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東都歲時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1章

鍾薈對陪伴他們前來的凝閒殿宮人道:“勞煩姊姊回稟婕妤娘娘,我們去與公主請個安。”如此也是以防萬一,即便有什麼蹊蹺和變故,姜婕妤心裡也有個數。

那青衣宮人將他們引至離碧海兩射之地的花蔭下,耳畔的人聲已經很遠了,一條蜿蜒的園徑前停著三抬不起眼的青油帳小肩輿,與常山公主平日的作風可謂大相徑庭。

他們乘坐肩輿車穿過小半個芳林園,鍾薈年幼時隔三岔五在宮中小住過一段時日,園中的亭臺樓榭、池沼林泉都還有印象,一路留了心,知道他們是在往園子東西北角去,那兒有個名為鴛鴦的池子,比碧海小了許多,四周零星散佈著幾座樓閣殿臺。

行至靠近鴛鴦池南岸的一處水殿前,肩輿停了下來。鍾薈頓生疑竇,公主即便不在碧海附近觀賞百戲,也該在她母妃崔淑妃的承福殿裡,如何會在這偏僻水殿中見他們?

若不是那宮人帶了常山公主的印信,鍾薈幾乎以為他們是叫人騙了。

大娘子和三娘子本來看戲看得好好的,突然叫人打斷,又抬到這人跡罕至的地方來,俱都有些沮喪。

三娘子更是頗有微詞,趁那青衣宮人入內通稟的當兒,小聲對二娘子埋怨道:“這三公主殿下也真是的,想一出是一出,倒不如你一個人來,反正她想見的也是你。”

鍾薈正要說她兩句,大娘子卻道:“三妹妹,咱們姊妹幾個在一塊兒才好互相照拂,你說是不是?百戲下回還能看,沒要緊的。”

三娘子暗暗翻了個白眼,心道你會做好人,酸溜溜地道:“誰說我是為了看百戲了?那有什麼可稀罕的,我去歲進宮看過,早看膩了。我是怕姑姑的人一會兒找不到我們……”

她眼角的餘光瞥見那青衣宮人折返回來,趕緊閉上了嘴。

“叫諸位女公子久候,請隨奴婢來。”

這座水殿與眾不同,乃是以兩艘大船為腳,再於其上構建營造,風起時船隨風動,人在殿中也能感覺到,鍾薈多年前曾伴鍾太后在此消夏,不期遇上一場風雨,身在其中如地動,那滋味她一直記到了如今。

好在今日水波不興,船停得穩穩當當,殿中陳設富麗堂皇,處處顯出皇家氣象。地上原先鋪的錦褥已換成紫竹簟象牙席,精白紗帳角上墜著五色流蘇,懸著玉鈴和嵌寶小圓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常山公主長身玉立,手中拿著把銅剪刀,正修剪一支白色的錦葵,身前的大金瓶裡已經插了許多石榴和梔子,間以菖蒲和艾葉,紫紅、白色、榴紅和沉綠堆了滿眼,與方才的五彩龍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她身著一襲湘色繚綾衫,捻金絲繡出的龜甲紋,走近了才發現每塊龜甲中間的刺繡暗藏玄機,竟都是毒蟲的紋樣,別出心裁的公主殿下從那堆蠍子、蛇、蜈蚣、蟾蜍、壁虎中間抬起臉來,咧嘴對他們一行人笑道:“快請坐。”

三人上前行了禮,常山公主連道免禮,先上上下下將鍾薈端詳一番,眉開眼笑道:“你近來似乎清減了。”當即從發上拔下支栩栩如生的碧玉蛇形簪子賞賜予她,鍾薈毛骨悚然地以兩指捏著蛇尾。

常山公主殷切寄語道:“再接再厲,過兩年你也能生出如我一般的水蛇腰來。”

公主殿下的腰確實細,腰帶一掐看起來不堪一握,不過渾身上下沒什麼起伏和曲折,如她為人一般峭直坦蕩。鍾薈打量了她一眼,感到他們對“水蛇腰”的理解很有分歧,只得扶了扶額,起求同存異地謝了恩。

“這位是貴府大娘子吧?”

姜明霜上前大大方方行了一禮道:“民女姜明霜見過公主殿下。”

她跟著女先生學了一段時日的禮儀,又在入宮之前臨時抱佛腳,抓緊惡補了一番,酬對已經像模像樣了。

“是霜雪的霜麼?”常山公主知道姜二孃有個雙生姊姊,聽說從小不在洛京還頗為遺憾,一個姜二孃便頗為打眼了,若是兩個擺在一塊兒交相輝映,還不知有多賞心悅目,可如今一見全不是這麼回事,說起來這小娘子的眉目還是有些可圈可點之處,只是膚色黝黑,也不知是天生如此還是曬多了日頭,偏偏名字裡還帶個霜字,若是長大了白不回來,豈不是成了笑柄?

鍾薈一見她這神色,便知這位又在操心別家小娘子的容貌了,無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失望歸失望,常山公主還是叫宮人奉上了見面禮,是一支花絲樓閣金簪,十分纖細精巧,是她比著姜二孃的模樣挑的。

而三娘子見兩位阿姊都得了公主賞賜的簪子,而自己卻遭冷落,心下更覺沒趣,愈發後悔作了這趟陪客。

常山公主隨心所欲慣了,能想到為人準備見面禮已是很不容易,如何會去在意臣工家一個小娘子的心情,吩咐下人取了瓜果蜜餞和茶水糕餅來,叫姜家大娘和三娘取來吃,自己則拉著姜二孃去屏風後面的七寶帳中坐。

“我方才與四妹五妹還有幾個堂姊妹在清涼臺上觀百戲,司徒香也在,”常山公主搖著一把繡菖蒲的斑竹團扇道,“她吩咐侍女去打探你們姊妹三人的行蹤,碰巧叫我聽到了,一想也是許久未見你,索性請了你們過來,我自己也好趁機躲個清靜。”

“多謝公主盛情相邀。”鍾薈趕忙行禮道謝,比收到那支毒舌簪時誠懇多了。

上回她頂撞武元鄉公主,之所以能佔上風,口舌便給是一方面,主要是因了主人常山公主的庇護,且赴宴的都是年歲相當的世家小娘子。而今日這樣大庭廣眾的場合,若是武元鄉公主有心刁難,當著一眾宗室和世家貴婦的面,常山公主即便有心也是莫能助,以姜家姊妹的家世,只好先生受著,吃了眼前虧,事後再去向姜婕妤告狀伸冤,從別處找補回來。

而武元鄉公主這種渾人最是難以預料,簡直防不勝防。所以鍾薈很承常山公主的情。

常山公主對她的知情識趣也很滿意,她對這小娘子與別個不同,起初固然是因她姿容過人,深交後更多是喜她小小年紀警敏靈秀,脾性也與自己很是對路。

然而一碼歸一碼,欣賞不等於姑息養奸,常山公主順手拿團扇格開姜二孃伸向案上一碟芙蓉糕的手,板著臉訓道:“好大的膽子!在我眼皮子底下還敢偷吃!”

鍾薈只得訕訕地收回手,退而求其次,拿起玉盞盛的酪漿飲了一口,差點吐了出來——這趕盡殺絕的公主連酪漿都未加糖,能將人的牙齒酸倒一排。

鍾薈正要抗議,只聽屏風外有些響動,似乎有人打翻了杯盞。

常山公主待要吩咐一旁的宮人去看看,便有一個少年郎的聲音響起:“本王並不知三姊在此待客,故而未曾叫人通稟,還請二位小娘子見諒。”

公主蹙了蹙眉,姜家姊妹兩個八歲,一個六歲,雖說男女七歲不同席,可其實也沒什麼好避忌,只是她這三弟素來心思縝密,且不說他如何找到這偏僻的水殿來,未經通稟便徑直入內,實在是一反常態。

“是我三弟,”她對鍾薈解釋道,“我去外間看看。”鍾薈不放心一雙姊妹,也跟了出去,大娘子還好,三娘子臉嫩心思重,怕是要多想。

況且她也想再去會會這位令譽流於天下的三皇子。司徒錚也算是她上輩子的故人了,他們那時候年歲差不多,鍾薈在壽安宮小住時常能見到他,他們似乎還曾一起在御花園中捉過蟋蟀粘過蟬,勉強算是臭味相投,不過如今回過頭想起來,他當年做的一些事直叫人不寒而慄。

司徒錚會將蟋蟀、蚱蜢和其它草蟲的腿一條條拉去,將翅膀扯下來,然後放在瓦片上用火炙烤。鍾薈叔伯兄弟姊妹不少,知道孩童矇昧之時常有一些殘忍冷漠的舉動,讓她介懷的是司徒錚的神情,他靜靜地望著那些只剩軀幹的蟲子在火上笨拙地扭動和掙扎,然後逐漸變成紅色,眼裡不是一般孩童的好奇和漠然,她那時還小,只覺得脊背升起股涼意。

有一回四公主養的貓不見了,那是只灰白相間的小貓,才三個多月大,胖而喜人,兩腮圓潤,並不像一般的貓那樣凹陷下去。重華殿的宮人找了許久,連一根貓毛都沒找著,四公主傷心痛哭了一回,此事便不了了之。

那陣子宮中陸續有豢養的貓狗丟失,鍾薈無端對司徒錚起了疑心,不久後鍾太后養在壽安宮裡的一隻黑貓丟了,和其它死不見屍的貓狗不同,宮人們很快找到了它的屍身。

直至今日她還記得那只貓的慘狀,那時候司徒錚在幾步開外打量著她,目光如同穿過黑貓前額的那根長釘,讓她無法動彈。

像此時一樣。(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