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九陰九陽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章 恩仇茫茫無處覓(4)

只覺天地茫茫,到處都是一樣。

船截流而渡,水流湍急如箭,艄公雖極力把舵,小船仍左右顛晃。

段子羽身子一搖,忙扶住船板,腳下急使千斤墜釘住船底。

懷裡當的一聲,掉下一物,段子羽低頭一看,卻是一隻扁瓶,他驀然想起,這是十香軟筋散的解藥,不由得“啊喲”一聲,暗道糟糕,不知青妹怎樣了?

艄公瞥了他一眼,笑道:“相公站穩了,這十里灘風大水險,除了我沒人敢在這裡擺渡。”

段子羽道:“艄公大哥,麻煩你把船劃回去,船錢我照付。”

艄公冷冷道:“你開什麼玩笑,船到中流,哪能再搖回去,先到對岸再說吧。”

段公子哪裡肯聽,伸手去奪槳,那艄公單手持槳,一掌向他打來,船失一槳,登時在急流中橫成一字,段子羽身子晃動,這一掌突如其來,竟沒避開,結結實實擊在左肩上,好不痛疼。

段子羽喝道:“原來是會家子,要劫財還是要劫命?”

那艄公見自己奮力一掌居然只使他一晃,連腳步都沒帶動,掌擊處綿軟如棉,卻有一股陰柔之力反擊掌心,整個手臂竟爾痠麻難舉。

心下駭然。他一慌神,手中的槳一鬆,船順流而下,疾逾奔馬。

一陣風過,掀起那艄公外衣,赫然現出繡有紅色火焰狀的胸記,段子羽驀然醒悟,是明教中人尋仇。

他伸手一抓,那艄公忙避過,卻不防段子羽手臂喀喇一響,陡然伸長半尺,五指扣住他右肩,指上一用力,五指破筋透骨而入,叱道:“狗賊子,敢設詭計害我。”

那艄公痛得面如土色,臉上肌肉都痙攣扭曲得走了形,卻仍大聲道:

“姓段的小賊,你殺了顏掌旗使和二十幾名弟兄,我們厚土旗與你沒了沒完,明教十數萬弟子也不會與你甘休,不把你碎屍萬段,挫骨揚灰不會算完。”

段子羽大怒,五指一合,皮肉,骨頭、筋絡頓時成為一團血泥,血水四迸,濺得兩人臉上衣襟點點斑斑。

骨骼碎裂的聲音更令人毛骨悚然,渾身生慄。那艄公早將生死置之度外,雖痛得幾乎暈了過去,仍大罵不絕:

“小賊,你家爺爺在地下等著你,過不了幾日你也有今天。”

段子羽見他剛烈如此,也不禁佩服,頗有些後悔出手太重,一手抓住他衣襟,喝道:“饒你一命,去吧。”隨手將之拋至岸邊,艄公只覺身子騰空,忽地一下,卻腳踏實地到了岸上,一時愣在那裡。

船如脫韁的野馬,在水上湧起衝下,段子羽從未在水面生活過,更不懂操舟之術,兩手用力一板槳,喀喇兩聲,兩柄槳都扳斷在手。

望著兩旁樹木風馳電掣般滑過,他首次嘗到了無可奈何的滋味。

只有兩手抓住船舷,兩足釘牢船底,任小船漂流了。

對面忽然有條大船逆流而上,起始還是一個黑點,轉眼便已看清是三條桅杆的大船,還未看清船上人的面貌服飾,兩船已如兩顆流星般撞在一起,段子羽先於撞船的剎那間,一個“旱地拔蔥”,騰出二丈多高,借勢前衝,落在大船的船頭上。

轟隆一聲,小船被撞成碎片,木屑翻飛,大船的船頭上聚攏了不少人觀看這驚心動魄,令人撟舌難下的一幕。

待得段子羽如燕子般飄落船頭,都不禁轟然大喝一聲彩。

段子羽定目一看,卻驚呆了。

原來這一船幾十人俱都黃髮碧眼,顯然不是中土人士。

段子羽看得發怔,暗道這是什麼人,怎麼長得這麼怪,遮莫是荒山大澤裡野人?

卻見人群一陣騷動,從中走出一位風神曼妙,體形婀娜的女人,微微笑道:

“小兄弟,你的身手不壞啊,我倒白替你捏了把汗。”

段子羽見她約三十許人,膚若凝脂,容顏俏麗,渾身上下透出雍容華貴的氣質,眼睛頭髮俱和自己無差,只是眼睛較常人略大些,眼神柔和如春風拂照,登時大生親切之感,彷彿在絕世荒野中見到同類一般,拱手道:“多謝大姐姐關心。”

兩廂轟暴雷價一聲暴喝:“休得無禮。”

那女人擺擺手道:“無妨,這位小兄弟叫我大姐姐,本座喜歡得很。小兄弟,別怕,我還是頭次聽人叫我大姐姐,好聽得很。”

段子羽道:“大姐姐既愛聽,小弟便多叫幾聲。”當下連叫了幾聲,那女人連聲答應,笑得花枝亂顫,喜不可勝。

段子羽邊叫邊向旁橫了幾眼,見兩旁並列了十二人,個個太陽穴突起,顯是練武的高手,對這女人卻是恭謹異常,人人垂手低目,要多規矩便有多規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段子羽心中納罕,怎麼這麼一個天仙般的大姐姐竟會有十二個野人作家僕?

野人又怎麼會武功?

其實這女人便是波斯明教總壇的總教主小昭。昔年為救張無忌、謝遜等,不得不慧劍斬情絲,灑淚與張無忌相別,隨其母紫衫龍王黛綺絲回波斯任教主,雖然時日如流,壓在心頭的情愫卻愈來愈深。

只是波斯、中土相隔遙遠,較之牛郎織女的銀河亦不遑多讓,雖渴盼與張無忌相會,卻也知道見面徒增苦惱,波斯總教的教主不僅必須由貞節的聖女來任,且終身保持冰雪之節,以維繫其神聖的形象。

是以強自按捺這份戀情,朱元璋登基後,鄰近小國都派使節來中土賀新皇登基,波斯素來與華夏有交往,也派出使節來觀禮。

這些使節中便有波斯明教的兩位博通經典、諸熟禮節的寶樹王。

小昭原以為明教奪了天下,登基為帝的必是明教教主張無忌,便精心設定一份厚禮相送。

兩位寶樹王到得中土覲見新帝,卻是一個獐目馬面的,叫什麼朱元璋的,大吃了一驚,東土明教雖脫離波斯總教自成體系,但其頭面人物如左右光明使,四大護教法王及各旗掌旗使等,在總教中也都有案可稽。

是以博通廣識如兩位寶樹王,再也想不到一個當過乞丐、作過和尚的光棍潑皮無賴會因緣附會,躍居九五之尊。

兩位寶樹王俱是深有城府,雖詫異莫名,卻隱爾不露,託辭逗留中土兩年多,明查暗訪,得知張無忌多年前便突然失蹤。

朱元璋對明教倒戈相向,大肆屠戮,明教現任教主楊逍年老德薄,威不足以服眾,偌大的明教又陷入分崩離析之中。這才急急返回波斯,稟報教主。

小昭得知,登時焦慮如焚。

她素知張無忌之能,單論武功,無人能傷得了他,必是遭人暗算,否則不會無故失蹤。

便聚集十二寶樹王商議,重返中士,整頓明教。十二寶樹王泰半持異議,都說東土明教不奉總教號令已歷多年,即使到了東土,也未必能如教主所願,況且相隔遙遠,海上風險重重,到東土後又敵我難分。

人多了難以運去,人手少了又恐不敵,都堅持置其成敗於不顧。

可小昭之意豈在此,力主赴東土整頓明教。十二寶樹王終究違拗不過教主旨意,幾經商議,便以貿易為名,盡起總壇精銳,隨教主遠征東土。

由於人多,分作三批,十二寶樹王護著小昭先期登陸,在京城逗留些時日後便向西北進發,這一日在漢水中恰與段子羽撞上了船。

小昭見段子羽一臉驚詫之色,自然明白他的心事。

自登中土後,她以教主之尊,自是不便與俗人交往,又加始終探聽不到張無忌的訊息。

心中拂鬱難宣。

現今一見段子羽龍飛虎躍的樣子,竟與當年的張無忌有幾分彷彿,心中登時歡快,段子羽連叫幾聲大姐姐,她更感受用。

對這少年喜愛上了。

一名使女出來躬身道:“教主,外面風大,您還是艙裡歇息吧。”

小昭笑道:“好吧,這位小兄弟隨我進艙裡坐坐如何。”

段子羽此時也甚感疲憊,又見這位大姐姐風華綽約,誠意相邀,便隨之入艙。

一入艙門,眼睛一亮,艙內四壁貼著波斯壁毯,所繪人物靈翔飛動,如欲撲面而來,地上鋪的是厚厚的,潔白如雪的熊皮,一張矮幾,一具古琴,豪華富麗中頗蘊雅意。

小昭盤足坐在矮幾旁,示意段子羽坐在對面,眼中滿是笑意。

使女用一隻金盃,斟滿了波斯葡萄酒,放在几上,便躬身退出。

小昭隨手彈起琴來,低聲唱道:“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聲音清越縹緲,似乎從遠處傳來,卻每一字都聽得清清楚楚,段子羽舉杯方啜一口,尚未品出酒味,忽聽到這仙樂般的歌聲,忙凝神諦聽。

一聽之下,竟爾痴了,細細品味著歌詞之意,不覺潸然淚落。

小昭一愕,問道:“小兄弟,你怎麼了?”

段子羽揮袖拭淚,強笑道:“小弟是聽大姐姐的歌意深奧,忽有感觸,故爾失態。擾了大姐姐雅興,實是不該。”

小昭默然,這支歌自小便會,卻只唱給一個人聽過,那是在明教大光明頂的秘道中,與張無忌二人陷身絕境,為他而唱。

其時,張無忌似乎也感觸良深。

她揚頭笑道:“小兄弟,你喜歡聽嗎?”

段子羽頷首道:“喜歡,小弟從沒聽過這麼好聽的曲子。”

其實,他連難聽的曲子也沒聽過,歐陽九一個武林豪客,哪有閒情逸致給他唱曲子聽。

小昭正身危坐,把琴端放膝前,纖手輕彈,曼聲唱道:

“世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吉藏兇,兇藏吉。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雲蝕。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

“展人愁眉,休爭閒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

“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小昭移居波斯多年,雖尊榮無比,威權至重,卻總覺得較給張無忌作丫頭,二人得以朝夕相處,其中苦樂何啻霄壤之別,這胸中千古之寂寞更是無法可遣。

每當鬱悶至極之時,便彈琴高歌,以消塊壘。

隨之年齒加長,對這曲辭的深奧含義理解益深,歌聲也益發淒涼悲楚,令聞者淚落,歡者心傷。

段子羽正值身心失落之時,天資既高,於這曲辭竟是一聞之下,便即記住,細細品嚼其中深意,耳邊迴盪著小昭低迴宛轉的歌聲,實覺人生在世,苦多樂少,總不過悲苦相繞,不死不休。

這是因他始終以復仇為生活矢的,一旦失去,便覺無了憑依,四海茫茫,無處可適,身心於這曲子大起共鳴,不由得嗚咽哽泣,悲不自勝。

小昭每奏此曲時,身邊人都知是她心情最惡之時,怕觸黴頭,都遠遠躲避起來。今見段子羽如此,大起知音之感,兩人一為情所苦,一為仇所困,卻也殊途同歸。

相向而泣。

船逆流而上,本甚艱難。但這船的下艙裝有一百二十四支鐵漿,一百二十四名好手奮力扳槳,船行進之速竟不亞於靜水行舟。

十二寶樹王分列兩舷,注視兩岸動向,他們在波斯根深蒂固,勢力龐大,無所畏憚。

一踏上中土,人生地疏,委實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感。

河面上蕩著小昭美妙的琴聲和縹緲的歌聲,諸寶樹王雖對之司空見慣,此刻聽來卻覺迥異前塵,心情俱增沉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