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4章:為什麼拼命?(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4章:為什麼拼命?(求訂閱)

在之前的那個時空,f150雖然是北美皮卡市場的銷售冠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能牛逼到那個程度,是福特f系列經由十代車型更迭才取得的成果。

現在李凡愚是過江龍,而且是一條在北美市場上名聲不顯的小龍。

所以想要憑藉f150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一舉成名,就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因素,做出最適合市場的策略!

在他將自己的想法和決定說出來之後,無論是三學霸和小庫爾博都一臉的顧慮和不解。

“愚!我看了你們原本的設計,後橋鋁製車身的概念非常好。在汽車輕量化的浪潮中,半鋁或全鋁車身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不明白,你之前已經定下了車橋採用鋁製,現在為什麼要改用高強度鋼。這簡直是逆退式的研發!”

李凡愚擺了擺手,面對小庫爾博的不解,他只好耐下心道:“庫爾博,我問你一個問題。”

“你說!”

“高強鋼荷載大還是合金鋁荷載大?”

“當然是鋼!但是如果採用高強度鋼車橋的話,會給f150增重近250公斤,這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油耗。”

李凡愚笑了,“你先聽聽我的想法。目前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卡曼a系列皮卡的理論載荷是1200磅,油耗是15升。b系列的理論載荷是1500磅,油耗是19升。

而按照我原本以f150引數計算出來的資料,v6基礎版的載荷是1500磅,油耗也是15升。如果採用了高強度鋼的材質,透過我的初步推算,可以將理論載荷提升到1700磅。而即增加了可變傳動比後軸和差速器之後,理論載荷可以達到1900磅,油耗增長也就是0.5-1升的樣子。

還有,如果用高強度鋼代替合金鋁,省下來的成本完全可以將我們的造價降低百分之五。而這百分之五,可以讓我們把可變傳動比的後軸和差速器作為基礎版本的標配。

你認為,這個取捨劃不划算?”

小庫爾博想反駁,但是仔細的將李凡愚的理論消化之後,不說話了。

梅森對研發層面的事情一知半解,但是以他經營思維出發,在心裡合計了片刻之後,興奮的一拍手。

“划算!這樣一來,f150豈不是成為了一款通用型的皮卡?如果經過這個改動,真的可以達到你說的結果,那麼f150一款車就有了與卡曼ab兩個系列抗衡的資本!划算,實在是太划算了!”

李凡愚向他伸了個大拇指;果然雞賊如我,心有靈犀!

而三學霸也已經領悟了其中的關鍵。

這看似退步式的改動,雖然犧牲了一定的技術高度。但是卻讓f150這款車更為實用,也更具價效比。

面對這個神來之筆,徐複方當即點贊:“老哥,穩!”

柳青:“穩穩!”

王宇:“……”“穩穩穩……”

見眾人再無異議之後,李凡愚大手一揮,“走吧,趕緊著手修改!我們的時間緊迫,最好將研發進度儘量往前控制!”

“收到!”

……

將原本的設計推到重新修改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好在皮卡的結構跟轎車不同,因為有貨箱存在的關係後橋部分相對獨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饒是如此新增的工作量也很大,這讓研發團隊當初定下來的專案完成進度滯後了。

李凡愚的打算是等到《topgear》面世後,便將f150推出,最好是趕在第二集或第三集的時候。這樣的話可以用以節目為平臺,好好的給f150宣傳一波。

所以他給研發團隊定下的日程,很是沒有人性、

現在還要對原有的設計進行修改,研發團隊的壓力瞬間飆升。

但即使是這樣,正信的研發工程師們也沒有哪怕一個人,說出哪怕一句的怨言。

一樣在專案研發之中的原oem工程師們都驚呆了、

在美國,有勞工法和工會保護,一般的工廠或企業都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即使是加班,也規定了每年不超過多少。

所以在見識到了正信的工程師們狀態後,“偶買噶”這樣的驚唿就成了他們的口頭禪。

連續幾天,oem工程師們見到正信工程師的狀態就是;他們下班,這邊還在繼續。他們上班,這邊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已經開始工作了。

一詢問之下才得知;這群來自大洋彼岸的中華少年,根本就是在兩班倒的工作,根本就沒有休息!

這可不得了了,在這群老外看來,這特麼妥妥兒的就是剝削,就是壓迫!

“天吶,這樣的工作簡直就是在自殺!”

“聖母瑪利亞!這樣不行的,你們這樣會把自己拖垮,我要去梅森那裡,不!我要去你們李董那裡跟他談談!這簡直是非人道!”

“上帝,你們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加班費麼?”

面對老外們的大驚小怪,正信的少年們一臉懵逼、

研發啊!不就是該這麼搞麼?

我們正信一直以來就這樣兒啊……

還有,你不是要找我們李董麼?喏、在那個旮旯睡覺呢,去吧!

面對一群老外工程師質問“為什麼要這麼拼命趕進度”的時候,李凡愚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這個問題有深度……

正信的這個風格,好像在成立之初就打下了。

為什麼這麼拼命呢?

記得最初進軍b級車市場的時候,連續兩個星期都沒睡過超過六個小時的覺。那時候是因為人少,即使是有最完整的車型數據包,工作量也顯得無比大。所以大家夥兒就自發的加班加點,只為了儘快把第一款自主量產車型做出來,讓市場上有一款像樣的國產車型。

但是就算是後來產業園區的研發中心落成,各個高校的研發團隊補充進來也還是這個風格。到了最近的車型a8研發時,也一樣是忙的一筆。

為什麼這麼拼命,李凡愚心裡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

但是沒有固定的答案,不代表沒有答案。

而是答案有點兒多。

為什麼拼命?

因為落後的帽子戴的久了,心裡就有一種緊迫感。

因為看見世界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心裡著急。

因為永遠被壓一頭,心裡帶著深深的不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