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仙界歸來的黑科技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八五 擴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八五 擴建

與此同時,月宮基地也在第一時間開始了大幅度的擴張。

其實這三年來,基地一直沒有停止過擴張的腳步,佔地面積已經從開始的一棟樓,幾千平方米,擴充套件到現在的三萬平方米。

不過這三萬平方米中,後來增加到部分, 還不到原來基地容積的百分之一,自然是因為基地裡面絕大部分房間,都經過了空間擴充套件。

空間擴充套件是一項很高深的技術,要求每個牆壁上,都要刻繪多個符陣,對於材料也有著一定的要求, 可以支撐起擴充套件後的空間,不至於重新塌陷。

那時候是為了讓基地離開藍星的時候, 儘可能地攜帶大量的物資,還有種植那些植物,特意做出來的。

到了月球以後,已經不需要月宮基地再次飛行了,而月球上的土地,近乎無限,自然也就沒有了進行空間擴充套件的必要。

而月球上的礦產,也遠比藍星上的更容易開採,根本就是一片荒蕪的處女地,隨便走走,就可能撿到一塊鐵,就算是金銀的數量也不少。

顯然在月球上,建築鋼筋混凝土建築,就不太可能了,因為月球上面真空的環境,會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第一時間沸騰, 蒸發掉,從而在裡面, 形成大量的孔洞,除了綁紮的鋼筋,幾乎沒有任何的支撐力可言。

所以在月球上,金屬才是充當建築物骨架和蒙皮的第一選擇,尤其在基地可以輕鬆冶煉金屬以後。

塗抹了高強度耐候密封膠的多層夾層空氣膠建築物蒙皮,被螺栓牢牢固定在金屬框架上面,就跟搭建活動板房一樣,很快就可以建造出一個大型的基地廠房。

然後再把所有接觸的部位,使用真空低溫鐳射焊接技術,焊在一起,也就能夠滿足真空中建築物的密封性。

其實就算不第一時間焊接,時間久了,光滑表面的金屬之間,也會出現彼此粘連,甚至融合在一起的現象。

對於這些建築物,楊青的要求就是堅固耐用,並且擁有最好的保溫密封效能,才能避免空氣的浪費。

在月球上,能源的浪費算不得什麼, 每天都在擴充套件的太陽能電池板, 早就讓月球的能源,到了揮霍不盡的程度。

每個月球的白天,都有著大量的太陽能被儲備起來,用於晚上的基地使用。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雖然一直在建設中,但是它們只用於補充那些金屬冶煉,還有工業生產中偶然的能源不足。

作為太陽系的核心,最大的天然聚變反應堆,太陽的能量可以說無窮無盡,人類所利用的,不過是它的二十二億分之一,也高達1.49乘以E的22次方焦耳。

可以說只要把太陽的能量利用起來,遠比現在人類使用的一切能源,都要強上幾萬倍。

所以才有了戴森環,戴森球這樣,把太陽圍起來,利用太陽能的結構。

不過這種裝置其實有個謬論,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百分之99 的質量,剩下的八大行星,還有矮行星,小行星才佔據了不到百分之一。

就算把所有的物質都利用上,戴森球也難以建設完成。

所以建設成戴森環的第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可以輕鬆獲取外星系的物質,並且還不止一個,因為其他星球也跟太陽系差不多,恆星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質量,能利用的就只有那些行星。

不過能夠輕易往來其他星系,並且可以帶走行星的勢力,對於能量的利用,又遠不是現在的楊青可以比擬的,對於恆星這樣的低質量能量體,似乎看不上才對。

當然建設戴森球,對於楊青來說,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低要求的一個一個點狀太空站,圍繞著太陽運轉,未來就可能建設出來。

因為楊青有著截然不同於藍星電池的儲能材料,靈石。

儘管初級靈石儲存能量的能力,算不得多高,不過中級靈石蘊含的能量,要比初級靈石高上幾個能量級。

隨著給火星增重行動的開始,必然要尋找大量的小行星。

找到小行星的同時,也會對它進行礦產資源的掃描,就像那顆在小行星帶驚鴻一瞥的黃金,或者鉑金小行星,自然不能簡單地扔到火星上了事。

事實上作為元素週期表靠後,高密度金屬,鉑金有著很大的用途。

鉛作為靈氣隔絕材料的主要成分,其實是有些不合格的。

因為鉛的質地太軟,而且化學性質極為活潑,很容易造成汙染。

事實上黃金和它有著一樣的特性,然而它在藍星上太少了,就算是在月球上的儲量,都算不得豐富。

基於黃金的隔絕靈氣配方,早在藍星上就已經試驗成功,只是一個人想要購買幾十公斤,甚至幾百公斤的黃金,還算容易。

可當這個數字上升到一噸兩噸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且不說當時楊青有沒有那麼多的錢,畢竟一噸黃金的價格也才三億華元左右。

主要是黃金這東西,一直以來都是貨幣的象徵,上個世紀中葉以前,黃金都是貨幣發行的儲備,直到米國布林頓森林體系崩潰,才開始和黃金脫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東西私人買多了,就要面臨著被調查的麻煩,而楊青是最怕麻煩的,所以才退一步,在月宮基地上面,使用了鉛,當然這些鉛都是在艙壁之內,不會和內部進行直接接觸。

而同樣那些在月球和藍星上稀缺的元素,放在宇宙間,就不會那麼稀缺了,到時候中級靈石說不定就能和初級靈石一樣氾濫。

這才是楊青準備開發太陽的底氣,但是這一切在火星計劃面前,終究要靠後。

尋找煉製中級靈石的原材料也只是順帶,為火星增重才是目的。

為了這個目的,月宮基地的大幅擴充套件,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雖然月球表面處於真空狀態,可能比藍星上的無塵車間還要乾淨,但是那些機器人,還有飛船部件,總不能放在露天生產,於是一大片的廠房,就在第一時間建設起來。

因為月球比較小的重力,所以這些建築都是多層,高度也在百米以上,分為二十層,五米的高舉架,除了對於居住者不那麼友好以外,其他方面,比如工農業生產,都有著足夠多的空間,上層甚至可以載重一些比較高的喬木型別的果樹。

在月球上的好處還有,因為沒有空氣,不需要考慮空氣對流的影響,只要能在普遍等級不高的月震面前不至於倒塌,那麼就沒有任何的危險。

所以月球的建築,最底層普遍佔據了很大的面積,然後才是筆直朝天的高層。

建築物中,內部的金屬框架,都是月球上最容易找到的鐵合金,雖然它適應溫度的範圍,依然比鈦合金差一點,不過僅以強度來說,卻並不在它之下。

畢竟不是用於飛船的鐵合金,況且它露在外面的時間並不長,剩下直到建築廢棄的時間內,建築裡面都將維持著一個近乎恆定的溫度。