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章 自治區印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章 自治區印象

趙全來自汝南郡新蔡縣,原本就是個當地佃戶,後來縣裡鬧了黃巾,地主家被攻破,人也差不多被殺光。

不少人被裹挾到了黃巾賊的隊伍之中,好在波才說自願為主。趙全認為黃巾賊沒什麼前途,就沒有加入,帶著家裡人南下逃難,最後居然一路來到了自治區。

本來他只打算在廬江郡什麼的紮根,或許什麼時候可以回到新蔡縣。落葉歸根的想法誰都有,奈何到處都不收留,聽說如今就自治區收人,這不一路南下就來到了這裡。

偏偏來到這裡之後,才知道這裡的人已經收滿,已經沒有更多的土地安置他們。是故許多難民就圍繞著自治區外圍搭起了窩棚,湊合著安頓了下來,反正就是不走了。

當時李煜還沒有回來,趙全也不知道去哪裡才好,這吳越之地到處都是蠻荒,一個不不得就竄出一個野獸出來,到時候全家只怕都不保。可是到了這裡,他們的乾糧也用完了,也不可能去別地方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全不由得苦惱起來:“怎麼自己就隨便到了這個地方,早知道就不來了!”

只是這下麻煩了,要走只怕沒有多餘的糧食,要留別人又不收留,頓時只能暫時和大家一起蹲在窩棚區域。這裡的衛生自然不怎麼樣,反正拉屎拉尿到處都是,餓了就出去抓魚抓蝦,甚至有人吃樹葉樹皮起來。

終於,在第三天有官員6續進入到了營帳外,派人進行宣佈自治區的決定。

即日起,自治區將修建三十多條大路,這是聯合別的縣進行修建的,需要大量的人手。覺得有點力氣能修路,關鍵老實不偷懶的,可以過來報名。

不多時,甚至自治區的那些官員,還設立了一個招工點,不少自治區裡面的店主、農場主、工廠主也是6續出來招工。據說提供一日三餐,還有住宿,甚至還有些微薄的薪俸。

自治區三個鎮一起力,多多少少解決了大概二十幾萬人的就業問題。同時又拿出了一筆錢,讓留下來的重新搭建窩棚,逐漸治安管理員和衛生督察員。

很多人不知道這官職是啥的,不過能當官頓時就有不少人報名。

趙全想過報名,只可惜名額似乎已經滿了。只能看著別人掛著一個‘紅袖章’,在上級的指導下整治治安。

第一天,他們要求所有難民建設了若干個廁所和澡堂。甚至還有一些穿著儒袍的士子來到他們之中,告訴他們保持衛生的重要性和意義。

都說病從口入,但是為什麼誰清楚?如今倒好,在這些士人的解說下,趙全一家子也明白了,原來還有病菌這種瘟蟲存在。再加上聽說吳越之地的水裡或許有寄生蟲,又說有些村子被這些寄生蟲弄得幾乎滅絕,不少人就怕了。

怕了,那麼就自然知道注意,說來不過是不喝生水,水要燒開了才喝或者洗澡。反正建立了幾個公共澡堂,倒是不愁洗澡的地方。關鍵是要明白,方便要去公共場所裡面便是。

原本的窩棚大部分也被拆除,倒不是驅趕他們,而是重新組織他們伐木建立新的住所。這是幾個官員討論的結果,打算在自治區外圍建立若干個村莊安置這些百姓。

原本的地方用石灰粉撒過,不少糞便和垃圾都被清理了乾淨。很多人認為這很麻煩,很繁瑣,不過官員不斷的強調衛生和個人衛生的重要性,百姓們覺得這應該不是忽悠人。

百姓對官員還是非常敬畏的,官員既然那麼慎重,而且不斷強調,那他們也不敢造次。甚至不少人都變得神經兮兮起來,官員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不敢有別的想法。

從第一天開始,自治區開始為他們提供糧食,一日兩餐,但基本上都是土豆泥番薯粥。不同的是中午的時候會有一小碟鹹肉,晚上就一小碟鹹菜。

一般的難民都是這樣的伙食,只有被招募有了工作的,才能吃得更好一些。自治區不缺糧食,但也不可能免費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糧食。

“當家的,你看我們是不是也找份工作?據說只要工作滿一年,就能得到自治區的戶籍……”來到自治區外圍已經過十天以上,趙全的媳婦在吃飯時,低聲詢問了句。

這讓趙全有點詫異,以前他媳婦幾乎都不怎麼說話,什麼都由著他來安排。但沒想到來到這裡才那麼十多天,居然已經開始會自己去想問題。

“找工作誰不會,看看這外面幾十萬的難民,自治區就那麼大,工作就那麼多,什麼時候才輪到我找某人……”趙全不是不想找工作,而是來到這裡那麼久都沒有能找到。

他不是沒看過找工作的那個場面,一大堆人擠到前排,只想著能被人選中招募去工作。他的力氣只能算是中上,上面一大堆人比他能擠,這不擠了好幾天了都擠不進去。

“今天奴家去看過了,這兩天擠得厲害,官員就私下說要讓大家排隊。你說我們現在就去排隊,是不是能早點被招募到?”卻不想她媳婦卻是早有準備。

“真的?”趙全聽聞不由得彈了起來,有點激動的問道。

“真的!”他媳婦兒肯定的點了點頭。

“帶上小伢子,我們走,排隊去!”趙全立刻就直接一溜煙跑了出去。

天黑黑的,招工地點一個人都沒有,幾張臺卻還在那裡。趙全見狀一笑,直接走到其中一張桌子前面就賴在地上不走了。

不多時,他的媳婦帶著小趙也走了過來,不過卻是被他叫到別的桌子前面排隊。媳婦兒想了想也是,於是就在另外一張桌子前面坐了下來。

這一晚上蚊蟲可不少,好在大家都是粗人早就習慣了。天矇矇亮,不少人都注意到桌子前面的趙全一家,只是笑他們傻,別人都還沒有過來招工,你們在這裡坐什麼?就算有人來了,難道你們還夠別人擠不成?

大概是到了十點左右,這不6續就有人過來招工了。和以往不同的是,有官員專門過來清理現場,勒令大家排隊,這下大家看到最前面的趙全,頓時瞭然!

只是別人就在排在了最前面,趕也趕不走,動粗的話只怕還得挨上那些吏員一棍子。最後趙全一家找到了工作,據說是給農戶當幫工,包吃包住,薪金不多卻好歹也有點收入。

趙全已經非常滿意了,關鍵是工作對他專業,他伺候土地已經十幾年了,熟手啊!

新的東家叫做郭義,據說在自治區承包了五百畝的土地。路上趙全就奇怪了,什麼是承包,關鍵是這郭義什麼來頭?

要知道,在以前新蔡的時候,有不少中小地主家都沒有那麼多的土地。自治區不大,只怕郭義家不簡單,怕也是個大地主級別的,卻是直接把郭義和其他縣的地主進行比較。

這是趙全第一次進入自治區,甚至在進去之前還辦理了一個臨時身份證。看到自己的畫像出現在一張卡片上面,還畫得那麼清晰,趙全一家都被嚇到了。

郭義見狀笑了笑,拿出了他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上面居然也有畫像,卻是郭義的。之後便告訴他,這是自治區的技術,具體原理他不懂,反正可以把身影印在上面。

趙全就不免嘀咕起來,這不是把魂給攝去了一部分,放在上面吧?其實最初拍照的一批人,不少人也的確有這樣的想法。

去自治區的這一路,大道都有專門平整過,到了後面那段,居然他看到了不少人正在忙碌著。原來卻是要把這條大路給修建起來,用的也差不多都是來自他們難民營的人。

大家都很拼命,自治區給出了不少的好處,一日三餐,關鍵是有飯有肉有菜。不少人一輩子都沒有吃過那麼豐盛的飯菜,雖然容易重樣,關鍵是以前只怕不少地主家都沒有吃過那麼好的東西,更別說他們這些破落戶或者低等佃農。

這工作可來之不易,誰也不想搞砸了,關鍵是上面的人說了,做完了之後安排他們最優秀的人,進入官府下屬的建築隊,到時候還能安排戶籍。就為了這個,剛招募的這二十多萬難民,誰不拼命?

趙全是不知道這些,帶著對未知生活的憧憬和敬畏,他來到了郭義的農場。

這裡原本已經僱了兩人幫忙,不過十多頃的土地還是有點多,眼看土豆要收成了,郭義便多僱傭了兩人過來幫忙。也是看著趙全一家子不容易,十歲多的伢子都沒有上學。據說還能當半個勞動力來幫忙,更不另外收費,郭義覺得這買賣划算。

交代了一些衛生方面要注意的事情,好在趙全早就爛熟於胸,倒也不需要郭義太擔心。

之後說明了工作內容,很多技術都是自治區獨有,所以只怕趙全他們還需要學習。郭義就跟他們說,晚上有一個時辰要跟著他們學習,接收啟蒙,甚至學習些新技術。平時在田裡也要多看多學,不懂就不要亂動。

趙全聞言不免一愣,這種地的,怎麼也要啟蒙讀書了?又不是要出仕當官!

後來才瞭解到,自治區這裡每個人都有接受過啟蒙,關鍵這裡有不少技術都是獨有的,沒有文化學起來困難。反正學習是免費的,趙全自然沒有理由拒絕,只是覺得自治區和外面真的很不同。

他還沒有去過城裡面,不過卻是在鄉下落腳了下來。其實趙全從來沒有奢望能進入城裡,以前就是在冬天閒著沒事做,上山打柴到城門口銷售,這才稍微朝著城裡看了看。進城是不奢望了,入城費太貴。

當天不需要他們工作,主要是瞭解工作的環境。交談中他瞭解到自治區的土地都是公家的,郭義也只是承包了下來,也算是一種佃戶,只是和外面的佃戶有很大的不同。他又看到了稻田,關鍵是裡面的魚兒,不少魚兒已經長大,到了秋季估計也有三四斤了。

田居然還能那麼種?趙全覺得,自己的三觀在這裡不斷的被重新整理著……(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