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晚成,李靖的傳奇一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晚成,李靖的傳奇一生

李靖厲害不厲害?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李靖是一個和霍去病截然相反的人。

霍去病十七歲才出道,但霍去病在二十歲的時候,已經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

也就是說,冠軍侯霍去病,出道即巔峰。

但李靖卻不同。

李靖在霍去病這個年紀,還不得重用。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惑,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很有道理。

同時,華夏古時人的壽命比較短,俗話說人活七十古來稀。

人過了三十,表示人的一生已經過了一半,三十歲之前是立業的最佳時機,也是人生中最精彩的時候,就好想是一天中的正午一樣,是最熱烈的。

作為戰將來說,尤其更注重年輕有為。

這是它本身的職業性質決定的。

戰將都是在疆場上建功立業的,七老八十的時候就跑不動、打不動了,何談建功立業?

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世間總有特例出現。

比如唐朝的李靖,就是這麼一個特例。

李靖第一次領兵,已經四十七歲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李靖也不例外。

但李靖的第一次閃亮登場,有些偶然性。

李淵派李靖去夔州備戰。

接到命令,李靖就帶了幾個隨從去上任了,但在半路上,卻被阻隔了。

原來這時正是隋末天下大亂的時候,唐朝還沒完全統一天下。

神州大地到處都是兵亂。

這時恰巧有少數民族造反,數萬人將路給佔了,過不去了。

廬江王李瑗帶兵去平反,打一戰敗一戰,頓時心都大了。

此時李靖正好經過此處,於是主動幫他出謀劃策。

李瑗聽從了李靖的妙計,竟然真的不費吹灰之力,一舉就平叛了叛軍。

不過,戰鬥是李靖指揮的,功勞卻是李瑗的——李靖的軍事生涯處女作,居然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仗打完了,李靖又繼續趕路。

但李靖此行也太不順利了。

走了不久,又被蕭銑的大軍給阻住了前進的路。

而大本營的李淵卻誤會了,誤以為他滯留不前,貽誤軍機,秘密詔令許紹將他處死。

此時的李靖,又遇到生死問題。

不過他的運氣實在太好了,許紹覺得李靖才華不錯,沒有照旨意辦事,反而上書給也求情,李淵這才作罷,而李靖也才保住了小命。

李靖經歷了艱難曲折,終於達到指定位置。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裡,李靖的才能終於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趙郡王李孝恭此時正被蠻人冉肇打的滿地找牙,好不狼狽。

李靖來的正是時候,他帶八百人奇襲敵營,一舉將冉肇的幾萬軍隊打得潰不成軍,最後殺了冉肇,俘敵五千多人。

雖然李孝恭是掛牌司令,首功肯定是他的。

但李靖展露的軍事才能也因此得到各方大佬的認可。

當捷報傳到京師時,李淵高興地自吹自擂起來,他對公卿們吹噓說:“看來我李淵很有眼光,我就知道用有功勞的人,不如用有過錯的人!這個李靖不錯嘛!沒有讓我看走眼。”

李淵心情大好,馬上就下聖旨表揚了李靖一通,並且親筆寫敕給李靖:“既往不咎,以前的事我早就忘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意思就是自己不怪他李靖了,讓李靖好好效力。

蕭銑是隋末雄據在南方的割據勢力,他稱帝於岳陽,國號為梁。

唐朝想要統一全國,“梁國”是必須要拿下來的。

李靖上書李淵“平蕭銑的十策”,李淵一看,這個辦法還不錯。

就照李靖所說的這麼辦吧!

於是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李靖為行軍總管。

雖然李孝恭仍然是總司令,但李淵知道他的斤兩,他怕李孝恭到時候干涉李靖用兵,又特意授予李靖帶兵作戰的指揮權,“三軍之任,一以委靖。”

於是李靖成為實際上的三軍統帥。

前幾仗打得很順利,這讓別人看了很眼氣,也讓李孝恭技癢起來。

當李孝恭來到陣前時,恰巧蕭銑的驍將文士弘,駐守在附近的清江。

李孝恭決定立即進擊。

李靖勸告他說:“文士弘是蕭銑的健將,士卒精銳驍勇,現在他把精銳兵力全都派出來迎戰,恐怕銳不可擋,我們應等到他們士氣衰落時再出擊決戰,一定能攻破敵軍。”

李孝恭由於連戰告捷,對自己的評估產生了巨大的錯誤,哪能聽進去李靖的勸告。

遂命李靖留守軍營,自己率兵出戰。

他覺得前面都打得這麼順利,他就不信這個邪,這次打不贏。

但事實給了李孝恭一個深刻的打擊。

果不其然,雙方一交戰,孝恭軍大敗,匆匆的逃回南岸,這一仗損失很大——李孝恭的面子這回是徹底掉地上了。

文士弘一看自己獲勝了,他手下的兵將馬上開始搶奪戰利品。

這麼一哄搶東西,軍隊馬上亂作一團,觀戰的李靖一看,搶東西啊?陣形亂了,有機可乘。打吧!

命令守營的士兵迅速出擊,果然三下五除二,將文士弘打得落花流水,被殺及溺水而死者將近一萬人,獲得舟艦四百餘艘。

此戰過後,李靖馬不停蹄,以五千騎兵,直逼“梁國”都城江陵。

看到李靖的大軍到了城邊上,皇帝蕭銑才開始急了,馬上下旨,令各路大軍前來護駕。

此時李靖做主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決定——下令將繳獲的幾百艘戰船船全部放在河中,任其順流而下。

他的這個軍令一下,眾將士都看不明白了。

繳獲的東西丟了?這是什麼操作?

有的部下抗議道,這些船可是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戰利品,就這樣浪費了!

李靖解釋道,蕭銑外面有幾十萬大軍,我們現在是孤軍深入,包圍了他們的都城,各路軍隊馬上就要過來勤王護駕了。

但是救援隊隊伍看到這些在江面上隨意漂泊的船隻,肯定會以為都城已經攻破,就不敢隨便進軍了。

他們肯定要先打探訊息,等他們打探到真實的訊息,都城已經被我們攻下了。

李靖的計策果然湊效。

其它各路來救駕的軍隊,看到那些船,都遲疑不敢進軍。

蕭銑被圍在裡面,沒人來救駕!

實在沒辦法了,投降吧!

李靖順利進入江陵。

果然,過了幾天,幾十萬大軍前來救駕,一看皇帝都投降了,投降還受到優待。

沒啥好說的,我們也投降吧。

如是一個一個都投降了,幾十大軍煙消雲散,不戰而降。

從李靖出兵,不到兩個月時間,一個擁兵四十萬,龐大無比的梁國就徹底崩潰。

後來李靖又安撫嶺南,平定輔公祏。

李淵為了嘉獎李靖的軍功,授任他為行臺兵部尚書。

並稱讚歎李靖說:“李靖真是我的良將,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

當然,這樣的話有誇大的成分,但是這也從側面突出了李淵肯定李靖的戰功。

在皇權的爭奪中,歷來將軍是各派爭奪的焦點。

為何?要想在競爭中獲勝,實力才是決定因素。

唐朝建立以後,李淵安坐皇帝寶座。

但下面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開始了較量。

當時李世民集團中,雖然不乏文臣戰將,但李世民知道,若論打仗,自己手下這些人和李靖沒法比。

所以,在玄武門事變前,親自找到李靖,希望他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李靖自然是不願意捲進這皇室的爭鬥中,於是置身事外。

李世民雖然沒明說,但肯定不滿。

心想,你是靠我求情才保住一命的,沒想到在這麼關鍵的時刻,你李靖竟然不幫我。

其實李靖不是忘恩負義。

李靖是一個標準的職業軍人,他認為軍隊就是朝廷的,不是某個人或者說是某個利益集團的。

如果說國家有戰事,我李靖穿上鎧甲立馬就可上戰場,絕對不說一句多餘的話。

但是關於皇子各方的爭權,自己絕不摻和進去,要守持中立的立場。

並且李靖還保持了自己的職業操守,既然置身事外,中立態度,就沒背叛李世民去告密。

由此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後,對李靖有了看法。

但李世民不愧是一代雄君,他雖然不喜歡李靖,但他知道如何使用李靖。

這就是高明的政治家和昏庸的君王本質的區別。

岳飛那麼厲害,趙構會用嗎?

趙構不會。

因為他是昏庸無能為力的君主。

根本沒有掌握岳飛的使用書。

但李世民不一樣。

公元六百二十九年八月,李世民決定打東突厥,他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六路大軍統一由李靖指揮部署,分道出擊突厥。

次年正月,李靖親自挑選了幾千精兵,秘密行軍,千里奔襲直赴突厥的都城定襄。

這一招可不是一般的冒險。

要知道,頡利可汗手中可有十幾萬大軍呀!可李靖的身後,並沒有大軍跟隨,他佈置其它各路軍隊在半途中去打逃跑的頡利可汗。

頡利可汗萬萬沒有想到唐軍會突如其來攻擊自己的老巢,於是在慌亂中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如果唐兵不傾國而來,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於是“一日數驚”。

果然頡利可汗無心戰鬥,馬上就撤退了,這一撤,正中圈套。

李靖帶著三千人虛張聲勢的追,其實壓根就不想追上,路上早佈置好了其它軍隊呢。

果然,這一路上頡利可汗被各路軍隊打得抱頭竄鼠,等退到牙磧口的時候,身邊的十幾萬大軍已經只剩下幾萬人。

但是李靖還不鬆氣,帶了一萬精兵千里奔襲,夜走陰山,一路行軍,一直到在距頡利可汗牙帳七里遠的地方才被發現。

頡利可汗又是來不及防備,被殺得落花流水,俘虜就達到十餘萬。

頡利可汗只好單騎逃跑,不久,被半道上佈置的唐軍給抓住了。

李靖因軍功進封代國公。

李世民高興地對大臣說:“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後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將軍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勳,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

滅掉東突厥,李靖已經功成名就,足以名垂青史了,再加上自己年紀不小了。

李靖的想法是應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回家養老。

但是,李世民卻不同意李靖。

心想自己好容易獲得的良馬,不讓它在莽原上賓士,為我的大唐帝國圈地,哪有窩在圈裡養老的道理呢?

公元六百三十五年正月,李靖不得已,又帶兵踏上遠征吐谷渾的征途。

經過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李靖攻滅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

但是這一次,雖然又立下不世奇功,迎接他的卻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一陣的詰難。

原來李靖的輝煌戰功,引起同僚的嫉恨。

鹽澤道總管高甑生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

李世民下令調查此事,最後弄清了真象,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

但經此一事,李靖知道,無論如何都要急流勇退了,否則功高震主,禍事真的就要降臨了。

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這一閉門謝客,就是十年。

後來,李靖病情惡化,病重的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

但李世民的關懷也挽不回這位名將的生命了。

李靖溘然逝去,享年七十九歲。

李靖一生征戰數十年,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

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華夏古代的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

著有《六軍鏡》《衛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多已失傳。

…………

“有趣,真是有趣。”

“朕的愛將霍去病二十多歲就巔峰,而李靖卻是後期發力。”

“這種難度可是很大的。”

“不過李靖也算是值了,至少他沒有英年早逝,活了七十九歲,已經很不錯了。”

“李世民也不愧是一代傳奇啊,用人之道可算讓他弄明白了。”

漢武帝劉徹看完李靖的盤點影片,不由感嘆道。

“這唐宋兩代,還真是名將輩出啊,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引起的。”

“只不過差別就是,大唐是個成功的朝代,而大宋,卻連大統一都算不上。”

“有些事情,還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