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一十五章 群雄割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一十五章 群雄割據

墨索里尼之所以會這麼有底氣,其實還有萊因哈特的功勞在裡面。

萊因哈特給自己收服義大利二號人物羅西提供了一份情報,使得羅西憑藉這份情報在義大利北部拉斯佩齊亞,陸續找到了三條隧洞中藏匿的近萬桶封存原油。

二戰中,義大利海軍因為缺少石油的理由,多次取消了大型戰艦出航的作戰計劃。這下子,有了近萬桶原油,墨索里尼割據地中海的野望就將更加有保障。

而原本一直對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頗有微詞的義大利王室,也因為和這批私藏原油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和墨索里尼達成了某種共識。

大家都不是傻子,誰在義大利還有能力提前藏起來這麼多原油,雙方都心知肚明。有些事,只是心照不宣而已。墨索里尼不去追查義大利皇室和這件事裡面的關係,義大利皇室也更加放任墨索里尼的獨裁。

在此之前,討厭被人指手畫腳的墨索里尼為了爭取讓王室能乖乖閉嘴,甚至把西線的一支二流兵團(這是義大利陸軍中的二流部隊,算上黑杉軍的話,他們就該排到三流了)近10萬人,交給了義大利薩沃伊王室的品薩貝託王子指揮。

視天下英雄如牛耳,何其風光!

自從歐洲排名第七,第六,第五的軍事強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相繼被德國吞併後,放眼歐陸,也就只有英法德意四個國家,算得上堂堂大國!

不錯,義大利是大國,是決定了維也納體系,鞏固了歐陸均勢的重要角色!

畢竟現在還只是1939年底,歐洲雖然迎來了德意志第三帝國這樣一個強勢崛起的新興勢力,但總體上,也完全稱不上是德國一家獨大的局面。

歐陸南面,義大利一直養精蓄銳,坐擁上百個師的部隊,卻一直首鼠兩端,迎來英法與德國之間的競相拉攏,佔盡好處。

北面,有一手操控了歐洲大陸近百年局勢發展,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論國力,英國堪稱世界第一大殖民帝國!

在大英帝國的的組成中,擁有著約3000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1/4。

另外,它的總人口超過4億,已經佔世界總人口的1/6!

自上一次世界大戰過後,英國幾乎掌握著世界上除了巴拿馬以外的所有海上航線,擁有世界貿易的壟斷權,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別的不說,英國光用一支地中海分艦隊,就能和義大利全國海軍在地中海分庭抗禮。再用一支本土艦隊,甚至可以逼得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科技上,至少到上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也沒有任何國家能趕得上大英帝國的水平。

這樣的實力,足可以讓英國在此前一直放心大膽的隔岸觀火。

西北一角,素有“歐陸第一強國”之稱的法國,現在已經憑藉初步動員,使其擁有了123個步兵師,共計250萬的步兵。另外,法軍已經擁有了坦克3250輛,其中主戰坦克索瑪S-35中型坦克效能甚至要優於歷史上德國研發的3號坦克。

算上法軍10700門大口徑火炮,它在炮兵火力上也完全超過了追求機動性能的德軍炮兵,獨霸歐洲炮兵之王的寶座。

不僅陸軍強大,就連被陸軍強大光輝所掩蓋的法國海軍,也擁有3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50餘艘各型驅逐艦,潛艇101艘,外加一艘“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論綜合實力排名,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海軍也敢自稱世界第四。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就一直是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生畏的力量。

空軍方面,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也擁有各類作戰飛機1500多架,其中700架戰鬥機,260架轟炸機,180架偵察機和400架對地攻擊機。

再有就是,自從入侵德國魯爾區以來,就緊緊與法國站在同一戰線的比利時。一旦法國有任何戰事行動,比利時軍隊都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為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提供大量部隊。

雖然比利時部隊裝備低劣,兵源素質普遍低下,但是其共計22個步兵師的龐大基數,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區域性力量。

處在歐陸心髒地帶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就不必說了,自重新駐兵萊茵蘭的那一天算起,德國的國防軍就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武裝自己,公然恢復了義務兵制度,擴編出了36個師共計50萬人的軍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截止德國與奧地利合併的前夜,第三帝國的國防軍規模已經進一步擴大到了60萬人之巨!奧地利的和平兼併,又給第三帝國提供了30萬訓練有素的常備陸軍。

透過一次“慕尼黑陰謀”,萊因哈特乘勢而上的吞併了已經擴充軍隊數量達百萬之眾捷克斯洛伐克,讓第三帝國的部隊人數翻了一倍有餘!即便捷克斯洛伐克擴充出的這百萬大軍有很大比例都沒有訓練到位,但是加以時間訓練,那都能成為未來的德軍主力。

匈牙利的意外入德,給萊因哈特的新第三帝國,提供了10萬不算精銳的額外部隊(這批部隊的歸屬,被臨時劃分入了二線黨衛軍管轄內),並提供了德軍未來進入巴爾幹半島的大型前進基地。

截止1939年10月16日,歐洲之前軍力排名第四的德國,第五的波蘭,第六第七的奧地利與捷克斯洛伐克,勉強算第十的匈牙利,基本都化為了同一個國家的各個組成部分。

而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因為這一系列的奇蹟擴張,一躍成為了名義上的歐洲第三軍事強國,超過了原本公認排在第三名寶座的義大利。

現在,一直被萊因哈特遮遮掩掩的第三帝國實際國防軍兵力,事實上已經達到335萬!外加35萬處在國防軍編制外的武裝黨衛軍(有10萬是裝備質量差勁的的原匈牙利部隊,這批人戰鬥力並不理想。)

至於德國的帝國空軍,以當初在蘇聯秘密訓練出的人員為骨幹,加上德國自己生產的,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吞併的,以及部分在波蘭繳獲的,目前已高達共計3950架作戰飛機,且絕大部分是當時最新式的戰機。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況現在歐洲大陸上還同時存在著四大歐洲強國,其中的任何一國,都不存在絕對的優勢。只有相互拉攏盟友,縱橫匹敵,才能安穩立足。

在這一點上,英法走到了一起,德意混到了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