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逆天換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崇禎要撤遼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七章 崇禎要撤遼鎮

先頭部隊的推進速度很快,即便是攻打沿途的建虜莊園,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有很多莊園已經人去院空,建虜已經倉惶逃跑。

騎兵部隊並不多管沿途村屯,全部交由後隊的步兵。

根據村屯的大小,數十或上百步兵進入接管,分發糧食,收割莊稼,準備乾糧,再組織村民向通化靠攏。

工作緊張、忙碌而有序,一邊戰鬥,一邊推進,一邊遷徙遼人,數日之後,只給建虜留下空空如也的村屯,以及被摧毀的莊園。

一眼望不到邊的軍隊已經開過去了兩天,依然處於震撼中的村民,終於準備完畢,隨著幾十名東江軍士兵開始了遷徙。

楊小河把三十多斤炒麥背到了身上,還不忘拎起那口寶貴的鐵鍋。楊氏吃了兩天飽飯,也恢復了些體力,揹著個包袱隨著兒子走出了家門。

沒有什麼留戀,可母子二人還是回頭望了望這痛苦生活過的草房,便隨著村民走向了村口。

老魏頭兒和幾個年輕人在村口組織著,招呼著。村中的百姓誰家有病弱的,有孩子,他們都心裡清楚,七八輛牛車就是專為這些人準備的。

還有幾輛牛車上滿載著東江軍繳獲的綢帛、毛皮,以及數十袋的糧食。繳獲的馬匹全部交給了軍隊,只留下兩匹給哨探騎乘。

“小河他娘,坐這輛車。”老魏頭兒招手叫著,“坐滿了就要出發了。”

楊氏趕忙道著謝,坐在了牛車的邊沿。車上已經坐了四五個人,見楊氏過來,紛紛笑著打招呼。

“小河他娘,身體好些了?”

“看臉色,比以前可強多了。”

“多久不見了,差不多有半個多月了吧?”

楊氏臉上堆起笑容,一一回答著。她感受到了鄉親們的熱情,以及對未來生活充滿著希望。

多長時間了,沒有見到鄉親們這樣的笑臉。個個都被生存壓得透不過氣來,不知能活過幾天,哪還有心思關懷別人,哪還有什麼歡聲笑語。

除了牛車,還有很多百姓推著板車,那是人口較多的,能夠互相照顧。

士兵們已經率先啟動,分為前隊和後隊,中間是長長的百姓隊伍,向著通化滾滾行進。

天空晴朗,秋風蕭瑟,人們的心裡卻是火熱和興奮激動。沿途的景色並不算美,但在他們眼中,卻都綻放著光彩。

小孩子們在隊伍中來回跑跳,不時跑進野地,追逐小鳥,拔著青草野花,發出清脆的嘻笑聲。他們吃飽喝足,是最無憂無慮的。

大人們喝斥著,但卻帶著寵溺和笑意。

楊小河跟著牛車,揹著乾糧,步伐卻不顯得沉重。母子的目光不時交會,都露出會心的笑容。

“到南江沿差不多要走三天。”老魏頭兒也揹著乾糧,邊走邊和旁邊的幾個人交代著,“這路上的吃住,大家夥都費心安排好,別勞兵爺費心費力。”

“您放心。”孫華嘿然笑著,往嘴裡塞著炒麥,嚼吃得香甜,“這天不冷不熱,找個背風的地方就能睡。兩三天的時間,怎麼也挺過去了。”

另一個村民連連點頭,說道:“只要肚子不餓,還有別的遭不了的罪?”

老魏頭兒把乾糧換了個肩,感嘆道:“沒想到外面已經發生了那麼多大事,連奴酋的新汗皇太極,都被東江軍給打死了。”

“聽說皇太極是帶兵繞路打進邊牆,還圍了京城,在搶夠了回去的時候,被乘船過海的東江軍在遵化給堵住,一場大戰打得昏天黑地……”

“我聽說皇太極是被生擒活捉,押到京師千刀萬剮……”

對於這些形同囚禁的遼民百姓,他們的訊息十分閉塞。建虜不會與他們多交談,除了斥罵和鞭罵,甚至是打殺。

遵化大戰是建虜的恥辱,自然更不會四下宣揚。東江軍士兵則完全不同,那是最大的榮耀,說起來眉飛色舞,挺胸昂頭,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

楊小河聽著鄉親們興致極高地閒聊、議論,眼睛也閃出了異樣的光彩。建虜是每個人都痛恨的,他們的慘敗,令人喜悅激動。

那鏗鏘行進,走過屯子的軍隊,帶給楊小河等百姓的震撼,更是深深印在腦海裡,給他們帶來心安,帶來信心。

在他們樸素簡單的思維中,如此雄壯的軍隊能打進建州,就意味著建虜要完蛋了。

“小河,把乾糧給娘,娘在車上抱著。”楊氏看到車上有人這樣做,才敢招呼兒子。

楊小河笑了笑,說道:“娘,俺不累,累了再拿下來。”

楊氏也不囉嗦,倚在包袱上,裹了裹身上的皮襖,眼皮有些打架,虛弱的身體又犯了睏倦,蜷著腿微微閉上了眼睛。

儘管是在野外行進,周圍的雜聲很大,可楊氏卻覺得很安心,迷迷湖湖地睡著了,渾沒注意車旁的兒子脫了外衣,給她蓋上。

與此同時,周邊的村屯百姓也紛紛開始了遷徙,向著幾十或上百里的南江沿行去。

南江沿是俗名,是渾江流經通化境內的一個渡口,也能算作是個碼頭。

而渾江是流經通化境內的最大河流,江水豐沛時江寬一般約在百米至三百米,水深都在三至五米左右,是條天然的黃金水道。

早在唐朝渤海國時,已是西京鴨綠府同外地聯絡的主要交通航道。上到八道江(白山),下通安東。四月至十一月為水運期,冬季封凍,成為爬犁運輸通道。

東江軍如果有足夠多的適航船隻,當然可以直抵通化,再向赫圖阿拉進軍。

但條件不允許,郭大靖也要對建州進行儘可能的破壞,解放更多的遼民,而不是只圖速度,才採取了水陸並進的作戰策略。

在東江軍所過之地,前鋒清除較多較強的敵人,主力則步騎配合,橫掃周邊的莊園和村屯。

解救大量遼民的同時,也蒐集繳獲了持續作戰所需的糧草物資,可謂是一舉兩得。

本來就是荒僻的,地廣人稀的地方,只是強行驅趕了大量遼民,才使建州衛有了較大的觀變。

但這種改變還是遠遠不夠的,至少在郭大靖看來,這種開發程度,稱為北大荒也不為過。

同時,建虜分散的莊園式管理,也是落後和野蠻的。農奴有多大的生產熱情,連生命都不能保證,更不要說能得到多少付出辛苦後的收穫了。

舉目四下瞭望著,郭大靖信馬由僵,隨著大隊的人馬向前行進。

除了劉興祚報告上來的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已經深入建州五六天的時間,便再沒有什麼象樣的抵抗。

一個莊園就幾十個建虜,還是帶著家卷,有武力抵抗的能有多少?哪怕是男人壯婦齊上陣,在東江軍兇悍的火力下,也是渣一樣的存在。

“這便是建奴的老巢啊?!”方正化沒有鬍子,只能在胸前輕撫,感慨地說道:“防衛如此稀鬆,可見其窮途末路,敗亡不遠矣!”

郭大靖看了方正化一眼,笑了笑,說道:“方公公所言極是。建奴確實已經衰落,但要說敗亡不遠,還言之過早。”

方正化疑惑地看著郭大靖,問道:“建奴的兵力已經不足,連老巢都沒有重兵,難道……”

郭大靖澹澹地說道:“方公公知道建奴佔了多大的地盤,多少地方需要派兵駐防,他們又剩下多少人馬,就會明白所謂的老巢,他們確實有些難以顧及。”

板著手指,郭大靖仔細地給方正化分析起來,“海州、遼陽、沉陽,建奴至少要留三萬以上的兵力,那是核心統治區,不容有失。”

“我軍在遼東也有威脅,在連山關和鴉鶻關,建虜每處至少也要留三千左右的兵力駐守。再加上開原、鐵嶺、撫順、本溪等地,少說也要千人吧?”

方正化算術不錯,點著頭說道:“這就是四萬多啦,建州差不多有四五千。嗯,建奴確實沒有太多的兵力了。”

郭大靖呵呵一笑,說道:“能夠機動作戰的兵力也就一萬多,除非再棄守些地方,節省出人馬。”

方正化有些恍然,又有些遺憾,搖頭道:“可惜遼西不能牽制建奴,否則,形勢會更加有利。”

遼鎮嘛,就是敢出動進逼遼沉,也是給建虜送裝備物資,送人頭罷了。

關寧軍最盛時,有十多萬人馬,不一樣只能龜縮,不敢出戰。浪費糧食的廢物,郭大靖現出冷笑,頗為不屑。

如果說毛文龍是軍閥的話,還能算是一個為國征戰的軍閥;可遼鎮的那幫傢伙,為了一己之私,何嘗有過家國之念?

方正化突然把話題扯到遼西,卻不是隨口而出。見郭大靖露出這般姿態,便試探著問道:“遼東戰事,西南叛亂,朝廷財政窘迫啊!萬歲有意撤除遼鎮,又擔心山海關沒有了緩衝。況且,遼鎮若有兵亂,亦是不好處置。”

遼東有建虜,西南有奢安之亂,國內災害頻繁且蔓延,養著光吃飯不幹活兒的遼鎮,確實讓崇禎感到很肉痛。

而且,崇禎雖然未因關寧軍擅自脫離戰場,置京城君臣百姓於不顧,而處置責罰,但心裡恐怕已經下了叛軍的定義。

經過半年多的整頓防務,薊鎮和山海關的防禦可能已有起色,崇禎要秋後算賬,也在情理之中。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按照建奴現在的實力,絕不可能去攻打寧遠堅城,更何況是山海關。試想,連廣寧、錦州等地,建虜都不去佔……”

建虜的發動都是有其戰略目的,最主要的便是以戰養戰,沒有繳獲的,付出要大於收穫的,基本上不會去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寧遠有堅城大炮,建虜有多頭鐵,敢再去硬碰?再說,也搶不到什麼,除非冬季發動,趁著海水結冰,再重演一次搶掠覺華島。

可現在的覺華島,已不象之前那麼物資充足。虎視眈眈的東江軍,更不允許建虜從容用兵,長途奔襲。

崇禎現在是鐵了心要收拾遼鎮,盡行撤入關內,也不會讓他放心。他是要盡行裁撤,使遼鎮官兵變成平民百姓,再在關內安置。

這樣的擔心也有道理,三萬遼鎮人馬是沒膽打建虜,可放在國內,卻是相當的精銳,真在京畿叛亂,肯定又是折騰得一塌湖塗。

所以,想武裝過山海關,是肯定不行的。在寧遠解散,難度也不小。直接切斷糧餉供應,又怕遼鎮降了建虜,給平遼製造大困難。

對崇禎的這些心理活動,郭大靖也能猜個七七八八。不外乎既想省錢,又想處置遼鎮洩憤,還不想鬧出大的動亂。

但在朝廷和東江鎮還沒有完全準備好之前,崇禎顯得過於心急,這很可能打亂郭大靖的既定計劃,影響到平遼滅虜的大業。

“遼鎮在寧遠還有三萬餘人馬,如果逼迫太急,他們投向建虜的話,遼東形勢可能劇變。由其導引,直攻關門,或是再次繞道入關,便又是一場浩劫。”

郭大靖思慮已定,想著先穩住崇禎,給東江鎮爭取時間,再比較妥善地處置遼鎮。

如果沒有建虜,對於遼鎮,軟硬皆可迫使其屈服。如果能吞併遼鎮,平遼的時間將大大提前。

既然崇禎已經決定撤鎮,那東江軍就可以向遼鎮下手,而不用擔心朝廷那邊的掣肘和不滿。

顯然,袁崇煥的死,使得遼餉集團接近瓦解,已經不敢在此時再觸怒崇禎。

方正化連連頜首,對於郭大靖的判斷十分贊同。皇爺確實有些心急了,連他都能看出不妥。

郭大靖邊思索,邊繼續說道:“在糧餉上可以削減,甚至可以拖欠,但要給遼鎮一線生機,不要逼到絕路。然後可以下旨分其兵,先調一萬人馬至遼南……”

儘管對遼鎮的戰鬥力十分鄙視,但郭大靖相信能夠加以改造。

當然,那些遼鎮的將領他是不準備重用的,他要的是那些普通士兵,更重要的是戰馬。

用兵不用將,先把這一萬人馬稀釋到東江軍中,徹底變成東江軍,加以嚴格訓練,也將成為堪戰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