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奇寶疑蹤之當陽地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節 穆連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節 穆連山

龐老二臨行前交代過,如果穆連山肯來的話,那他就在鎮子上多呆些日子,等對方到了之後一起回來。眼見一個星期已經過去,仍不見龐老二的身影,大夥兒料定,姓穆的十有八九是被說動了。其實,也就只有鐵柱一人不大情願,旁人都沒什麼意見,人好不好相處那是末節,最重要是手底下硬實,能和龐老二一起做個頂樑柱,既能摸到九龍樽,又能維護大家周全,就算圓滿完成任務。

果不其然,姓穆的做事有板有眼,絲毫不拖泥帶水,接受龐老二邀請後迅速趕了過來,跟隨龐老二一起回到營地。這位大哥事先已經被鐵柱大肆渲染了一通:面冷心冷身手不凡,眾人誰不好奇?都伸長脖子想見識見識,不過領頭的不發話,下面人也不好多說什麼。穆連山比著龐老二小了幾歲,中等身材,稜角分明又消瘦的臉龐上長了雙讓人不敢直視的眸子,既冷且酷。我跟龐老二學了一招,但凡看人,先看眼睛,因為眼睛是最不好掩飾的地方,我見穆連山眼神如此犀利,心中暗想:果然是個好角色。

龐老二把穆連山給大夥介紹一番,又挨個兒把眾人引見給他,這人能被龐老二看重,我們自然也不敢輕慢,規規矩矩的見禮,就鐵柱大咧咧的隨便抱了抱拳。穆連山冷著臉一言不發,待把大家都介紹完了,他才微微點頭以示回應。

邀請這樣的人物入夥,價碼低了是不成的,所以過場一走,衛攀龐老二就正經坐下來和穆連山詳細說了說其中的細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穆連山竟然早知道了聖師寶藏的事,不但知道,他手中還有一本聖師手札。

聽到這個訊息,衛攀不由張大了嘴巴。我們總以為聖師手札是極為隱秘珍貴的東西,連金七爺都把它當作心頭肉,從不肯拿出來讓別人瞧上一眼。但後來我們知道不但金七爺,衛垂柳和韓慕亭一人有一本,現在穆連山這兒又冒出一本,聖師手札,難道已經氾濫?

穆連山得到手札的經歷也叫人哭笑不得,是一個相貌寒酸的半老頭子在他名下的古玩店死纏爛打半賣半送留下的。古玩店裡管事兒的覺得希奇,就把這事知會了穆連山。這塊冰疙瘩似乎只對十拿九穩的事情感興趣,所以儘管他把手札通篇讀了一遍,但卻沒有絲毫想去染指聖師寶藏的意思,甚至覺得這全是無稽之談。直到龐老二電話裡隱約對他透漏了些實情時,姓穆的才知道這事兒原來是靠譜的。

既然穆連山的為人我們都知道了,所以再和他打馬虎眼兒說不沾邊的虛話就顯得多餘。於是衛攀直來直去的把條件對他講了,姓穆的微一沉吟,說道:“龐二哥知道我的脾氣,做什麼事從沒半途而廢的。”

他這意思很明顯,既插手進來,自然是要一路跟到底的。衛攀提前便做好了兩手打算,因此穆連山的意見也在預料之中。龐老二在路上可能已經把我們自尋寶之後的經歷大略對他講了一講,穆連山繼續說道:“我進來的晚,前頭那些事兒全沒趕上,也沒出過什麼力。但咱們就吃的是這碗飯,凡事還是先說清的好。我說個數,你們去商議,十停一。”

穆連山所說的十停一是他們圈裡邊說慣的話,意思就是事成之後,他要分寶藏十成中的一成。這個數倒讓衛攀長出了口氣,現在寶藏總共是三份,衛攀一份,我和龐老二等一份,蘇玉雖沒要求,但她拿出的墨於玉和黃金人面是尋找寶藏的關鍵,所以原屬金七爺的那一份便轉落在她的名下。穆連山半路加入,衛攀原想他怎麼著也得弄走五分之一,沒想到姓穆的倒不大貪心,只要拿去十分之一。

衛攀沒怎麼猶豫,滿口答應。龐老二雖沒說話,但看的出來,他對這個結果還是非常滿意的,既沒冷了穆連山面子,也沒讓衛攀過分為難。

按這一行的規矩,如果做大活兒的時候因為人不湊手,迫不得已需得請個生人入夥,不但得摸清對方家底,見面之後,還要請他露露把勢,以免東郭先生混了進來耽誤大事。但眼前這穆連山有龐老二做保,想必沒什麼問題。不過,叫他來可不是供大夥兒瞻仰的,所以別的人都為第二天進遺址作準備,龐老二單獨拉了穆連山,把韓老頭給的資料揀著要緊的讓他看。真正的好爬子儘管吃的是江湖飯,但並非全都是一身痞氣,相反,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以及歷史功底,穆連山冷歸冷,腦子是挺好使的,龐老二指著文字或是草圖略一講,他就理解個八九不離十,比著下面那些二太爺們可是強了許多。

第二天清晨,龐老二決定吃了早飯後先和穆連山進遺址摸摸,衛攀說道:“連山兄弟,我們這兒帶的有各種傢伙兒,你挑件順手的,要是用的慣,我這把長槍給你拿著。”

龐老二雖然沉悶,但好歹有個熱乎氣,穆連山真沒讓鐵柱白埋汰一場,面對衛攀的一番好意,連個正臉也沒給,說是自己帶著傢伙。衛攀也不在意,笑了笑就安排人佈防。

眼見著龐老二和穆連山相繼拾掇利落,準備順密道進遺址,我的賤毛病又開始發作,雖說遺址裡不可能一路太平,但有這兩位牛人護駕,必無大礙。於是我賴笑著湊到龐老二身邊兒,替他撣撣衣角的灰塵,輕聲輕氣說道:“二哥,把我也帶上?”

說實話,龐老二這人,只要他瞧你順眼,再加上時間長廝混熟了,是非常照顧人的,不論大事小事,總會替人擔待,所以我才蹭著他。至於姓穆的,充其量是打工的,沒什麼表決權,況且老小子自打來這兒之後就沒露過一個笑臉,跟我們這幫人全是他家佃戶一樣。

“小陳,比過去是有膽識了。”龐老二依次插緊腰間的小刀,“這碗飯,你還打算長吃?是要進去再磨練磨練?”

“這個這個,進去瞧個稀罕嘛,好容易來一趟,回去之後我也好跟別人吹吹麼。”

“兄弟。”衛攀笑著說道:“二哥他們進去辦正事,你就別跟著瞎攪和了。”

對衛攀,我一向是很感激的,所以,他一發話,我也不好再糾纏龐老二,悶悶不樂的吊著臉扭頭要走。龐老二說道:“想去,那就跟著吧,進去之後說不準還有用槍的時候,你別來回亂跑就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這臉還沒完全搭拉下來,隨即咧嘴一樂,興沖沖跑到龐老二跟前,傻笑兩聲,拍了拍腰間的手槍。龐老二招呼大夥兒在外面留心,然後帶著我和穆連山,一頭鑽進密道。

密道一直到出口這段路很正常,沒什麼可說的。進到遺址後,龐老二決定仍舊沿著秋決臺那條路走一走。穆連山一言不發跟在我後頭,這老兄確實不大好相處,連句話也搭不上,鐵柱那愛說愛動的性格,跟這種人肯定合不到一塊兒。

類傣族的遺址大致呈梭狀,扎郎山在遺址東南邊兒上,祭壇與它相距不遠,首領居室在北部,這三個最有可能存放九龍樽的地方是我們尋找的重點部位。沿秋決臺直走的話,可以通往首領居室。一般來說,常年住人的居室裡是不會佈置什麼機關陷阱的,況且,類傣族只能算的上是個邊遠地區的蠻荒部落,其生產力以及科技水平都遠遜於內地,那些奪人魂魄的奇淫機巧,這幫哥們估計玩不轉。類傣族首領手下就幾千號人,能講多大的排場?據我分析,這些小部落的首領估計很能湊合,不講究,隨便弄個山洞或者搭個竹樓都能住,所以,他的“王宮”應該規模不大,由易到難是我們早就定好的策略,如果能走狗屎運,恰好類傣族首領是個守財奴,好點的東西全在自己家裡放著,豈不美哉?

關於類傣族的情況,龐老二講過一些,這個部落最引人注目的因素一共兩個,第一,是他們集體消亡的原因,第二,就是類傣族存在時,其武士的剽悍兇猛。史料記載,清乾隆帝征討大小金川,類傣族曾派遣一支四百人的部隊聲援藏部首領莎羅奔。清、藏兩軍對壘,都是幾萬十幾萬乃至二三十萬大軍拼殺,類傣族派四百人起鬨,無疑是閒著沒事找刺激,派只老鼠啃大象。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支四百人的小分隊獨立作戰,屢破十數倍於己的清軍,不但戰鬥力超強,而且機動迅速,弄的幾任征討主帥都很頭疼。最後一任金川征討使傅桓,是乾隆的內弟,有兩把刷子,設計幾路堵截,終於用一萬三千名清軍把四百類傣武士包圍起來。幾經衝殺,斬敵兩千餘人後,類傣族武士光榮完成使命,全部力戰而死。

整個遺址極為僻靜,除了天上偶爾兩聲鳥叫,在地面上幾乎見不到任何生物。到底是藝高人膽大,添了穆連山這樣的好幫手,龐老二意氣風發,兩人商議一下,決定趁熱打鐵,現在就摸到類傣族首領“王宮”一探究竟。

走了片刻之後,原先密集林立的破敗木屋已經越來越少,大概是已經離開了生活區。三個人除了我有些緊張外,龐老二和穆連山均都是面無表情,這就是心理素質上的差距。秋決臺上的八個石人還靜靜的呆在原地,路過的時候我忍不住感到脊背有些發冷。這東西真他娘的不好處理,摔了砸了埋了都不合適,擺在原地也很彆扭,真叫人無奈。

完全脫離民居聚集區後,道路變的狹窄,兩旁山壁上毫無規律的開始出現山洞,從洞口來看,裡面的空間應該大小不一,隔一段路就有一個,這樣的山洞既可以住人,也可以儲存糧食或者雜物,估計探詢之後不會有太大價值,所以龐老二不願在它們身上浪費時間。我雖然好奇,也不敢擅自跑去一探究竟。又前進了大概五十米,走在最前面的龐老二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對我們說道:“看那邊兒。”

他手指的地方是一個洞口較為寬大的山洞,地勢很低,幾乎已與地面持平,加之又是白天,光線良好,所以山洞靠外的部分看的比較清楚。

我心理素質不如龐穆二人,所以他倆倒沒什麼不良反映,隔著我對望一眼,同時朝山洞又跨近兩步,而我看清楚山洞裡面的東西後,頓時覺得頭皮發麻,身上的雞皮疙瘩瞬間冒出一大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