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五六 聯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五六 聯絡

雖然這些物品編號,數量都比較大,看似為所有來到月球的人員,都準備了宇航服。

然而事實上,在華國剛剛把載人登月提上日程,真正登月的時間,還在差不多十年以後。

要知道登月用的宇航服,和太空裡面,空間站的宇航服,有著很大的不同。

畢竟一個是在失重環境下使用,一個卻需要在有重力的狀態下使用。

別的不說,至少腳部位的鞋子,就需要特意加厚,不然會因為路上的跋涉,還有月壤裡面的尖銳石塊等割裂。

事實上,整個登月宇航服都需要加厚,增加防止割裂刺穿的能力。

因為六分之一的藍星重力,明顯和標準藍星重力有著很大的不同,在這樣的重力下,尋常的走路,也變得困難起來,不摔跟頭要麼是天賦異稟,要麼就像楊青這樣,對於身體控制到了極高的程度,能夠隨時掌握平衡。

所以華國的登月航天服,其實一直在研製中,並沒有進入量產的狀態。

這次有了機會上到月球,自然不可能總在基地裡面呆著,總得到外面走走看看,進行一些勘探,還要安裝一些儀器設備,總免不了外出行走。

這樣一來,宇航服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東西。

只不過月宮基地暴露得太突然,他們還沒有做出多少的準備,月神二號飛船就已經來到了藍星。

區區幾天的時間,雖然沒有辦法大規模生產月面宇航服,但是攢幾件還是可以的,所以這次來到月球,他們一共帶了十套宇航服,還有差不多同樣的配件,能夠進行必要的修理。

當然跟空間站使用的宇航服最大的不同就是,月面宇航服裡面,使用了外骨骼技術。

並且不像普通的無源外骨骼,這裡面使用的外骨骼,是有源的,裡面攜帶者一塊高達十萬毫安時的鋰電池,可以維持三個小時左右的高強度行走,也能在電池耗盡時,轉換成無源模式,利用助力行走的辦法,攜帶一定的物資。

這種方式雖然在藍星上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在只有藍星六分之一重力的月球,卻意外地能夠派上用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快,機器人就把那些零部件送進了基地的大廳裡面,其他的東西,也被擺在清理過的地面上。

在月球並沒有空氣,因此完全不用擔心空氣中的塵埃,會對貨物造成影響。

而覆蓋在頭頂的電磁力場,也會把太陽風和宇宙射線裡面的帶電粒子偏轉,使得下面不會受到輻射的影響。

至於隕石之類的東西,則有月宮基地應付,月宮基地有著足夠的能量,撐起一個足夠大的防護罩,能夠基本把下面的建築物防護起來。

把東西送到,這個附屬建築,也就算正式交付給了華國的月球考察團隊,除了空氣迴圈水循環體系,當然還有事先說好的食品供應以外,月宮基地全面退出來對這裡的管理。

以後華國考察隊,將自主掌控外出考察還有裝置組裝的次序,不用通知月宮基地。

當然華國除了這個考察基地以外,大型的固定不可移動建築,需要到五十公裡以外,月宮基地範圍之外才行。

雖然月球的土地是近乎無限的,但是月宮基地開闢出來的每一處,都有著自己的計劃,而華國能夠建設的東西,其實還是太原始一點,屬於早就被小嬡淘汰的那種。

不過作為藍星大國,華國又不能全部引進月宮基地的產品,消化不了,撐著了,才是大麻煩。

在吳先生的帶領下,一群人也不忙著休息,紛紛上千,把大廳裡的一百多個配件箱子開啟,露出裡面的東西。

他先拿出一套完整的宇航服,穿在身上,然後再拿出一個箱子一樣的東西,朝著外面走去。

吳涵本身就是在訓的宇航員,也是為以後的月球登陸,培訓的宇航員之一,正因為他的豐富訓練經驗,才被選為考察團的團長。

所以不管是穿戴宇航服,還是其他的工作,做得都是遊刃有餘。

走到出口的位置,在機器人的指導下,開啟了雙層密封門的出口。

走進艙室,到這裡來自基地的引力加成已經消失,他才真正感覺到來自月球的重力。

隨著外層門開啟,絲絲空氣洩露聲音消失,他也邁步走進門外的黑暗。

站在門外,他仔細地觀察了一圈,在熾熱的陽光照射,又在土地上反射的灰白光芒中,勉強分辨出一條往遠處,並且不經過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的道路。

宇航服頭盔的顏色已經隨著陽光的強烈,而變得黑暗起來,但是僅僅裝換過程的那麼短短一瞬,他已經感受到月球陽光的威力,他的眼前亮起了被灼燒後的光暈,良久才算回覆過來,一時間眼底淨是激動的淚水。

吳涵的任務並不是別的,而是架設一套簡易收發裝置,也就是擺脫月宮基地的影響,直接和母性聯絡。

儘管在這裡,可以自由上網,跟華國跟世界聯絡,但是沒有人不知道,通訊系統掌握在別人手裡的尷尬,無論如何,也要有一條自己的聯絡通道。

其實這個也只是簡易的通訊裝置,目的就是傳送一些資料,證明他們已經到了月球,而不是在藍星的某個角落。

在他們的貨物中,有一個大型的通訊基站,採用太陽能供電,準備建立在月宮基地影響範圍之外,也就是五十公裡以外的地方。

這就需要全體工作人員的努力了,因為五十公裡的距離,徒步行走的話,也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更別說還要搬運貨物了。

站在月宮基地的五百米以外,吳涵尋找了一個比較高的山坡,把通訊裝置展開,露出裡面的天線和其他的東西,尤其兩塊大型的太陽能板,展開後佔據了四平米的地方。

在這裡,已經可以看到月宮基地的全貌了。

雖然月宮基地,像是一棟樓的奇葩造型,早已經被各國的衛星,還有小嬡的直播間傳遞出去了,不過這還是人類第一次,近距離地拍攝它的全景。

不管是方正造型的月宮基地,還是佔地數十平方公里,完全看不到邊際的太陽能電池板陣列,都給人帶來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二五六 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