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清客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薑還是老的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1章 薑還是老的辣

廣信知府林光祖已經用過晚飯,正在廨舍後苑小廳飲茶,待曾漁向他恭賀過新年之後,方含笑問:曾生,過年家裡都好

曾漁道:勞府尊下問,學生家裡都還好。

林知府點點頭,將兩封信遞給曾漁道:方才急遞鋪送來的信件,這兩封是分宜嚴世芳和嚴紹慶寫給你的,嚴紹慶就是嚴閣老長孫是吧,看來是催你去分宜了,你現在就拆信看看,若真是要你去分宜,本府就特批給你一塊小勘合牌,沿路有驛站提供食宿,有難處也可讓驛所幫忙解決,很是便利。命僕役給曾漁看座上茶。

曾漁道:多謝府尊。先拆嚴世芳的信看,卻原來嚴世芳已經就曾漁和嬰姿的婚事寫信向嚴嵩和嚴世蕃請示過,嚴世芳真是實誠君子,信裡實話實說,沒什麼隱瞞,他說嚴世蕃的回信言詞輕薄,並不把曾漁求婚當作一回事,嚴世蕃信裡還說若曾漁今年能公車到京城參加會試並黃榜題名,那這門親事倒可以考慮

在嚴世芳看來,堂兄嚴世蕃這麼說等於是拒絕了曾漁的求親,因為他深知科舉之難,他前後參加了數科鄉試都是名落孫山,曾漁雖然頗有才學,八股文也作得好,但要想鄉試會試連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他嚴世芳見過多少八股文高手困於場屋潦倒半生,堂兄嚴世蕃想要曾漁以少年進士的身份來求親那純粹就是刁難曾漁,好比挾泰山以超北海,就是完不成的任務,所以嚴世芳直接就對曾漁表示歉意,說他不能作主把嬰姿許配給曾漁,很是遺憾

信的最後,嚴世芳力邀曾漁再赴分宜教習,說族中子弟都思念曾漁,誇讚曾漁教書教得深入淺出,尤其是紹慶,簡直是非曾漁教不可,紹慶與其母曹氏商量,若曾漁要為鄉試備考不能去分宜,那就請曾漁到南昌,嚴家在南昌也有豪宅園林,曾漁可住在那裡一邊教導嚴紹慶一邊備考。

看完了嚴二先生的信,曾漁暗暗嘆口氣,嚴世蕃拒絕是意料之中的事,沒什麼好抱怨的,分宜嚴氏是什麼家世,他一介小小秀才如何能高攀,真要是年少進士也還算般配了,可他也知道科舉之難,考個秀才都跌跌撞撞,他可沒有多少把握自己能在今秋鄉試中式,更別提會試了。

又拆開嚴紹慶的信,少年嚴紹慶在信中對曾漁與山賊鬥智鬥勇救人質立大功的傳奇經歷是羨慕不已欽佩不已,信裡說起曾漁和嬰姿的婚事卻與嚴世芳的態度大不一樣,嚴紹慶對這門親事很樂觀,說他父親嚴世蕃已經同意曾漁和嬰姿的婚事了,只要曾漁科舉連捷,這份姻緣就得諧了

曾漁搖頭苦笑,嚴紹慶錦衣玉食,十五歲就已經恩蔭為從七品的內閣中書舍人,哪裡知道寒窗之苦科舉之難,少年嚴紹慶對他有點盲目崇拜,想必是認為曾先生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科舉連捷手到擒來吧。

嚴紹慶在信中再三請求曾漁繼續教他詩書,不去分宜就去南昌,反正曾漁八月是要趕到南昌參加鄉試的,不如早幾個月就動身到南昌嚴氏宅園居住,這樣既可溫習詩書精研八股,又可順便指導他讀書習字,請曾漁儘早給他回覆

林知府慢慢品著香茗,注視看信的曾漁,曾漁似乎不甚歡悅的樣子,過了一會,林知府估摸著曾漁看完信了,開口問道:曾生,分宜嚴氏是不是要你去

曾漁點頭道:是,紹慶公子邀學生到南昌與他一起讀書,說這樣學生也好備考鄉試。

林知府笑道:這位嚴公子尊師重道,很為你著想啊,你還有什麼為難之處

曾漁道:學生還不知道上回錄科試能不能透過

林知府搖頭笑道:你是黃學道的得意門生,憑藉新進學的銳氣,黃學道怎麼也會讓你今年鄉試撞撞文運莫非你上回科試作文未成篇

曾漁道:學生那篇作文八股齊全,完篇了的。

林知府道:那還有甚顧慮,這錄科試你必過的,下月初學道就會下文通知諸生,你得了確切訊息後就去分宜或者南昌吧,莫讓嚴公子他們等得急了。

曾漁唯唯而退。

天已經黑了,林知府讓黃頭役送曾漁回去,黃頭役又叫了一個差人提著燈籠一起送,出了北門,曾漁就讓兩個差人回去,他自己沿護城河慢慢踱步,天上月牙兒高掛,水邊細波粼粼,城內笙歌簫鼓,城外就顯得有些冷清,風吹過來,還是很冷。

曾漁抖擻了一下身子,心想:我與分宜嚴氏是撇不清關係了,嚴嵩昏憒老邁嚴世蕃驕奢淫逸,嚴氏倒臺是必然的,難道我還能去給嚴世蕃出謀劃策躲避危局且不說嚴世蕃不把我當回事,即便是把我當一回事我也沒力挽狂瀾的本事,真以為穿越一回就能改天換地啊,早幹什麼去了,現在的我只想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過得好一點而已。

人生在世,總有各種不順,整日意淫沒什麼意思,只會更加浮躁空虛,然而想起自己對陸妙想的承諾而不能做到,曾漁心裡還是不大痛快,鄉試會試連捷這太難了,把這個當作娶嬰姿的條件純粹是刁難,罷了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盡力去做就是了

回到宅子,祝德棟和紀二郎已經喝得半醉,曾漁隨便喝了兩杯,當夜歇息不提。

次日正月初六,一早紀家的廚娘煮了三大鍋湯麵,宅子裡大大小小三十來個人用罷湯麵,除了留四喜和老善看家,其他人都送紀奶奶一行去碼頭,門前馬車轎子熱鬧非凡。

紀家的客船一直泊在碼頭邊等著,鵝湖紀家的造紙業做得很大,著名的連史紙遠銷南北兩京,蘇杭一帶的文人墨客最喜用連史紙作畫,曾漁再也不用為練習書畫用紙發愁了,上次紀二郎就送了十二刀連史紙,這次又贈以三十六刀各種精品鉛山紙,曾漁準備嘗試潑墨山水,那種畫法比較費紙。

未出元宵,出遠門的人少,碼頭上還比較冷清,曾漁一行來到碼頭就熱鬧了許多,曾母周氏和紀奶奶依依惜別,少女紀芝一手拉著曾漁母親,一手牽著妞妞,淚光盈盈的

紀奶奶笑著對曾母周氏道:老妹子你看,小芝對你多親呀,象是親生閨女。

曾母周氏撫著紀芝細嫩的手背道:是呀,我與小芝有緣,象親生閨女,妞妞和小芝也很親,只可惜才聚了短短幾日就要分別了,真是捨不得。

紀芝睫毛上掛著淚珠,輕聲道:鵝湖離這邊也不甚遠,過些日子女兒可以再來看望乾孃。

曾母周氏喜道:那就好極了,小魚不能長在家,他總要外出求學謀生的,宅子裡冷清得很緊,小芝若能來陪我那真是太好了。

紀奶奶道:行,待三四月間再讓小芝來看望你。

那邊紀二郎再次拜託曾漁為小妹紀芝尋訪合適的良家子弟為婿,曾漁道:紀二哥放心,上饒這邊我會留心的,貴溪那邊我讓鄭表兄也幫忙尋訪,總要為紀芝小妹尋一個知書達禮的如意郎君。

紀家人陸續登船,曾漁這邊也準備了幾箱禮物讓腳伕搬上船,但與紀家送來的禮物卻是沒法比,紀奶奶還留下一個僕婦幫曾漁母親料理家務,這僕婦是紀家的家生女,所謂家生女就是賣身到紀家的僕人與紀家的婢女成親後生的女兒,一出生就是紀家的人,沒有人身自由的,這僕婦姓杜,四十多歲,丈夫早逝,卻未留下一兒半女,杜氏為人忠厚,也並不笨,頗善烹調,做事甚是勤勉,每日閒不得的,紀奶奶叮囑她要好生服侍新主母,杜氏眼淚汪汪的點頭

搭在岸邊與船舷供人上下船的長木板已經撤下,紀奶奶紀二郎李氏和紀芝立在船頭向碼頭上送行的曾漁一家揮手作別,卻看到兩個公差一路伸長脖子東張西望找到曾漁身邊,恭恭敬敬說著什麼

櫓船緩緩搖離岸邊,順流向西南方駛去,岸上的人影漸漸小了,紀二郎看到曾漁隨那兩個公差先走了,不禁道:曾賢弟很受林知府敬重啊,又請曾賢弟去說事了。

紀芝眼淚收不住,回艙中抹眼淚去了,李氏扶著紀奶奶與紀二郎還站在船頭,紀奶奶問:二郎,你方才與曾漁說些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紀二郎道:兒子拜託他給小芝尋訪良家子弟為婿啊,他滿口答應了。

紀奶奶輕輕嘆了口氣,沒說什麼。

李氏窺伺婆婆心意,小心翼翼道:我試探了曾奶奶口風,曾公子並未婚配,小芝容貌盡配得上曾公子,咱們紀家也是鉛山名門,婆婆為什麼不將這事與曾奶奶提上一提

紀二郎目瞪口呆,他倒沒想過這事。

你倒是有心。紀奶奶斜瞅了媳婦李氏一眼,說道:老婦當然有這意思,可人情世故就在於識趣兩個字,曾奶奶說過年前這些日子媒婆差點踏平曾家門坎,可曾漁一個都看不上,把媒婆們都趕跑了,不知是不是外面已經有中意的名門閨秀,連曾奶奶也不大清楚,你說這種時候我們怎麼好自己為小芝說媒,這不是讓人家為難嗎,咱們是陪小芝來認乾孃的,卻成上門說媒,若是成了當然好,若是人家拒絕,我這張老臉往哪擱,那時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吧,再說了,小芝剛與河口王家解除了婚約,就急急忙忙想與曾家結親,這豈不是讓曾奶奶母子看輕了我們

李氏心悅誠服,姜還是老的辣,婆婆考慮事情周全得多,若冒冒失失提親的確不妥,說道:婆婆說得極是,不過媳婦看我家小芝與曾公子還是有緣分的

紀奶奶搖搖頭:別想那些,若曾漁在上饒這邊能幫小芝找到一戶好人家那就很好了。

江流轉折,碼頭不見了,櫓聲擊水,客船向鉛山方向而去,婆媳議論也止了,曾漁當然不知道這些,這時他正隨黃頭役從東門入城往府衙趕去,林知府要親自為他說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