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奇寶疑蹤之當陽地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節 套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一節 套間

各位筒子們聖誕快樂~~~~~~~~~~~~~~~~~~~

我可不比龐老二與穆連山,他倆做了這麼多年的爬子,希奇古怪的事不知道遇見多少,加之身手好,應變能力快,一般情況是駭不住他們的。所以,龐老二一發現山洞有異,隨即和穆連山走近了想看仔細。我無可奈何的跟在他們後邊,不敢落單,生怕身後猛然間會冒出什麼要命的東西。

惡鬼溝裡的人畜骸骨不算少,但大部分都是載進溝裡自生自滅然後血肉化泥只留白骨的,我們一直比較忌諱遺址外的這條山谷,所以從未靠的特別近過。因此我一看見山洞裡的東西就覺得心理上不大能承受的住。

這個山洞大概十幾米深,十米左右寬,看樣子應該是天然形成的。從洞的最深處一直到接近洞口的地方,一具挨一具擺滿了人的骨架。我比以前算是長了不少見識,若眼前猛乍乍冒出三兩具白骨,也嚇我不住。但這山洞裡的人骨以數百計,不但多,而且擺放的十分整齊,就和菜市場裡賣魚的小販一樣,把一條一條死魚頭上尾下排成一溜兒。我一手拿著手電筒,另只手握著槍,說不清楚心裡到底是驚訝,是恐慌,還是噁心,總之頭皮全都緊緊的揪到一起。

雖然慌亂,但心裡還算是清醒的。很快我就反映過來,這山洞裡擺放的整整齊齊的人骨,應該就是資料還有蕭月所說的遺址內散亂死去的類傣族部眾。屍骨來源清楚,但我還是心存疑惑,類傣族滅族有很多年了,部眾的屍身一直沒人打理,亂七八糟撂了一地,直到蕭月隨父親進遺址的時候,仍舊是這個樣子。但相隔幾年時間,這些屍骨竟然整齊的被擺放在山洞之內。我極端相信這件事是人做的,不過,有什麼人會這麼做?

山洞裡除了屍骨,別無他物,我哆嗦著拿手電照了半天亮,龐老二簡略給穆連山講了一下,估計醫生和爬子都是對血肉模糊白骨森森這類情況免疫的,穆大俠面對滿洞的白骨不但眉頭都沒皺一下,聽了龐老二的介紹後,反而輕描淡寫回了一句:只要是人就不怕。

丫太託大了,真該早點把他拽來,讓他在當陽地宮和金七爺鬥上一斗。

瞻仰過山洞裡的類傣族“遺民”,龐老二拿過一張根據資料自己草繪的地圖看了看,說道:“這兒離首領居所大概得走到下午,小陳你扛的住麼?要是累了就把揹包拿來,我揹著。”

“不要緊,這才走了幾步路?我又不是面捏的。”

我的體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這種山路上奔波幾個小時,還是挺的住的,龐老二又叮囑幾句,回頭繼續前行,和剛才一樣,最多走出去不到一百米,又是一個裝滿了遺骨的山洞呈現眼前。因為我們是在清晨出發,所以三人裡只有我帶了只手電,沒法子,硬著頭皮開啟手電替他倆照明,讓二位爺好好觀賞一番。

我有種預感,這樣的山洞估計不會只這兩處。類傣族消亡前具體有多少人,我不清楚,不過,從資料上的幾個數字可以推斷出來,大概是在四千多五千左右,而剛才那個山洞加上眼前這個,裡面存放的骸骨總共不過六、七百具,所以,替類傣族收屍的神秘人物不會半途而廢,一定還有其它山洞或者合適的場所儲存著剩餘的人骨。好在我能想到的問題龐老二自然也能想到,在這樣滿是人骨的地方實在找不出其它有價值的線索,因此剩餘的山洞,龐老二都忽略而過。

這一路還是比較順利的,離開那些陰風陣陣的山洞,我也走的很安心,龐老二和穆連山把我夾在中間,就象餅乾裡那層奶油,誰要想咬我,需得先把兩塊餅乾搞定。

遺址內的植被景觀跟外面大同小異,不過很多地方都顯示出明顯的人為痕跡,沒有一點希奇的地方,真叫我大失所望。兩個牛人既打算了要先把首領居室探明,加班走夜路是一定的。不過兩人是臨時決定,沒給上面的人通氣,怕他們等不及了擅自行動,所以路要加緊趕,儘量早回去。山路我們是走慣了的,加之沒帶太多裝備,速度很快,下午三點多的時候,已經接近了目的地。龐老二又拿出地圖看了看,對我們倆說道:“到地方了,這裡面估計不會有什麼機關,不過還是小心點好,小陳,進去只看就行,千萬不要亂動裡面東西。”

“恩。”我點點頭。這點覺悟我還是有的,在當陽地宮的時候,松爺就因為貪小便宜,相中了壁畫上的兩顆綠玉,賤手賤腳去挖,觸動機關,險些把大夥兒全困死在謎窟裡,血淋淋的教訓剛過去沒多久,我能那麼不長記性麼?

原來我的推測還是不錯的,類傣族首領果真不是講面子擺排場的領導幹部,他的居所只是個很普通的山洞,只不過比較寬敞而已。洞口處用胳膊粗的樹幹樹枝釘了個木排,中間開了道門,還有縫合在一起的獸皮充當門簾子。不過經歷的年頭久遠,木排與獸皮風吹日曬,已經腐朽的不成樣子,龐老二拿匕首輕輕挑掉獸皮簾子,我湊過去拿手電朝洞內照了照,一股形容不出的味道撲面而來,說不上難聞,也說不上好聞,我總覺得裡面帶著點歲月滄桑的意境。

這地方不比古墓,打了盜洞後還需要散氣通風,山洞本來就不是個密閉空間,一直都保持著細微的空氣對流,所以,立馬進去也沒大礙,就是手電帶的少了,洞裡不太亮堂,被木排一擋,更是昏暗無光。龐老二要去手電,先在洞口朝裡照了一圈,然後率先抬腳邁了進去。要按我的意思,我還是想當奶油,但穆連山在後面搭住我的肩膀,說道:“你走在最後。”說罷,身子一晃,已經隨著龐老二閃進洞中。

這個山洞可能是遺址中最“氣派”的一個,單從裡面的擺設就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氣派也只是相對而言,因為普通部眾住的木屋和山洞都很小,而且簡陋,但首領的“寢宮”裡不但有石桌石凳,還有一張異常寬大的石床,幾個石雕燈臺擺放在山洞四周,其它各樣武器以及飾品數量很多,有的還能叫上名字,有的卻是見都沒有見過。說實話,我非常希望類傣族首領當年收下兩隻九龍樽後就一直拿它們當喝水杯子。龐老二一樣一樣翻看山洞裡的東西,桌子床什麼的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都是整塊大石頭雕磨而成,非常實在,連片紙也裝不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們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器皿上面,但結果是失望的。龐老二翻看了一會,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洞壁上,我沒手電,所以只能跟他保持高度一致。壁畫這東西對我來說也不算是特別陌生,當初在三譚院蘇老闆店裡學徒的時候,我就見過一整塊被硬生生敲下來的巖畫,蘇老闆怕燙手,沒敢染指。在當陽地宮的時候,跟著龐老二看過幾副,不過不大感興趣。

這個山洞裡的壁畫因為很少受到風雨侵蝕,而且當初雕刻的時候刀鑿印記很深,所以儲存的相當完好。不過這些壁畫非常素,刻出線條輪廓以後就算完事,沒有任何顏色,與中國其他地方發現的古壁畫、巖畫相比,顯得簡樸許多,但樸倒是樸,簡卻未必,每處場景或每個人物在雕刻時極盡精細繁複之能,特別是畫中人物,面目表情無比真實生動,就連我這啥也不懂的菜鳥也暗自喝彩:刻的好!

壁畫當然不是古人閒著沒事刻了玩兒的,其中絕大部分都有蘊涵其中的特殊意義。最常見的就是以畫敘事,把一件或幾件事用圖畫形式表達出來。我一直認為這種做法很扯淡,又不是沒文字,有什麼事不能好好的寫下來教後人知道?非得玩深沉才夠派麼?雖然壁畫刻的相當精緻,但我還是沒心看下去,反正龐老二看懂了自然會講給我聽,何必費勁自己琢磨?

誰知道龐老二也有玩不轉的時候,繞著壁畫看了一圈,楞沒明白裡面講的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也情有可原,類傣族原本就是個神秘的部落,存世的資料非常少,如果不清楚他們的歷史文化背景,那麼想要看懂這些也許記載著族內重要事件的壁畫便非常困難。我幾次想提醒龐老二,我們是來找九龍樽的,不是搞藝術的,但看他瞧的那麼出神,也不便出聲打擾。倒是穆連山沒那麼多講究,對龐老二說壁畫上看不出門道,還不如費心在洞內摸摸。

龐老二斂了心神,說道:“恩,一瞧就瞧出神了,這山洞雖然不小,但總是有限,我們再找找看,不過依我想,希望不大。”

儘管龐老二這樣說,我們這次也不算完全白跑。韓老頭說過,最有可能存放九龍樽的三個地方其中之一便是居室,現在已經摸查過了,可以排除,如果韓老頭所料不錯,其餘兩個地點會有收穫。

把山洞來回檢視幾遍,也不過花了半個多小時時間。我看著實在是沒希望了,就對龐老二說道:“二哥,要不行咱們先回去吧,還有幾個小時的路,若是回去晚了,上邊的人不定多著急呢。”

“恩,好,咱們這就回吧。”

進洞之後一直沒出聲的穆連山這時突然對龐老二說道:“龐二哥,手電拿來我用一下。”

我心中有些疑惑:山洞都翻遍了,難道姓穆的又有了什麼發現?有意問問他,但看他那冷冰冰的臉,估計問了也是白問,龐老二沒多說什麼,依言把手電遞給他。

穆連山接過手電,走到山洞最盡頭的洞壁處一點一點的看,時不時還敲敲打打。龐老二明白他的意思,是想試探試探有沒有夾層。我不由暗自發笑,這他娘的又不是磚瓦砌成的房子,全都是硬棒棒的石頭,還能硬生生的挖出個小套間來藏寶貝?我斜眼看看龐老二,他沒露聲色,只是靜靜的看穆連山一個人瞎忙活。

大石床是緊貼著山洞盡頭的洞壁擺放的,所以穆連山很快就摸到這裡。石床已經被我們細細看過,沒有異常。不過穆連山看的倒不是床,而是床頭處的洞壁。看了一會兒,他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掏出把匕首,在洞壁上又刮又搗。

有門?

我和龐老二往他跟前湊了湊,恰好穆連山收回匕首,回頭說道:“龐二哥,你仔細看看。”

回想一下,山洞盡頭的洞壁倒真是個我們漏查的地方,但這樣實心的石頭洞壁,很難做什麼手腳,所以不但我,連龐老二也沒多想。此時聽到穆連山的話,龐老二急忙藉著手電筒的光貼緊洞壁細看下去。

這一看,果然看出些端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