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汽車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6章:電池水平跟不上啊!(加更,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6章:電池水平跟不上啊!(加更,求訂閱!)

忙活了好幾天,李凡愚終於和高性能研發部的工程師們一起,將干將的第一批訂單穩了下來交付了出去。

這才找來了安寧,商量起時尚品牌的事情來。

其實,之所以放了好幾天才跟安寧提起這件事情。是因為李凡愚心裡很忐忑、畢竟……這次的結合正信元素進軍時尚界,是要跟輕語輕奢,也就是周輕語聯手。

家裡那個醋罈子……不太好過啊!

但是讓他意外的是,在跟安寧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安寧對他的這個想法表示了認可和贊同。

“這很好啊!現在咱們正信越做越大,車型也是越來越高階,越來越有品位。結合時尚元素,也可以向市場發出一個訊號,提升我們的品牌價值和品牌文化。這是好事!而且以我們現有的資源,把這件事情做成做好也不是什麼難事。”

李凡愚咧嘴,“那你就找人辦吧,組建一個團隊,隨後跟根塔和輕語輕奢那邊對接,把思路儘快理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沒問題。”安寧答應的很乾脆。

李凡愚輕咳了一聲,“那個,這個專案可是要跟輕語輕奢合作。”

“我知道了。”安寧似笑非笑:“你認為我是那種胡攪蠻纏,分不清公私輕重的女人?”

“那倒不是、”李凡愚面露尷尬,“這不是怕你誤會麼。”

“呵呵、”安寧用一雙漂亮的大眼睛盯著他,“我還用誤會你?前幾天你在機場掐人輕語的臉,都上了娛樂頭條了。”

李凡愚無言以對,只能落荒而逃、

……

事實上,周輕語和根塔在回到美國之後就已經各自準備好了。雖然是正信主導,但是這個專案背後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值得看重的。

在正信正式發出了商談請求之後,二人就分別帶著團隊再次來到了中華。

正信集團。

會議室。

周輕語和根塔正率領團隊,跟李凡愚和正信團隊商議新品牌的事情。

“李先生,既然這個品牌以正信為主導,那麼名稱方面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

李凡愚點了點頭,“我們這裡有個預案,你們可以看一下。”說著,對身邊的陳雨涵招了招手。

後者將一沓資料夾分發了下去,並開啟了演示影片。

“正信的元素其實是很多的,類似奧迪,大眾,路虎和x-car都有各自不同的品牌語言。所以想要融入到時尚品牌之中,是一件很難取捨的事情。經過我們的研究,覺得如果選出代表正信,並能與時尚品牌相融合的元素,那麼就只有代表我們集團最高製造和設計水平的x-car以及李董本身了。”

“將這兩個因素融合,我們決定將新的時尚品牌命名為x凡。”

李凡愚老臉一紅,接過了話題:“咳咳,是這樣的。x代表了我們的x-car,但是同時x這個字形也代表了非妥協。凡呢,一方面是代表我。另一方面也是代表了平凡。所以這個品牌的意思,一方面是代表了x-car和我本人,另一個方面也是代表了不妥協於平凡的品牌價值觀。”

根塔不太懂中文。

但是在聽過了李凡愚和陳雨涵的解釋,再看到演示影片上正信設計的那個紅黑相間潑墨風格的“x凡”logo之後,周輕語非常欣賞的點了點頭。

“寓意很好,也非常有內涵。”

受到了周輕語的肯定,正信的眾人松了口氣、

麻痺!

讓一群土鱉搞時尚品牌專案,難為我們了!

但是現在好了。

瞧見沒?時尚界寵兒,國際名模周輕語都說俺們有內涵!

陳雨涵在心裡給自己揮了揮拳頭鼓勁,便繼續將預案講了下去。

其實也就像李凡愚之前跟周輕語和根塔二人說的,將正信的所有資源整合到一起,並融合輕語輕奢和根塔這兩個時尚品牌進去。

雖然正信是掏錢出地,但是具體的產品設計,事實上還是需要輕語輕奢和根塔來負責。

正信,壓根兒就沒這人才!

這也就是李凡愚為啥要拉這二人下水的目的所在。

將主基調定下,再將三家在新品牌的佔股進行合理分割之後,會議圓滿結束。

事情愉快的定了下來,周輕語和根塔便帶領團隊啟程,準備策劃。

建立一個時尚品牌,可就跟做汽車不一樣了。時尚圈兒的事兒,就是圖個花花轎子眾人抬。所以至少,在品牌發佈會舉辦之前,要把人氣做足,邀請包括圈內明星,時尚媒體等各方各面。

這就不是李凡愚能插手的了。

在送走了二人之後,他便將事情交割給團隊,讓其配合兩方。自己,則來到了研發中心。

那裡還有一樁事兒等著他呢!

研發中心,電力/概念車專項負責小組。

說是小組,但其實參與進來的,足足有二百多名工程師。

在經過了一週多的調研,以及和華為方面的接觸之後,團隊對電力車的國內技術以及目前的電池技術有了全方面的瞭解。

得益於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支援,目前國內的電池行業發展還是不錯的但是仍然滿足不了電動汽車的要求。

鋰電池行業,電池技術的先進與落後,能量密度是否跟得上市場發展的節奏,不止是能否拿到補貼的問題,更深刻地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根據正信在工信部拿到的鋰電大資料顯示,國內的百餘家鋰電池企業中,為能夠擁有更領先的電池技術,多數企業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其中不乏一些將營業額的百分之十都投入到技術研發之中。

但是因為目前並沒有比較出色的可應用汽車產品,所以在高動能電池上面,技術發展還是比較單薄。

目前國內的企業,更多的是將研發重心放在手機,筆記本,電動車等電力電池方向。

對於汽車這種對需要高系統比能量力的電池技術,仍然處於一個比較弱勢的階段。

見到這個結果,李凡愚很惆悵。

在之前的那個時空之中,雖然中國的汽車行業整體弱勢,但是在汽車應用電池領域,高低還有個比亞迪。現在沒了這個貨,還真是有點兒虛了。

根據正信的調查報告,目前國內比較有實力的電池企業。包括國軒高科,寧德時代,津門力神,國能集團在內的幾家企業,其動能電池單體的平均水平,也就是都處於能量密度160wh/公斤的線上。而且在高低溫等環境下的可靠性,還存在著諸多缺陷。

很明顯,這樣的技術水平,滿足電動摩托和電動三蹦子是有餘富。但是做為汽車動力,還遠遠不行。

續航太短!

看到基礎產業的不給力,李凡愚犯了難。

這樣的電池水平,特麼怎麼做電動汽車?

正當他看著調查報告出神的時候,腦子裡翁的一聲輕響。

那久違的聲音,只代表一件事情。

xapp,來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