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角逐納維亞(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九章 角逐納維亞(完)

其實吉斯林在曾經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相當體面的。

他曾經在1908年的時候,以同期第一的成績畢業於挪威軍事學院,並在畢業後直接調往野戰炮兵部隊任中尉。

這樣的成績與起步,讓吉斯林的前半生過得順風順水,步步高昇。

當他不到30歲的時候,曾因為私下照顧了英國的利益,而得到了英國政府授予的大英帝國勳章。

同一時期,他還因為對蘇俄的親善行為而被蘇方政府公開點名讚揚過。

可在他向共產國際毛遂自薦,請命組建挪威赤衛隊的時候,卻被拒絕了。

之後他馬上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學習萊因哈特的方法和理論,建立了挪威“國家統一黨”。

可這白痴只學到了皮毛,卻沒有學到精髓!

萊因哈特的社會主義工人黨,建立背景是國家蒙羞,領土被佔,版圖四分五裂的大環境。

在民眾都迫切希望走出絕境的德國,萊因哈特的出現幾乎可以說是順天意迎民心。可在富饒和平的挪威,這套理論就完全行不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和萊因哈特領導社會主義工人黨席卷全國恰巧相反,吉斯林的“國家統一黨”甚至連一個議員席位都弄不到手,跟別說提高影響力了。

現在,吉斯林想要往上爬到更高的位置,就只有政變這一條路可走。但他手裡握著的嫡系武力,卻只有納爾維克駐軍司令孫德洛手上的一個縮編師,另加三百餘名挪威武裝衝鋒隊成員。這點人手,甚至連哈康七世麾下其他部隊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想要政變談何容易。

再者,政變這種事一旦失敗了,那可就是要掉腦袋的!

為了把成功的機率大大提高,吉斯林只能依靠德國這樣一個大國的力量。哪怕為人所恥,哪怕千夫所指,他也要抓住機會,成為夢想中那類人上人!

“你們會後悔的!”被大夥排斥的吉斯林憤憤地拍著作戰起身道:“沒有德國人幫我們,挪威遲早成為英國的下一個殖民地。”

見沒人理會自己,吉斯林只好故作矜持的理了理衣領,然後心虛的自說自話:“既然大家各執己見,那我也不必多留了。咱們各幹各的,用結果說話。”

國王默默的看著吉斯林表演完,然後一言不發的注視著這位小丑走出會議室的大門。

“呸,一條不知廉恥的狗!”一向禮貌文明的科赫部長竟厭惡的爆出粗口。

“這種人就不應該請到今天的會議裡來!”

“如果我是德國的官員,我絕對不會支援這種蠢貨上臺,這種人更本得不到任何銘心。”

.......

官員們七嘴八舌的發洩著不滿,釋放壓抑的情緒。

“其實.......德國政府今天凌晨已經秘密聯絡了我們的情報部門,並表示願意提供一個步兵師的德械武器給我們。”一位帶著厚厚眼鏡的情報部負責人吞了吞口水,在大家稍微安靜下來後補充道:“德國方面甚至沒有提出任何過分條件,還額外允許我們用同等價值的鐵礦石資源直接交易。”

“他們沒有說出例如要求我們提供港口,允許德軍進入我們國境內的條件?”科赫部長瞪圓了雙眼,疑惑的看著這位情報部負責人。

“沒有!”負責人很確定的點了點,對上科赫的目光道:“德國方面明確表示,若無我們明確要求,他們絕對不會踏上我們的土地。而且他們並不需要挪威政府與德國政府結盟,只希望挪威方面能繼續保持中立。至於買賣的武器,我們可以派運輸船前往但澤的港口裝運。”

科赫驚喜的看向國王,發現對方也正滿臉喜悅的看著自己。

深吸一口氣,科赫慢慢的開口道:“這麼說來,吉斯林剛才的行為和德國政府的態度就完全沾不上邊了。”

“沒有錯!”哈康七世肯定的對著在場眾人點頭道:“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吉斯林根本沒有聯絡上德國政府。否者,他絕對不會說出與德國政府完全相反的宣言。”

“萬一.......這是德國政府為了讓我們放鬆警惕而設的一個圈套呢?”挪威首相憂慮的提出。

“不可能!”科赫部長立刻反駁道:“從吉斯林的態度來看,他肯定早就透過秘密渠道向德國政府搖尾巴了。但凡德國人想入侵我們,只需要和這位挪威武裝部長打個招呼,就能裡應外合,輕鬆登陸我們的領土。”

“按照這麼看來,德國政府完全沒有必要多此一舉的費力跟我們商談武器買賣交易。”情報部負責人顯然也很認同科赫的分析,跟著響應起來。

“那吉斯林現在.......”首相問道。

“他不過是在自作主張而已。”一想到德國這樣的強國沒有和吉斯林同流合汙,科赫就松了一大口氣:“沒有德國的肯定,吉斯林鬧得再歡,也掀不起太大問題。”

在此之前,科赫一直擔心吉斯林會做出格的事,引來德軍的入侵。事實上,以大家對吉斯林的瞭解,早就猜到他肯定已經向德國方面投出合作之類的訊號。

而德國發來的武器買賣,卻從側面解除了科赫的這種憂慮。

吉斯林肯定聯絡過德國了,可即便如此,德國政府還願意為挪威政府提供武器。這就說明德國的領導人並不認同吉斯林的要求或者提議,且沒有佔領挪威的興趣。

與吉斯林這種蠢貨相反,德國的領導人要聰明的多。他們顯然明白一個中立的挪威對德國有多大好處,所以沒有被吉斯林提供的大好戰機勾引。

能如此理智的分析,在有外國內應主動投懷送抱的誘惑下,還能冷靜選擇最穩妥有利的行動方式。放棄唾手可得的滅國之功,引導事態往和平安定卻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這位第三帝國的元首雖然聰明的有些恐怖,但卻反而讓科赫安心。

這為德國元首是一位聰明人,所以不會像吉斯林那樣被表面的利益所誘惑。只要事態沒有進一步惡化,科赫確信他會儘可能的幫挪威保持中立,做一個有利於德國的“棋子”。

現在整個挪威高層,就只有吉斯林那個白痴還矇在鼓裡,妄想等來德國方面的支援。可嘆,可憎,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