人的自我療傷能力,讓列強刮目相看。

由此可見,未來在日本的形勢會無比複雜,中國有沒有能力排除歐美的干擾,單獨解決掉日本呢?

這是一個問題。

幸虧在戰爭賠款方面,中國答應了日本長期分階段付款,沒有給西方資本以可乘之機,在這一點丁雲桐有著很深的用心。

丁雲桐正在為這件事來回思慮,外務部突然報告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沙皇俄國在9月11日至12日,突然出動大批海軍陸戰隊,佔領了勘察加以南,從佔守島到得扶島,原先由日本控制的整個北千島群島!

丁雲桐一下子有點沒反應過來,怎麼會這樣?俄國不是一直在“溫暖”地支援著日本嗎?中日戰爭期間俄國不是唯一給日本貸款的嗎?這到底是鬧哪樣呢?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日本的情況越來越複雜了,丁雲桐突然覺得非常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