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五七 三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五七 三年

這些影片,一邊拍攝,一邊就從那個簡易的通訊基站,經過衛星的中繼,傳遞到了藍星上,華國的通訊控制中心。

雖然進過一系列的轉接,通訊延遲高達兩秒,可要是只是單方面輸送資料,其實沒有任何的區別。

顯然幾年前,楊青搞的,可以代替5G的資料壓縮算法,已經開始應用在衛星訊號傳輸上面了。

也只有這樣的技術,才能把藍星與月球之間通訊的小水管,變成一條寬闊的大水溝。

在他們上面,籠罩的電磁防禦層,完全是為了應付太陽風,帶電粒子之類的侵襲,對於電磁波的影響不大,所以通訊並沒有多少的阻礙。

不過麻煩還是存在的,因為建築材料的關係,月宮基地也好,分配給華國的附屬基地也好,都是金屬製作的。

更因為環境的因素,他們還是全封閉的,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法拉第籠,也就是說,在基地裡面,是沒法實現通訊的,只能走月宮基地的渠道。

吳涵等著從通訊基站資訊傳輸完畢,頭盔上的抬頭顯示器,裡面出現了幾行字。

“影像和資料已經收到,你本人的位置也已經確定,可以回去了!”

他才轉身,朝著四面看了過去。

只是雖然沒有空氣的阻隔,但是在月球的白天,陽光直射下,月壤的漫反射極為強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漫反射雖然不會很高,離開地面一百多米以上的距離,就幾乎沒有影響了,但是吳涵現在是站在地面上啊!

哪怕經過深色面罩的過濾,他也只能看見附近不遠的景象,天上的星辰,卻根本沒有辦法找到。

想要看星星,還要等到月球的黑夜,那時候有長達半個月的時間,讓人觀察沒有任何遮掩,也不會閃爍的星空。

吳涵笨拙地操控這宇航服,朝著基地的方向走去。

這時候他還不如剛剛拿著簡易通訊器的時候更加方便,因為重量越大,在月球行走,反而更加的方便。

隨著華國基地的門開啟,他的身影也隱沒在裡面。

時光就好像長了腳一樣,跑得飛快,一轉眼,已經過去了三年。

不算楊青登陸月球,就只從他開直播,開發佈會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年。

這三年來,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有好的,自然也有壞的。

首先是米國,雖然到現在,它敵視洪荒科技的態度從來不曾改變過,但是在民間,和華國的交往卻漸漸密切起來。

它所說的可控核聚變,確實已經實現,輸出能量大於了輸入能量。

而且也到了實現商用的程度,經過接近三年的建設,開始正式投入運營。

但是它的裝機容量,就只有二十萬千瓦,各種事故不斷,尤其是內壁,每隔一個月,就要大修一次,而且還是用的古老的燒開水方式。

當然要不是為了抵制洪荒科技,它還可以更完善一些,如果能夠做到兩年更換一次內壁,那就有了足夠的商業價值。

儘管這樣,依然比不上洪荒科技的聚變堆,但是至少已經可以說在同一條水平線上面。

它這樣的水平,甚至還比不上華國最新的路線。

雖然華國已經從洪荒科技得到了成品的聚變反應堆,但是洪荒科技的聚變堆路線,跟藍星的主流路線截然不同,使用的是符文技術,以靈氣供能的。

最初得到聚變堆的時候,華國幾乎是以舉國之力,拼命研究,然而不是所有努力都會有結果。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華國的山寨技術是很強大的,任何東西,不管是高科技,還是高精度,只要有了實物,都能夠模仿出來。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這個辦法就有些不靈了。

不僅是專利的限制,更是因為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也就是晶片技術的提升,讓模仿變得幾乎不可能了。

對於完全看不清符文的人來說,看符陣的執行,就是一種折磨,僅從物理角度觀測,可能每一次的觀測,得出來的結論都不一樣,完全沒有辦法公式化,形成一般規律,也就根本沒有辦法利用。

還是差不多一年後,從月球基地回來探親的學員,成功突破到了煉氣期,明白了符文和符陣的區別,才讓華國方面停止了這種探索。

儘管月宮基地提到了的修煉,更加讓人神往,然而一千人裡面,只有不到三十人覺醒了靈性,這種不到百分之三的機率,確實太低了。

雖然這百分之三的人,不管是身體,還是頭腦,都要比普通人強大太多。

可是華國卻不敢把他們公開,甚至不敢讓這些人直接回來,雖然它相信自己十幾年的教育,不會被區區一年的時間顛覆,只要國家需要,他們一定會回來。

不僅是因為藍星上已經沒有了修煉的條件,更是因為這是把人類社會,形成一種人為的割裂。

華國才從封建社會走出來幾年,區區一百年,才實現人人平等,如果放任這些人回來,那麼憑藉他們出色的頭腦和身體條件,很快就能獨挑大樑,佔據高位。

那麼未來,就將變成這些覺醒靈性的人的天下,社會層次將在不知不覺間拉開,那是一種比出身更可怕的固化,根本沒有辦法改善的那種。

為此華國終於放棄了這種來自洪荒科技的路線,轉而撿起自家的託卡馬克。

事實上,儘管沒有辦法弄清楚以符文科技打底的聚變反應堆的實現方式,可在其他方面,一個穩定執行的聚變堆,對於華國,有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並且華國的科學家,還從楊青手裡拿到了常溫超導體的合成辦法。

常溫超導體對於用磁約束實現核聚變的聚變堆來說,完全是良藥,不用把大量能量維持低溫超導體上面,改善後的東方超環,一下子就實現了幾天的穩定執行,並且第一次,讓輸出功率大於輸入功率。

其實現在的華國聚變反應堆,穩定性已經遠在米國反應堆以上,要不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也就是內壁材料還有氚增值的問題,華國早就公開商用了。

然而這個反應堆實在太大,不僅不能像洪荒科技提供的反應堆那麼小,就連功率,也只有五十萬千瓦左右。

二五七 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