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唐朝生意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九十四章 淞王的頓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百九十四章 淞王的頓會

李之搖頭道:

“即使頗大影響也要堅持!我發明鼻菸的本意是令人享受,太過劣質的壺體,便是再好的煙膏,也會讓鼻菸的原味產生鉅變。不但吸入感知充斥如諸般駁雜,甚至會因異變而導致毒性凝結,你給我記住了,這可不是件小事!”

譚師傅給予肯定支援:“一旦因吸食鼻菸中的毒性,而導致病變或是死亡,鼻菸壺生意也就做到頭了,正文說的這一點,絕非誇張之辭!”

龐啼一旁進言:“段大掌櫃,將此中危害製作成告示類的宣傳,張貼於櫃檯上,勢必要讓人有個事先瞭解,也就會有更多人逐漸明白我們的用心良苦!”

“這個主意很是要得!”李之笑道,“大掌櫃,我們正清文綺堂可不僅僅指著鼻菸與鼻菸壺過活,可不能因小而失大。鼻菸的釀製量要擴大,但哪怕爛在缸裡銷售不出去,也要嚴控使用者的甄別!”

“爛倒是爛不了,至多延長一兩年醇化期而已!”段清文笑道。

李之予以補充:

“鼻菸放在壺裡容易發酵,一般正該把它用臘密封幾年,乃至幾十年才開始出售。洛陽的釀製方法目前屬於急於求成,遠不如長安城剛開業時候的品質。那可是經由靈氣添持,並有真元催化的精品。這兩日我交給你的鼻菸,要格外分隔開來,只供應給那些中檔以上煙壺的持有人!”

段清文並不知裡面有這麼多的說道,竟是一時間聽入了迷。

譚師傅偶爾插言:

“經我手打造得鼻菸壺,每一隻皆可稱之為精工巧制,可在小小的壺裡看出大千世界,隨年代久遠,具有古董般地收藏價值,那時候就知琉璃質地根本無可比性了!這樣的認知,一定要找售賣的同時,指點給客人,可不能傻乎乎地當做單純商品!”

段清文每日裡都忙得焦頭爛額,哪裡會知道這些詳盡,況且太平公主也未曾向他提及。

聽著聽著,頭上就冒了汗,並不是因為窘迫,而是銷售宗旨上的偏誤。

他還是按照固有的銷售模式在管理,卻是忽略了正清文綺堂所有產品的獨家性質。

從他對於李之嚴格要求鼻菸的有條件售出上的不解,就能看出此人仍遵循著快出快進的傳統商業思路。

不需在其表情變化裡,無論李之還是譚師傅,均能察覺到他認知上的缺失,所以才會這般指點。

關於這一點,長安城的門店就不存在此類差池。

不過李之可是瞭解,此人是由太平公主手把手教出來的,她堂堂一個大唐公主,哪裡會知道的這般精細。

因而對此人,李之並未表現出不耐:

“這麼說吧,正清文綺堂產品,存在著得天獨厚先創優勢,更因此而廣為盛譽。很多模仿者,最近幾年裡難以品質接近,除了酒類!這也是為何將酒坊單獨開設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的銷售方式,不企圖促交大批量,更不會擔憂眾多模仿產品的衝擊,質量的保證才是首位。”

他的語氣語氣談不上嚴厲,卻也面色凝重。

龐啼深知此人身份來歷,唯恐導致與太平公主間有何嫌隙,忙一旁柔聲解釋:

“我們的產品不愁售出,但不是要店員因此而態度鬆懈,有失熱切,而是更加積極地指點出正清文綺堂名下售出物,與其他商品的不同。為客人們負責,乃首要宗旨,像是我們的鼻菸並不適於劣質壺體,是必須要嚴格區分開來的!而且因我們的真材實料,才會賣上那麼昂貴的價格,與之相稱應的,就是鼻菸壺的品質,這一點就是在為客人的健康著想!”

李之緊接著補充:

“像是鼻菸裡的麝香、龍涎香、紫檀香等香料的新增,又怎會有價格低廉一說?壺體內的一絲異味,就會改變嚴格按照精準配料的藥性,從而可能導致毒性生出。所以,外間的鼻菸再是價格低廉,我們可以絲毫不理會,但需得給購買者指點出來其中的危害,以具體壺體來做銷售標準,也正是基於為客人們的利益考慮!”

段清文哪裡還辨識不出其中道理,舉一而反三,正是這類人的過人之處。

於是態度上很是誠懇,李之隨手遞給他幾枚低品丹藥:

“你乃二品狩獵師,這些丹藥剛好適合你此時境界所需!公主殿下近段時間不常在店內,就多費些心思!他日修為提升上來,我另有提供!”

打一巴掌,再給一甜棗,是李之慣用的管理招式,其效果一向著見成效。

這時候,太平公主來到,身旁還有那位一直留在洛陽的淞王大人。

飯桌上沒有深入談及內容,除了不時來到的附近商家大戶東家,倒也進行得歡聲笑語一片。

飯後在正清文綺堂巡視了一圈,李之單獨與淞王趕往不遠處的茶社。

擇一僻靜單間,二者低聲交談。

“建成王已在日前趕到洛陽,當晚就曾與我促膝長談,其中關於你的一些建議,敘述得很詳盡!”這是淞王的第一句話。

“淞王以為如何?”

兩人間的聲音很低,又有李之的感知力,不用擔心內容外洩。

“關於軍隊方面的解決方式,實際上也是我曾側面提醒過的,那是可惜八王因胸中不忿填膺,哪裡聽得進去!也唯有此法能有效避開進一步的打壓,而且此時正當時,一旦那人皇權真正在握,恐怕此招就有些遲了!”

“因為勸說與他,可是有很多人在規勸與他!幸好長安城發生商貿城與太后坊間流言事件,使得八王深刻意識到,來自武家的無所不用其極。”

“嗯,此舉固然會導致至少十幾年的困守地野邊疆,但只要所轄戊地安寧,她武氏再是心中不願,也不敢輕易出手!所以理解其中意義乃是首要,還真多虧了你及時返回!”

李之搖搖頭:“這不是關鍵,長安城幾位王之間缺乏切實交流才是問題關鍵所在!武氏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頻頻將您老留在洛陽,並不時將軒王派駐他地巡查。”

淞王頗為無奈的呵呵笑道:“你也覺察出來了?”

“這就是咱們的未來女皇陛下的高明之處!目前洛陽針對李姓的打擊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一旦騰出手來,就是幾位王之間的嫌隙利用,一旦某人不合她心意,酷吏就會隨之上門,這是必然之事!”

“感情你也有類似判斷!可曾相告與其他幾位?”

“目前沒有,但武家針對於鎮江王的策反已在進行當中,針對此事我與他之間已有深入談及......”

於是關於九王鎮江王一事,李之照實講出來,引來淞王嘶嘶涼氣發出:“你敢肯定這裡面暫時沒有武氏的主使?”

李之點頭:

“不能肯定,但至少所採取的具體方式,不似那人的行事風格。我估摸著,或許武氏曾經談及九王的策反,而因時機未到,只是點到即止。接下來應該是武家所謂的智囊在主導,也正因時機略有提前,方使得我們有足夠時間應對!”

“你認為九王切實可信?不怕他藉此而諜潛,進而尋機做些反間之事?”

“鎮江王表面上優柔寡斷,經常做些見風使舵之事,但關乎於李姓皇族內部的血脈親情,他實則是相當在意的!關於這一點,已經由我的識人術加以甄別。不錯,此人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但至少認同血脈親緣,遠比被太后另行安插一位王應對起來要從容很多!”

淞王苦笑再起:“你還認為一旦改朝換姓後們還有十王存在的可能?”

李之笑道:

“再是大唐換了他姓,統治階層還是以李姓勢力為根基,沒有個幾年,她武則天不可能徹底改天換地。我這次來,就是意在那些酷吏們,早在一年半以前,就有針對性佈置了,一旦時機成熟,就能利用這些人,在她臉上狠狠來一巴掌!”

“這與今後時局有甚關聯?”

“那些酷吏們可不是什麼好東西,依仗著這種特權謀取私利才是實質,而且膽大包天到令人恐怖!您老以為,他們僅是針對於李姓?包括武氏兩兄弟,都在這些人的斂財之道的計劃當中!”

“可有了部分證據?”

聞聽到此處,淞王下意識就挺直了腰板,他為官多年,深悉其中機巧,一旦酷吏果然做到這般肆無忌憚,就能使得李姓勢力,與一些他姓受害者暗中聯合起來。

甚至包括那些武氏後人,也會暫時放下恩怨同仇敵愾,一致對外。

若果真如此,就會對武則天的謀算具體實施,造成巨大阻礙,自然能給李姓再多出幾年的苟延殘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之並沒有將《羅織經》一事過早的洩露,事幹未來大勢驟變,不能少有紕漏:

“目前唯有我一人知曉,但遠不是時機揭露。或許在此期間會有一部分李姓橫遭劫難,這也是沒有辦法之事,未等酷吏之恐怖風潮氾濫,就不會有日後的徹底根除!”

關於這一點,淞王很是理解,針對這些人出手,解決不了問題實質,這批人下去了,武則天自然會另行啟用另一批。

唯有將之當做現象予以解開,才能促使武則天自動取消酷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