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備前宰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 東西合戰(一)戰前調略與初次交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 東西合戰(一)戰前調略與初次交鋒

大谷吉繼讓自己的弟弟(養子)將寧寧和一條家基送去越中,這一條路可不好走。即便走水路越過了越前,越中此刻也正在被上杉氏攻侵中。

淺野長政初戰不敵上杉強軍,不得已龜縮富山城拒守,當聽到自己的妹妹和秀家的兒子被送過來的時候,他表現的無比震驚。

不僅僅是淺野長政,北政所被岡家利從澱城突襲帶走徹底惹惱了茶茶。

本來茶茶還在猶豫是否要對秀家作出懲戒,現在秀家居然派出家臣直接從她的城池搶人,這是對大坂豐臣家最惡劣的挑釁。

在最近的大坂評定上,茶茶抱著年幼的秀利苦的悽悽慘慘,直接表示自己這對母子先後被他的兩個兄長欺辱,大名們根本沒有把秀吉死後的秀利看做是主公。

這是非常嚴重的指控,不亞於將秀家指認為朝敵了。

其實茶茶之所以要悻悻艾艾的表態,不敢強勢到直接宣佈秀家為朝敵,自然是害怕德川家康不支援自己。

雖說現在茶茶經過一系列騷操作,基本上掌握了大坂城、近畿的領地,但是德川家畢竟坐鎮東海道,若是他們與秀家聯合,大坂這邊恐怕會直接潰敗。

只是然她出乎預料的是,德川家康這次卻出奇的支援自己,他表示自己將會和大坂站在一起,維護主公秀利的權威,彙報先主秀吉的恩德。

之前因為還希望和秀家保持友好的關係好下船的,但是秀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德川家康的要求,也終於讓德川家康放棄了幻想。

既然你秀家要和我打一仗,那我德川家康也是不帶怕的,真的到了戰場上,誰生誰死還不一定呢。

德川家康還意外的同意了大野長治關於開除秀家豐春譜系的的要求,這樣一來秀家與大坂之間就不再是豐臣家之間的權利內戰,而是一個外樣大名扯旗造反妄圖推翻和平。

這樣一來,秀家原本佔據的道義制高點矮了不少,也給了德川家康進一步調略秀家麾下軍團大名的資本。

德川家康很清楚,秀家這邊的軍勢看起來強大,其核心還是那數萬關東軍團,另外還有近一半是關東、信濃和東北的大名,若是可以讓他們從內部爆破,必然可以削弱秀家的實力。

其實大坂方面還想要裹挾天皇對秀家下達朝敵的命令,好在岡家利提前得到了秀家打的招呼,一定要將後陽城天皇安排到其他地區去避難。

但是後陽城天皇不同意,岡家利也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強行將天皇綁走。

京都地處山城國平原地帶,是一片易守難攻的地方,岡家利實在無奈只能以山城國即將發生兵禍為理由,將天皇強行遷移至近江大津城居住。

他最初的想法是安置在伏見城,但是伏見城的城防並沒有修建完成,即便是山城豐春領加上近江大津領,他手中可以調動的兵力不超過7000人,他只能兵分兩路分別駐守伏見和大津,同時去向大和的筒井定次求援。

在他是設想中,筒井家是大和27萬石大名,動員出萬把人根本不是問題,如此伏見、大津各有萬人駐守,足以掐斷大坂方面東西交通之勾連。

但是,依如本能寺之變的時候,筒井定次拒絕接受明知光秀徵召一樣,筒井定次對於岡家利的請求也變得猶猶豫豫。

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筒井定次在去年剩下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樣一來秀家在前兩年過繼到筒井家的兒子筒井康定就顯得異常的尷尬了。

這正是秀家最擔心的情況。

當初眼見超過了歷史上的時間,筒井定次年歲又大了,應該生不出兒子了。秀家這才在蝦夷表示可以將自己的六子晴吉丸過繼過去,由德川家康擔任烏帽子親取名筒井康定。

但是誰能想到才短短一年之後,筒井定次的親生兒子就出生了。雖然筒井康定已經13歲了,而筒井定次新出生的兒子還未滿週歲,不過這已經足夠影響筒井定次的站邊問題了。

地處近畿的筒井家是秀家之前準備的殺招,但是在設計自己親子繼承還是養子繼承的問題上,筒井定次還是猶豫了。

儘管秀家在返回本州之後一再表示對筒井定次生出了親生兒子很欣慰,並表示不會讓筒井康定繼承筒井家,主動提議為其改名為豐臣康家。

但是筒井定次當初大義凌然的拒絕了,他不想自己與秀家繫結這麼深的成果就此產生裂痕。

但是他又猶豫,因為他地處近畿,一旦東西兩軍開戰他必然首當其衝。所以他想要走中庸之道。

就在這個時候德川家康恰到好處的拋上了橄欖枝,他表示可以幫助他的親生兒子繼承筒井家業,並保證筒井家的知行,只需要筒井家按兵不動兩不相幫就行了。

若是筒井家願意幫助大坂平亂,大坂方面不吝惜給予筒井家大和一國的賞賜。

大和是近畿中的近畿,筒井定次還沒有傻到會相信大坂會將這個大坂邊上的上國領賞賜給自己。

但是德川家康的提議確實很誘惑人,這就使得他面對岡家利的求援行為沒有表態,而這正是德川家康想要見到的結果。

德川家康實在是信不過石田三成的戰術和戰略水平,即便是他對上豐臣秀家都得打上十二萬分的精神。

德川家康直接向茶茶提議由自己掛帥,採取東守西攻的策略。畢竟現如今的在東面還有上杉、德川兩尊大佛堵著,只要的德川家康抓緊時間結束對毛利家和岡山家的戰爭,他甚至可以抽調九州大名東進,以兵力優勢擊潰秀家。

他的這份提議得到了茶茶的同意,德川家康直接掛帥西國討伐軍總大將,石田三成在其麾下聽用,而北陸方面交給了豐臣秀勝和上杉景勝,東海道方面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德川秀忠。

在戰爭真正開打之前,德川家康寫信給德川秀忠,讓他不要在意一成、一地的得失,保證德川家的實力,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甲斐、駿河退守遠江。

他給自己的兒子設定了一個期限,務必要憑藉東海道數座堅實的壁壘拒守半年以上,他打算用半年的時間肅清毛利和岡山兩家。

德川家康知道大名們最渴望的是什麼,他甚至釋放了九州大名黑田長政,讓其去聯絡加藤清正。以“豐春殿下已被開除豐臣譜系,此戰乃是討伐逆臣維護豐臣正統為條件勸說他家去西軍。”

除了加藤清正之外,德川家康還寫信給了立花宗茂和鍋島直茂等大名,在他看來秀家雖然將兒子送去了立花家,但是這並不代表兩家關係已經牢不可破了。

德川家康直接許諾立花宗茂戰後可以獲得筑前大半國和博多貿易全,許諾鍋島直茂下克上獲得原本龍造寺家的利益為條件,爭取兩家加入自己這邊。

除此之外還有小早川秀秋,他本就在石田三成麾下聽用,但是一直擔任後勤的職務,這次德川家康直接許諾小早川秀秋戰後可以獲得安藝、備後兩國為條件,要求他帶兵轉進岐阜,配合織田秀信看住中山道的出口。

以上這些大名,面對德川家康的調略都給與了積極的回應,最起碼表面的回應非常的積極。

土左大名長宗我部信親有意倒向秀家這邊,因為德川家康給他開出的條件還只是土左一國。再加上土左周圍的尹予、贊岐、阿波都是秀家的盟友,他對於德川家康的信件回應採取了拖字訣。

但是他也沒有如與秀家之前約定的那樣轉進岡山城,從山陽大道突襲近畿。

可以說,在戰況尚沒有明朗之前,這些與秀家本領相距甚遠的大名,多少對德川家康和秀家都曖昧,都在等局勢清晰之後再行站邊。

處理完了掉落近畿附近和西國大名的事兒,德川家康還書信給堀忠俊的家老,想要讓他們迷途知返,從淺野和金澤中間爆破兩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他的動作還是比秀家慢了一拍,秀家早已將自己的女兒,年僅10歲的阿潮送了過去,既是提前完婚,也是給堀家送去人質,表示自己的誠意。

外面的調略總歸只是戰爭外的行動,真正決定戰爭走向的還要看戰場上的生死。

德川家康直接動員了河內、山城、大和、近江等鄰國的士卒,以石田三成為將,命其負責對伏見和大津兩城進行拔除。

在德川家康看來,石田三成能力還是有一些的。之前岡山城南下是因為岡山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若是現在連伏見、大津兩座平城都拿不下,石田三成可以回去抱娃娃了。

至於他自己則帶領播磨、丹波、丹後、因幡、但馬、攝津、和泉等國的士卒在姬路集結,準備對岡山藩發動進攻。

他已經看到了擊破岡山藩的漏洞,那就是岡山和毛利兩家各自為戰,毛利輝元對是否出兵支援岡山城猶豫不決,他只願意提供軍糧和軍備的支援。

而岡山藩內可以動員的軍力全部加起來不過1.3萬人。這麼多人是不可能固守一座岡山城的,他可以定點一個個拔除備前的城砦,甚至可以透過薄弱的美作快速突襲備中,以切斷岡山藩受到賴在毛利家的軍備支援。

慶長八年(1603年)7月,在後世歷史上被稱為東西決戰的大戰開始在日本上演,東軍包括德川家康、豐臣秀利、細川忠興、豐臣秀勝等大名合計月22萬大軍,而東軍則以豐臣秀家掛帥,總兵力約為20萬人。

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爭,不論是誰走錯一步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所以在開戰之初,雙方都非常小心的試探。

石田三成領2萬餘人負責對伏見、大津展開拔城,與歷史上不同的是,由於茶茶的原因他並沒有去勸降城內的守將岡家利。

茶茶已經在大坂下令,要生擒岡家利之後參照石川五右衛門之故,將其烹殺在六條河原,以解自己的心頭之恨。

所以從一開始,戰爭的雙方就投入了全力,一開始就將精銳的豐臣旗本投入戰鬥之中,而不是先用其他大名的從屬軍團去消耗城內的箭失、鐵炮彈丸。

但是山城國內岡家利的軍團早已被秀家調換,那個名義上是守備的軍團實際上常年組織拒守山城國,是實質上的常備軍團,在加上山城各郡動員的士兵,總兵力超過4000人都駐守在伏見城。

他甚至利用豐臣軍團集結動員的功夫在城外額外開挖了一圈城垣和土堀,類似與歷史上真田丸的操作。這個突出部可以吸引豐臣主力攻擊,但是同樣的他們在攻擊突出部的時候會受到三面火力的打擊。

石田三成對於岡家利駐守的伏見城還真的沒有好辦法,連續攻城15日,大坂那邊接連催促可是都未能攻入伏見城主體建築。

石田三成無奈,決定轉換策略,利用伏見城邊的宇治川水攻伏見城,依如歷史上他水攻忍城一樣。

但是別忘了伏見城二之丸及本丸修築在桃山之上,而不像忍城是地處低窪的地帶,在這裡水攻伏見城效果有多少真的得打上一個問號。

但是不管怎麼說,石田三成決定水攻伏見之後聲勢打的很大,動員近畿周圍各領的百姓齊聚伏見城下修築堤壩,並給予祿米和銅錢作為賞賜。

德川家康不能理解石田三成水攻的想法,但是他現在正受困於岡山城下,也沒有多少功夫去搭理石田三成。在得到石田三成60日內破城的許諾之後,接受了石田三成的攻城計劃。

德川家康顯然也沒有想到,秀家當初是怎麼修築的岡山城,居然依託山勢修築的這面巍峨挺拔,以至於自己所領的軍團攻城接連受阻。

由於依託岡山修築,地穴攻根本不現實,少一挖土就會鏟到岩石城,德川家康只能採用火攻的辦法,利用兵力的優勢在多出點火岡山城。

他的想法是這樣的,岡山城確實堅固,但是他是一座山城,山城在水源儲存上有著天然的劣勢。

即便在開戰之初岡山城內已經儲存了足夠的水源,但是隨著自己在各處點火,撲滅火勢需要用到水,等到城內水源耗盡之後,岡山城便可以不戰而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