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曆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論策 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論策 下

先厲兵秣馬,靜觀緬王與王莽白二虎相爭,待他們分出勝負之後,再釋出討伐檄文,歷數兄弟相殘的罪過,率軍北伐,到時若是緬王勝利,王莽白被誅,則王莽白的親信殘部定然人心惶惶,害怕緬王株連,到時必會支援朱駿北伐。若是王莽白謀篡成功,那麼緬國之內的清流忠臣們也會投向朱駿一邊,希望朱駿能夠誅除叛逆,清正國體。

鬥吧,打吧,你們緬國的宗室鬥的越厲害,打的越兇狠越好,我朱駿安心做個漁翁,只等你們鬥個你死我活再來大小通吃,朱駿邪惡的想著。

周慕白繼續添油加醋道:“皇上一旦佔據緬甸,既可調撥軍餉糧秣予緬北李定國所部聽用,又可繼續積攢實力。李定國將軍勇武過人、智謀無雙,以區區萬人阻擋逆賊吳三桂十萬大軍一年之久,仍然不顯敗象,由此可見,若有充足的糧餉、兵源,清人要想入緬沒有十年八年是絕無可能的。皇上則趁著這個機會可在緬南遠交近攻,逐漸吞併南洋諸國,要知道南洋土地廣褒,更有萬里汪洋,正是皇上大展宏圖之地。十年之後,皇上據萬乘之國以伐萬乘之國,雖不勝,猶可據守南洋,為我大明延續柞脈,為天下漢人留一席之地。”

周慕白堪堪說完,跪地伏拜,朗朗道:“臣之復國之策共分為三,一為掠奪,積攢實力。二為據地,得到緬國千里沃土。三為縱橫,佔據南洋,與滿清爭雄並立。如此,大明復興之日可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計!”朱駿忍不住讚歎一句,心想諸葛亮的隆中對恐怕也不過如此,只是諸葛亮提出的是天下三分,周慕白提出的是雙雄並立,諸葛亮提出的是王道,周慕白所說的是梟雄之霸道。

朱駿清楚,一旦走上這一條路,整個南洋將會陷入一片血腥之中,自己的前方也並非一片坦途,稍一出錯,面臨的將是萬劫不復,不管是緬王、王莽白,或是南洋林立的諸國,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一場沒有失敗的戰爭,失敗者將會徹底的在這個世界消失,連同他的家人、他的部屬、他的故舊,猶如一粒投入汪洋的水滴,永遠的消失匿盡,留不下一點聲息。

“皇上就算能躲得過建奴一時,難道要一世都要躲避?困守待斃只不過是懦夫所為,為今之計,只有大海行舟、逆風而行,絕無退路可言,請皇上速下決斷。”周慕白眸光一閃,一股狂熱從眼眸中放射出來,他還道朱駿害怕了,於是在一旁煽風點火道:“大明開國以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歷代君王荒淫無道者有之,煉丹求仙者有之,崇信奸逆者有之,卻從未有過懦弱之輩,草民以為,朱家子弟只要有一息尚存,便該以天下為已任,復國中興、拯救萬千臣民於水火。這是草民的一些淺薄見識,還望皇上聖裁。”

“好一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駿喃喃的念了一句,半眯著眼,卻顯得出奇的冷靜。

任何人做某件事時都有動機,有的為財、有的為權、有的為義氣、有的為信仰,但是周慕白為的是什麼?朱駿不相信這個傢伙是為了所謂的大義或者是對於前明的眷顧而來的,他的才能朱駿十分賞識,但是這種人反而更加危險,朱駿不得不防。

朱駿喜歡拿人當槍使,並不代表他願意被人當槍使,朱駿現在的感覺是,自己可能要被周慕白當作一柄好獵槍了。

“周先生果然好機謀好辯才,朕只是有一事不解,還請周先生賜教。”朱駿慢悠悠的道:“先生可否預測出若是跟著朕能有幾成的勝算?又有多大的危險?”

“三分勝算,七成危險。”

朱駿笑了,道:“那就是有七成被誅戮的危險了?朕再問先生,既如此,先生為何要鋌而走險?”

周慕白以明白了朱駿的意思,乾笑一聲道:“皇上不信草民這是理所當然的事,草民原本是雲南人士,崇禎十三年中的秀才,因無心向學,反而愛發些奇怪的議論,一直為鄉人所不容,實在無奈之下,只好遠走他鄉來到緬甸,承蒙緬王不棄,給了我一個小小的官職,恰好皇上又入了緬甸,草民便成了這漢人通事,草民不敢欺瞞皇上,任漢人通事之時,草民對大明的正統之學稍有怨恨,對皇上周畔的臣子十分看不起,所以才慢待了皇上。”

周慕白說的娓娓動聽,猶如講述故事一般將自己的身世一一道出:“只是草民在緬都雖然有些生計,但已預感到緬國不日之內定會發生大變,緬國王子王莽白早有不軌之心,且勝面頗大,而草民是緬王提拔出來的,若是仍然留在緬都,難免會被那心胸狹隘的王莽白視為眼中釘,待他篡位成功之後定會遭受魚池之殃。為了活命,草民便已有了趕快聚集些錢財逃出緬國的打算,這時正好聽說皇上在緬南收攏海盜,聚集戰艦,心裡便想草民畢竟是個漢人,曾是大明恩科的秀才,如何能不為國效力反投異國?因此,草民更是認真收聚皇上在緬南的動靜,最後才下了決心來投。還望皇上不計前嫌,草民定不負聖恩。”

避禍這個理由很不錯,至少朱駿已信了一半,緬國的局勢實在複雜,周慕白雖然是決策圈之外的人物,難免也會受到波及,但是另一半朱駿卻不相信,很簡單,這個人實在太聰明了,所謂的為國效力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真實的目的是什麼?朱駿心裡已猜出了幾分。他從容自若的自斟自飲起桌上的茶水,才悠悠的道:“先生何必要說這麼多的虛話,朕瞧先生莫非是想學先秦呂不韋囤貨居奇吧?”

呂不韋在趙都邯鄲見入質於趙的秦王孫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認為奇貨可居,遂予重金資助,並遊說秦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嫡嗣。後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安國君繼立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莊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在這個時代,呂不韋既是智慧的象徵,也是大不敬的代言詞,拿皇帝來做買賣,稍微有點腦袋的人都知道活得不耐煩了,雖說朱駿是個亡國之君,但也不是周慕白所能惹的起的。

“草民萬死,絕不敢有此大逆不道之念。草民只是愛好金銀美酒,更沒有爭權奪利之心。”周慕白倉皇拜倒請罪,只是面上卻沒有閃露出一絲惶恐的模樣,反倒直視著朱駿,眼眸中顯出一絲欣賞之意。

“平身吧,朕既不會做公子異人,你也做不成呂不韋,朕很欣賞你的才幹,若它日事成,朕賞你金銀千萬,你便安心的做個富家翁如何?”朱駿的臉色緩和了一些,臣子要錢不可怕,若真的能夠復國中興,他要多少自己就給多少,朱駿沉吟了片刻,背轉身對著周慕白道:“朕決意復國,並推行你的策略,從今日開始朕敕你為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參政。你可滿意?”

“草民叩謝皇恩。”周慕白松了口氣,雖然許多事出乎了他的意料,朱駿的手段也比自己想象中高了不少,但至少目標達成了。

---------------------------------------------

第一卷完成,第二卷血腥南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