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5章:驚人的載荷能力(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5章:驚人的載荷能力(求訂閱!)

美國的汽車檢驗標準和國內不大一樣,除了對汽車本身的質量要求較高之外,對於安全和環保兩個方便也是非常嚴苛。

但是正信製造,從來就沒怕過任何形式檢驗。

梅森最近忙於關於f150各項技術的專利申報,對已完成部分檢測的事情,就交給了人頭熟的小庫爾博。

雖然這個貨情商很低,但是檢測就是這麼個事情,一板一眼不需要搞什麼貓膩。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這種比較直白的工作,對於小庫爾博來說還真是合適的很。

在一些配套廠家的配合下,測試很快的進行著。除了幾個外包的部分,在環保測試項目遇到一些問題之外。幾乎所有的測試都是一遍過。

眼見著這種神奇的進度,李凡愚估摸著f150距離下線的日子不遠了。

測試部分馬上就要結束,f150的各項資料和成本也已經核算出來。

如果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沒有什麼重大變故的情況下,v6基礎版本發動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255kw,扭矩330牛米。即使是作為一款自重2.7噸的皮卡,百公裡加速也逼近了十秒之內,初步的測算後為9.5.秒。而得益於後橋部分採用了高強度鋼,採用了可變傳動比的後軸,後軸理論載荷則達到了驚人了1800磅。如果使用者選擇加裝驅動差速器,更是可以將這個資料增加到2000磅!

要知道,這還只是v6的低配基礎版。

而v8和v10兩個版本,隨著發動機功率和懸掛的增強,後軸載荷的理論數值則分別達到了3000磅和4500磅!

4500磅什麼概念?

兩噸!

載荷兩噸什麼概念?

見過農貿市場拉菜的箱貨沒有?那個就是兩噸卡車。

然而,現在這個資料還僅僅是理論資料。

在完成了首批三個發動機版本的f150試製之後,處於興奮狀態的李凡愚領著一群技術工程師們,專門做了一個載荷實驗。

實驗的方式,就是將生產線囤積的那些高強度鋼板材裝車,看看f150最多能在不影響正常行駛的狀態下載重多少。

正信採用的高強度鋼是成卷的那種,美國這邊的標準是28x3700x1000每卷。也就是說,厚度是28毫米,度是3700毫米,長度是1000毫米。按照密度換算出來,一卷大約是0.7噸的樣子。

測試的結果則是……

v6版本的f150在裝了三卷之後,仍然可以行使自如。裝到第四卷的時候起步略微吃力。按照這樣的情況來計算,極限載荷大約是兩噸到三噸之間的樣子。取個保守值,4700磅!

v8版本則輕鬆的裝了五卷,到了第六卷的時候起步吃力,極限載荷約6000磅!

v10……沒測出來。

為什麼沒測出來呢?裝了六卷鋼材之後輕鬆鬆鬆起步,在往上裝……後橋減震倒是還沒到底,但是車廂放不下了……

要知道,六卷鋼材四噸多啊!

要是不計算超載的話,都特麼能當中型貨車用了載重能力妥妥的!

眼見著研發工作大勢已定,李凡愚便同剛剛完成了專利申報的梅森一起,研究起了f150的下線上市營銷計劃。

與此同時,斯圖爾特那邊也已經完成了《topgear》渠道的事情。

經過反覆的篩選,他放棄了幾個電視臺的邀請,最終選擇了谷歌旗下最大的影片網站youtube。

youtube這個網站其實李凡愚並不陌生。

這個網站建立於2005年,從開始單一的社交性影片網站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藝術動畫,運載工具,喜劇短片,娛樂消遣,音樂欣賞,部落格社群,人類言行,寵物動物,科學技術,體育運動,旅遊名勝和網絡遊戲等十五個大分類,平均每天影片訪問量高達一億人次的龐然大物。

在看到了《topgear》第一季第一集的樣片後,youtube的編輯部就對這檔主持人風格獨特製作極其精良,且逼格高到簡直沒朋友的汽車類綜藝節目深感興趣。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談論之後,決定以一集一百萬美元的價格買斷網路版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面對這個價格,斯圖爾特非常果斷的拒絕了。

要知道,《topgear》的單集製作成本已經達到了五百萬美元。一百萬就想買斷網路獨播權,這有點兒便宜啊、

於是在經過和李凡愚的溝通後,他提出了五十萬美元每集的優先播出權,但是按廣告流量分成的要求。

要知道youtube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北美在線視頻廣告市場的巨頭。其主要的業務收入,就是憑藉高質量高傳播度的影片來投放廣告獲取收益。

這個提議,其實倒也在youtube的接受範圍之內。

畢竟汽車綜藝節目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冷門類別,雖然眼前的這檔節目極具特點,但是到底觀眾買不買賬仍未可知。

一百萬美元一集買下來,肯定是有一定風險。現在這種類似於合作的方式,倒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風險。

於是在爭爭講講一番,未得到斯圖爾特讓步的情況下,也就這麼簽下來了。

得知節目已經簽約,搞定了渠道。還在墨西哥浪的克拉克森立刻帶領攝制組返回到了美國,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的那座剛剛完成整修的影棚裡,將除了外景之外的部分補完。為此,李凡愚還特意從f150的研發收尾之中脫身出來,在節目裡客串一下,當了一回全身覆蓋在頭盔和賽車服下的“屍體哥”試車員。

很快,眾人就將第一集的全部內容整合完畢,投送到了youtube。

在第一集裡三賤客為了省事兒,在克拉克森的提議下。評測車輛的環節,直接將李凡愚還沒有拍賣出去的那幾輛絕版老爺車拉到了節目裡,並給予了最真實的評價。

而在外景環節,這三個貨則一人拿了一千美元各自買了一輛而手車,用三輛老掉牙的傢伙完成了穿越北美的創舉!

一路上,他們經了在四下無援的大戈壁上拋錨,在馬里蘭州汽車旅館追捕偷走攝像機的小偷,在墨西哥邊境遇到販藥份子。甚至在途徑墨西哥州的時候,詹姆斯還差點兒被蛇咬傷。

種種艱辛,都付諸到了這一集之內。

結果,在編輯們看過第一集之後,便被這檔別出心裁的汽車類綜藝節目深深折服。經過一系列的最佳化剪輯後,直接掛在了“運載工具”板塊的首頁上。

可是起初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節目投放後的十二個小時,觀覽流量才僅有一萬多人而已。面對這個結果,負責簽下《topgear》的總編卡爾森心裡直冒涼氣。

甚至在跟斯圖爾特通電話的時候,還充滿感激的致謝謝謝斯圖爾特提出了分成的方式,為網站避免了損失……

但是!

在觀看過這檔簡直酷到爆的節目之後,第一批的觀眾們瘋狂了。

雖然只有一萬多人觀看,但是在當天,facebook上關於汽車的話題裡,近乎有三分之一都在轉發《topgear》的內容和節目截圖!

在這樣的口碑宣傳之下,youtube上關於《topgear》的搜尋和觀覽量飆升,僅僅在二十四個小時之後,第一集的總點選量就達到了六十五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