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備前宰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六章 八幡宮出陣祈福與【仁字馬印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六章 八幡宮出陣祈福與【仁字馬印旗】

現在的秀家就像是一個大家長一樣,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充滿了大男子主義。

他甚至不願意去和自己的孩子交心,去真正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就極其粗暴的給他們蓋上自己認為的。

這其實很不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但是這往往是秀家這個身份的大老父親的普遍心態。

這兩年氏家逐漸在家老的輔助家親政,相模足利領治理的也算是井井有條。

作為豐春家上洛的最前線的基地,算上百姓、民夫十幾萬人聚集在藤沢城周圍,他依舊可以對他們妥善安置,及時給予米糧肉菜供給,其實真的值得秀家對他誇上一句的。

秀家入城之後直接入駐本丸御殿,這裡本來是足利氏家住的地方,因為秀家的到來不得已特意讓渡出了主殿。

氏家有些喪氣的回到自己的房內,看到的是那個曾經替他做了秀家女兒8年的女孩阿若。

現在在他恢復秀家兒子身份之後,為了補償這個女孩,秀家讓她恢復了長船貞親養女的身份並與足利氏家成親。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他的親身父親不過是長船家臣大澤覺兵衛,一個備前地侍出身的低階武士罷了。

相比較其他兄弟結親的都是公卿貴族家的女兒(一條家基、三條實家),又或者是大名家的女兒(筒井定家、結城朝家),他的妻子出身居然這麼的普通。

儘管頂這個長船肥前守養女的身份,但是基因與生俱來的土氣確是他怎麼都不喜歡的。

他可是豐春右府和關東公方所生的兒子,妻子怎麼可以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地頭武士家的女子呢?就算不是大名家的女子,怎麼也應該配上杉、細川等御家人的女子吧。

從秀家這邊吃了癟的足利氏家,卻是將怒氣撒在了與他同齡的妻子身上,明明都是13歲的小屁孩,卻開始對另一個小屁孩愛答不理、冷暴力起來。

秀家並不知道這裡發生的小故事,他現在正和氏姬、頴娃久虎、太田景資等人一起商議明後兩日在鐮倉八幡宮祈福的具體流程。

鎌倉的鶴岡八幡宮,可不是中國的東北鶴崗,這地方在關東武士的心中的地位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

正如秀家當年拉著足利氏姬的手在鶴岡八幡宮主持氏姬繼承關東公方正式的儀式一樣,此次秀家出征上洛,必然也要在鶴岡八幡宮走一遍流程。

這個時代的民眾是愚昧的,不論是普通的足輕還是讀書識字的武士階級,你和他們說兵力優勢、裝備優勢、戰略優勢他們聽不懂。

你去和他們理性的講我們到底怎麼怎麼有優勢可以獲勝遠遠不如去神社祈福,然後讓“上天”告訴他們此戰必勝來的更加有說服力。

即便是織田信長當年桶狹間之前,都不得不帶著人繞路往熱田神宮走一圈,因為他需要藉著神佛的口鼓舞士氣,讓士卒們相信3000人可以戰勝2萬餘人的今川大軍。

此戰秀家自認為自己這邊擁有絕對的優勢,但是跟著秀家走的大名們、武士們、足輕們依舊惴惴不安啊,所以鶴岡八幡宮這一趟實際上是為了穩定軍心之舉。

其實具體要怎麼弄,過去早已就流程可以參照了,秀家只不過是按照這份流程再走一遍罷了。

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在關東公方家的家主是足利氏家,整個流程應該由氏家引著秀家走一遍。

但氏家是秀家的兒子,而且實際上只有13歲,秀家也不願意在無形之中給關東武士一種關東足利氏壓豐春家一頭的想法,這並不利於今後秀家自己家內嫡庶繼承的合理性。

所以秀家表示要調換一下流程,自己直接在神官的接引下入殿祈福,身為關東公方的足利氏家隨自己入殿,並接受由神官賜予的白旗。

與後世世界通俗文化習慣中白旗代表投降不同,在此時的日本白旗象徵著殺伐。御白旗是源氏公方轉指殺伐的旗幟,象徵著武士聚集在源氏公方旗下征戰的合理性。

真正的御白旗自然是在京都足利氏門內的,但這並不代表著下面的武家就不能執此旗幟,畢竟公方不可能每戰都親自領兵,經常會有下賜白旗代表自己的情況。

這種下賜的白旗實際上就代表公方認可你,可以打著公方的名義擁有征伐四方的權利。

這本身是臨時性的下賜,類似於中國將領出戰前臨時賜予的兵符。但隨著禮樂的崩壞,很多大名將這種下賜世代傳承,就比如說武田氏的御白旗。

御白旗本身無印,武田氏傳承幾代之後為了作為區分,在其上面畫上日之丸紋,這就是武田世寶武田御白旗的由來。

正是因為有武田氏帶著這種壞頭,室町幕府之後公方很少再有下賜御白旗的情況。即便下賜,賜予的旗幟也得由御家人持旗,嚴防地方大名持有此旗。

作為京都足利公方當政時期最大的內患,關東公方家自然是沒有被足利公方賜予過御白旗的,但是這裡一直有一個BUG存在。

那就是鶴岡八幡宮內有當年源賴朝獲得天下之後侍奉的那面御白旗,那是代表源氏最正宗的御白旗。

自從足利義昭駁了秀吉的面子被丟到備後去流放,後來又因為害怕他的政治影響力勒令其回京居住(幽禁)之後,足利氏的名頭就已經大不如前了。

但是隨著氏家的上位,雖然僅僅是繼承關東足利氏的名頭,但是不得否認的是,如今的氏家確實是整個天下足利氏中最具有權勢的存在。

氏家當政之後,也一直供養著京都的足利氏親戚們,雖然依舊頂著關東足利氏的名頭,依舊是分家出生,但是他切切實實已經從足利義昭手中接過了足利家督的身份。

要知道豐臣秀吉統治天下的權利是來自天皇的直接賜予,並沒有走武家常走的“武家棟樑”、“源氏長者”或者“平氏長者”這一套。

甚至為了防止有人藉著這些名頭亂搞事,秀吉一直讓足利氏當著源氏長者的名頭,在足利義昭死後,現在的源氏長者為足利義尋。

也就是說因為秀家的小翅膀,原本屬於德川氏的源氏長者依舊在足利氏名頭下,又因為氏家的存在,足利氏現在家督和源氏長者是分屬兩家之下。

這就好像戰國初期一條家宗家明明在土左、尹予,但是在京都的那個一條氏分家卻能繼承上三位公卿之位一樣。

足利義尋一直居住在京都二條城內,想要得到他的授權對於秀家來說是易如反掌的。只是之前為了掩人耳目,秀家是讓身為“源氏長者”的足利義尋將御白旗賜予了關東公方足利氏家!

對於這些內情秀家的幾個家老和部分大名或許知道,但是佔據大多數的中下級武士、足輕是不清楚的。

他們在八幡宮看到的就只有足利氏姬舉著御白旗站在秀家身後壓陣,而秀家在眾人面前康慨激昂揮斥方遒的模樣。

他們只會認為,秀家這個“非源氏出身”的傢伙,也得到了象徵攻伐的“御白旗”,此戰乃是擁有大義的必勝之戰!

除了這些之外,秀家還完了一手占卜吉凶的小套路。其實都是歷史文中玩剩下的東西,不過是準備了100每雙面都是正面的銅錢,當著士卒們的面丟擲占卜吉凶罷了。

但是普通士卒們沒聽過這個套路啊!

秀家為了增加說服力,更是當著眾人的面表示“自己帶著大家從東北南下必然要將大家活著帶回去受賞。

所以特準備了銅錢百枚請武皇嘯厚大禪門(源賴朝)示下此戰吉凶,若是正面朝上則為吉,反面則為兇,只有超過7成正面朝上他才會帶著大家出陣。”

士卒們不懂數學,但是對於機率還是有些想法的,百枚銅錢7成朝上象徵著此戰7及3兇,這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兒了,已經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結果了。

但是愣誰都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居然是百枚皆朝上!

秀家早就安排好的神官看到這副情景“激動”的高聲呼喊道“大吉!大吉!大吉!殿下此戰萬勝!”

下面早就安排好的氣氛組恰當其時的配合著呼喊道“百枚皆上,大吉!大吉!萬勝!萬勝!”

山呼聲像波浪一樣從八幡宮正殿一路向山下傳去,士卒們紛紛將這個好消息告知後面的同伴。

鶴崗八幡宮是有山道的,秀家站在殿門口進行占卜,站在秀家身邊的都是重要的家臣和像氏家這樣的特別大名,即便是左竹義重都不得不站在下面。

只要臺上的神官和家臣們作證百枚錢都正面,下面的士卒們就會願意去相信這是神佛的示吉。

當然僅憑這樣是不夠的,因為一定會有人去質疑,而且並不足以讓士卒們完全信任占卜的結果,畢竟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秀家在丟擲銅錢占卜之後,馬上就命人用水泥將銅幣嵌在八幡宮門前的地磚上,然後允許士卒們在出陣之前來親眼見證這一“奇蹟”。

當人,為了保護“神蹟”那未乾透的水泥,周圍自然是要拉上防護的繩子,並派專人看護,防止有士卒真的進入扣出銅幣來。

秀家只準備在相模停駐3日,但是這三日足以讓眾人相信,秀家是受到“源氏先祖”和神佛庇佑的“正義之人”,跟著秀家上洛是一件只賺不虧的買賣。

這麼“特別”的“神蹟”,秀家自然是要大肆宣傳的,不僅僅是在相模那邊未來八幡宮的數萬將士壓知道,甚至還要書信統治另外兩路軍團,將此戰必勝的訊息告知他們,進一步鼓舞他們的士氣。

八幡宮整個典儀流程走的很順利,秀家有些興奮的選擇當天夜宿在八幡宮,用他的理由說就是“要親自聆聽武皇嘯厚大禪門給自己講述軍略,講述當年上洛的故事。”

事實上還是秀家想要藉著源賴朝的皮來讓士卒們加深自己此戰必勝的信念。

只是當天晚上有一個特殊的人上門拜訪,那是在距離八幡宮不遠的明月院主持以心崇傳。

看到以心崇傳的到來,秀家開玩笑的說道:“我還以為大師不會來了呢?”

其實這話也不能算是完全的開玩笑,畢竟秀家是要提著腦袋最後決戰了,秀家一直以來寄以厚望的以心崇傳到現在都還沒來找自己獻策,你要說秀家沒有想法那肯定不現實。

也許是聽出了秀家話語中的怨氣,以心崇傳從自己佛袖中拿出一條白色的絹布笑著對秀家說的“貧僧來晚了,全因為是去替殿下誦經祈福去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聽聞殿下將要起兵上洛勤王,奉天靖難掃除奸佞,特意為殿下書寫了馬印旗一面,集合建長寺內百名僧眾日夜誦經今日方成,特來送給殿下。”

聽到以心崇傳這麼解釋,秀家臉上的不愉快這才稍稍緩解了一些。派侍從從以心崇傳手中接過白娟展開,只見其上面用草書書寫著一個【仁】字。

“仁”秀家緩緩的讀出這面旗幟上的文字,一旁的以心崇傳已經開始了解釋“殿下於福島起兵奉天靖難,正是為了討伐導致天下不仁的朝中奸佞。

依如殿下當年從朝鮮起兵坐船上洛一樣,若是沒有殿下當時的出現,天下在關白死後早已紛亂不堪了。

是殿下給了天下百姓再生的機會,現在天下再次出現了問題,大坂公族弒親狂悖無禮,他們的不仁正是對應了殿下的仁義,這便是這個【仁】字的由來。”

秀家聽完以心崇傳的彩虹屁內心不住的點了點頭,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同時也向其丟擲了自己的問題“你這面仁字旗,讓我想起了謙信公的【亂龍旗】,以及上杉中納言的【義字旗】,倒是有一起透過之妙。

只是這‘仁義’二字向來是不分家的,難道你是因為上杉中納言取了‘義’,就只把‘仁’留給我了嗎?”

以心崇傳聽到秀家文他這個問題,內心其實挺五味雜陳的。為什麼不寫【義】你秀家沒點AC數嗎?

普通百姓不知道你是“奉天靖難”什麼意思,我可是和你交流過的,自然是知道那位永樂帝最後做了啥了的。

你現在這麼做明擺著就是要學人家明朝永樂帝,作為關白的養子你要去搶奪自己弟弟的位置,你好意思說自己“義”嗎?

我只寫‘仁’而不寫‘義’,那是為了怕你尷尬啊!

日本的馬印旗往往代表著這名武將行世的意義,就好比織田信長的“天下布武”旗,就是再向其他大名宣示自己想要以武力統一天下的決心。

正如以心崇傳內心所想的,秀家以後不可能一直屈居在大坂之下,送出“仁”字旗完全足夠了,若是將“義”字送出,反而畫蛇添足搞得以後尷尬。

但是以心崇傳的話術非常高超,他直接表示道“‘仁義禮智信’仁為五常之首,足以涵蓋其他表意。

況且殿下為天下少有的君子,難道就因為沒有書寫其他表意,就代表殿下缺少這份道義嗎?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

上杉中納言那是外臣,身為臣子自當以義為先,善待家臣忠於君主。但是殿下將來是要統御天下的人啊,自然是要以‘仁’治理天下,正如那些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一樣。”

以心崇傳巧妙的避開了秀家下克上的尷尬,統一用“統御天下”來概括秀家今後要做的事,聽得秀家非常舒服。

“哈哈哈~”秀家大笑幾聲對著以心崇傳表示道“崇傳師傅說的有幾分道理,我還有許多要多仰賴崇傳師傅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