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絕境中的第三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章 冷漠的旁觀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章 冷漠的旁觀者

納維亞半島東部,一個身為北歐最強國的成員,至始至終卻都沒有半點表示。

這個北歐國家裡的第一強國,就是同時身為國聯創始會員國的瑞典,稱霸北歐的北方傳統勢力。

瑞典的位置非常關鍵,東北部與芬蘭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挪威為鄰,東瀕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西南臨北海,並與丹麥隔海相望。可以說,只要瑞典政府願意,插手北歐任何一處的地區動盪都是輕而易舉。

雖然近些年瑞典恪守中立,加之國土人口密度稀少,似乎顯得有些疲軟懦弱。可是,這並不代表曾經的那個納維亞霸主消失了!

16世紀60年代起,瑞典率先在北歐地區透過軍事改革建立起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陸軍,並仗著日益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開始了延續一個半世紀以上的對外戰爭,建立波羅的海地區的霸權!

自1630年插手導致全歐洲動亂的三十年戰爭起,這位北歐強國更是國勢盛極一時。

當初瑞典先是擊敗丹麥,成為納維亞半島的第一強國。接著又躍進歐洲大陸,構建起橫跨波羅的海兩岸的強權,成為當時歐洲舉足輕重的國家。在那時,整個北歐只有一個強國,那就是瑞典!

直到1699-1721年在與波蘭、丹麥、俄國組成的三國聯盟進行的北方大戰中戰敗後,瑞典國勢漸衰,這才從波羅的海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

可是,以瑞典的人口基數,敢於挑戰龐大的俄國,這本身就是對其實力的一種證明。

再者,雖然瑞典的國土人口密度不高,但它的國土面積也不小。其地域遼闊,足有45000平方公里之廣,幾乎跟和法國這樣的歐陸大國面積相當,甚至比墨索里尼的意大利王國本土面積還有多出一截,堪稱歐洲的第五國土大國!

加之與德國近些年的合作,使得瑞典擁有了大量外匯,並憑此建立了一支具備相當實力的空軍。而它的海軍,向來都是納維亞國家裡最強的。還有就是瑞典較為發達的軍工業,也為自己的陸軍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保障,使之擁有與任何敵人一戰的本錢。

所以,在挪威政府為英軍“借道”的無理要求焦頭爛額的同時,瑞典會議室內的將軍們卻是一片沉著冷靜。

“德國人希望我們盡到中立國的本分,向他們繼續公平出售物資。英國人希望我們能盡到國聯創始成員國的責任,為了芬蘭和平給他們的軍隊借道透過。我們答應了德國人的買賣,卻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這會不會顯得不太中立?”

說話的人是瑞典陸軍總司令,格朗瓦爾上將。畢竟手底下有挪威陸軍15倍的兵力,這位瑞典的陸軍上將底氣就是要硬一些,說起話來還有心情開這種小玩笑。

“話不能這麼說,德國人的要求只是想做做生意,這好辦。可英國人的要求卻要我們放開國防,任由外**隊踏上我們的國土,這可不好辦。再者,比起英國這種向來霸道的超級強國,我個人跟傾向於和德國這種新興強國打交道。即便是借道,我認為哪怕是同意德軍借道也比同意英軍借道要安全一些。”國王的幕僚接著格朗瓦爾的話分析道。

幕僚這樣分析,並不是說德國比英國更值得信任。而是由於德國是近鄰,英國又非遠親。

德國急了,只需要一場登陸德軍就能上岸。英國急了,要收拾咱瑞典還得先拿下挪威才過得來。

至於拿下挪威,憑大英帝國的實力當然沒問題。可挪威雖然弱,岸防部隊卻也還算拿得出手。等到英軍要是真對挪威大打出手,這打完也該肉痛一下。

這時候,要想憑一支受創的遠征軍擊敗本土作戰的15萬瑞典精銳部隊,哪怕是大英帝國也難以保證勝率幾何。

“不錯。”國王點了點頭,對這位頗為聰明的幕僚讚賞道:“你剛才說的那些,很符合我的想法。得罪英國的後果不過是少幾張可有可無的訂單,得罪德國可就不止是生意問題,更多的還有國家安全問題了!”

顯然國王陛下也早就考慮過後果,並在權衡之後選擇了傾向德國的選項。

“那麼,我們怎麼跟英國那邊交代呢?他們和法國可是國聯常任理事國,身在國聯的我們有義務服從國聯常任理事國一致決定的安排。”外交部長急急忙忙的跳出來,為了自己將來的工作討一個說法。

他可是要和國際打交道的,要是這麼明目張膽的拒英親德,他以後的工作還怎麼開展!

“這個好辦!”格朗瓦爾上將大手一揮,豪氣的為外交部長出起主意來:“英國人的理由不是要支援芬蘭嗎?他們要求挪威和瑞典給英軍‘借’出貫穿全國領土的通行路線,名義上為的不就是把遠征軍送去芬蘭抗擊蘇聯嗎?”

被格朗瓦爾這麼一問,外交部長有些摸不著頭腦的點了點頭:“對啊,這些我都知道。正因為如此,所以這件事才不好辦。”

嘆了口氣,外交部長趕忙藉機向在座的各位瑞典高層訴苦道:“我們瑞典是國聯的創始國,英國又是國聯的常任理事國。現在他們藉著援助芬蘭的名號,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要求我們為了資本主義世界盡到義務,同意英軍穿過我們的國土,前往與芬軍並肩作戰。雖然這樣有損我們的國家權益,但是卻有一個高大的理由,所以很難拒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底下頭來,外交部長說出了一條沉重的壞消息:“至少,在國聯內部,絕大多數成員國都認為英國提出的要求情有可原,贊同讓我們和挪威開放國境的提案。”

“哼!那些自私自利的外國政客當然不會在乎我們將要付出多少,他們只感興趣自己的國家能得到什麼!”國王冷哼一聲,憤憤的咒罵道。

“陛下,聽完以後,我想我的方案應該能解決現在的問題。”格朗瓦爾微笑的起身轉向國王所在方向,立正彙報道:“我建議,由陸軍組建出一個縮編師做做樣子,開赴芬蘭戰場,替英軍參加援芬戰爭。這樣一來,我們也算盡了國聯成員國的義務。”

格朗瓦爾的建議剛講完,立刻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大家都明白,他的建議說到了點子上。如果國聯那邊要把“開放邊關給英軍借道”算成是一種義務,那直接出兵援芬,當然算更直接的盡義務了。

畢竟英國給出的道德制高點就是他們出了兵。那要是瑞典也能出兵,他們還有什麼理由譴責瑞典逃避國聯成員國的義務!

“可是.......”國王的幕僚憂慮的看了國王一眼。

“別可是了,我來替你說!”見幕僚欲言又止,外交部長乾脆插話講道:“這樣一來,我們又會得罪蘇聯這個龐然大物。要是蘇聯最後贏了芬蘭,當然,他們肯定能贏,這一點毫無懸念,那麼到了芬軍戰敗的時候,就是我們與蘇聯接壤的時刻。”

遺憾的搖了搖頭,外交部長嘆息道:“將軍你認為到了那時候,蘇聯會放過和他們作對的瑞典嗎?我想,沒人會相信吧。”

以芬蘭的國力與軍力,對比蘇聯的龐大戰爭實力,只要腦子沒壞的正常人都能猜得到結果。不錯,軍事界的確經常出現奇蹟,有時候放手一搏賭上一賭或許也能贏下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可就芬蘭而言,卻是連創造奇蹟的本錢都不具備!

格朗瓦爾咬了咬牙,堅持道:“實在不行,就讓我們的人號稱志願軍,全部退出瑞典軍籍。反正也是給國聯做做樣子,沒必要搞得那麼正規。否則的話,這也不行那也不能,我們難道什麼都不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