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之赤色黎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

隨著李煜回來,順利接收了周圍十多個縣城之後,新的道路安排,新的人事調動,甚至是新的難民安置也在不斷進行。★

荀衍荀休若,潁川荀氏子弟,荀彧的三哥,才能不在荀彧荀攸之下,其實荀氏當代的幾個子弟:荀彧、荀攸、荀衍、荀諶和荀悅都是難得的人才。

李煜也沒想到,劉宏會把荀衍給了他。後者也揮出了很高的政治能力,與袁渙一起安置難民,展自治區的經濟,開源節流,查漏補遺。在荀衍的面前,袁渙的能力都要若上半籌,陳瑀和陳琮更是弱上一籌。

蔡邕和管寧只負責教育,只是後者也兼桃源縣的縣令,是故也得著手於政治,但能力而言還是略遜荀衍。而此刻荀衍,年紀不過才二十五歲。

程昱的能力在軍事方面,在法律方面也非常出色。這方面他甩荀衍三條街,但在治政方面卻也是被荀衍甩了三條街。只能說各有所長,不能強求。

對戲志才、龐德和趙雲的徵辟令已經了出去,其中戲志才和龐德已經算是第三次徵辟,若是他們再不來,只能說與他們無緣。趙雲卻是趙風親自出面招攬,想來應該不難。

地盤增加了,頓時又安置了大概三十多萬的百姓,甚至又有幾條路開始修造,頓時又招募了不少百姓過來以工代賑。

大量的土豆被政府收購,然後製作成土豆泥作為這些百姓的主食。長江裡面也有不少的魚蝦,也安排人手收購,不過都是煮的稀爛才敢給他們吃,甚至定期服用一碗漆葉青黏散。久而久之,不少難民的氣色好了不少,甚至不少人還漲了力氣,對自治區感恩戴德。

距離李煜回來已經一個月,時間也到了八月,整個自治區也開始進入了秋收的時候。

“這裡就是自治區嗎?”這一天,卻是有個白袍武者,揹負一把梨花槍出現在外圍。

從冀州南下,一路都是蕭條。到底是鬧了黃巾,哪裡都是蕭索的感覺,十里無人煙是常有的事情,就是到了廬江郡以南才6續好轉。

官府對難民安置處理得不是很好,說到底人太多,縣令又要管太多的事,難免顧此失彼。很多縣都是聽之任之,讓老天爺來決定難民的未來。

反而是自治區,哪怕是周邊,都有不少的難民建立起來的村落,關鍵是乾淨!

非常乾淨,也非常的整齊!沒有其他地方難民營那種雜亂和骯髒的感覺,所有的房屋都建設得非常的平整,關鍵是居然就有專門的公共廁所和澡堂,百姓也自覺維持衛生。

後來倒是知道了,原來自治區來注意衛生,選拔人手也是以衛生乾淨的人為主,是故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為了更好的找到工作,百姓都自覺的維護其個人衛生來。

“請出示你的身份證,沒有身份證的話,前去那邊登記一下!”武者正想進入自治區範圍,看看這個神秘的地方,看看它是不是如同兄長說得那麼美好,卻不想被攔了下來。

“某有路引在此……”武者連忙拿出了貼身收著的路引,朝著吏員遞了過去。

“自治區認的是身份證,路引只能作為佐證,是故若你真的沒有,最好去登記一下!”吏員卻是搖了搖頭,指了指登記處說道。

武者看了看那邊,卻是現那裡一條長龍,頓時苦笑不已。這樣等下去,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輪到他。好在兄長似乎也提過這件事情,使得他也不至於覺得那麼突兀。

“這是兄長交給我的憑證,據說可以免除排隊……”雖然他不介意排隊,不過兄長卻是有過交代,於是就把印信拿了出來。

官吏聞言先是一愣,然後接過印信看了看,頓時對武者肅然起敬。

“原來是趙親衛的家人,您的確不需要排隊,請直接接受登記,等身份證製作好就能直接進去!”官吏當即起身,召喚同僚帶武者去進行登記。

趙風只是親衛隊隊長,嚴格來說只有五百人的部屬。不過所謂的親衛隊,可是直接守衛在自治區主事身邊的近側,就這點趙風的身份也不亞於那些校尉。是故在自治區裡面,他的名氣和地位還是很高的。

“請把籍貫、姓名、出生年月填上去,剩下交給我們處理就好!”武者來到登記點,或許登記人員已經被提前告知,熱情的遞來一張卡片,卻是身份證的母卡。

那武者緩緩在上面,寫上‘趙雲,冀州常山郡真定縣’等字樣,然後把卡片遞迴。

原來他就是趙雲,接到了趙風的邀請,眼看黃巾之亂已經結束,就南下看看所謂的自治區。若真的如同兄長說得那麼好,就留下來出仕。當然關鍵還是看看兄長,已經十年不見,甚是掛念!

“請坐在這裡不要動,我們給您拍照!”負責人把母卡放入立可拍裡面,拿起來就給趙雲拍了一張照,不多時母卡彈出,甚至還進行簡單的過塑處理。

過塑不難,原材料李煜可以提供,只需要製作出手動過塑的器材就好,技術不難解決。

“這就是身份證嗎?原來如此……”趙雲自然不會如同不少鄉下人一樣少見多怪,很多東西趙風給他的信件上其實都有描述,尤其是那種如同本人一樣神奇的畫像。

關鍵還是那登記人員手中的儀器,沒有那個基本上根本做不出這種神奇的卡片來。

自從自治區擴充之後,李煜的聲望值最大容量也得到了提升,最大值提升至8o萬點。關鍵是每天抖能不滿,可見自治區,甚至是外面的那些難民其實都是追隨者以上的級別。

不僅如此,系統還進一步升級,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顏色反應。

敵人為橙色;中立為黃色;友好為綠色;追隨者是青色;崇拜者是藍色;虔誠者是紫色;出乎預料的是,狂熱者卻是紅色。故而從系統升級那刻起,李煜甚至能夠分辨出別人對他的態度,也能看出不少隱藏在百姓之中的間諜,進而迅讓墨門出手清理。

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這些的,趙雲更不知道這些。拿了身份證出來,甚至外面的小吏詢問要不要搭乘前往陵陽的馬車,他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他打算以私人的身份,在自治區裡面晃晃,並不急著那麼快去找兄長。師父童淵就常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也是深以為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小吏卻是提醒他,這公車是直接抵達陵陽,要知道自治區外圍到陵陽縣也有那麼二十裡左右,天色已經有點黑,只怕步行的話今天未必能夠趕到。趙雲聞言卻不以為然,畢竟這一路過來,他餐風露宿也習慣了。

小吏見他堅持,也就不需要說些什麼,只是給他準備了一些吃的,趙雲卻沒有拒絕。

這一路南下,風景卻是不錯,小吏送給了趙雲一小瓶番薯酒,慢慢喝著倒也有滋有味。不知不覺臨近夜晚,卻是看到前面還有人在努力工作,卻是好奇,上前看看。

靠近一看,才現是一大批的百姓,正在鋪路,這條路從陵陽縣鋪設過來,已經完成了五成,不得不說人多就是力量大,這個時代的人力非常的廉價,幾千人一起分段施工,度想不快都不行。

“老鄉,你們可是在服徭役?為何做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夠休息?”趙雲靠近,找了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問道。

在自治區以外的地方,修橋鋪路甚至是修建水利和城牆,基本上都是依靠地方政府動百姓來完成,這個時候百姓還要自備乾糧來做事,也沒有一分錢,這就是徭役。看見那麼多人在鋪路,趙雲自然而然想到了他們也在服徭役。

頓時覺得那些官員有點不堪,天色都暗下來了,居然還讓這些百姓那麼拼命工作。

“徭役?自治區沒有徭役!我們都是南下逃難的難民,被僱傭過來修路,混口飯吃的同時賺點薪水!別看天色黑了,我們這是三班倒,我們這班才剛剛開工,四個時辰後換另外一班過來施工,直至把這條路修完!你不知道,自治區仁義,我們一天三餐而且還有肉吃,油水也足,這種好事在外面哪找去?”那工人先是一愣,隨即笑了笑,繼續忙活起來。

趙雲不是第一個那麼問的人,習慣了,工人反應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不徵徭役的官府?這倒是前所未聞,自古百姓服徭役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算是趙雲以前也在鄉里服過徭役,怎麼到了這裡居然就不用徭役了?

隨即他明白了,自治區有錢,所以不需要百姓義務工作,有錢去請別人來做工。再加上外面南下逃難的難民那麼多,人手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缺人做工。

既然有工資,而且伙食還不錯,關鍵是三班倒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個時辰……想想這日子也的確不錯,趙雲笑了笑,繼續南下。

在別的地方,他也看到了類似這也的施工,也順便瞭解了一下。原來自治區採用的不僅是三班倒的施工模式,關鍵還是分段施工,每個路段已經規劃了出來,分出了一個個段落,然後工人直接在這個段落按照標準進行施工就好,如此的確是有效的縮短工程的時間。

再往南,眼看天黑,他就在工人的臨時窩棚裡面蹭了一晚。對於他這種有身份證的遊客,負責看管工人的吏員並不怎麼在意,只要不搗亂那麼就聽之任之。

晚飯的時候,甚至還給趙雲蹭了頓晚飯,主要是這個時候,趙雲已經和他們打成一片。趙雲雖然年輕,但本身健談,而且也熱心腸,幫忙說了點瑣事,吏員和工人都不討厭他,甚至還有點喜歡他,是故自然好說話。

熱乎乎的白米飯,裡面甚至有鹹魚和蔬菜,黃豆排骨湯也是味道香濃,據說一日三餐除了早餐略微清淡,卻差不多都是這樣。且早餐雖然清淡,卻是管飽,趙雲聞言卻是覺得這些工人的待遇的確不錯。

或許兄長沒有騙他,自治區的人生活的確不錯……(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