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美食之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楓橋夜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三十四章 楓橋夜泊

大師,這劉芒接過井田懷樹手裡的猴兒噌配方,感覺沉甸甸的。

不用介意,劉芒君。井田懷樹好像知道他在想什麼:就像你說的,美食是無邊界的。我可不希望在若干年後,這種美妙的配方會失傳。

好吧,大師。劉芒小心將紙張摺好,放進胸前貼身的口袋裡。

劉芒君,我的這道河豚天婦羅怎麼樣井田懷樹見到劉芒吃完剩下的一塊河豚,問道。

好吃不論是炸制的火候,還是包裹芡汁的分量都非常的完美劉芒體會著嘴裡殘留的味道,讚道。

可沒想到的,井田懷樹聽到劉芒的話,反而嘆了口氣。

怎麼啦大師我說的有錯嗎

劉芒心裡很奇怪,他不明白井田懷樹為何嘆氣,他的評價很中肯,一點也沒有拔高的意思。

這道河豚天婦羅看似簡單,但如果讓他來做,肯定沒法做出來。這關係油溫的控制,和長年重複做一件事情,而累積下來的手感。

劉芒君,你知道嗎雖然在東瀛,大家都叫我廚神,但我自己知道,我是配不上這個稱號的。

為什麼眾人都很詫異。

如果村屋懷樹這樣的水平和人品,都不能稱之為廚神,那在東瀛還有什麼人,能配得上這個稱號

在東瀛的料理界,有很多的神,比如說壽司之神小橋二郎,天婦羅之神早也女哲哉,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我覺得他們都實至名歸,可是我

為什麼他們都能稱神,而您不行呢劉芒追問道。

因為他們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做同樣一種料理,從不涉及別的東西。比如說我的好朋友,小橋二郎先生,從開店至今就只做壽司,專注壽司已經六十多年。而早也女哲哉則只炸天婦羅,同樣也快到退休的年紀。反倒是我,每樣都學,每樣都沒學精,真的有違一個匠人的本心啊。井田懷樹一臉慚愧的說道。

原來您擔心的是這個啊劉芒笑了起來:雖然專精一樣東西,透過時間的累積來達到巔峰狀態,確實了不起。但如果沒有其它東西來配合的話,同樣也會失色不少。就好比現在的這道天婦羅河豚若是沒有猴兒噌的調和,又怎麼能呈現出全新的味道

不一樣的。井田懷樹搖了搖頭:劉芒君,你一定要去嚐嚐他們的料理,到時你就會明白一個人如果一生之中專注一件事情,那會達到多麼了不起的地步。

我會的劉芒認真的點點頭。

好啦,接著猜猜我下道菜是什麼吧

不用猜了,肯定應該是大師的拿手菜燕尾豚刺身吧劉芒笑了起來。

燕尾豚一直坐在埋頭大吃,都沒怎麼吭聲的悟靜,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

來到江東這一個多月,悟靜早就聽五眼吹噓過無數次了。

說這道菜品有多麼神奇,一點點毒素就可以毒翻一整箱的魚,而味道又是多麼的鮮美,簡直能讓人把舌頭都要吞下去

他一直想讓劉芒做一次嚐嚐,但燕尾豚在國內不好買,加之劉芒最近又太忙,就沒有遂他的願。

是的,燕尾豚。井田懷樹接過助手端上來的一個陶盆,從裡面抓出一條肚子圓鼓鼓,尾巴似剪刀的河豚魚。

這種魚要現殺,才能保持它的鮮味。

說完,井田懷樹取出一條潔白的毛巾,覆蓋在燕尾豚的身上,然後接過次郎遞上的尖刀,開始宰殺起來。

和上次一樣,僅僅是花費了一刻鍾的時間,這道燕尾豚刺身就完成了。

唯一和上次不一樣的是,這次的擺盤更加的精緻。

切成極薄的魚片,在方形的翠綠瓷碟中攤開,配上檸檬片和黃瓜條,勾勒出飛鳥和圓月的形狀

面前的這盤燕尾豚刺身,如同一副中國水墨畫一樣,體現出了一種獨特的韻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井田懷樹用稍顯生硬的中文,抑揚頓挫的背誦出這首,唐代張繼的千古名篇。

劉芒君,這首楓橋夜泊,是東瀛人最愛的中國古詩,幾乎每個東瀛人都會背誦,你知道為什麼嗎

是嗎為什麼劉芒三人的好奇心一下就被勾上來了。

這首詩在中國當然是家喻戶曉,還上了小學的語文課本,可沒想到在東瀛也這麼受歡迎啊。

因為唐朝的佛教,對東瀛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東瀛派往唐朝留學的人員,分別稱留唐僧和留唐生。傳說拾得和尚是乘坐了寒山寺裡的一口鐘,飄洋過海東渡到東瀛,在一個名叫薩堤的地方,傳播佛學和中國的文化,所以東瀛人對寒山寺的熟悉程度和情感,遠比中國人還要親切而深刻。井田懷樹笑眯眯的解說道。

原來是這樣。眾人連連點頭。

不止如此。井田懷樹用筷子小心翼翼調整了一下盤中魚片的擺放位置,接著說道。

由於寒山寺後來毀於明朝與東瀛海盜的戰火,一直沒有重建。直到一位名叫山田寒山的人,四處打聽尋找寒山寺鍾的下落,他要把寒山寺的鍾找出來歸還中國,但始終沒有找到。於是他便募捐集資,召集了一批工匠,精心鑄成一對青銅鍾,一口留在日本觀山寺,一口送回蘇州寒山寺。

真是受教了,原來蘇州寒山寺的鍾還有這個典故啊劉芒感慨道。

所以,現在的寒山寺鍾雖然不是唐時的原物,卻注入了一段中國和東瀛民間文化交流友好的佳話。有了這樣漫長豐富的史經,蘇州寒山寺的鍾和張繼的楓橋夜泊自然在日本成了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事。楓橋夜泊也因此收入東瀛的小學課文裡,小學生也會背誦。

我回國後一定去那看看,摸一摸當年的那口銅鐘。劉芒心裡暗暗想道。

劉芒君,今天的我這道燕尾豚刺身也借用了詩裡的意境。用來懷古思人,表達我此刻的心情。希望中華和東瀛兩國的友誼,能世世代代的保持下去。

我明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