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普通的一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普通的一天

SCI論文難度僅僅只是九州科技鈦坦星部門實驗員轉正的一個小作業,張堂忠教授的卻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甚至在九州科技呆習慣的他看來,這簡直就只能是基礎作業一般的東西,如果連這個都無法完成,他都會疑惑人資部門是什麼把這種“飯桶”招進來的。

這種不會科研的,還不如去公司的智造工廠裡上班,在實踐中去學習。

“要知道,龐大的裝置與極微小的奈米機器人一般,零件除了要求標準,還要求的是物盡其用。將你們腦海中的侷限思維開啟,不要被教科書例子和現有裝置零件的模樣去禁錮了你們那個熱愛幻想的年輕靈魂。”

這是顧青不經意路過時,聽到的結語。

至於為什麼是結語?

張堂忠帶的這群學生在看到自家大老闆,年輕的大夏天才、頂級富豪走到自己等人身旁,哪裡還能保持之前的學習討論狀態?

再自傲的大夏天才,在面對顧青時,只要不談及自己的領域專業話題,都會不自覺選擇傾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並非是桃夭的功勞,更重要的是因為顧青這些年的“戰績斐然”。

在與“受寵若驚”的實習生們打了招呼,和張堂忠教授聊了幾句關於機器人智慧系統數據處理的技術處理階段後,顧青便離開了這個區域。

而在顧青離開後,有一位來自本科青木,碩士西工大的實習生對身旁朋友小聲說道:“在端側場景下,CPU和記憶體資源往往比較少,在提供數據處理的能力時,要求API儘可能簡單,以最少的資源佔用獲得最快的執行效率。同時,還需要AI框架提供的庫盡足夠小。

咱兩以前的導師就困在使用雲化場景提供的數據處理機制這個大專案上,沒想到張老師已經在這個大專案上完成了解決方案,甚至還在進化迭代,這太割裂了。”

“何止是割裂,這兩天我們看到的東西,都讓我覺得我們課堂上學的那些都快過時了,雖然它們都是現在西方主流學術界在搞的東西,但好像和這邊完全不一樣。”

“之前我的一個室友考進了咱們公司和學校合作的合作班,原本都是嘴比較碎的一個人,在去上了一堂課之後,直接就被調走去了另一個獨棟的寢室。

後來在食堂碰到了,他那叫一個守口如瓶,連上課方向,作業專案內容都不透露。當時我還以為他是不是受了什麼刺激,現在我也懂了,我也受刺激了。這種級別的論文都只能算是作業,那美利堅航空工程的科學家過來,也得是從實習生開始慢慢來……”

從來都是青木、西工的科研走在前沿的說法,而今這位實習生腦海中的某種慣例又被無聲打破了。

戴著SR1眼鏡,因為年紀大,聽力下降,又裝上了鈦坦星部門特殊助聽器的張堂忠在一臉微笑中,聽著這些學生的竊竊私語。

他現在都已經盡量避免和以前的同事聊及現在的工作內容,哪怕是學術交流,也只是點到為止。

不是敝帚自珍,而是為了保密,不讓公司和郭嘉的大計劃推行出現任何波瀾。

或許也正是因為一直以來的“自覺”,張堂忠現在才能長期“帶學生”。

次元帝國進行本土化改良後的戰士修行,讓顧青現在的精力遠超常人,雖然有一個弊端,那就是食量也非人哉,其餘的身體資料,已經抵達了普通人類透過鍛鍊都無法達到的地步。

博爾特跑出的9秒58世界記錄,讓其成為百米人類首個跑進9秒6大關的人。而在自己的測試場地,顧青的最佳成績目前是7.1……

在路過一個能量補給操作區域的時候,顧青順手接過機器人遞來的杯子。

推開撥片,就對著杯子上的吸管慢慢吸吮。

高能量營養物質與膳食纖維合著部分植物原料,其口味類似於紅豆沙。

“恩,還不錯這個口味,不甜。”

給這個補給品打上了甜品不甜的高級別評價後,顧青的衣領也已經自動清潔完畢。

今天雖然不是什麼重要時刻,也沒有什麼重要的節日、典禮、活動,但是這些自潔的小功能,是總裁辦一直督促研究部門儘快落地的專案,為的就是讓自家那個不怎麼喜歡穿衣打整的大老闆,能夠時刻都保持一個比較乾淨整潔的狀態。

在之前的會議,顧青講了環境變化和專利技術落地加快,以及要加速攻克科研難關之後,不論是鈦坦星研發部門還是半導體研發部門,又或者是其他大部門、小專案,都在積極整備作戰。

畢竟經過了數次資源整合之後,大家也清楚的明白了一件事。

雖然自家大老闆和公司真正的核心高層不會隨便裁員,更不會裁撤部門,甚至會長期重金投資一些看似沒有未來的“黑洞專案”,但是這種幸運專案並不多,往往那些不出成果的專案,基本都會在重組和整合後,被專案負責人斃掉,哪怕不被斃掉,也會被流放到其他位置,讓其拿著標準配置資源,自生自滅。

另類的末位淘汰,和同組別的競爭,以及九州科技目前越來越可怕的規格提升,讓這些實驗員、科學家都不願意浪費時間和精力。

雖然能夠在辦公室裡透過攝像頭來檢視各個實驗室的情況,但顧青還是喜歡實地探查。

比如在某些並不存在於普通基地地圖中的小房間裡,他坐在搖椅上,看著距離自己不足百米遠的某位夏科院教授,正埋頭苦思冥想,那抓頭的左手,像是要把地中海版圖擴大到整個頭頂一般。

搖椅的枕頭邊還有一個小音響區域,正在“直播”這位夏科院教授的喃喃自語。

“那群老夥計在《低溫與超導》上的那一篇論文絕對不是空穴來鳳,但是他們研究所研製的這款新概念雷達,也太像之前我們聊的那個專案吧。

嘖,我不會是喝醉了說胡話被哪個老小子截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