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馬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06章 帶刀上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06章 帶刀上殿

“……馬王峻,勇略千機,精敏強幹,實乃我朝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難免有宵小之輩為一已之私,圖謀加害。特許馬王自今日起,無論朝會、面君,烏刀不離身。一為防身,二為代朕斬去奸佞,隨從、儀衛自帶……”

在朝堂上,誰敢衝馬王爺發難?連趙國公、江夏王都犯不上,何況別的臣子呢?那聖旨中提到的這個“奸佞”,還能有誰?

眾人大吃一驚,看三王妃唸完,有殿中監的人上前,接了聖旨,驗過上邊的皇帝印信,移步上階給太子李治遞上去。

這麼說,旨意是真的。

李治再沉穩,也禁不得這一出,他手有些顫抖地接旨過來,先去看後邊的日期,是馬王自龜茲凱旋之前寫的。

那時候馬王爺只是有戰報送回長安,但人還未抵京,看來皇帝是直接將旨意下到永寧坊去、而只字沒有告訴東宮。

那麼,極有可能,武媚娘夜闖玄武門的事,就是這道聖旨的誘因。

永寧坊那些工於心計的王嫂們,可不會像馬王爺那樣、隨意的便將牽制東宮的武器放棄,她們一定私下裡回稟翠微宮了。

他放下聖旨,心神搖動,以馬王的身手,再加上那柄寶刀,殿上這些禁衛估計奈何不了他,再加上三王妃樊鶯,人家沒什麼顧慮了。

樊鶯對李治道,“太子殿下,你且把陛下的旨意還予我,萬一這東西弄丟了,峻王爺豈不是有嘴也說不清了?還給我,我還有話要對你講。”

李治是真不想還,但不還不成,他將東西付予殿中監,再轉回到樊鶯的手裡,才問道,“不知王嫂你有何話要講。”

樊鶯道,“樊鶯是一介女子,又無官無職,本不該到這裡來,而且也不能對朝政妄發議論。殿下一定也奇怪,峻王爺因何抱了陳王上殿。”

太子問道,“因何呢?”

樊鶯道,“我雖然不能對朝政說什麼,但家事也非小事,太子的家事更是不小,身為王嫂,我以為對太子的家事總有說話的理由。”

眾人紛紛豎了耳朵去聽,原來人家三王妃說的是太子的家事,要說家事的話,樊鶯就比蘇殷或思晴更合適說了。

樊鶯再道,“陳王李忠是太子殿下的親生兒子,懂事有禮,連柳姐姐也時常誇獎。但這次陳王在永寧坊,與小兄弟們玩耍,他無意中說了一件事,”

趙國公問,“是什麼事?”

“這件事,樊鶯與姐姐們聽了極是不滿,她們託我來問一問太子,正好舅父大人、江夏王爺也在這裡,若兩位長輩認為樊鶯不能問,我便不問。”

趙國公說,“嗯,既是家事,正好當著列位講講,讓大家也評判評判。”

樊鶯道,“我們得知,就在峻王爺與薛將軍凱旋回京的當日,太子妃當了太子的面,狠打了陳王一巴掌!”

這件事本不算大,但打人的人和被打的人放到一起,居然就是令人吃驚的事了。太子妃一向名聲不錯,而陳王並非太子妃親生。

樊鶯道,“陳王說,他被打的眼冒金星,一直到了外面,也看不清麗正殿的殿頂,這是因為什麼?陳王是我大唐皇族的未來,我要問一問,他犯了什麼錯,被這樣狠打。”

太子早驚到了,沒料到樊鶯問這事,而且她就是問自己,問別人問不上。

當時自己就在一邊,對妻子動手打兒子未加制止,如果不說個清楚,不但妻子丟面子,自己這個儲君也失了分數。

身為陳王伯母,樊鶯執意到朝會上來說這件事,看來是氣疼了,而自己又不便說不知道。樊鶯說的好,太子妃是當了太子的面打孩子的。

李治吱唔了一下,不好回答,因為陳王捱打的理由不好說出口。

馬王不接話,也看著太子。

趙國公、江夏王、各位朝臣也都等他解釋呢,李治的臉一下子憋得通紅。

樊鶯冷笑道,“這種事別說我們大人聽了氣憤,就連馬王府的四位小兄弟也不依。上一次,父皇在家宴上曾經認可柳姐姐鐵血皇族一說,太子妃這樣伸手便打,是想讓孩子從此唯唯喏喏,不像個皇族麼?”

李治口中“呃,呃”了兩聲,沒有下文,憋得臉都失了顏色。

底下的臣子們也都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誰也插不上話。馬王三妃說的是太子妃,別忘了太子當時也在場,李治當時的態度才讓人更想知道。

樊鶯道,“好,兄弟你不好說,我再追問就不好了,只想問一問,陳王是不是她的親生,太子是個男人心夠狠硬,但她一個女子,對親生的忍不忍的下心這樣來打。”

這話就問得直插肝肺了,馬王妃明明知道陳王是劉宮人的孩子,還這樣問,看來也是真生氣了。

但人家事先講在前面,她無官無職,不懂得什麼太子不太子,眼裡只有兄弟、侄子,而且是為你李治的兒子出頭,你就是太子,還敢表現不悅?

但這口氣就真是不好咽下去了。

馬王像是未聽,只看抱著的陳王,這個孩子初時還有些怕,但他聽明白了樊鶯的話,句句都是為了自己,而父親坐在上邊,居然無話應對。他的懼戒之心也放了下來。

趙國公以為樊鶯的話總該完了,但樊鶯不依不饒,又問,

“誰都知太子仁孝,但父慈方能子孝,陛下能領千軍萬馬,心也不會軟到哪裡去,不過,陛下可曾如此打過太子麼?先皇后離世早,具樊鶯所知,陛下待每個兒子都有慈母之心,絕不會任由她人隨意動手打你們兄弟,是也不是?”

李治赧顏而應,再也無話。

樊鶯的意思也很明白,父皇對你慈愛,怎麼,沒有影響到你對自己兒子的慈愛麼?難道陳王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趙國公也問,“是呀,太子妃一向知禮的,陳王犯了什麼事?真犯了大錯也該太子來管,不該太子妃上手。”

李治終於道,“呃……當天晚上,寡人與太子妃迎到了馬王兄很高興,便抱了陳王回後宮,但那時王氏似乎很高興,與陳王說了許多話……寡人那時正想什麼大事,並未留意,不知她聽了什麼……就……”

樊鶯笑道,“殿下莫為難,陳王雖然記事了,我也不會在這裡讓他講出來的,你自可在背人處問一問他。”

李治沒有準備地、一上朝便受了樊鶯這一頓的數落,一下子把要說的事都忘了,連聲應道,“王嫂所言極是,事後我自當問問她。”

又對陳王招手道,“兒呀,你不要在你伯父懷中了,到為父這裡來。”

陳王不去,驚懼之色再浮上臉來。

樊鶯道,“他不想去,就由我們抱著,再帶回永寧坊也是可以,但太子問過太子妃後,最好給我個說法,因為柳姐姐在府上還要聽訊息呢。”

趙國公問,“不知玉如怎麼說?”

樊鶯道,“柳姐姐說,上次陛下在太極宮招集家宴,她曾與太子妃說過育兒之事,太子妃偏重教子以嚴法,而柳姐姐偏重於順應孩童天性,誰知太子妃果然說到做到,但禮法也忒嚴厲了些!”

中書侍郎柳奭趕忙打圓場,現身道,“王妃,適可而止罷,這裡可是朝堂,議論軍國大事的地方!”

哪知樊鶯柳眉一豎,搶白道,“侍郎大人,你不知‘家國天下’,家在國先?不知‘一屋不掃,不能掃天下?’我與兄弟說的正是家事,你卻與我說軍國!”

兵部侍郎王仁佑本來也想幫太子兩句,一聽,暗暗作罷,還是別自找沒趣了,料想樊鶯既然上殿來,就沒打算省著誰。

太子今天可是大失了體面,被個三王妃當眾數落,還反不回話來。這哪裡是在說太子妃,說的就是他這個太子。

李治怒也不便怒,他只盼這件事快些過去。

馬王道,“師妹,你且息息怒,別再說了,本王這裡還有話更重要,必得要當眾講明白才行。”

李治連忙道,“啊啊,不知王兄何事?”

馬王道,“兄弟,你既然稱我一句王兄,那麼我要講的話,也都是出於一個王兄所當講的。”

太子道,“那是自然,王兄的心思一向清楚,民間都傳‘馬王爺三隻眼’,看的可都不是婆婆媽媽的小事,寡人洗耳恭聽。”

於不動聲色之間,李治便在話中暗指樊鶯,淨說些婆婆媽媽的事情,瞎耽誤了說大事的功夫。

樊鶯忍不住還要說,但發現師兄示意她,別再說了。

江夏王問,“不知馬王要說的什麼事?”

只聽峻王爺說,“衛國公李靖,是我大唐的有功之臣,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突厥、西破吐谷渾,立下過汗馬功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夏王道,“的確不假。”

馬王說,今年衛國公可是七十九歲了,一直體弱多病,陛下身子也不大好,在翠微宮不便出來探視,但也數次過問衛國公的病情。

他說,“近日,衛國公的病情又加重了,已兩天水米未進。”

趙國公說,“怎麼衛國公居然一句話也未相告呢?不然本官閡府也要過去看望他的。”

馬王說,“國公身體好好壞壞的,也不是頭一次,他擔心自己又像以前一樣,搞得人人不得安生,因而這次怕驚擾了陛下清修,連翠微宮也未通告。”

趙國公說,“這就是了,衛國公就是這樣的人,生怕給人添亂。”

馬王:“上一次本王未出席東宮家宴,便是路遇衛國公府傳信之人,才得知了衛國公的病情,因而半路折去了衛國公府。”

江夏王:“即然連翠微宮都未給信,那這信是送往何處的呢?”

李治再一次心驚,馬王還未說出衛國公送信給何人,他已經知道了。

果然,馬王爺一字一句,無比清晰地說道,“是送往東宮的。”

所有人都將目光轉到了李治的身上,這兩日,太子有一次半朝而散,事並無多少,但他只字也未提到過衛國公的病情啊。

而衛國公李靖誰都未給信,只送給了東宮,可嘆衛國公老弱之軀,竟然兩三天,都盼不到東宮的迴音。

太子再一次尷尬至極,他此時已然看出,馬王兩口子突然抱著孩子到朝堂上來,是早有預謀的了。

誰不知李治仁孝?他們就是生著心眼子跑過來,專門從仁孝上動手,就是要當眾狠打李治的大嘴巴啊。

用心多麼險惡!而李治就是毫無辯白的底氣和理由!

他感覺臉上一陣一陣的發燒,最終不甚清楚地應道,“都怪寡人的宮臣,接了衛國公的信也不吱一聲,把,把事給耽誤了。”

馬王冷笑道,“不,興許這兩日東宮事多,他們是真的忙不過來呢。”

在翠微宮,馬王與皇帝共審內侍,用一個胡編的故事讓內侍崩潰,把李治要毒害皇帝的事和盤托出。

皇帝心冷至極,這也讓馬王爺、鄂國公都騰起了沖天的怒火,隨後盧國公程知節也趕來了。

這是皇帝的家事,兩位國公爺不好說什麼,他們背地裡拱馬王爺的火,讓他去與皇帝提議:馬上提兵入長安,歷數李治的罪過,將之捆來翠微宮,聽憑皇帝陛下發落。

這兩位老國公是皇帝親信中的親信、嫡系裡的嫡系。皇帝讓他們往東,絕不會說往西,那是與皇帝一起出生入死才混到今天的。

馬王此時就對李治恨之入骨,枉自己一連兩次替他隱過。

這人不僅僅是到大理寺獄中給兄長下藥,如今毒藥又送到了翠微宮來了。這樣的人是如何打敗了二王李泰、坐到太子高位上去的?

就連這件事,馬王也不能深問,不然就顯得連皇帝也昏聵不堪了。

而就這麼冒然進長安問罪,馬王的手裡反倒一點李治的罪證也拿不出了,簡直是有也不能說,有些事連兩位國公也不能說啊。

難道要把太子私收武才人的事說出去?把太子到獄中、到翠微宮,給父兄下藥的事也說出去?

那樣丟的可都是皇家的臉面。

太子李治曾經動過心思,要逼一逼他的馬王兄,讓馬王也像故太子李建成那樣,先來上一出以兄害弟的劇目,好讓自己立於正義的位置上。

但今天他萬萬沒有想到,馬王爺就是持著這樣的想法上朝來的。

連樊鶯一個女子,當著這麼多的朝臣,也是句句挖心,一點不給他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