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與虎謀皮畢竟有皮可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1章 與虎謀皮畢竟有皮可謀

呂布和袁紹各自罷兵。

袁紹率領大軍返回鄴城,而呂布則領著兵馬退回彭城。

領軍到達倉亭的袁熙和袁尚很快得到了袁紹的命令。

袁紹傳令,要他倆立即撤軍返回鄴城,不得再向前推進半步。

得到軍令,袁熙、袁尚把田豐和崔琰請到帥帳。

落座後,袁尚向倆人問道:“田公、崔公,剛才我和二兄得到父親軍令,要我們即刻罷兵返回鄴城,依兩位看,這是怎麼回事?”

田豐和崔琰相互看了一眼。

“我覺著應該是呂布找到了主公。”田豐說道:“曹孟德先前兩次進攻碭山,都被呂布擋了回去。我認為主公應該是因此動搖了,所以才下達了這條命令。過不多久,討伐曹操的檄文應該會廣發天下。”

袁熙和袁尚一臉不解,相互看了一眼。

“田公難道認為父親會與呂布聯合討伐曹操?”袁熙問道。

“不是打呂布肯定就得打曹操,北方已經平定,袁家要想再有建樹,就必須攻破黃河一線。”田豐說道:“主公明白這個道理,呂布也明白這個道理。至於曹操,他更加明白。如今哪兩家打另一家,就看和誰聯合更有好處。”

“曹操勢力強盛,即便沒有我們袁家,他討伐呂布應該也不是太難。”袁尚說道:“難不成父親想要聯合弱的呂布,對付強的曹操?”

“呂布可不弱。”田豐嘆了一聲說道:“最近一年,他聚攏了不少將士。如今徐州兵馬已超十萬,他手下猛將、智者也是不少。雖然比曹操弱了一些,卻不像當初下邳之戰時那樣羸弱。曹操想要滅掉呂布,怕是沒那麼容易。”

“其實說什麼也沒用處。”袁熙嘆了一聲:“父親已經把命令傳達到了這裡,我和顯甫也不可能不從。返回鄴城勢在必行,如今要考慮的就是怎麼回去?”

“兩位公子不用有任何顧慮,只管掉頭回去就好。”田豐說道:“對面的敵軍也是不敢前來追擊。”

“為什麼?”袁尚說道:“自從我軍來到這裡,雙方已是歷經多次廝殺。雖然我軍推進緩慢,可還是每天都在向前一些。我要是敵軍將領,必定會趁著我軍退走從背後發起突襲。難道田公認為,我們退走,敵軍不會隨後來追?”

“當然不會。”田豐說道:“兩位公子得到主公軍令,對面的徐州兵馬應該也是得到了呂布的軍令。呂布和主公有了約定,誰肯為了一場小勝而致使同盟破裂?”

袁熙和袁尚再次彼此看了一眼,兄弟倆都點了點頭。

“既然田公認為敵軍不會從背後發起突襲,我這就下令要大軍明天一早返回好了。”袁尚說道:“這次出征,幸虧有田公與崔公幫襯,否則以我兄弟倆的能耐,或許還真不是敵軍的對手。”

“三公子太謙了。”崔琰笑著說道:“我倒是覺著,兩位公子即便沒有我倆在一旁,也是可以把事情辦的穩妥。”

看向田豐,崔琰問道:“元皓認為是不是這樣。”

“那還用說。”田豐笑著回道:“兩位公子眼界長遠,早晚能夠成就大事。這次跟隨兩位公子來到倉亭,我也是從中學到了不少。”

“田公、崔公可不要這樣誇獎我倆。”袁尚回道:“我們兄弟年輕,以後需要幫襯著的還有不少。”

“兩位公子放心,只要用得著,只管說話就是。”崔琰朝兄弟倆拱了拱手。

田豐也點了點頭。

確定了第二天一早返回鄴城,四個人又談論了一會,袁熙對田豐和崔琰說道:“天色不早,兩位還請先回。我與顯甫再商議一下由誰領軍先走,誰來斷後。”

知道兄弟倆是有其他事情要說,崔琰和田豐倒也識趣,起身告了個退離開。

倆人離開以後,袁熙向袁尚問道:“顯甫認為怎樣?”

“什麼怎樣?”袁尚顯然沒弄明白他的意思。

“他倆怎樣?”袁熙問道:“能不能留為己用?”

“我覺得夠嗆。”袁尚回道:“別看他倆話說的是那樣,真的要用他們,只怕是用不動。”

“顯甫這麼說的理由是什麼?”袁熙又問。

“出征這麼多天,難道二兄還沒發現,他倆與我倆始終是若即若離,雖然看起來事事都聽從我倆吩咐,可實際上他們到底怎麼想,我是看不明白,想必二兄也沒能看明白。”袁尚回道:“這倆人讓人揣摩不透心思,才是最可怕的。”

袁熙點頭:“尤其是那個田元皓,從他來到軍中,我就一直沒有看明白他。也一直沒看清楚他究竟想要怎樣。”

“田元皓從來都沒和我們一條心思。”袁尚搖頭:“他真正想要的,無非是在戰場上立下功勳,然後拿著這些功勞讓父親下不了臺面。”

袁熙錯愕:“他有這樣的心思,顯甫怎麼不早提醒我?”

“要是我早提醒二兄,田元皓此時應該在什麼地方?”袁尚沒有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

被他這麼一問,袁熙居然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好。

要是他早看出田豐不會和他們一條心,絕對不會收留在軍中。

田豐早先得罪了袁紹,只要他們兄弟倆不肯收留,必定會被袁紹重新關押進監牢,就連生死也是難說。

“既然知道他不是和我們一條心,顯甫為什麼還要收留?”袁熙不解的問道。

“二兄只看到一層,卻沒有看到另一層。”袁尚嘿嘿一笑,對袁熙說道:“所謂有容乃大,田豐難以被我倆收攏,應該是很多人都看到的。長兄知道他在我倆這裡,必定不會加以提防。而其他人知道我倆收留了他,給了他立功抵過的機會,人心偏向於誰,難道還要我說明白不成?”

袁尚解釋的時候,袁熙已經明白。

可他還是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對袁尚說道:“顯甫聰慧過人,果真不是尋常人可比。你看到的一些東西,我這做兄長的居然半點也沒看出來……

“兄長並不是沒看出來,而是不想看出來。”袁尚微微一笑,意有所指的冒出這麼一句。

袁熙嘿嘿一笑,也就沒再多說。

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他都沒有繼承袁家的可能。

雖然和袁譚是同母所生,袁熙與袁譚之間的關係反倒沒有和同父異母的袁尚親近。

從骨子裡,他是希望袁尚能夠繼承袁家大業。

袁尚繼承了袁家,他還可以從中撈取不少好處。

要是繼承袁家的是袁譚,袁熙還真不確定能從中得到什麼……

與其念在學員幫著長兄,還不如多考慮自己的利益,與三弟袁尚聯合。

如今袁家後宅之主劉夫人是袁尚的生母。

幫襯著袁尚,在劉夫人那裡也能刷一些好感,對袁熙絕對是只有好處而沒有任何壞處。

袁熙、袁尚決定撤兵,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了倉亭。

正如田豐料想的那樣,徐州軍並沒有追趕,而是在他們撤走之後沒有多久,跟著也就撤了。

對於撤退最排斥的就數袁譚。

來到泰山,他已和徐州軍作戰多次。

雙方謀士各自獻策,武將在沙場上相互徵沙,將士戰死者也已上千。

要是不拿下泰山,袁譚還真心有不甘。

更加複雜的是,泰山境內他奪取了幾處城池,而徐州軍也潛到青州,在青州境內拿下了幾座城池。

雙方要是就這樣撤兵,勢力範圍相互交錯,早晚還是會有摩擦。

坐在帥帳裡,袁譚向辛評、辛毗等人問道:“父親突然傳令,要我領軍撤走,你們認為這件事我該怎麼去辦才好?”

“主公下了命令,長公子當然需要遵從。”辛評說道:“只是眼下雙方各自都得到一些城池,要是現在撤兵,只怕以後會有不少麻煩。”

“你說的正是我所擔心的。”袁譚說道:“我們總得想個法子,把這裡的情況變的簡單一些,然後才好撤走。”

“既然主公派人來告知長公子撤軍,龐士元那邊一定也是得到了呂布的命令。”辛毗說道:“不如長公子派個人過去,與龐士元接洽,看他怎麼說。”

“說起來最近這些日子,我們可沒有討到什麼好處。”袁譚說道:“雖然我們奪取了不少泰山的城池,可在青州丟失的要比在泰山得到的更多。派人過去與龐士元商議這件事,就怕他不肯答應。”

“我覺著龐士元沒有不答應的理由。”辛毗接著說道:“他們佔據了青州的城池,只要我軍以後扼守泰山關口,那些城池連補給都送不過去,我還不信能支撐到什麼時候。等到那時,就算龐士元想把城池送給我們,我們也不一定會接納。”

“也就是說,他們雖然佔領的城池不少,其實真正佔有優勢的還是我們?”袁譚追問了一句。

“那是當然。”辛毗回道:“如果長公子信得過我,我願去見龐士元,與他分析利弊,和他呼喚城池然後雙方罷兵。”

袁譚點頭:“那你去吧,不過要記住,和龐士元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要過於激怒他。一旦惹惱了他,我可沒法子立刻出兵前去把你救援回來。”

“長公子放心。”辛毗起身一禮,走出了袁譚的帥帳。

等到辛毗離開,袁譚向其他人吩咐:“你們也都早些做好準備,撤軍就在眼前,不要給了龐士元趁機發難的機會。”

眾人領命離開,辛評卻還留在帳篷裡。

袁譚看向他:“你怎麼還不會去準備?“

“回長公子。”辛評說道:“我認為龐士元也不可能在眼下向我軍發起進攻。”

“為什麼?”袁譚說道:“雙方雖然已經休戰,然而趁著最後撈一把好處的可能並不是沒有。”

“要是沒有利益牽扯,長公子認為主公會輕易與呂奉先休戰?”辛評問了一句。

袁譚眉頭微微一皺,向他問道:“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我倒是也沒什麼意思。”辛評說道:“只是提醒長公子,今天的休戰其實是主公打算聯合呂布討伐曹操,用不多久,長公子應該會得到主公新的命令。”

“討伐曹操?”袁紹派人送來的命令並沒有提及討伐曹操,袁譚不解的問道:“我們才與曹操聯合討伐呂布,倘若這個時候再聯合呂布討伐曹操,豈不是讓世人認為反覆無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亂世征伐,為的不過利益而已。”辛評回道:“要不是主公聯合呂布,怎麼會突然送來這麼一道命令?我認為主公一定是從呂布那裡討到了曹操給不了的好處。”

盯著辛評看了好一會,袁譚的眉頭始終緊緊擰著。

辛評卻接著說道:“至於世人看法,難道長公子認為主公會在意?”

辛評做了這些分析,袁譚已經明白過來。

他向辛評問道:“這麼說你認為佐治前去求見龐統,帶回來的應該不是什麼壞消息?”

“肯定不會。”辛評回道:“龐士元這回應該也在琢磨著,該怎麼開口和長公子提起撤兵一事。”

袁譚點了點頭,經過辛評這通分析,他也大概是看明白了。

所以能有這場和談,無非是袁紹考慮到了實際的利益,決定和呂布暫時聯盟討伐曹操。

“我大概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只是不太明白,他為什麼會聯合相對弱小的呂布,而選擇與曹操為敵。”袁譚說道:“無論怎麼想,我都覺著不可思議。”

“長公子認為不可思議,我卻覺得再正常不過。”辛評說道:“其實早先主公一直在遲疑該不該聯合曹操。世人都知道,最近這些年曹操南征北戰,平定了不少豪雄。他在河南一帶的地位也是越來越穩固。要是任由他如此壯大下去,早晚會成為袁家的心頭大患。相比於曹操,呂布雖然也是不容小覷,可他的實力卻相對要弱小了不少。聯合曹操擊破呂布,將來為了彼此利益,主公和曹操之間還必定會有一戰。可聯絡呂布擊破曹操,憑著呂布的實力則很難與河北抗衡。主公所以這樣安排,也是出於利益的考慮。”

袁譚默然點頭,辛評說的這些他是徹底的明白了,也想通了既然父親派人送來軍令,龐統此時也一定是得到了呂布的命令。

認定龐統不會在這件事裡太多找麻煩,袁譚隨後放心了不少。

另一邊,徐州軍營。

最近這些日子,龐統與臧霸、孫觀等人領兵抗擊袁譚,雖然吃虧不多,卻也沒有討到好處。

陳到率領白眊軍早就去了青州。

從青州傳回的訊息,說是白眊軍攻城略地,給袁軍帶去了不少的麻煩。

雙方在泰山和青州南部的戰事,已經陷入了膠著之中。

龐統原先的打算並不複雜,既然不能立刻擊破袁譚,儘快結束泰山戰事,那就把他拖在這裡,雙方就這麼耗著。

碭山一帶,呂布連戰連捷,整場戰爭的局勢其實已經趨於明朗。

龐統等人只要做到把袁譚拖在這裡,保衛徐州的戰事最終也會是以徐州獲勝告終。

偏偏在這個時候,呂布令人送來的訊息,要龐統做好撤軍的準備,一旦袁譚走了,他也即刻返回彭城,不得再在泰山與袁家糾纏。

得到命令,龐統把臧霸和孫觀請到帳內。

“楚侯令人送來了訊息。”龐統對臧霸和孫觀說道:“他要我們早做準備,等到袁譚退兵,即刻撤回彭城。”

“袁譚會退兵?”還不清楚狀況的臧霸和孫觀一臉錯愕,臧霸問道:“楚侯怎麼知道他會退走?”

“原因難道還不明顯?”龐統對臧霸和孫觀說道:“必定是楚侯已經與袁紹達成和議,很可能我們接下來還要聯合起來對付曹操。”

臧霸和孫觀更加不解:“袁紹早先還和曹操一同對付我們,這會怎麼突然改變了主意?”

“利益。”龐統說道:“說來說去都是利益,袁紹必定是認為與曹操聯合討伐楚侯,並沒有聯合楚侯討伐曹操利益來的更多。何況相比於曹操,我們的實力確實是弱小不少。與楚侯聯合擊破曹操,袁紹再轉而進攻我們,可要比滅掉曹操容易。”

“袁紹居然還有這樣的盤算。”孫觀皺著眉頭,向龐統問道:“楚侯肯與他聯合,難道看不清這些?”

“楚侯當然能夠看清,所以才會與袁紹聯合。“龐統微微一笑。

孫觀和臧霸更加滿頭霧水。

倆人彼此看了一眼,孫觀問道:“既然楚侯能夠看的明白,為什麼還要與袁紹聯合?我聽說碭山一戰,曹操並沒有討到什麼好處……”

“碭山一戰,曹操是沒有討到好處,可另外四路境況如何?”龐統說道:“楚侯是看明白了,袁家和曹家聯合攻打徐州,我們根本支撐不了太久。還不如先與袁紹聯合擊破曹操,等到曹操破了,徐州要對付的只是袁紹一家而已。與虎謀皮,終究還有皮可謀。要是任由兩虎來食,等著我們的可就只有死路一條。”

正談論著這些,帳外一名衛士稟報:“啟稟龐將軍,辛毗前來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