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一十六章 胖子崛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兩百一十六章 胖子崛起

1939年10月18日的英國倫敦,註定不會風平浪靜。

“張伯倫的姑息縱容,退讓屈服,已經讓大英帝國丟進了顏面。在再這樣下去,大英帝國上百年間建立出來的威信,必將蕩然無存!”帶頭的那名議員義憤填膺道:“張伯倫早該下臺了,如果他還有一點廉恥的話,他就該馬上向國王提交辭呈!”

波蘭的大敗,帶給了英國政壇極大震動。

原本被英國當做歐陸最佳棋子的歐洲第五強國波蘭,僅僅一個月就亡國了。這樣出乎意料的戰局結果,就如同一枚烈性炸彈,引起英國各界的極大震撼。

一直沉醉在超級大國美夢中的英國人們,突然從波蘭的亡國之報中警醒,他們終於發現,戰爭居然離自己是那麼的近!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乏有著大量的有識之士,更何況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大英帝國。

這些原本被張伯倫綏靖理論所矇蔽的英國精英們,從波蘭的悲劇中意識到了現在的德國到底有多可怕。如果還想之前那樣,幻想著德國處在英國的牢牢控制中,甚至放任德國不斷消滅大英帝國的小盟友們。

那不久以後,等到英國需要盟友的時候,或許盟友們早已死乾淨了。到那時,大英帝國將孤身一人,面對自己一手縱容養大的德國猛獸。

英國的民間,政界,軍界,接連開始反思。波蘭苦戰的時候,答應救援他們的我們到底做了什麼?!

人們最後驚訝的發現,除了一次毫無意義的象徵性薩爾進攻外,無論是物資還是武器上的援助,堂堂大英帝國所給出的支援,居然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張伯倫不配當我們的領袖,他的所作所為都配不上大英帝國首相這個位置!只有當初力排眾議,領頭抨擊綏靖政策的丘吉爾先生,才是真正的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的領導人!”一位老者議員,在這個時候想起了前幾天因為其抗德主張而剛進入戰時內閣的丘吉爾。

當初綏靖政策發展到**的時候,丘吉爾曾在一片噓聲中結束了自己反對綏靖的演講,並因此丟掉了海軍大臣的位置。

但隨著局勢完全按照丘吉爾當初所預言的那樣發展後,英國人民開始後悔了。於是丘吉爾搖身一變,重新回到海軍大臣之位,一舉成為英國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甚至已經有種傳言認為,德國有預判高手萊因哈特,英國也有超級預言家丘吉爾。既然德國人能信任萊因哈特並因此獲得了如今的輝煌成就,那英國也該學著倚重丘吉爾這位“大英帝國的萊因哈特”。

雖然英國這位遠見者看上去,比別人德國元首要胖一點,總是給人一種死胖子的第一印象。但是大腹便便也不是他的錯啊!

東方那句古話怎麼說的?滿腹經綸,滿腹才華,大肚子有大智慧嘛。

“說實話,德國人的眼光不錯。”被一幫主戰將領們壞繞左右的丘吉爾挺著肚子,接過一位海軍上校端來的咖啡,對著這些擁護自己的軍官們感慨道:“我很早以前就瞭解過這個人,光看他敢抽空整個德國西線守軍兵力來閃擊波蘭的這份狠辣果決就知道,這個人絕對不簡單!”

他喝了口咖啡後,緩緩的接著道:“無論他是用什麼手段,能將原本屬於德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軍隊捏合到現在這種程度,已經足以讓德國人民為他自豪了。”

對於萊因哈特的驚人成長,丘吉爾一直以來都保持了相當程度的重視。

萊因哈特最開始出名的時候,他的表現並不是像現在這麼冷靜深沉。要不是因為他當眾侮辱了當時的英國名將,當過上一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戴維·貝蒂,那時的丘吉爾甚至會提不起半點去關注這位小人物的性質。

作為一個戰敗國的成員,挑釁當代最強大國的名將,這簡直就是愚蠢之至的表現。

可恰恰是從這次偶然事件開始,丘吉爾逐漸發現,當時還顯得稚嫩的萊因哈特,似乎有某種不可思議的運氣,一次又一次的站在了同時代最有利於他的位置上。

而後,在經過了十多年的打磨後,萊因哈特所表現出來的才能不但沒有消退,反而越發的鋒銳。從上士到元首,他用十年時間走完了別人一輩子的走不完得到路。可偏偏他這一路走來,卻又穩如泰山,讓人無可挑剔!

多年來的觀察,讓丘吉爾對這位未來的假想敵看的非常透徹。對方總是能把某些細小的有利因素運用到極致,並且及其擅長預測局勢的發展方向。

平心而論,要是在籌碼對等的前提下,他丘吉爾絕非萊因哈特的敵手。

“只可惜......”誇讚的話剛講到一半,丘吉爾卻突然話鋒一轉,冷笑道:“德國的地理位置太差,底子又薄。就算這位德國元首個人的才華再出眾,在這種惡劣的外部環境下也沒辦法扭轉乾坤。只要我們大英帝國強勢介入,以安撫手段拖住義大利的同時,再聯合歷來是歐陸霸主的法軍,光憑德國一家之力,絕不是我們的對手!”

丘吉爾的自信並不是墨索里尼那種自欺欺人的吹噓,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和反覆推理才得到的合理結論。

法國的馬其諾防線已經完工了大部分,這也就意味著,德軍未來想要正面進攻法國,就必不可免的要與整裝待發的法國守軍爆發攻堅戰。

一旦德國人選擇進攻馬奇諾防線,那他們基本就可以宣佈戰敗了。

法國人的兵力本就不劣於德軍,再加上英國已經運往法國本土的10個師精銳遠征軍,紙面戰鬥力甚至略優於德國方面。

法國人的實力究竟如何,他丘吉爾不敢打保證。但這10個師的英國遠征軍中,有充分的運輸裝備保證機動力和很大比例的職業軍人保證作戰素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加上德國人或多或少都一定會留下一支軍團駐防在東線的波蘭佔領區守衛邊界,德軍能用來和英法聯軍作戰的兵力,並不可能超過英法聯軍的總數。

再加上一向唯法國馬首是瞻的比利時政府,還可以提供用作炮灰的22個步兵師。丘吉爾確信,自己這邊的兵力一定會佔優勢!

除非德國人的指揮官的千年難遇的奇才,而自己這邊的聯軍指揮官又是百年罕見的蠢貨,此外,丘吉爾實在幻想不出打不贏德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