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琴俠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不速之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不速之客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陽春三月,春寒料峭,桃花正盛,風月無邊。

一日清晨,張樂天開啟木門,只見院子裡的一棵古樹下,站立著一位身著竹青色圓領袍的男子和一位隨從,而院子外不遠處的兩根木樁上,各有一根韁繩拴住一匹駿馬。那男子見到張樂天,頓時笑容可掬,彎腰拱手道:“張老將軍近來可好?下官冒昧前來叨擾,還望老將軍恕罪。”

這名男子大概三十餘歲,溫文爾雅,頗有氣質,張樂天仔細打量此人,卻想不起是何許人也。自揣道:“此人氣度不凡,而且自稱下官,莫非是朝廷命官?”但心中不禁疑惑:“我與此人素無交情,他為何來探望我?何況我深居此地,鮮有人知,他又是怎麼知曉的?”

青衣男子似乎看出張樂天的心思,莞爾道:“老將軍不必驚慌,下官乃兵部侍郎趙文傑,初來貴地只是想拜訪老將軍,並無惡意。”

張樂天拱手道:“原來是趙大人,幸會幸會!趙大人遠道而來,讓寒舍蓬蓽生輝,快請進屋就坐。”

此時陸凌蕭和張悠苠已醒轉,張悠苠揉了揉眼睛,問道:“爹,來客人了嗎?”

張樂天回應道:“苠兒,蕭兒,快來拜見趙大人!”

陸凌蕭和張悠苠鞠了個躬,異口同聲道:“晚輩拜見趙大人!”

“這個是小兒張悠苠,這個是我侄兒陸凌蕭。”張樂天依次作了介紹。

“哈哈,令郎和令侄年紀輕輕,就一表人才,真是將門無犬子,官家無白丁啊!”看著眼前兩個外貌俊秀,身材健碩的少年,趙文傑頗為讚賞。

“趙侍郎過獎了,苠兒,去倒茶。”

張悠苠獻完茶後,張樂天就把張悠苠和陸凌蕭給支開了,他很清楚趙文傑此番前來別有目的。

趙文傑開門見山的說道:“張老將軍身懷絕技,文韜武略,渾身是膽,難道甘心隱匿於此,做一個碌碌無為之人?那豈不是太屈才了,下官真為您感到不值!”

張樂天猜得沒錯,趙文傑果然是朝廷派來的說客,於是道:“老夫當年就已被貶為庶民,如今歲數大了,身子又不好,只求安度晚年,別無他念。”

“老將軍當年受了莫大的冤屈,下官心知肚明。先帝僖宗當年被奸佞之臣蠱惑,受小人挑撥,才做出這等有損社稷之事,老將軍耿耿於懷也是在所難免。”

張樂天拱手道:“趙大人言重了,老夫豈是小肚雞腸之人,先帝之聖斷豈是我等可以妄加揣測的。”

趙文傑歉然道:“老將軍如此豁達,是下官失言了,在下也只是為老將軍打抱不平而已。”

“無妨,無妨。”張樂天邊說邊抿了口茶。

見張樂天毫無出山的意願,趙文傑暗道:“但凡想建功立業之人,大多是為了名和利。不過老將軍既為忠義之士,若想說服他出山,非名利能讓其動容,只有忠君和恤民方可湊效。若是他仍推辭不受,定是有所牽絆,或是有所疑慮。”

想到這點,趙文傑鏘然道:“當今聖上時常念起老將軍的好,稱讚老將軍為國之棟樑,老將軍若肯出山,必被朝廷重用。到那時封侯賜爵,彪炳青史,可媲美飛將軍李廣也!”

張樂天嘆了口氣,道:“若飛將軍在世,天下何至如此。然則富貴名利皆是身外之物,老夫已然看得透徹。不過,聖上和趙大人有這份心意,老夫已是感激不盡了。”

趙文傑微微頷首,繼續道:“老將軍所言不差,與其瞻懷先賢之功,何不爭做當世英雄?下官瞧將軍老當益壯,又素有救國愛民之心,何不消除心中芥蒂,重新為大唐江山出一份力?”

張樂天沉默不語,見說到張樂天心坎裡去了,趙文傑繼續道:“如今陛下勤於政事,重整旗鼓,又求賢若渴,故特地派下官前來恭請老將軍出山,還望老將軍成全。”

說完從懷裡取出一條黃布,雙手將其托住,遞到張樂天跟前,誠懇道:“這是陛下託下官給張老將軍的密詔。”

張樂天接過黃布,上面寫道:“時運不濟,天不佑朕,賢臣良將,屈指可數。望張愛卿輔佐於朕,萬勿推辭!”

皇上都已言盡於此,張樂天心有所動,但他心中牽掛的是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走了,孩子託管給誰呢?故推脫道:“陛下厚愛,老夫惶恐。只是老夫年邁,體弱多病,實難有所作為,還望趙侍郎轉告陛下。”

見說服不了張樂天,趙文傑仍沒有放棄:“下官聽聞戰國時期趙國將領廉頗,八十餘歲仍心繫國家,卻得不到重用,最終抑鬱而終。西漢蘇武,持節不屈,保全國威;初唐魏徵,直諫敢言,輔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如今正是用人之際,聖上開明,皇恩浩蕩,正是我等報效朝廷的時候,張老將軍又豈能安心避世呢?”

言辭鑿鑿卻帶點威逼利誘,趙文傑果然配得上“趙三舌”的稱號。如果真是聖上開明,大好河山又何至於沉陷呢?

張樂天心想:“看來趙侍郎此番前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了。”

於是強硬的答道:“老夫怎敢與廉頗這類名將相提並論,老夫已久別沙場,只剩下一身老骨頭了。窮鄉僻壤,粗茶淡飯,怕是招待不周,趙侍郎請自便!”說完起身,左手往門口一迎,略微躬身,準備送客。

誰知趙文傑並不生氣,立起身來,恭謹道:“敢問老將軍,一年前是否協助過衡州刺史周嶽打敗潭州的閔勖?將軍既然肯為周嶽賣力,為何不肯為朝廷出山呢?”

張樂天怔了一下,嘆息道:“老夫是為了衡州的百姓,迫不得已才相助於他的。天下人才濟濟,效忠朝廷的比比皆是,趙大人又何必把工夫浪費在老朽身上呢?”

沒想到張樂天如此頑固,趙文傑慢慢的心有不悅,但又不能發洩,只好強顏歡笑道:“如今朝廷內憂外患,宦官勢力仍然左右朝政,黃巢叛軍餘黨死灰復燃暗中勾結,呈燎原之勢,隨時都可能席捲重來,各路節度使擁兵自重,更是讓朝廷頭痛不已,而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還望老將軍為天下黎民出山!”

趙文傑雙手抱拳,低頭彎腰,甚有誠意。

這一招果然奏效,張樂天早就對叛軍恨之入骨,更要緊的是雖然張樂天避世隱居,但無時無刻不心繫天下蒼生。為國捐軀,死而後已,方是男兒本色。亂世之中,難以獨善其身。既然不能獨善其身,那就兼濟天下!

“趙大人不必多禮!”張樂天攙住趙文傑,態度有所好轉,“趙大人所言句句在理,只是老夫尚有三個不諳世事的孩兒要照顧,孩兒他娘過世得早……”

趙文傑唏噓不已,同時也敬佩張樂天德正高潔,這些年未曾續妻納妾,感嘆道:“老將軍一人撫養三個孩子,真是太為難了!”說完環顧四周,問道:“那還有一位侄兒在何處,下官怎麼未曾見著?”

“不是侄兒,是侄女,趙大人請稍候。”張樂天走出門口,朝外喊道:“霖兒,你也過來拜見一下趙大人。”

陸紫霖應聲後,走進屋來,對趙文傑欠身施禮道:“小女陸紫霖見過趙大人。”

雖穿著粗衣麻布,但陸紫霖容顏俊俏,舉止得體,趙文傑捋了捋須,頷首稱羨道:“老將軍,令郎令侄皆是郎才女貌,人中龍鳳,下官喜歡得緊。”頓了頓,問道:“不知侄女出閣否?”

張樂天道:“還未。”

趙文傑欣然一笑,“下官有一子,年紀與侄女相仿,不知能否攀附,與老將軍結成秦晉之好?”

張樂天笑道:“趙大人謙遜,霖兒無甚才德,豈敢高攀?”

兩人又是謙讓說笑了一陣,陸紫霖卻羞得臉頰通紅:“張伯伯就會拿我取笑,我先告退了。”說完轉身走開了。

“這孩子。”張樂天滿臉慈愛的目送陸紫霖出了屋子。

趙文傑暗忖:“原來老將軍是被這幾個孩子所牽絆,所以之前才一再推辭不受。”於是道:“還請老將軍放心,朝廷自會將三位侄兒妥善安置。下官見眾位侄兒聰明伶俐、氣宇非凡,若加以栽培,將來定能出人頭地,有不俗的作為。”

張樂天心想:“如此安排也好,只是官場變幻莫測,自身前途未卜,若是出了變故,豈不是禍及孩兒?”心裡終究不放心,只得說道:“這個倒不勞朝廷費心,老夫有個熟人,能幫我照顧好孩兒。只要他們有人照料,老夫便無後顧之憂了!”

見張樂天心意已決,趙文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欣然道:“老將軍果然快人快語,下官這就回京稟明聖上,擇日恢復將軍原職。路途遙遠,老將軍要多多保重……”

張樂天問道:“當今朝局形勢如何?”

趙文傑嘆了口氣,道:“雖然起義叛賊被鎮壓了下去,但各地節度使泛濫成災,連聖上也調動不了他們,只怕這比起義叛軍更具威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唉!”張樂天臉上陰雲遍佈,“這些節度使真是忘恩負義,唯恐天下不亂!”

趙文傑從張樂天的眼神裡讀出了憤怒與堅定,看來皇上沒有看錯此人。

“不知老將軍何時動身?”

“待老夫將三個孩子安頓好,一個月內就回京覆命。”

“如此也好。”趙文傑起身,躬身道:“那下官先行告辭了,彼時在京城恭迎老將軍。”

“趙侍郎何必急在一時呢,難道真的嫌棄老夫這裡的粗茶淡飯,味不入口?”張樂天打趣的說道。

“老將軍說笑了,下官已隨身備好乾糧,今日還有急事要處理,不便耽擱太久,請老將軍見諒!到了京城後,請到下官府上一聚,到時定與老將軍一醉方休!”

說完就出門,和隨從騎上兩匹快馬,消失在樹林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